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是消化系统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发生于十二指肠以及胃部病变者多见,其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密切相关~([1])。长期消化性溃疡极易引发幽门梗阻、出血、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甚至引发癌变,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2])。研究显示,在我国公民中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为10.3%~32.6%,胃溃疡占 25.2%~([3]),其病情复杂、复发率高、并发症多,临床治疗该  相似文献   

2.
正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GU)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约有5%~10%的人一生中患过此病~([1]),约73.1%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2])。主要表现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泛酸、胸骨后烧灼感、饱胀等,严重者出现穿孔、出血、癌变、幽门梗阻等。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迁延,易反复发作的特点,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文献记载发病率为5%~10%。PU占国内胃镜检查人群的10.3%~32.6%。据报道,GU的死亡率为9.3%,DU死亡率为5.6%,而急性溃疡为2.5%。该病不仅发病率高,更重要的是其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棘手的并发症。DU较PU出血多见,与文献[5]报道一致,饮食、酗酒、吸烟、心理精神因素、药物不良反应是主要原因[6]。本文就近年有关消化性溃疡的诊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消化性溃疡在临床比较常见的且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主要包括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约有5%~10%的人一生中患过此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导致胃黏膜慢性炎症、糜烂、溃疡的主要因素[1],约73. 1%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合并有Hp感染[2]。目前国内外在治疗消化性溃疡西医方面多以对症治疗为主,药物以抗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酸分泌进行抑制,促胃肠动力药对胃肠运动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5.
正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类型主要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胃液对胃黏膜的消化作用~([1])。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比较多,分别为西医疗法、中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本次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南阳市西峡县中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  相似文献   

6.
<正>消化性溃疡简称溃疡病,是十分常见的世界性疾病,多见于青壮年,据估计约有10%的人一生中曾患过此类疾病,其中常见的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是胃溃疡的3倍,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正>消化性溃疡(PU)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因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本病的总发病率占人口的5%~1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胃溃疡多见,以青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与出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阴性消化性溃疡与出血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急诊内镜诊断为胃溃疡和/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60例,按照是否合并出血分为出血组和不伴出血组,各80例,并分析影响H.pylori阴性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因素。结果出血组H.pylori阴性率为40%,不伴出血组H.pylori阴性率为1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pylori阴性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与复合性溃疡、黏膜炎症和炎症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溃疡直径、溃疡分期、黏膜萎缩、肠化生和淋巴组织增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pylori阴性消化性溃疡在消化性溃疡出血中所占的比例较高,有复合性溃疡、黏膜炎症和炎症严重的患者可能更易并发消化道出血,需要引起消化专科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PU)主要包括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随着社会发展,PU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常见的消化性疾病,其中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0%[1]。近年来中医治疗PU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国华 《亚太传统医药》2012,8(6):183-184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以及胃镜检查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临床治疗和胃镜检查的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例524例的临床诊疗资料和同时期的524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和胃镜检查的很多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老年组主要临床表现为没有明显的上腹饱胀的不适或者隐痛,或是有症状但也没有节律性的发作,而中青年组主要临床表现是有周期性和节律性的上腹疼痛,大多是饥饿痛;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的胃镜检查其发生消化性溃疡的部位分布也有显著不同,老年组主要以胃溃疡为主,胃溃疡309例,占总病例数的58.97%,而中青年组胃溃疡202例,占总病例数的38.55%;中青年组主要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24例,占总病例数的61.83%;老年组的胃溃疡胃镜检验发现,溃疡多见高位,高位314例,占59.95%;溃疡发生在胃体的104例,占19.84%,溃疡发生在胃角部的68例,占12.98%。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和中青年的消化性溃疡在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结果方面都有很显著差异,并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出现高位溃疡,溃疡比较深大,且并发症相对比较多的特点,在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1.
<正>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的一类并发症,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1])。临床对于轻、中度出血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西医主要采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药物进行治疗~([2]),但质子泵抑制剂的大量使用往往会带来较为明显的副作用。本文在奥美拉唑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紫稔白及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39例,临床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在幼儿时期不常见,青年期发病者较多,近年来由于内窥镜在临床广泛应用,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小儿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新生儿和年长儿多见.胃溃疡常发生于小婴儿,多为应激性溃疡,常有明显原发病.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年长儿,一般为10岁左右.小儿时期平均发病率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约多3~5倍.男孩较女孩为多,一般统计约为2:1.由于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不如成人典型,临床上常易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治疗,现将本院自2000~2010年住院患者经X线钡餐检查,内窥镜检查确诊的45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杨艳军 《国医论坛》2004,19(4):25-25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的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本病的发病率约为10%~2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青壮年居多,多数在21岁~50岁之间,如防治不当,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笔者试就对该病的辨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溃疡病。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医生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15.
<正>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以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为典型症状的消化系统疾病,是由于胃肠道黏膜对自身消化而形成[1],主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DU)和胃溃疡(GU)两类。据统计,PU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全球约有5%~10%的人患病,每年的发病率约为0.1%~0.3%,有调查发现在冬春二季,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有显著提高[2]。  相似文献   

16.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且临床上尚没有根治的方法~([1])。我国居民RA发病率为0.35%左右,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目前西医常规主要以非甾体抗炎药、特异性环氧化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有限,且常引发较多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性溃疡、出血等~([3])。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治,从除湿清热、补肾活血、化痰通络等多环节调理,疗  相似文献   

17.
<正>幽门螺杆菌(Hp)为革兰阴性微需氧型螺旋杆菌,可以直接导致上消化道黏膜的损伤~([1]),流行病学显示,我国居民的Hp感染率高达60%以上,Hp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约70%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感染Hp,且用抑酸药治愈的Hp感染溃疡病患者,停药后1年复发率为50%~70%,根除Hp后溃疡复发率降低达1%~8%。因此,在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中根除Hp尤为重要~([2])。笔者自拟三黄祛菌汤配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刘晗 《亚太传统医药》2012,8(5):118-119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不全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35例消化性溃疡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组胃溃疡的发病率大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且慢性肾功能不全组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出血量、住院天数、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但Hp感染率上慢性肾功能不全组与对照组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将影响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病人的预后及转归,但不影响Hp感染。  相似文献   

19.
<正>上消化道出血通常是指trize韧带以上的消化道部分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疾病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临床上通常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防止出血过多导致休克、死亡~([1])。中医学将上消化道出血归为"便血"、"吐血"等范畴,在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2])。本研究采用三黄泻心止血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汪庆福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01-102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因此得名。1病因1.1幽门螺杆菌:(1)证据:①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病人;胃溃疡(DU)约为90%,十二指肠溃疡(GU)约为70%-80%。②临床研究表明常规抑酸治疗后愈合复发率为50%-70%,而根除幽门螺杆菌复发率降至5%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