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针对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近年来文献的总结和整理,总结了近年来中医方面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辨证、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科研水平和学术论文的科学性,保证作者和学术期刊的声誉,本刊对来稿的统计学质量方面提出以下实质性要求,请各位作者在书写论文时务必遵照执行。1 统计研究设计方面论文的方法中应写明研究设计和统计方法的具体名称及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应写明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应严格按照重复、随机、对照及均衡的原则,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2 …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犀黄丸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行了综合报道。在临床应用方面 ,犀黄丸被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 ,如肝癌、胰腺癌、胆囊癌、白血病、肺癌、胃癌、乳腺癌、鼻咽癌等治疗 ;感染性疾病如丹毒、肛周脓肿、带状疱疹、肺脓疡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疣状胃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其他疾病如非化脓性肋软骨炎、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治疗。在实验研究方面进行了体内和体外药效学实验。作者并对本方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建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科研的学术水平和论文的科学性 ,保证作者和学术期刊的声誉 ,本刊对来稿的统计学质量方面提出以下实质性要求 ,请各位作者在书写论文时遵照执行。1 统计研究设计 论文的方法中应写明研究设计和统计方法的具体名称及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 ,应写明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 ;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 ,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 ;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 ,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 ;应严格按照重复、随机、对照及均衡的原则 ,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  相似文献   

5.
加强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对于减少本病的发作和防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来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方面的有关报道,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3个方面对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进行归纳与展望,认为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具有疗效好、口感好、副作用小等传统优势,值得关注和尝试。  相似文献   

6.
检索近10年国内外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1治疗类型,2随机和盲法,3结局指标,4对照干预措施,5治疗方案,6结果。研究显示国内研究存在治疗类型较单一、不重视随机隐藏及盲法的应用、结局指标非国际公认、缺乏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价等问题;国外研究整体质量较高,但假针刺对照设置合理性不足。今后的研究应充分考虑上述问题,严格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探讨,更好地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7.
青紫舌在老年病人中较为常见,是临床诊断血瘀证的一个重要体征。因此对老年病人的青紫舌研究有助于瘀证本质的阐明,对老年疾病临床辨证、活血化瘀治疗,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从临床分析、舌尖微循环观察及血液流变学测定等方面探讨其形成机理。观察对象与方法 1.观察对象:本文病例来自上海第一、二、三、四社会福利院65岁以上老年病人。从252例青紫舌中随机选择58例青紫舌和43例老年病人非青紫舌(舌质以淡红、淡白为  相似文献   

8.
何守玉  闵继康 《中医正骨》2022,(2):60-62,65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是成年后由于椎体、椎间盘、关节突关节等退变而出现的脊柱冠状面Cobb角>10°的脊柱畸形,其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相关的研究也较少.本文从非骨性因素、骨性因素、骨性与非骨性联合因素3个方面,对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程西子  张压西 《河北中医》2016,(12):1908-19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及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导致的以肝脏细胞内脂质沉积过度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细胞因子与NAFL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中药在调节细胞因子表达,治疗NAFLD上有着显著疗效。本文对近年该方面的研究作了系统的回顾。  相似文献   

