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与丁苯酞联合治疗对发病24 h内未行溶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娄底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IS患者69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替罗非班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两组治疗周期14 d。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炎症因子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6.08±1.54)分,低于对照组[(8.72±1.73)分],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为(68.81±6.51)分,高于对照组[(57.73±5.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血清hs-CRP和IL-6为(4.21±1.28) mg/L、(18.84...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丁苯酞序贯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效果。方法将102例P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序贯治疗联合基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及血浆巯基丙酮酸硫基转移酶(3-MST)、β淀粉样蛋白42(Aβ42)表达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3-MST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Aβ4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序贯治疗可显著改善PIS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改善脑卒中患者血清水平及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7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及血清指标改善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98.96±13.49)U/ml,血清丙二醛(MAD)(5.09±0.84)nmol/ml,效果优于对照组[(81.27±12.11)U/ml,(6.94±1.22)nmol/ml,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4.89±3.01)分]低于对照组[(18.98±3.05)分,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联合舒血宁注射液通过活血化瘀,抑制氧自由基,减少谷氨酸,改善脑卒中患者血清水平及神经功能,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丁苯酞序贯联合美金刚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合并运动性失语患者196例,随机分为美金刚治疗组(对照组)98例和丁苯酞序贯联合美金刚治疗组(序贯组)98例,2组均予对症及美金刚治疗,序贯组还予丁苯酞序贯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分、西部失语成套测验(WAB)评分及波士顿失语诊断检查评估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90 d神经功能和失语恢复状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30 d、90 d序贯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WAB评分(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波士顿分级、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序贯联合美金刚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失语的严重程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丁苯酞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血清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丁苯酞辅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探讨丁苯酞氯化钠、脑心通胶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130例患者接受丁苯酞氯化钠(100 ml/d)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101例患者接受丁苯酞氯化钠(100 ml/d,静脉滴注)、脑心通胶囊(0.8~1.6 g/次,口服,每日三次)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40~80 mg/d,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中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致残率、复发率以及病死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IL-6,TNF-α,hs-CRP)水平、NIHSS评分和mRS评分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5.92±2.01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10.07±1.99 mg/L),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NIHSS评分和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受试者复发率和病死率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脑心通胶囊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含量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致残率较低,可作为临床推荐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与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诊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2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予以丁苯酞注射液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分析2组临床效果、hs-CRP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智能相关精神状态量表(MMSR)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的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Hcy、hs-CRP、TNF-α及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注射液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及认知功能,降低Hcy、hs-CRP、TNF-a及LDL-C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方法 63例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7例给予瑞舒伐他汀,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检测体内Hcy、TG、TC、HDL及LDL-C水平变化,同时在治疗前与治疗14 d后填写脑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自评表、焦虑自评表(SAS)及抑郁自评表(SDS)。结果观察组Hcy、CRP及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4 d后总有效率达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SAS、SDS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显著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患者预后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丁苯酞序贯治疗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序贯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全部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同时给予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调控血压,控制血糖、血脂,积极治疗并发症;病情稳定后行早期神经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丁苯酞100 ml、2次/ d,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4 d,以后口服丁苯酞0.2 g,3次/ d,疗程90 d。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并详细观察记录各种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 NIHSS 评分[治疗组(4.36±3.11)分、对照组(6.12±2.67)分]均较治疗前[治疗组(11.42±3.20)分、对照组(11.64±3.43)分]降低(P 均<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F组内=2.125,P <0.01;F组间=18.63,P <0.01;F交互=25.34,P <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BI 评分[治疗组(86.72±8.44)分、对照组(75.96±9.86)分]均较治疗前[治疗组(26.54±13.36)分、对照组(26.38±13.02)分]增高;丁苯酞治疗后 BI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F组内=29.27,P <0.01;F组间=32.48,P <0.01;F交互=42.41,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序贯治疗能显著改善分支动脉硬化病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显著改善预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丁苯酞、紫杉醇联合复方氯化钠对脑梗死合并卵巢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合并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脑梗死药物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紫杉醇联合复方氯化钠治疗,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P-Px)、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8]、改良Rankin量表(MRS)、偏瘫、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等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SOD、AngⅡ水平分别为(52.36±4.38) U/mL、(131.16±9.15) 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7.19±4.69) U/mL、(198.43±9.01) mmol/L],GSH-Px水平为(54.15±5.16) U/L,明显高于对照组[(34.52±5.