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目的探讨带脉穴位埋线治疗腹型肥胖中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腹型肥胖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二甲双胍组及空白对照组,各组进行相应的干预治疗,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各组患者腹臀比例、腰身比例、瘦素、胰岛素水平判断减轻肥胖的效果。结果带脉穴位埋线治疗减肥效果明显,穴位埋线组及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带脉穴位埋线组显著优于二甲双胍组及空白对照组。结论带脉穴位埋线治疗对于腹型肥胖中风患者治疗效果且优于生活干预疗法,比二甲双胍组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44例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72例,脱落3例,剔除1例)和假埋线组(72例,脱落6例,剔除3例)。两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前提下,穴位埋线组于天枢、中脘、肝俞、水道等穴采用PGLA线进行埋线;假埋线组,取穴及操作同穴位埋线组,但不埋入线体。两组均2周1次,连续治疗12周,并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前后和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肥胖程度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和脂肪百分率(F%)];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和胰岛素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肪细胞因子指标[脂联素、瘦素(LP)、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炎性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并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除假埋线组WC、WHR外,两组BMI、WC、WHR和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穴位埋线组均低于假埋线组(P<0.01)。治疗后,除假埋线组FBG、LP和Vaspin外,两组FBG、FINS、HOMA-IR、LP和Vaspin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脂联素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且穴位埋线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假埋线组(P<0.01)。治疗后,穴位埋线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较治疗前及假埋线组降低(P<0.01)。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9.7%(61/68),高于假埋线组的19.0%(12/63,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PGLA线穴位埋线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可减轻患者肥胖程度,调节糖代谢和脂肪细胞因子,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促炎性因子表达,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穴位埋线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44例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72例,脱落3例,剔除1例)和假埋线组(72例,脱落6例,剔除3例)。两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前提下,穴位埋线组于天枢、中脘、肝俞、水道等穴采用PGLA线进行埋线;假埋线组,取穴及操作同穴位埋线组,但不埋入线体。两组均2周1次,连续治疗12周,并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前后和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肥胖程度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和脂肪百分率(F%)];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和胰岛素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肪细胞因子指标[脂联素、瘦素(LP)、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炎性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并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除假埋线组WC、WHR外,两组BMI、WC、WHR和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穴位埋线组均低于假埋线组(P<0.01)。治疗后,除假埋线组FBG、LP和Vaspin外,两组FBG、FINS、HOMA-IR、LP和Vaspin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脂联素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且穴位埋线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假埋线组(P<0.01)。治疗后,穴位埋线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较治疗前及假埋线组降低(P<0.01)。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9.7%(61/68),高于假埋线组的19.0%(12/63,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PGLA线穴位埋线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可减轻患者肥胖程度,调节糖代谢和脂肪细胞因子,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促炎性因子表达,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调理三焦法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 60例肥胖患者随机分至埋线组、对照组各组30例,埋线组予调理三焦法穴位埋线治疗,而对照组则以口服二甲双胍作为治疗方案,,经治3月后,检测治疗后各组患者的各项肥胖评定指标如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及内分泌激素如瘦素(Leptin)、胰岛素(INS)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质量、BMI、WC、WHR均较治疗前减小,Leptin、INS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两组间治疗后的诸项指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调理三焦法穴位埋线和西药(二甲双胍)均能有效治疗肥胖,但埋线疗法的减肥效力更佳,推测可能与该法调节三焦气化和疏通三焦、标本同治,整体调整形成肥胖的病理机制相关,通过瘦素及胰岛素水平的良性调节,使肥胖机体的糖脂代谢得到改善,进而实现了减肥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调理三焦法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外周血清神经肽Y(NPY)、脂联素(ADP)的影响。