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炜 《嘉兴医学》2003,19(4):221-222
目的:观察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将88例97眼后发1生白内障施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并记录视力、眼压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都成功切开后囊膜,术后校正视力均明显提高: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人工晶体轻微小凹痕损伤9眼,占9.3%,暂时性眼压升高7眼,占7.2%。结论: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是一种简单、有效、无痛苦的较理想方法,强调聚焦准确,使用低能量,射击次数少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技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38只眼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击发能量与脉冲、术后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后囊膜均成功切开,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术中应准确聚焦,激光能量应从最小能量开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Nd:YAG激光治疗白内障摘除术后的后发性白内障及激光术后并发症的预后方法。方法;根据白内障术后(现代囊外摘除术、现代囊外摘除术加入人工晶体植入)后发性白内障的膜性混浊的厚薄,选择激光能量并分别采用十字切开或圆形切开法。结果:激光手术效果满意,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后最主要并发症为眼压升高,占57.1%,人工晶体损伤,占4.7%。结论: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掌握激光的操作要点及方法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黄旭  万慧 《吉林医学》2011,(19):3990-3991
目的:观察Nd:YAG激光治疗后发障的技术、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应用Nd:YAG激光分别对103例11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进行后囊膜切开。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术后105眼视力均有提高,97眼视力达到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最佳视力,但仍有15例未达到该术后最佳视力,7眼无变化。结论: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障是一种操作简易、安全、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应用Nd:YAG激光分别对84例88眼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进行后囊膜切开.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术后78眼视力有提高,有10眼无提高.结论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以下简称后发障)的疗效。方法:应用Nd:YAG激光分别对7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后发障进行后囊膜切开。结果:全部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矫正视力>0.5者66眼,占86.8%,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障操作简易、安全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Nd:YAG激光行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42例(52眼)明显影响视力的Ⅰ~Ⅲ级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根据后囊混浊程度及厚度从小能量开始逐渐增加能量,直至获得满意效果。结果:截囊成功率为100%,术后51眼最佳矫正视力提高,占98.07%。并发症:术中轻度晶体点状损伤2眼,占3.84%;术后短暂眼压升高3眼,占5.76%。结论: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迅速的方法。准确瞄准和聚焦、低能量、射击次数少、后囊膜小切孔可有效防止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 Nd:YAG激光治疗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疗效。方法 :对 2 2例白内障术后并发后发障患者应用 Nd:YAG激光进行后囊切开治疗 ,观察其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眼底等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显著提高 ,t=7.5 6 9,P<0 .0 0 1。最主要并发症为人工晶体后表面损伤 (有 7例 ,占 31 .82 % ) ,采用 6点位不切开法 ,具有对眼压影响少、虹膜炎症轻的优点。结论 :Nd:YAG激光治疗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疗效确切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76例(89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进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89只眼均1次性击穿后囊膜,切开成功率达100%,增视率达97.8%。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葡萄膜炎,短暂性高眼压和人工晶体损伤等。结论: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后发障的技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应用Nd:YAG激光仪,对20例(26眼)后发障患者行后囊膜切开术。结果激光后囊切开前后视力有显著差异,人工晶体轻微损伤8例,但对视力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 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中,选择最佳激光能量与后退距离,能较大程度地提高视力,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后发障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术后后发障的方法,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应用Nd:YAG激光仪,对102例(104眼)后发障患者行后囊膜切开术。结果:术后随访3月-24月,手术成功率99.04%,视力提高率97.12%,人工晶状体损伤率12.50%,虹膜炎发生率4.81%。结论:Nd:YAG激光治疗后发障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眼前段疾病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应用Nd:YAG激光行后囊膜切开术、周边虹膜切开术、人工晶体前膜切开术、前段玻璃体条索切断术等386例421眼,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的方法,总结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Nd:YAG激光行后囊膜切开术,术后1周所有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晶状体后囊皱褶切开术,术后视力提高1-3行;周边虹膜切开术,一次虹膜击穿着56眼(91.80%),12眼(19.67%)眼压一过性升高;人工晶体前膜切开术,13眼术后视力皆提高2行以上;前段玻璃体条索切断术,14眼(87.5%)瞳孔恢复正圆形或近正圆形。