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敏  卢诚震  王怡  翟璐  郭洁  周莉  韩旭  刘勇钢 《肝脏》2010,15(3):167-170
目的对比不同年龄阶段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及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脏病理特点。方法 323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每组以40岁为界分为高龄组与低龄组,均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同时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DNA,分析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高龄组与低龄组的肝脏病理损伤与血清ALT及HBV DNA水平的关系。结果 HBeAg阳性高龄组与HBeAg阴性高龄组比较具有更明显的炎症程度(P〈0.05)及更高的HBV DNA载量(P〈0.01),HBeAg阳性低龄组与HBeAg阴性低龄组比较HBV DNA载量较高(P〈0.01),但炎症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HBeAg阴性非活动性HBV携带者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炎症、纤维化程度及血清HBV DNA水平在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低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eAg表达和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的关系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不同,血清HBeAg表达与否和HBV DNA水平高低不能单独作为判断肝组织病理变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HBeAg阴性、ALT正常的HBV感染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 89例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均接受肝组织穿刺病理学检查,并行肝炎病毒标志物、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检测,分析其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结果 89例患者的肝组织病理结果大部分异常,其中肝组织炎症分级≥G2者70例,占78.6%;纤维化分期≥S2者66例,占74.2%。不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患者之间的HBV DNA定量有明显的差别(F=2.678,P〈0.05),而且二者呈正相关(rs=0.327,P〈0.01);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之间的HBV DNA定量也有明显的差别(F=2.625,P〈0.05),而且二者呈正相关(rs=0.314,P〈0.01)。结论 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如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滴度明显升高,应及早进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指导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HBV DNA与肝组织炎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及HBV DNA水平和肝组织炎症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微粒子免疫捕捉分析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对74例HBeAg阴性和7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BeAg、HBV DNA定量检测和肝组织活检病理炎症分级,对比分析结果.结果74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27例(36%)血清HBV DNA>105拷贝/ml,随着G1~G4肝组织炎症损害级别的增高其所占例数也相应增高,统计学分析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有显著意义;血清HBeAg定量0~29 PEIU/ml,随肝组织炎症病理分级上升定量阳性(>0.28 PEIU/ml)的病例比率增加,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具有相关性.7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49例(67%)血清HBV DNA>105拷贝/ml,血清HBeAg及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BV DNA水平可作为判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损害程度的指标,血清HBV DNA水平愈高肝组织炎症损害往往愈重.36%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水平低下而HBV DNA复制活跃,可能存在HBV的前C区终止突变合并C区突变.血清HBV DNA水平不能反映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以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1112例有肝穿病理资料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析,比较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的分级分期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结果11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阳性706例(占63.49%),HBeAg阴性406例(占36.51%)。两组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炎症分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论HBeAg阳性或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肝组织病理损伤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88例不同年龄、性别、ALT水平、肝组织HBsAg和HBcAg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HBeAg阴性HBV感染者的HBV DNA载量、肝组织病理变化进行相关分析,采用Bivariate Pearson法.结果 男性组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别为1.721.23和1.71±1.24,女性组分别为1.25±1.39和1.21±1.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8,t=2.551;均P<0.05)}男性HBV DNA载量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上HBeAg阴性HBV感染者HBV DNA载量、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显著高于40岁以下者(t=2.060,t=2.536,t=2.808;均P<0.05).ALT正常的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中,75例(52.03%)血清HBVDNA≤1×103拷贝/mL,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的56例,占38.89%,血清AL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相关(r=0.244,P=0.004).ALT异常的慢性HBV感染者中,42例(31.57%)血清HBV DNA≤1×103拷贝/mL,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的89例,占66.92%.血清AL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无相关(r=0.007,P=0.939).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HBsAg及HBcAg双阳性组肝组织炎症/纤维化、HBV DNA滴度显著高于HBsAg、HBcAg双阴性组和HBsAg阳性、HBc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BV DNA与肝组织炎症程度相关(r=0.349,P<0.05).结论 性别、年龄、血清HBV DNA水平及HBsAg、HBcAg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可作为判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损伤程度的相关指标,男性、年龄越大、血清HBV DNA水平越高、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HBsAg及HBcAg双阳性,肝组织炎性反应损伤越严重.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即使ALT正常、血清HBV DNA≤1×100拷贝/mL,仍约1/3患者的肝组织存在明显的炎性反应损伤,需定期追踪,最好行肝组织活检,以早期发现适宜治疗者而避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ALT正常和轻度升高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及HBV DNA定量的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1123例ALT正常和轻度升高且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年龄分为<40岁和≥40岁两组,分析两组中HBeAg阳性与阴性及ALT正常与轻度升高患者的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分布特点,并进行年龄与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HBV DNA定量的相关性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与<40岁组相比,≥40岁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G2的比例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无论是HBeAg阳性还是HBeAg阴性,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患者均随着年龄增大其肝纤维化分期在≥S2所占比例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年龄与炎性分级、纤维化分期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0.219、0.293,P值均<0.001);≥40岁组中HBeAg阴性、ALT轻度升高的患者其HBV DNA定量与<40岁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正常和轻度升高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均随年龄的增加有所增加,可考虑将年龄作为病情进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方法根据血清HBeAg状态将31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分为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常规进行肝活检术和病理学观察,分析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结果224例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以G0(42.0%)为主,纤维化程度以S0(58.0%)为主;86例HBeAg阴性患者炎症程度以G0(29.1%)、G1(30.2%)、G2(34.9%)为主,纤维化程度以S0(51.2%)为主;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无明显相关(r=-0.098,P>0.05),与纤维化分期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309,P<0.01);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306,P<0.01),与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r=0.112,P>0.05)。结论 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别,应区别分析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脏病理与血清HBV DNA水平的关系.方法:1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血清免疫学指标分为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均进行肝穿刺组织学检查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不论HBeAg阳性还是HBeAg阴性CHB患者炎症分级从G0到G4分为5级,结果显示各级患者HBV DNA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HB患者纤维化分期从S0到S4分为5期,结果显示各期之间HBV DNA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论HBeAg阳性还是HBeAg阴性CHB患者,肝脏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清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陈蓓 《肝脏》2012,17(5):304-306
