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正常动物体内的2-18F-氟丙酸分布情况,为动物肿瘤显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C57BL/J正常小鼠尾静脉注射(3.7~7.4)MBq经辛醇-水分布系数测定的2-18F-氟丙酸,注射后45、120min测量心、肝、脾、肺、肾、血液、大脑、肌肉、骨骼、膀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直肠的放射性计数,推算各器官组织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ID/g)。并在同一时间点进行microPET显像。结果 尾静脉注射2-18F-氟丙酸后45min,放射性主要分布于盲肠和结直肠、高于血液、心脏、膀胱、肺、肝脏、脾、骨骼、十二指肠空肠、大脑、肾、肌肉、回肠、胃。120min后,各脏器放射性分布下降,盲肠和结直肠摄取仍然较高。结论 尾静脉注射2-18F-氟丙酸后其在盲肠的摄取较高,肾脏的摄取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脊髓水平给予胍丁胺对鞘内吗啡镇痛耐受的影响。方法 (1)将24只SD大鼠分为4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5 μL)对照组,鞘内注射吗啡(15 μg/15 μL)组,鞘内给予胍丁胺(12.5 μg/15 μL)组,鞘内同时给予吗啡(15 μg/5 μL)+胍丁胺(12.5 μg/10 μL)组,每组6只。4组大鼠均于鞘内给药后5 min于跖部皮下注射0.2 mg蜜蜂毒致痛,观察并记录1 h内大鼠的自发缩足反射次数。(2)将24只SD大鼠分为3组:鞘内生理盐水(15 μL)对照组,鞘内吗啡耐受组(每天2次鞘内注射吗啡15 μg/5 μL,连续4 d),鞘内吗啡耐受+胍丁胺组(每天2次鞘内注射吗啡15 μg/5 μL,连续4 d,第4天同时注射胍丁胺12.5 μg/10 μL),每组8只。其中半数大鼠于鞘内给药后检测热刺激潜伏期和机械刺激阈值,另半数大鼠于最后一次给药后10 min经足底皮下注射0.2 mg蜜蜂毒致痛,观察并记录1 h内大鼠的自发缩足反射次数。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鞘内吗啡和胍丁胺联合用药组蜜蜂毒诱致大鼠自发缩足反射次数明显减少 (P<0.05)。(2)在吗啡耐受模型上,胍丁胺+吗啡联合用药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可显著提高大鼠热刺激潜伏期和机械刺激阈值(P<0.05);同样,胍丁胺+吗啡联合用药组对蜜蜂毒诱致自发痛的抑制作用也显著强于吗啡耐受组,1 h内大鼠自发缩足反射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鞘内胍丁胺对吗啡镇痛具有协同作用,同时也可翻转鞘内重复注射吗啡所引起的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肉桂精油对正常大鼠肠道梭菌属IV簇菌群和拟杆菌属两类主要菌群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每天给予肉桂精油0.384 3 g/kg,连续给药30 d,取结肠和直肠内容物,针对肠道菌群的16S rRNA,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肠道梭菌属IV簇细菌和拟杆菌属细菌的数量、多样性及其分布。结果 肉桂精油给药后,肠道梭菌IV簇细菌和拟杆菌的数量、多样性及分布均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肠道梭菌IV簇细菌的变化更大。肉桂精油对结肠和直肠中两类菌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 肉桂精油对肠道梭菌IV簇和拟杆菌属两类主要菌群的影响可能是肉桂对肥胖和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A型钾通道5种亚型即Kv1.4、Kv3.4、Kv4.1、Kv4.2和Kv4.3在正常大鼠臂旁外侧核(lateral parabrachial nucleus,LPB)的表达。方法 分别采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分布于成年雄性SD大鼠LPBA型钾通道亚型。结果 用RT-PCR技术在所有6只大鼠LPB都检测到了Kv3.4、Kv4.2和Kv4.3 mRNA,但在1只大鼠LPB未检测到Kv1.4 mRNA,2只大鼠LPB未检测到Kv4.1 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显示,在LPB,Kv1.4、Kv3.4、Kv4.2和Kv4.3 mRNA表达显著高于Kv4.1 mRNA,而Kv3.4、Kv4.2、Kv4.3和Kv1.4 mRNA的表达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只大鼠LPB未检测到Kv1.4 mRNA。结论 在正常大鼠LPB中有A型钾通道mRNA表达,其主要亚型为Kv3.4、Kv4.2和Kv4.3。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早期大鼠离体胃平滑肌收缩、舒张反应的改变。方法 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65 mg/kg链脲佐菌素(STZ)溶液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离体器官肌张力分析方法,以电场刺激及激动剂诱发胃各部位平滑肌收缩、舒张反应,观察糖尿病早期大鼠离体胃平滑肌功能的改变。结果(1)电场刺激诱发1型糖尿病大鼠胃底平滑肌收缩反应小于正常大鼠(P<0.05),且收缩幅度紊乱,参差不齐;(2)正常大鼠及1型糖尿病大鼠胃体平滑肌收缩反应、胃窦自发收缩活动均无明显改变;(3)与正常大鼠相比,电场刺激诱发1型糖尿病大鼠胃底平滑肌舒张反应明显增加,而幽门环形肌收缩反应明显增加(P<0.01)。结论 STZ造模4周的1型糖尿病大鼠胃平滑肌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中,胃各部位敏感性不同;胃底平滑肌收缩反应明显减小且紊乱,舒张反应明显增强;幽门环形肌舒张反应明显减小。提示在1型糖尿病早期大鼠胃平滑肌功能改变中,胃底和幽门可能最先发生病变,且主要源自神经调节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三乙醇胺后SD大鼠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可逆性。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00 mg/kg剂量组,连续30 d给药和恢复4周,分别进行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连续给药30 d,SD大鼠肝细胞嗜酸性变,肾髓质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脾小体生发中心增大,白髓边缘带增宽,淋巴结内淋巴滤泡数量增多,生发中心增大;恢复4周,肝脏、脾脏和淋巴结病变恢复不明显。结论 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三乙醇胺,对SD大鼠肝脏、肾脏、脾脏和淋巴结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其中,肾脏的损伤可逆,脾脏、淋巴结和肝脏的损伤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饲粮中添加乳清粉对断奶早期实验兔肠道微生物区系和益生菌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 选择40日龄断奶实验兔, 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 分别饲以乳清粉添加水平为0%、2%、5%和10%的饲粮。