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透明角膜切口对于术后泪膜功能影响程度和恢复时间。方法:38只白内障眼行透明角膜切口,均在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行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下睑泪河高度检查。结果: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泪膜功能明显下降,BUT在术后1天、1周时明显下降,至术后1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下睑中央泪河高度在术后1天、1周时明显增高,至术后1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Schirmer'sI试验所测的泪液分泌量于术后1天明显增高,在术后1周以后恢复至术前的水平。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能损害眼表的泪膜功能,术后1天、1周泪膜功能明显下降,至术后1个月时泪膜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2.
RK术后欠矫的LASIK治疗对泪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RK术后欠矫的患者经LASIK手术后的泪膜稳定性的改变。方法对16例(21眼)RK术后残留近视患者行LASIK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及半年时询问干眼症状并进行荧光素试验、孟加拉玫瑰红染色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测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涩感:术后1周时,术眼干涩感明显加重,差异有显著意义;异物感:术后1天、1周时术眼异物感显著加重;灼烧感:术后1天、1周时术眼灼烧感比术前明显加重,有显著差异。荧光素染色:术后1天、1周、1个月时,术眼角膜荧光素着色较术前显著增多,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与术前比无显著差异;虎红染色:与术前比,术后1天、1周、1个月时,术眼虎红着色点明显增多,有显著差异,术后3个月和6个月则无显著差异。BUT:与术前比较,术后1天、1周及1个月时,BUT显著缩短,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较接近术前水平,无显著差异。术后1天,泪液分泌量增加,有显著意义,其余各个时间点泪液分泌量均下降,仅在1周、1个月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RK术后欠矫患者接受LASIK治疗对泪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可在术后1个月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角膜知觉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的糖尿病患者42例(42只眼),不伴有糖尿病的患者46例(46只眼),分别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角膜知觉。结果 与术前相比,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角膜知觉在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术后6个月接近术前水平;不伴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角膜知觉在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术后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两组患者术前角膜知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术后角膜知觉最大降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糖尿病可降低患者的角膜知觉,增大白内障手术后角膜知觉的降幅,延长角膜知觉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ARP-1活性的变化规律以及PAPP-1活性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选择烟台毓璜顶医院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2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0min、主动脉开放后5min、术后2h、术后4h、术后24h、术后48h桡动脉抽取血标本10mL,标本离心分离血浆、单个核细胞,ELISA试剂盒检测各个时间点的IL-1β、IL-8及TNF-α的水平,PARP-1活性检测试剂盒(三氯乙酸沉淀法)检测PARP-1活性。结果体外循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APR-1活性、血浆IL-1β、IL-8和TNF-α浓度均明显升高。PAPR-1活性在术后2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TNF-α在术后2h达高峰,IL-1β与IL-8均在术后4h血浆浓度最高。结论体外循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APR-1活性明显升高,PARP-1的激活与炎症因子的升高有一定程度同步性。PAPR-1可能是体外循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5.
金卫平 《安徽医学》2011,32(8):1158-1159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屈光力的改变。方法随机选择翼状胬肉切除患者38例,行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角膜屈光力的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角膜垂直子午线屈光力减少、水平子午线增加,散光度下降;与术后1周相比,术后1个月角膜垂直、水平子午线屈光力无明显变化,散光度无明显变化。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1周患者角膜形态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并去甲乌头碱对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 -Ⅲ级择期手术病人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0例。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 1min、插管前、插管后1min、拔管前、拔管后 1min两组病人的HR、SBP、DBP、MAP。结果 :病人一般情况比较 :诱导前两组比较 ,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组间比较 :诱导前、插管前、拔管前两组HR、SBP、DBP、MAP比较 ,无显著差异 ,P>0 .0 5。诱导后、插管后 1min、拔管后 1min两组HR、SBP、DBP、MAP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组内比较 :观察组诱导前与诱导后 1min、插管前与插管后 1min、拔管前与拔管后 1minHR、SBP、DBP和MAP ,无显著差异 ,P >0 .0 5。对照组诱导前与诱导后 1min、插管前与插管后 1min、拔管前与拔管后 1minHR、SBP、DBP和MAP ,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人参皂甙并去甲乌头碱可以维持麻醉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支架术后不同时间局部食管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状况 ,以及与再狭窄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ABC法 )检测支架术后 1、2、4、8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内皮素 1(ET1)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结果 支架术后 1周组织即开始表达TNF α、ET1,术后 2周TNF α、TGFβ1、PDGF、ET1表达均明显增强 ,术后 4周仍有少量TGFβ1表达 ,术后 8周所有细胞因子均极少表达。着色阳性的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及肥大细胞 ,ET1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结论 TNF α、TGFβ1、PDGF、ET1作为炎性细胞的表达产物 ,对纤维化及再狭窄的形成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与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形成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知觉的改变。方法对82例(82眼,观察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和92例(92眼,对照组)不伴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角膜知觉。结果观察组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角膜知觉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0.01),术后6个月接近术前水平(〉0.05);对照组术后1d、术后1周、术后个1月角膜知觉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0.01),术后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0.05);两组患者术后角膜知觉最大降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1)。结论糖尿病会降低患者的角膜知觉,增大白内障手术后角膜知觉的降幅,延长角膜知觉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术后干眼症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816例1 632眼行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术后干眼症状,其中术中将150例患者的左右眼角膜瓣蒂部随机置于角膜上方或鼻侧,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干眼问卷调查、泪液分泌量检查、角膜荧光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检查。