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养阴活胃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胃复春组,养阴活胃合剂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综合法(氨水+脱氧胆酸钠+不同浓度乙醇+饥饱失常法)复制CAG模型,连续12周。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 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 Ⅱ,PGⅡ)水平及胃蛋白酶原比值(pepsinogen ratio,PGR)。采用RT-qPCR法检测胃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1、AQP3和AQP4 mRNA表达水平。〖JP〗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养阴活胃合剂高、中、低剂量及胃复春可以提高大鼠胃液总酸度,改善胃液pH值(P<0.05);各给药组大鼠血清PGⅠ水平和PGR升高,PGⅡ水平降低;各给药组大鼠AQP1 mRNA表达水平降低,养阴活胃合剂中、低剂量组与胃复春组大鼠AQ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养阴活胃合剂高、中剂量组和胃复春组AQP4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养阴活胃合剂通过升高血清PGⅠ水平和PGR,上调AQP3、AQP4 mRNA表达水平,降低PGⅡ水平和下调AQP1 mRNA表达水平改善CAG大鼠的胃酸分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全面的评价黄芪建中汤及其加减治疗CAG的临床有效率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VIP、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万方数据库、PUBMED和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查找黄芪建中汤及其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今(除外文数据库检索近10年外).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查、资料选取和质量评估后,采用Review Manager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项试验,涉及535例CAG患者满足纳入标准.未发现双盲实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有效性方面,中医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对比(OR =8.25,95% CI[6.10,10.40]).结论 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其他方法相比,黄芪建中汤治疗CAG具有很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由于中医药疗效设计需要严谨的双盲随机对照实验予以证实,特别需要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及临床实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养阴活胃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及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6只。除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养、自由进食水之外,其余5组将2 g水杨酸钠加入100 m L的30%乙醇溶液中,给大鼠灌胃,每日1次,每次3 m L,配合隔日喂食不禁水法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中药治疗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喂饲养阴活胃合剂水煎剂0.74 g·kg-1·d-1、1.48 g·kg-1·d-1和2.22 g·kg-1·d-1。12 w后测定血清中IL-6、TNF-α、IFN-β及NOS2含量。结果养阴活胃合剂能够改善大鼠胃黏膜病理状态,使病变胃黏膜趋于正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IL-6、TNF-α、IFN-β及NOS2均明显升高(P<0.05),证明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TNF-α、IL-6、NOS2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中剂量组IFN-β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活胃合剂可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而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消痞泻心汤对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自拟消痞泻心汤,早晚分2次服用,每日1剂,对照组服用胃复春片,每次4片,每日3次,分别治疗12周,观察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情况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痞泻心汤对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自拟消痞泻心汤在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方面优于胃复春片。  相似文献   
5.
曾斌芳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斌芳教授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属于气血津液病变范畴,病机不外"虚、痰、瘀、滞"四字,确立"肝脾肾同调,痰瘀滞同治"治则,以"抑肝扶脾补肾,消导化痰,兼活血消积"为治疗大法,标本兼治,虚实兼顾,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芪茵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郁脾虚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基线比较,2组具有可比性(P0.05)。2组均要求做到调畅情志,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在此基础上治疗组56例口服芪茵茶(由生黄芪、茵陈、苦丁茶等组成)1次19 g,1日1剂;对照组56例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1次2粒,1日3次。观察2组患者服药2个月后在中医证候疗效、肝脏影像学变化、肝功能(ALT,AST)、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芪茵茶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肝脏B超、血脂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芪茵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价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工作压力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慢性萎缩性胃炎,从而严重影响健康生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西医和中医对其病因及疗法有不同的看法。据中医和西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长期服用西药对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对患者既往的用药情况也有要求,若患者既往存在各种慢性疾病时西药的使用会受到限制,而中医药的应用对于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不仅叙述了中西医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用药规律以及疗效,还涉及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后期治疗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9.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如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等)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自1986年Schaffner F等人提出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术语之后,NAFLD逐渐被认识到是一种具有潜在严重性的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来氟米特片;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组50例中,临床痊愈20例(40%),显效19例(38%),有效9例(18%),无效2例(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50例中,临床痊愈15例(30%),显效10例(20%),有效12例(24%),无效13例(26%),总有效率为74%。2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Z=-7.557,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2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VAS评分2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ESR2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2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