饲喂30 d 后, 每组随机取8只兔, 麻醉处死, 取盲肠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 首先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兔盲肠微生物区系多样性, 进而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 I)法定量检测盲肠细菌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结果 (1)实验兔盲肠细菌DGGE各分析参数随乳清粉添加量的提高逐渐上升, 添加不同水平乳清粉均可显著增加DGGE条带数(P<0.05, P<0.01)。2%和5%乳清粉添加水平组的DGGE条带数和香农指数均极显著(P<0.01)高于未添加组, 但以上2项指标在乳清粉各添加水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DGGE均匀度指数在各实验组间均无差异显著性(P>0.05)。(2)饲粮中添加乳清粉可提高实验兔盲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 其中各乳清粉处理组(2%, 5%和10%)的乳酸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0%添加组(P<0.05), 10%乳清粉添加组的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 但与其他2个乳清粉添加组无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1)饲粮中添加乳清粉可显著提高实验兔盲肠细菌菌群的多样性。(2)在实验兔饲粮中添加乳清粉可有效增加肠道益生菌数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羟基积雪草苷在大鼠肠段各段的吸收特征,探究其在肠道的吸收机制,为设计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大鼠在体循环肠灌流模型和方法,探明羟基积雪草苷的肠道吸收部位和吸收特征,以及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其肠吸收的影响。结果/b> 羟基积雪草苷在大鼠小肠段吸收强于大肠段,其吸收速率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结肠。而不同浓度的羟基积雪草苷溶液回肠吸收率和吸收速率常数无显著差异。在3种不同表面活性剂中,聚山梨酯-80对羟基积雪草苷的回肠吸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 羟基积雪草苷的肠吸收主要集中在小肠中段,且吸收机制推测为被动扩散,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可以促进其回肠吸收。  相似文献   

9.
【立论依据】 Müller细胞的胶质化是很多视网膜变性疾病共有的病理过程,抑制胶质化能够保护视网膜。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LCVS1002在早期实验性糖尿病视网膜(diabetic retinopathy)病变大鼠的玻璃体中明显升高,我们推测LCVS1002可能参与了DR的视网膜变性。 【设计思路】 体内试验:检测正常SD大鼠和STZ诱导的糖网病大鼠的视网膜组织中LCVS 1002和GFAP的表达;在SD大鼠过表达LCVS1002以及在DR大鼠视网膜knockdown-LCVS1002检测其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体外试验:以661w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LCVS1002对神经视网膜作用的可能机制。 【实验内容】 (1)选用正常SD大鼠,采用视网膜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出生后1~6周视网膜LCVS1002、GFAP的表达。(2)选用正常SD大鼠,对照组腹腔注射枸橼酸缓冲液,实验组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采用视网膜组织免疫荧光检测造模成功后的第1~7天视网膜LCVS 1002和GFAP的表达。(3)选用正常SD大鼠,在出生后10 d实验组视网膜下腔注射LCVS1002腺相关病毒(AAV2/8),对照组注射相同滴度空病毒载体,采用视网膜电生理、组织免疫荧光和TUNEL方法在4、6周分别检测视功能、LCVS1002、GFAP、Recoverin的表达和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情况。(4)LC3-II腺病毒感染661W细胞后24 h,用LCVS1002处理,检测自噬。 【材料】 体内实验材料:雄性SD大鼠,由同济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外实验材料:661W细胞系。 【可行性】 实验所用病毒由公司商品化提供,实验所用技术包括视网膜下腔注射、免疫荧光、细胞培养是实验常规技术,能够保证实验顺利开展。 【创新性】 首次证明LCVS1002能够引起DR视网膜变性,参与DR早期的病变,有望作为一个DR的生物标记物(biomarker)。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胆总管内注射无水乙醇建立SD大鼠胆道闭锁模型. 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组中经静脉留置针插入胆总管注入无水乙醇,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观察SD大鼠的生化及病理结果. 结果 在实验组中SD大鼠根据病理及生化检测分为肝功能持续恶化组和肝功能修复组,肝功能持续恶化组在8周以后生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肝功能修复组.常规HE染色及SMA、Masson染色也出现明显变化.结论 胆总管无水乙醇注射诱导胆道闭锁模型是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此动物模型会帮助人们进一步研究胆道闭锁提供更多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大肠埃希菌建立新西兰兔输卵管慢性炎症模型。方法制备3×109/m L的混合菌液(大肠埃希菌:金葡菌:链球菌按2∶1∶1体积混合)和3×108/m L大肠埃希菌混悬液。18只新西兰雌兔随机分三组,其中正常组2只、混合菌液实验组8只、大肠埃希菌液实验组8只。通过经阴道宫腔插管灌注术分别将混合菌液和大肠埃希菌液注入两组实验兔体内。于菌液宫腔灌注术后第5、10、15、20天观察大体标本及光镜下输卵管炎症形成情况。结果混合菌液组和大肠埃希菌液组兔均于灌注术第15天呈慢性输卵管炎症改变。结论两种建模方法均具有接近人体感染途径、成模率高、操作简便的优点,是建立输卵管慢性炎症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和促吸收效果,探讨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的吸收部位及吸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以柚皮苷和新橙皮苷作为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的特征成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检测在相同给药质量浓度下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不同给药质量浓度下空肠肠囊内的药物浓度;并比较相同质量浓度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与玳玳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吸收效果。