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采用血凝抑制法(HI)、血熔抑制法(HLI)、中和试验法(Nt)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麻疹抗体,并对此4种方法的敏感性、实用性及易推广性作一客观评价,结果显示HI法简便、快速、特异而可靠,但不及HLI法、Nt及ELISA法敏感,特别是HI抗体<1:2的人,用其他3法部分人仍可测出抗体,但HLI及HI法需用猴血细胞,Nt法需用细胞培养,在广大基层单位推广具有一定困难。因此作者推荐ELISA法,因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特异及敏感,不需猴血及细胞培养,判断结果方便、正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制订麻疹消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1995年对武城县0~40岁的97名健康人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检测,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用随机的方法选择武城镇0~40岁正常人群作为监测对象.依据《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由德州市卫生防疫站检验科测定血清麻疹血凝抑制(HI)抗体,以≥1:2为阳性.  相似文献   

3.
杜海燕  毛惠滨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00-101
为了解本县实施计划免疫后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于1994年对本县126名健康人群进行麻疹血凝抑制抗体(HI)监测。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的选择 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县8个月~40岁126名健康人群进行麻疹HI抗体监测。1.2 检测方法 采无名指血0.3ml,分离血清后-20℃保存。按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要求进行。以麻疹HI抗体≥1∶2者判为阳性,<1∶2者判为阴性。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取12份麻疹血清,应用 ELISA 方法检测其抗体,并与通常使用的血凝抑制试验(HI)作对比测定,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新制备麻疹抗原,对照细胞抗原,系病毒所供给,稀释度均为1:20.待测血清12份.酶标记马抗入 IgG,系病毒所制备,效价为1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应用ELISA法检测阳山县麻疹活疫苗(以下简称麻苗)普种前后人群血清麻疹抗体水平,普种前6岁以内儿童麻疹免疫水平低,普种后一个月,检测ELISA抗体阳性率由免前的57.36%提高到98.13%,抗体GMT值由289提高到1,405,总的抗体4倍增长率为74.15%,免疫成功率与免前基础抗体水平有关。对其中155名儿童免疫前后双份血清同时作ELISA法和HI法平行检测,经真实性分析,敏感度93.05%,特异度94.12%,一致性92.23%,说明ELISA法用干麻苗免疫效果和人群免疫状况检测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可以代替HI法在麻疹流行病学调查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麻疹免疫检测常规使用的血凝抑制法,虽然简便快速,但由于猴血球来源困难,保存期短,使许多基层单位难于开展这项工作。我们应用酶链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中的麻疹IgG抗体,并应用ACELISA-IgM法检测疑拟病人血清麻疹IgM抗体,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试验所用的麻疹病毒抗原、细胞对照抗原、HRP(辣根过氧化物酶)-马抗人IgG、羊抗人IgMu链抗体、麻疹单克隆抗体、HRP-羊抗鼠IgG,均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供给。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测定麻疹抗体的方法,并与传统的血凝抑制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麻疹单克隆抗体致敏人“O”型红细胞的反向间接血凝抑制法,检测麻疹抗体。结果两种方法检测麻疹疫苗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均为100%(11/11);52份免疫后血清RPHI的GMT为26.55,HI的GMT为39.08,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方法未见显著性差异,并具有很好的平行关系。应用该方法对其他相关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结果无交叉反应。结论该法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广泛应用麻疹疫苗免疫已有30年之久,随着计划免疫不断巩固,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死亡率几乎为零。但在局部地区仍有流行,甚至爆发。我市从1985年起至今停止7岁组儿童麻疹复种(浙江省“两麻”实践区范围》。为了解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我们对墩头镇随机抽检7周岁儿童初种过麻苗对象80名作麻疹血抑抗体(HI)检测。同时将其中40名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一个月后再作麻疹抗体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随机抽检7周岁儿童80名,逐一核对卡(证)确认为麻疹已初免者采微量血,分离血清,检测麻疹血抑抗体(HI),同时给其中40名儿童给予复种麻疹疫苗0.2ml,一个月后作成功率检测。≥1:2判为阳性;≥4倍增长者为复种成功。结果一、80名儿童初种后7年麻疹血凝抑制抗体(HI)阳性63例,阳性率78.75%,几何均值(GMT)为1:7.82,≥1:8者37名,占阳性人数的58.73%,(表1)。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1998~2003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江苏省麻疹免疫现状,1998~2003年对苏南、苏北13个市16个区(县)4 124名健康人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对象分别在苏北、苏南按2~4、6~8、13~15、25~39岁4个年龄组随机采集末稍微量血。1·2检测方法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麻疹HI抗体,≥1∶2为阳性。1·3统计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统计处理。2结果2·1不同年份健康人群麻疹HI抗体水平1998~2003年检测4 124人,麻疹HI抗体总阳性率为93·50%,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8·79(表1)。表1江苏省不同年份健康人群麻疹HI抗体阳性率和GMT…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了解我县麻疹流行规律及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县麻疹流行特征及免疫监测结果,做一初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流行病学统计资料均取自本站统计室。