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惠玲  孙丽萍  廉洁 《天津护理》2003,11(5):231-232
目的:探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在发病6~72h内,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的方法。术前对患者实施特别护理,“偷袭麻醉”后进行术前准备,避免了动脉瘤再破裂出血,术后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并发症并做好康复训练,使患者得到良好恢复。结果:36例手术全部成功,治愈3l例,好转4例,植物生存l例。随访6~24个月,效果良好。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应争取早期手术夹闭。护理措施得当可避免术前动脉瘤再破裂出血,为实施手术创造条件。术后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对患者的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梁琼 《全科护理》2014,(5):447-44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46例病人实施全程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结果]46例病人中43例治愈出院,2例因家庭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后交通动脉瘤术中出血死亡。[结论]对颅内动脉瘤病人围术期实施细致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配合干预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1年9月30日收治的88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配合干预;观察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低体温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生活质量水平等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实施强化护理配合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毒品注射所致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行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35例因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似性股动脉瘤患行切除动脉瘤、结扎股动脉术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主要有加强休克观察,积极采取抗休克措施,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患肢血运观察及创面综合处理。结果 全部患保肢成功,术后复查彩色多普勒显示远端股动脉充盈良好。结论 针对性护理是手术治疗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脉瘤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预防护理方法。方法:成立护理小组,组织系统学习有关动脉瘤专业知识,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咨询专家,估计动脉瘤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对2002-08/2007-10开展的78例动脉瘤手术,实施了预见性护理。结果:本组78例患者除2例术前已处动脉瘤Ⅴ级而死亡,其余7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因护理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后采用预见性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蒋和娣 《全科护理》2016,(15):1536-153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方法]通过对39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病人的护理,对其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例4例出现脑血管痉挛,1例并发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脑积水、颅内感染,3例穿刺局部血肿,经积极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38例治愈,1例并发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家属放弃抢救出院。[结论]颅内动脉瘤病人介入治疗术后细致的观察护理,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实施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对20例颅内动脉瘤实施夹闭术,围术期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尽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18例,其中术后出血1例,二次手术后恢复良好;1例因血管痉挛出现局灶性癫痫小发作,经精心治疗护理,症状消失.认为对颅内动脉瘤实施夹闭术,围术期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陈波  朱雯霏  何为 《全科护理》2016,(2):162-164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0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实施各型手术治疗,术前给予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及瘤体护理,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密切配合医生手术,术后做好呼吸及循环系统护理,给予营养支持。[结果]100例病人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均获得成功,97例病人痊愈出院,3例死亡。[结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人进行手术护理,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保护重要脏器,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何小玲  周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986-8987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带膜支架置入术的配合和护理。方法对4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带膜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 4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专业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柴永萍  刘斅淑  辛静萍 《全科护理》2016,(29):3074-3076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和血管痉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管痉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动脉瘤术后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脑血管痉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疼痛观察、血压和心功能监护;术后做好循环系统的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意识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合理应用抗凝药物,以提高围术期的护理质量。结果:本组除2例死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外,余2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给予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Hunt-Hess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的12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unt-Hess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潘春柳 《全科护理》2014,(12):1077-107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病人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瞳孔、肌力情况和颅内压、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9%,其中脑血管痉挛3例,肺部感染1例,穿刺点局部血肿1例,经积极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均治愈或好转。[结论]颅内动脉瘤病人介入治疗术后细致的护理观察,及早发现、处理并发症,实施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蒋红 《全科护理》2013,(33):3079-3080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及护理配合过程.[结果]20例病人手术顺利,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手术护士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物品准备,术中熟练掌握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手术步骤以及术中积极主动地配合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5.
廖兰  李莺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9):59-6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呼吸道护理、脑室外引流管护理、血管造影后护理;术后加强对意识和瞳孔的观察、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实施常规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其余31例经翼点入路行开颅手术,其中行动脉瘤夹闭术23例,动脉瘤包裹术8例。5例患者术前行侧脑室体外引流术以缓解颅内高压,术后意识好转3例,2例无明显变化。自发病到手术时间为1~10 d,平均3 d。术后随访3个月~2年,症状明显好转24例,4例轻偏瘫,1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昏迷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能减少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动脉瘤手术过程中,护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从2000年对20例颅内动脉瘤行直视下夹闭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对围手术期动脉瘤的护理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20例四肢假性动脉瘤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护理。认为对患者实施全程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对医护工作者的敌对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多维康复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手术促醒效果及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多维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促醒效果及术后康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促醒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多维康复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能改善术后促醒效果,促进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CI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科12例经PCI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结果12例徒手压迫,12例均治愈。结论PCI术后患者发生假性动脉瘤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应对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世纪60年代成功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以来,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临床医师在显微解剖理论指导下,尝试不同手术入路,采用多种手术显微镜及显微手术器械,获得了大量实践经验,使夹闭术成为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法[1-2]。科学完善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成功及术后快速康复的重要条件,本研究总结了58例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围术期护理策略,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