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干眼症状明显,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泪液分泌减少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1周、1个月角膜着色眼数明显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1周、1个月BUT缩短,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角膜瓣蒂部位于上方组与位于鼻侧组之间术后干眼症状、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泪液分泌量无显著差异。结论:LASIK术后1周、1个月干眼患者较术前增加,术后6个月干眼缓解。角膜瓣蒂部位置对干眼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胆道术后综合征是胆道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 986年以来 ,我们采用大柴胡汤为主方治疗胆道术后综合征 2 38例 ,取得一定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38例中男 78例 ,女 1 60例 ,男女比例 1∶ 2 .0 5。发病年龄 35~ 70岁 ,平均 5 2岁。病程 1周~ 2个月。手术并发症出现时间 :术后 1 0年以内 31例 ,术后 1 1~ 2 0年 1 44例 ,术后 2 1~ 30年 63例。均经B超诊断。其中总胆管扩张 1 44例 ,肝内胆管结石1 9例 ,胆总管结石 2 5例 ,总胆管炎 5 0例。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以大柴胡汤为基本方 :柴胡、黄芩、芍药、半夏、大黄、枳实、生姜各 1 …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细胞性肝癌病人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血清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s,LPS)、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及肠道微生态的改变。方法收集初诊为原发性肝癌病人11例,均采取常规TACE治疗,治疗前后不加服任何影响肠道微生态变化的药物制剂,观察此组病人术前1 d、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病人LPS、TLR4含量以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病人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血清内LPS、TLR4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Bonferroni两两比较分析发现,LPS含量术前1 d低于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TLR4含量术后1个月低于术前1 d及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病人术后1周时肠道菌群丰度稍升高,而随后1个月其丰度下降,且低于术前1 d的水平,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拟杆菌、毛螺菌等益生菌丰度高于术前1 d及术后1周,且链球菌、乳杆菌等潜在致病菌属低于术前1 d及术后1周,且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原发性肝癌行TACE治疗后,通过肝肠轴能显著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肠道微生物稳态不仅能作为肝癌TACE术后评价的指标,还能促进肝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脑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β(interlukin-1,IL-1β)、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 MAPK)及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在脑组织中的不同时相表达的特点及法医学意义。方法将75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及损伤后0.5 h组、1 h组、3 h组、6 h组、12 h组、1 d组、3 d组、5 d组、7 d组、9 d组、14 d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脑组织中IL-1β、p38 MAPK及VCAM-1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IL-1β、p38 MAPK及VCAM-1均有少量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脑组织中IL-1β的表达在损伤后0.5 h即升高,3 h达到高峰,6 h后逐渐降低,损伤后3 d降至正常水平;p38 MAPK的表达在损伤后1h开始升高,6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损伤后5 d降至正常水平;VCAM-1的表达在损伤后0.5 h即升高,12 h达到高峰,1 d后逐渐降低,损伤后9 d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IL-1β、p38 MAPK及VCAM-1在大鼠闭合性弥漫性脑损伤早期即迅速升高,后期逐渐恢复正常,3者在损伤后表达的时序性变化特点基本一致,共同参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3者作为联合指标,在法医学实践中可判断损伤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与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xpress组和传统切除组。传统切除组以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Express组以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的平均矫正视力、平均眼压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Express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平均矫正视力、平均眼压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两组患者平均矫正视力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两组患者平均眼压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与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安全性更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3):1837-1840
目的:研究食管癌根治术后肠内免疫营养对抗肿瘤免疫应答、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102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术后肠内免疫营养和常规肠内营养。手术前1d、手术后1d及7d时,检测外周血中免疫细胞标志物的表达量及血清中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标志物的含量。结果:术后1d时,两组外周血中T-bet、NKG2D、NKp30、NKp44、NKp46的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术前1d,外周血中GATA-3、Foxp3的荧光强度以及血清中DAO、Occludin、ZO-1、claudin-1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术前1d;观察组术后7d时外周血中T-bet、NKG2D、NKp30、NKp44、NKp46的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术后1d,外周血中GATA-3、Foxp3的荧光强度以及血清中DAO、Occludin、ZO-1、claudin-1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术后1d;对照组术后7d时外周血中T-bet、GATA-3、Foxp3、NKG2D、NKp30、NKp44、NKp46的荧光强度与术后1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清中DAO、Occludin、ZO-1、claudin-1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术后1d。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肠内免疫营养能够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90例(112眼),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设立为A组,40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患者设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及术后1周、1个月视力在0.1-0.5及0.6-1.0的视力情况及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l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视力在0.1-0.5及0.6-1.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分别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不同时间点角度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及角膜散光。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更具优势,其并发症明显少于超声乳化手术。  相似文献   

16.