方法 58例肥胖患者随机分成埋线组(28例)、西药组(30例),两组分别予调理三焦法穴位埋线治疗、口服西药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各项肥胖指标如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等,外周血清NPY、ADP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经治3月后,两组患者的BMI、WC、WHR均较治疗前比较减小,血清NPY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ADP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埋线组治疗后两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埋线组NPY、ADP均与BMI均有显著相关性意义(均P<0.05)。结论 调理三焦法穴位埋线是肥胖症治疗的有效方法,优于西药二甲双胍治疗;良性调节了血清NPY、ADP水平,从而可能改善了瘦素抵抗及胰岛素抵抗机制,达到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阙八阵穴"闪罐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单纯性肥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神阙八阵穴"闪罐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12周实际体重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优于对照组的88%,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实际体重和BMI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阙八阵穴"闪罐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靳三针不同疗法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差异,为临床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案优化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将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宣教组、电针组、穴位埋线组,每组30例。宣教组予常规的健康教育;电针组在宣教组的基础上加电针治疗,30 min/次,每周2次;穴位埋线组在宣教组的基础上加穴位埋线,取穴同电针组,每周治疗1次。3组均连续治疗8周。于入组前及治疗后检测肥胖指标[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MI)]、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胰岛素抵抗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体质量、腰围、BMI及TC、TG、LDL-C含量和FINS、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 05,P<0. 01),HDL-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 01),穴位埋线组FB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 01)。治疗后与电针组比较,穴位埋线组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 05),在肥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0. 0%(27/30),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3. 3%(25/30),均明显优于宣教组的60. 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P<0. 05)。结论:宣教基础上加用靳三针电针或穴位埋线对高脂血症患者异常的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均有良性调节作用,且穴位埋线疗法在降糖和改善LDL-C、HDL-C水平方面优于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及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穴位埋线组、西药组3组,分别采用电针、穴位埋线、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共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月经情况,以及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治疗后电针组与穴位埋线组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治疗后BMI、LH、LH/FSH、T、FINS、HOMA-I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电针组与穴位埋线组BMI、LH、LH/FSH、T改善情况均优于西药组(P0.05);电针组与穴位埋线组治疗后月经情况及WHR水平明显改善(P0.05);3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各组间F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穴位埋线疗法不仅能减轻体重,对卵巢功能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在减重、改善月经及性激素水平方面疗效优于二甲双胍,是治疗肥胖型PCOS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4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同时予穴位埋线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ZR)及血脂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MI、腰围、空腹胰岛素及HOMA-Z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空腹胰岛素及HOMA-ZR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腰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二甲双胍口服能有明显改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吴腾飞  冯圣钰  杨华 《四川中医》2020,38(5):158-162
目的:观察苓桂术连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肥胖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联合组予苓桂术连汤联合二甲双胍,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腰围、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BMI、腰围及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患者积分、BMI、HOMA-IR、白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桂术连汤联合二甲双胍用药对改善肥胖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用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1.