结论 Nd:YAG激光操作简单,疗效好,是眼前段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医生在熟悉机器性能、熟练掌握激光技能的基础上,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Nd:YAG激光击孔治疗晶体囊外摘除术后形成的后发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Nd :YAG激光击孔治疗晶体囊外摘除术后形成的后发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78例患者 (89只眼 )分为 2组。第 1组 5 4例 (6 5只眼 )为治疗高度近视行透明晶体或白内障囊外摘除 ,未植入人工晶体所造成的后发障。第 2组2 4例 (2 4只眼 )为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人工晶体后发生的后发障 ,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对晶体囊外摘除术后形成的后发障进行治疗。结果 :用激光治疗后 2组患者视力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经用配对计量资料比较的t检验 ,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用Nd :YAG激光击孔治疗晶体囊外摘除术后形成的后发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门诊采用 Nd:YAG激光行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门诊对 74例 (98眼 )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进行 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 ,探讨根据膜的厚薄选择激光能量 ,分别采用“十”字切开 (若后囊有张力者行张力线切开 )、横形、纵形切开及环形或瞳孔缘开罐式切开方法。结果 :一次性 Nd:YAG激光后发性白内障切除术成功 6 2例 (83只眼 )最佳矫正视力达 0 .3~ 1.0占 83.8% ;其余 12例 (15只眼 )经二次激光手术后 ,其中 8例 (10只眼 )视力亦有不同程度提高 ,最佳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 0 .0 5 ,低于 0 .3,另外 4例 (5只眼 )因先天性白内障和外伤性白内障机化膜较厚 ,发现有钙化 ,未能击穿 ,视力无改善 ,最终手术治疗。激光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短暂性高眼压和人工晶体损伤。结论 :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效果满意 ,它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在门诊开展。对明显影响视功能的后发性白内障 ,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可替代手术 ,立即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后囊混浊的有效治疗。方法:对39例42只眼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并发后囊混浊,应用 Nd Y A G 激光进行混浊的后囊膜切开。结果:激光治疗后视力在05以上22只眼(5238% )。治疗前05以上视力3只眼(749% ),视力明显提高。结论:应用 Nd Y A G 激光治疗人工晶体术后并发后囊混浊是非手术治疗且并发症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原因。方法:研究167例(197只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按眼轴长度分A组26-30 mm 124眼,B组≥30 mm 73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光感-0.15,屈光度-8.00--24D。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植入折叠型IOL于囊袋内。术后随访1周-12月,观察与术后低视力有关的因素。结果:术后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A组124眼(94.4%),B组12只眼(16.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术中1眼后囊破裂(0.5%),术后24 h一过性高眼压6眼,45眼(22.84%)后发性白内障,7眼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2眼视网膜脱离,25例行预防性视网膜光凝术。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超乳+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主要与眼底病变有关。术前精确计算人工晶体度数;术中保持后囊完整,降低后性白内发障等并发症;术后早期预防性视网膜光凝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7.
192例210眼作Nd:YAG激光晶体后囊切开术,成功率为98.60%,3例失败。囊膜切开术后视力进步占83.05%,视力不变占15.25%,视力减退占1.70%。主要并发症为眼压升高。眼压升高≥5mmHg占61.54%,眼压增高与溢出晶体皮质的量、房角情况以及有否人工晶体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未经选择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RD)的发生率及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1998年12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患者10 076例(13 625只眼),术后发生RD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0076例白内障患者的平均年龄(67±15)岁,男4439例和女5637例的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44,P<0.01),左眼6701例和右眼6924例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5,P0.05),其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6641例所占比例为65.91%.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共计32例32只眼发生RD,发生率为0.32%,发生的时间间隔为术后10天至74个月,风险度估计(Kaplan-Meier法)为0.47%.高度近视和眼轴延长(χ2=14.55,P<0.01)与RD的发生紧密相关.相关危险因素有高度近视、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术后后发性白内障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32只眼中31只眼1次手术复位成功,2只眼手术后复发放弃手术.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增加了RD的发生率;术前合并眼病、高度近视及眼轴延长,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及术后后发性白内障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是术后RD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视网膜色素变性并发白内障患者21例34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视野、视网膜电图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为31眼(91.2%),术后为19眼(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P<0.01)。术后3 d最佳矫正视力:10眼≤0.1,9眼0.12-0.25,10眼0.3-0.5,5眼≥0.6。31眼(91.2%)视力较术前提高,3眼(8.8%)无变化。视野6眼(17.6%)与术前对照有所改善,视网膜电图无明显改变。术后角膜内皮水肿3眼(8.8%),黄斑水肿1眼(2.9%)。随访6个月时后囊膜混浊8眼(23.5%),其中较严重5眼(14.7%)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提高多数视网膜色素变性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中心视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