10.
浅议中药和化学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作为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保障药物进一步研究开发和上市使用的重要措施。对于中药和化学药这两种具有不同医学理论背景和化学基础条件的药用物质,它们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究竟有何异同?本文认为两者在评价目的、评价原则和评价局限性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基于背景医学理论、已有人用历史背景、受试物特征、药理作用特点、药代/药效动力学参数基础等方面的差别,两者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临床疗效。当前“病证结合”为主的诊疗模式下,传统上以个人经验进行个案前后比较式的疗效判定方法已经不适应中医药学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直接用现代医学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也不适用于中医学的诊疗规律。因此,如何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已成为临床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现状,针对中医临床的特点,认为针对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当分为对中医“法”的疗效评价、对“方”的疗效评价和对“药”的临床疗效评价,并且以对“法”的评价为例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出临床研究方案、证候以及来自患者和其家属的报告等当作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着力点,为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模式并进行方法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疗法对跟痛症的疗效。方法:以单纯西医治疗对照,对中医药疗法治疗跟痛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数据采用专用软件RevMan4.2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篇研究共有3157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0R=3.66,Z=10.05(P〈0.00001),95%CI为(2.84,4.72),中医药疗法治疗跟痛症总有效率高于西医对照组。对其中两个亚组进行分析:中药熏洗疗法合并效应量OR=2.98,Z=4.83(P〈0.00001),小针刀合并效应量OR=4.37,Z=3.39(P=0.0007),中药熏洗、小针刀治疗跟痛症总有效率均高于西医对照组。漏斗图提示存在部分发表偏倚。结论:以本meta分析结果为基础,中医药疗法治疗跟病症较单纯西医有效,但由于纳入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目前尚不能得出最终结论,需高质量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14.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因果关联推断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因果关联推断的一般准则,指出群体研究方法在临床研究因果关联推断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回顾了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的发展历程,论述了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要求。作者认同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观点:较其它类型的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对推断干预措施与效应的因果关联,其真实性最强。作者强调中医药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评价必须遵从因果关联推断的通用科学准则和方法。随机对照试验不仅适用于对西医药的疗效评价,对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也具有同样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医药诊疗模式适应现代疾病谱,并具有"整体观、恒动观、时空观"等特色,其在国内外发展迅速。然而,受中医思维逐步淡化、中药质量存疑、疗效评价方法不当及虚假医疗屡禁不止等诸多因素干扰,中医药临床疗效遭到质疑,加上安全事故频发,导致中医药公信力急剧下降。同时中医药国际化道路曲折,深陷技术贸易壁垒及"去中国化"等一系列困境。中医药标准化作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前提。本文认为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要想摆脱上述困扰,必须走标准化的道路,并提出了借助标准化维护公信力、传承中医诊疗技术和保障中药质量和安全、克服技术贸易壁垒及纠正"去中国化"等系列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医院制剂处方的中药创新药处方优化模式.方法:采取文献回顾的方法,对中医医院制剂处方的重要性、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医院制剂处方的优化程序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医院制剂处方是新药开发的基础和重要来源,且临床基础良好,具有多品种、多剂型、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特点,为新药开发的筛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可缩短新药开发周期,减少研究经费.但医院制剂与新药还有一定的差距.总结优化工作体会,医院制剂处方的优化需要遵循中药创新药处方优化的一般原则和程序,从处方的组方优化、临床验证设计方案优化和阶段评估3个部分进行.优化要有重点进行,以重点优化带动处方的全面优化.在优化前对被评价处方进行第1次定性和定量评估.根据申办者的最终修改后处方,在临床验证前进行第2次定性和定量评估.根据临床验证结果,在临床验证后,对处方进行第3次定性和定量评估.结论:为基于中医医院制剂处方的中药创新药处方提供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7.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给西方医学带来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中医领域。近几十年来国内关于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教学实践的讨论层出不穷,他们各自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但是考虑到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与古代社会的差异,中医学循证已成大趋势。回顾这些年来中医循证之路,群策群力,却收效甚微。中医学本身就存在着“循证基因”,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基因的作用发挥出来。中医循证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循证理念,而临床实践则应该侧重于辨证论治与循证医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中医肝病临床新药伦理委员会、实验方法学、疗效评价、数据管理等技术平台的建设,及相关技术平台的建设,构建符合中医肝病疗效特点的新药临床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从而搭建符合国际GCP 规范的中医肝病新药临床试验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医诊断量化研究的进程与症结,通过对中医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理论与人体功能态模型涵义的深入分析与阐述,认为中医诊断量化研究的途径应以中医学本身的方法论与认识论作为基础,所有的中医科学研究要在这个框架内进行,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现代科学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的研究结合起来,并把量化了的每一种信息放进人体功能态模型内进行定性归位,放在整体内去考量,才能和中医的临床相结合,才能符合中医的理法方药,才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干预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癌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西医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中医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NRS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