结果 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不同肠段中90 min的累积吸收量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依次下降,但吸收差异很小,即十二指肠至回肠均是玳玳黄酮的有效吸收部位。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质量浓度分别为3.6、7.2、12.0 mg/mL时,在空肠段的吸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一级吸收动力学过程;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吸收速率常数(Ka)均随药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表明其为被动吸收;在相同给药剂量下,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大鼠空肠90 min的累积吸收量是玳玳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1.3倍。结论 大鼠小肠上中段是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的最佳吸收部位;其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与玳玳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比较,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可显著改善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肠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马钱子总碱囊泡凝胶经皮给药后在大鼠组织中的分布。方法 18只SD大鼠经皮给予马钱子总碱囊泡凝胶后0.5、2、6 h,采集大鼠皮肤、骨骼肌、脑、心、肺、肝、脾、肾、胃、小肠、脂肪、睾丸、子宫、关节等组织,以溶剂萃取法对样品进行提取,应用LC-MS/MS联用技术对各组织中的马钱子碱和士的宁进行测定。结果 经皮给药后,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在大鼠体内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肺、肝、肾、小肠,其次为心脏、关节、皮肤等,而在脑、肌肉、脂肪中的分布量较低。结论 马钱子总碱囊泡凝胶能减少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在脑、心脏的分布,有利于降低中枢毒性和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葛根芩连配方颗粒(简称葛根芩连颗粒)在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综合因素(高糖和高脂饮食+高温和高湿环境+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致病因子)制备大肠湿热证大鼠模型;利用HPLC-DAD-MS技术对大鼠ig葛根芩连颗粒后尿液中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检测波长272 nm;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甲醇(6∶4),梯度洗脱。结果 从给予葛根芩连颗粒的大鼠尿液中发现并鉴定了5种主要代谢产物,分别为葛根素、异甘草素、甘草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其中葛根素来自葛根,汉黄芩素与千层纸素A来自黄芩,异甘草素与甘草素来自甘草。结论 在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尿液中,葛根芩连颗粒中黄芩与甘草的代谢产物主要以苷元为主,葛根中的葛根素主要以原形排出。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交泰丸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交泰丸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CUMS方法制备抑郁大鼠模型,在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粪便,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菌群结...  相似文献   

17.
Helicobacterpylori (1f. pylori) infection causes peptic and duodenal diseases in humans. Among a 32-protein family of outer membrane proteins, a porin-like protein, HopE, has been a subject of note, mainly for its conservative nature among 11. pylori, and for its potential as a vaccine candidate. To achieve stable surface expression of this host cell-toxic protein, hopE gene was introduced into pBAD expression system. After induction with arabinose, all 15 randomly-chosen E. coli LMG 194 colonies from 3 successive passages could express Hope protein, while only 1 from 5 E. coli colonies that contained lac operon-regulated plasmid encoding hopE gene could express HopE.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confirmed the expression of HopE on E. coli cell surfac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神香苏合丸对心肌梗死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运用16S扩增子测序技术检测神香苏合丸给药14 d后各组心肌梗死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通过体外培养实验检测神香苏合丸对关键肠道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神香苏合丸对心肌梗死大鼠肠道菌群具有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心肌梗死大鼠肠道中厚壁菌门丰度,增加拟杆菌门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