麻疹血清HI抗体滴度测定的对象为满8个月农村易感儿(测定麻苗免疫效果),和一般人群(测定人群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麻疹抗体测定以往多用血凝抑制试验(HI),但由于该方法需猴血球,使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推出的麻疹被动血凝试验(PHA)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和不需猴血球的优点,是替代HI法的方法之一,我们对307份血清用麻疹被动血凝法和常规HI法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2006年-2008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健康人群麻疹血凝抑制抗体水平免疫状况。方法:采用麻疹血凝抑制(HI)试验对监测人群进行麻疹抗体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麻疹血凝抑制抗体总阳性率为92.44%,GMT为1:22.84。2006年-2008年麻疹抗体阳性率范围波动在89.15%~96.71%之间,抗体效价在1:7.52~1:32.22之间。不同年份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52.03,P〈0.01)。结论:江苏省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除0岁组偏低外,其余人群均有保护作用,提示应加强对0岁组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人禽流感A(H5N1)和甲型H1N1流感职业暴露人群中的感染状况。方法:对职业暴露人群进行个案调查,采用血凝抑制法(HI)检测职业暴露人群血清中人禽流感A(H5N1)和甲型H1N1流感抗体。结果:2009年-2010年采集的624份职业暴露人群血清中未检测出人禽流感A(H5N1)抗体,而在2009年采集的血清中有5份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抗体,抗体阳性率为1.55%,2010年采集的血清中抗体阳性率为11.96%,其中<29岁阳性率为17.19%,30岁~59岁阳性率为10.87%。结论:职业暴露人群中未检测出A(H5N1)流感抗体,但仍需加强职业暴露人群监测。同时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抗体水平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费县农村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了3个乡镇的3个行政村0~40岁健康人群368人,测定血清麻疹血凝抑制抗体水平。结果 HI抗体阳性350人,平均阳性率(95.11±1.12)%,GMT 1:(16.21±3.61),均以20岁以上成人组最低(P<0.01),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人群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做好后续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在成人中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再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多用血凝抑制试验(简称HI试验)检测血凝抑制抗体(HI抗体)是否阳转测定麻疹初免成功率。此方法需采集双份血清(有些家长不愿接受),而且需时较长(免后1个月左右才能检测)。因此我们探讨用捕获-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麻疹特异性IgM抗体(简称SIgM)进行初免成功率检测。现将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烟台市福山区正常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方法采用微量血常规法对2~4岁、6~8岁、13~15岁、25~49岁的905名正常人群检测麻疹血凝抑制反应(HI)抗体。结果麻疹HI抗体阳性率99.01%,几何平均滴度(GMT)为30.25,抗体阳性率4个年龄组为98.66%~99.19%;2~4岁组GMT较低,6~8岁、13~15岁较高。结论福山区正常人群中已形成了可靠的麻疹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7.
用ELISA法评定麻疹的免疫状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了应用ELISA法和HI法检测麻疹流行前后85对血清的结果。表明:流行前抗体滴度HI<1:2、ELISA<1:100的22例儿童全部发病。另两例,一例HI<1:2、ELISA1:100。一例HI1:2、ELISA<1:100的儿童也发病。5例流行前抗体滴度HI1:2~1:8,ELISA1:100~1:400者,3人发病,2人隐性惑染。流行前抗体滴度HI≥1:16、ELISA≥1:400的56例接触者既未发病,也无抗体升高。两种方法比较表明:当ELISA<1:200为抗体阴性时,ELISA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5.2%。ELISA法可以代替HI法进行麻疹的免疫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麻疹疫苗高覆盖率情况下,人群的麻疹抗体消长动态变化。方法对浙江省1989年与2004年的各年龄组人群麻疹血凝抑制(HI)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以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两个不同时期的数学模型拟合优度理想,直观地反映了目前及15年前各年龄组人群的HI抗体动态变化。虽然各年龄组人群的麻疹HI抗体GMT值均呈下降趋势,但现阶段各年龄组人群的GMT值要较15年前下降3.6左右。结论今后人群的麻疹HI抗体GMT值还将继续下降,在制订免疫策略时应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玉溪市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制定加快消除麻疹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60岁人群采用PPS法分层按年龄组别抽取调查对象2545例,用微量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麻疹HI抗体。结果人群HI抗体总阳性率97.72%,保护效价率75.44%,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19.70%,其中,阳性率以1-3岁组为低,保护效价率、GMT以16-20岁和21-25岁两个年龄最低,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地理区域人群免疫水平以坝区为高。结论玉溪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可控制流行或爆发,但不能阻断传入病例或散发病例。对小月龄婴幼儿、青壮年麻疹抗体水平偏低者施予针对性的免疫屏蔽及麻疹疫苗普种策略,对推进并加快消除麻疹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检测麻疹抗体时 ,由于血凝抑制法 (以下简称HI法 )经济 ,结果易读 ,在基层应用很普遍 ,但是由于新鲜敏感的猴血球较难获得 ,使得HI法难以进行。目前我们采用了中和实验法 (以下简称NT法 )检测麻疹抗体 ,对健康儿童进行了监测 ,并与HI法结果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待检血清 在我市武侯区选择 2~ 4岁、6~ 8岁、13~15岁组人群 134人 ,取静脉血 1ml± ,分离血清 ,5 6℃灭活30min ,- 2 0℃保存 ,待检。1 1 2 细胞 使用FL细胞 ,培养基为加有小牛血清的Eagle’s液。实验前选择传代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