小儿腹部术后肠套叠相对少见[1] 。我院 1 984年~ 1 999年腹部术后共发生肠套叠1 2例 ,均为小肠套叠。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0例 ,女 2例 ;年龄最小 4月 ,最大 9岁 ,平均年龄 2岁 5个月。其中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 7例 ,原发性肠套叠肠坏死肠切除肠吻合术后 2例 ,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 1例 ,神经母细胞瘤切除术后 1例 ,小肠造瘘术后 1例。肠套叠发生部位在空肠 9例 ,回肠 3例。1 2 临床表现 本组 1 2例均于腹部术后 2~ 5d出现不同程度阵发性腹痛 (或哭闹 )、腹胀及呕吐 ,胃肠减压无效。 1 1例术后 1~ 3d有不等量…  相似文献   

17.
袁庆丰  张啸  张筱凤  吕文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6):581-581,583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腹腔、腹膜后积气和脓肿的处理方法。方法对ERCP后并发腹腔积气1例、腹膜后积气1例和腹膜后脓肿5例患者分别行外科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结果1例腹腔积气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腹膜后积气者经内科保守治疗,5例腹部脓肿患者经引流等治疗,均痊愈。结论ERCP术后并发腹腔、腹膜后积气及脓肿行非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CHD-VSD)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43例CHD-VSD患者,术前经胸片、超声心动图诊断,术前及术后3 d、1、6个月、1年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前后径(LA)、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主动脉内径(AOD)、肺动脉压力(PASP)、每分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收缩率(FS)。结果 40例均成功置入封堵器,1例术后第3 d出现封堵器脱落,改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LA、LVEDD、LVESD、LA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AOD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ASP术后3 d明显下降(P<0.01),术后1、6个月、1年较术后3 d下降(P<0.01),术后1年较术后6个月下降(P<0.05)。CO术后3 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CO术后1、6个月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年继续下降(P<0.01)。SV术后3 d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 d EF、FS无明显变化,术后1、6个月、1年EF、FS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介入治疗CHD-VSD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患者术后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小量乌拉地尔控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ASA - 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 3 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1 7例 ,实验组 1 7例 ,静脉注射乌拉地尔 1 0 mg。麻醉插管后行控制呼吸 ,气腹后静脉注射乌拉地尔 1 0 mg,记录充气前、充气后、静脉注射乌拉地尔后 1、3、5、1 0 min时 SBP、DBP、HR数值。结果 实验组在气腹后静脉注射乌拉地尔 1 0 mg,能有效地缓解和控制腹腔镜手术气腹后血压的剧烈变化。与对照组比较 1 min时 SBP下降 1 6.3 % ,DBP下降 1 5 .1 % ,HR无显著变化。用药后各时点血压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 ,以 3~ 5 min时为著 ( P <0 .0 1 )。结论 静脉注射小量乌拉地尔对控制气腹后血压剧增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不良反应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镇痛具有减轻产妇痛苦 ,降低术后应激反应与代谢 ,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点 ,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其也有多种不良反应。因此 ,加强术后产妇的监测、观察、预防并及时处理 ,是剖宫产术后镇痛应注意的问题。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剖宫产硬膜外术后镇痛产妇 5 6 0例 ,年龄 2 1~36岁。孕周 38~ 4 2周。无心、肺、肾等并发症 ,无重度妊高征 ,无镇痛药过敏史。1 2 镇痛方法采用硬膜外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 ,镇痛液由吗啡 5mg、氟哌啶 5mg、0 75 %布比卡因 1 5mL加生理盐水至 1 0 0mL组成。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 ,与镇痛泵相连 ,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