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丁苯酞联合尿激酶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纳入我院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进行分析,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尿激酶诊治,给予研究组丁苯酞联合尿激酶诊疗.对比两组病人的NIHSS评分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病人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病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安全性方面,研究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过程中,通过尿激酶联合丁苯酞诊治,可改善病人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丁苯酞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能力、梗死面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性因子水平、肾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梗死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肾功能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研究组肌酐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肌酐(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提高生活能力,缩小梗死面积,降低NIHSS评分,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872-1874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叶片+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比较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血浆Hc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TC、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浆Hcy值,改善其神经功能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朱海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357-7357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丁苯酞的抗炎作用。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组加用丁苯酞;检测治疗前、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变化,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7d、14d治疗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7d、14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可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急性期应用丁苯酞、依达拉奉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丁苯酞组、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组(联合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丁苯酞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丁苯酞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14 d。于治疗前、治疗后第8天和第15天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评分;治疗后第15天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丁苯酞组和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丁苯酞组和联合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BI均升高,治疗后8 d时,联合组的BI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时间点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5天,丁苯酞组和联合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丁苯酞组和联合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或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但二者联合使用并没有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氨酸(Hcy)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a[Lp(a)]联合检测在评价老年缺血性脑病损害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缺血性脑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06例非缺血性脑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病情及预后血清Hcy、LDL-C、Lp(a)水平,分析血清Hcy、LDL-C、Lp(a)与老年缺血性脑病损害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Hcy、LDL-C、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中度、重度患者血清Hcy、LDL-C、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疾病严重程度递增,血清Hcy、LDL-C、Lp(a)水平逐渐增加(P<0.05);预后不良患者血清Hcy、LDL-C、Lp(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血清Hcy、LDL-C、Lp(a)与CSS、m R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cy、LDL-C、Lp(a)与缺血性脑病损害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三者水平可了解患者病情与预后,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NIHSS和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丁苯酞注射液、胶囊序贯疗法辅治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西京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36例APCI患者均分为基础组(n=68,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与序贯组(n=68,在基础组基础上应用丁苯酞注射液与丁苯酞胶囊序贯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Bathel指数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指标、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Bathel指数评分显著提高(P0.05),且序贯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基础组(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PSV)]显著降低(P0.05),且序贯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基础组(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序贯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基础组(P0.05);治疗期间,序贯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应用丁苯酞注射液、胶囊序贯疗法辅助依达拉奉治疗APCI,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减少炎症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生理盐水100mL,2次/d,静脉滴注,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盐200mg+生理盐水250mL,1次/d,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14d。记录2组治疗前和治疗3、7、14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治疗14d后评定2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2组空腹静脉血检测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3、7、14d后NIHSS评分(17.02±7.68、10.68±7.33、9.45±6.84)较治疗前(20.01±8.43)降低,观察组治疗3、7、14d后NIHSS评分(12.09±8.84、7.53±5.24、5.78±4.32)较治疗前(19.82±9.76)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88.39%)(P0.05);观察组治疗后高切黏度[(4.36±0.13)Pa·s]、低切黏度[(8.85±1.57)Pa·s]、血浆比黏度[(1.53±0.11)Pa·s]、红细胞比容[(42.84±1.12)mol/L]及纤维蛋白原[(33.2±2.6)mg/L]水平低于治疗前[(5.04±0.22)Pa·s、(14.54±2.25)Pa·s、(1.88±0.15)Pa·s、(48.07±1.46)mol/L、(46.3±4.7)mg/L]及对照组治疗后[(4.88±0.15)Pa·s、(12.79±1.94)Pa·s、(1.82±0.12)Pa·s、(46.94±1.63)mol/L、(41.9±3.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依达拉奉相比,丹参多酚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疗效满意,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朱建忠  徐雪  梁颖茵  周香雪 《新医学》2012,43(7):490-492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包括予胞二磷胆碱(0.75 g/d)和阿司匹林0.1 g/d(或氯吡格雷75 mg/d),应用他汀类药物;有基础疾病者予相应的处理,包括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200 mg,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治疗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表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总有效率等指标,随访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价恢复期疗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3%(35/48),对照组总有效率52%(25/4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分别随访了45例和43例,此两组患者在入院时Barthel指数具可比性,出院3个月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分值分别为87±12、62±15,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出现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异常者。结论: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