王倩  周妍  杜鸿瑶  张月 《陕西中医》2023,(5):600-603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联合二甲双胍在糖尿病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60例糖尿病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二甲双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黄连解毒汤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统计两组治疗12周后的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糖、脂代谢水平、肥胖指标、血管内皮功能、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75%,P<0.05)。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内皮素-1(ET-1)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体重、体重指数(BMI)、体脂率则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肥胖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胰岛素分泌,调节其糖脂代谢水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控制患者体重情况更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合并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饮食干预)与观察组(饮食干预+穴位埋线),每组24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测定两组的体重相关指标,计算Kupperman指数。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的体重、腰围、BMI、Kupperman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饮食干预和穴位埋线对肥胖、更年期综合征均有疗效,穴位埋线的治疗效果更明显。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可有效控制脾虚湿阻型更年期肥胖患者的体重,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在穴位埋线干预下的疗效及内分泌影响。方法纳入PCOS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穴位埋线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口服,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及胰岛素相关各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 (1)观察组月经恢复情况、BMI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2)观察组各血糖及胰岛素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FBG,FIns、HOMA-I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改善PCOS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月经情况,降低患者BMI,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可有效治疗PCOS。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部穴位埋线配合葛根芩连汤对湿热困脾证2型糖尿病(T2DM)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湿热困脾证T2DM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部穴位埋线配合葛根芩连汤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93. 62%(44/47)高于对照组70. 21%(33/47)(P 0. 05);两组治疗前FPG、2h PG、HbA1c、BMI、腰围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3个月后FPG、2h PG、HbA1c、BMI、腰围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 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 89%(7/47)与对照组17. 02%(8/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腹部穴位埋线配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困脾证2型糖尿病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降低患者BMI及腰围,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陈秀芳  蔡立军  郭华  苗璐 《新中医》2014,46(8):130-132
目的:观察益肾抗雄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应用益肾抗雄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均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生殖激素水平、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2组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睾酮(T)、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尤其LH/FSH治疗组降低显著。结论:益肾抗雄方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PCOS患者的LH/FSH水平,降低T、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胰岛素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代谢与肥胖专病门诊收治的单纯性肥胖患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共175例,其中治疗组95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予以防己黄芪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体质量、腰围、BMI、减重结局、中医证候疗效等主要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等次要指标;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随时间的延长,体质量、BMI、腰围明显下降,达到临床减重结局的发生率明显更高,且治疗组HOMA-IR、HbA1c、甘油三酯等指标明显改善(P <0.0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85/95),优于对照组51.25%(4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异常。结论:防己黄芪汤联合穴位埋线可明显减轻患者体质量,改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以及脂代谢,患者依从性良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雷火灸配合穴位埋线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血清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二甲双胍和克罗米芬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FBG)异常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异常恢复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质量、体重指数(BMI)、抗苗勒氏管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FBG、空腹胰岛素(FIN)、HOMA-IR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质量、BMI、AMH、LH/FSH、FBG、FIN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FBG异常恢复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配合穴位埋线能有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协同降低体重,改善内分泌代谢。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84例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62例、穴位埋线组60例、西药+穴位埋线组62例,治疗3个月后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血清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3组治疗后体质量、腰围、臀围、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多毛评分、痤疮评分、中医症候评分、黄体生成素(LH)、睾酮(T)、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与基础黄体生存素比值(FSH/LH)、游离雄激素指数(FAI)均低于治疗前,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各组治疗后体质量、腰围、BMI、WHR比较,西药组穴位埋线组西药+穴位埋线组;肥胖治疗有效率、SHGB比较,西药+穴位埋线组穴位埋线组西药组;痤疮评分、中医症候评分、FAI比较,穴位埋线组西药+穴位埋线组;中医症候治疗有效率比较,穴位埋线组西药+穴位埋线组;T、LH、FSH/LH比较,穴位埋线组西药组西药+穴位埋线组;穴位埋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另两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西药联合穴位埋线能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的临床表现(降低体质量、腰围、BMI、WHR,减少多毛、痤疮,缓解中医症状,提高肥胖治疗有效率、中医症候治疗有效率),调整性激素水平(降低T、LH、FSH/LH、FAI,升高SHBG),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二甲双胍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服用二甲双胍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穴位贴敷组(5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普通二甲双胍片425mg起始并逐渐加量,若425mg起始仍有胃肠道反应则改为缓释剂型。穴位贴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评分,并判断疗效。结果:穴位贴敷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的比例分别为20.0%、62.0%、12.0%和6.0%,常规治疗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的比例分别为14.0%、26.0%、32.0%和28.0%。穴位贴敷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改善二甲双胍导致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扩大了二甲双胍的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加二甲双胍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效果,以及对实验室指标、自主排卵率、妊娠率的影响。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中药加二甲双胍,治疗组口服中药加二甲双胍配合穴位埋线,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单项证候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月经周期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LH/FSH值、2h-Ins/FIns倍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胰岛素倍数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自主排卵率、妊娠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加二甲双胍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显著疗效,尤其是能增加自主排卵率,从而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