目的探讨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特征,并分析性别、年龄、ALT、血清HBV DNA及HBeAg对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123例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根据性别、年龄、ALT、血清HBV DNA及HBeAg进行分组,并分别比较各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差异。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HBV携带者性别、HBV DNA水平对肝脏损害程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加、ALT水平升高,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呈加重的趋势(P<0.01);血清HBeAg阳性与阴性对纤维化程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年龄>40岁、ALT水平接近正常值上限的HBV携带者,应尽早进行肝脏活组织检查,根据不同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1896突变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17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活检,观察肝组织病理分级(G)和分期(S)情况,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e系统状态和HBV前c区1896阳性患者(20%);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进展,变异株检出率似乎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98和P=0.052)。结论 HBV前C区变异在HBeAg阴性组高于HBeAg阳性组;未发现HBV前C1896变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在ALT2倍正常值上限(2×ULN)的慢性HBV感染人群中,一般临床指标对肝脏病理结果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判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同期化验肝功能、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 DNA等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索该类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对其肝脏病理结果的预测作用。结果 122名患者中有明显炎症或纤维化(G≥2或S≥2)者共94例(77.0%),早期肝硬化者5例(4.1%)。G2组与G≥2组相比,除HBV DNA外,其余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2组与S≥2组相比,年龄、HBeAg、HBV DNA、AST、血小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HBeAg和AST是肝脏明显纤维化(S≥2)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对血清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年龄40岁、HBeAg阴性、AST40U/L者应积极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必要时尽早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LT、HBV DNA以及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2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ALT、HBV DNA和纤维化标志物(HA、LN、PⅢP及CⅣ)的水平,并行肝活检检测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结果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水平较低、纤维化程度较高。HBeAg阳性患者纤维化程度与HBV DNA呈负相关(r=-0.251,P<0.001),S≥3组水平最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程度与PⅢP水平呈正相关,其水平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结论 PⅢP水平可能作为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血清学指标,血清HBV DNA与肝脏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讨验证补肾解毒健脾冲剂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V DNA、HBeAg和肝组织学的作用。方法:筛选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200例,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补肾解毒健脾冲剂治疗,对照组用安慰剂干预,周期为72周。结果:治疗72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BV DNA下降﹥1 log10、﹥2 log10及﹥3 log10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阴转率及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程度分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解毒健脾冲剂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HBeAg血清学转换及HBV DNA阴转作用明显,对肝脏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也有改善作用,安全性好,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延迟HBeAg血清转换与肝脏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48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HBeAg表达与肝脏病理改变和HBcAg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中HBeAg阳性78例,肝脏病理炎症分级G≥2者,53例(67.9%),肝脏病理纤维化分期S≥2者,29例(37.2%),HBeAg阴性70例,G≥2者,36例(51.4%),S≥2者,25例(35.7%),HBeAg阳性与阴性组肝脏炎症损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纤维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2,P〉0.05。HBeAg阳性组肝脏HBcAg阳性者有60例(76.9%)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26例(37.1%),χ2=23.98,P〈0.01。两组均以胞浆型为主分别为58.3%,65.4%。结论免疫活动期,HBV感染者延迟HBeAg血清转换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有更明显的炎症程度,血清HBeAg表达与肝脏HBcAg表达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活检对HBV携带者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HBV携带者,在B超引导下行1秒钟快速肝穿刺活检术,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在134例患者中,仅2例(1.49%)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完全正常(G0S0);在105例HBV DNA≥10^5copies/ml(或HBeAg阴性者HBV DNA≥10^4copies/ml)的HBV携带者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者80例(76.19%),即可实施抗病毒治疗;在100例HBeAg(+)与34例HBeAg(-)感染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08);在不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感染者,HBV DNA载量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557),HBV DNA≥10^7copies/ml与HBV DNA〈10^7copies/ml感染者比,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7,P=0.001)。结论对于慢性HBV携带者,应及时进行肝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分级与临床及血清学指标间的关系,寻找影响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0例入选的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并进行肝组织病理炎症分期(G0~4)和纤维化分期(S0~4),并同时测定临床和血清学指标。将肝组织学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82例患者,以肝组织炎症分级≥G2和相似文献   

17.
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94例患者进行生化、病毒标志物及病毒定量检测,并结合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光镜下见肝组织基本正常者10例,病理诊断为轻度肝炎者220例,肝硬化22例,其中活动期肝硬化16例,静止期肝硬化2例,未明确4例。在所有患者中炎症分级≥2者计116例,占总数的42.6%(116/272)。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间无明显相关性,而HBV DNA阴性组肝纤维化程度要重于HBV DNA阳性组;HBeAg阴性组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均要重于HBeAg阳性组。WBC、PLT、GGT、CHE和1球蛋白5个指标对于肝硬化的诊断具有辅助价值。结论对于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应尽可能行肝脏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