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TGF-β1和IL-10在胚胎停止发育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集正常早孕患者及胚胎停止发育患者外周血及清宫后绒毛组织,将其分为正常早孕组与胚胎停止发育组。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IL-10含量,免疫荧光方法检测TGF-β1、IL-1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胚胎停止发育组血清TGF-β1、IL-10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到胚胎停止发育组TGF-β1、IL-10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结论 TGF-β1和IL-10在胚胎停止发育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外周血IFN-γ,IL-4,IL-17,TGF-β1细胞因子变化,探讨其在反复自然流产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各30例,用ELISA法检测IFN-γ,IL-4,IL-17,TGF-β1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与正常妊娠组比较,RSA组的IFN-γ和IL-17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IL-4和TGF-β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RSA发生时不仅存在Th1/ Th2平衡失调,也存在TH17/Treg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观察咳喘口服液对热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外周血中IL-12、TNF-α和IL-10、TGF-β的影响。方法 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64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为实验组,比较两组血清IL-12、TNF-α及IL-10、TGF-β水平的差异。将实验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组和中药组,各32例。基础组予常规西医治疗,中药组在基础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咳喘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IL-12、TNF-α及IL-10、TGF-β水平的差异。结果 中药组喘息、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基础组,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实验组患儿外周血炎症因子IL-10和TGF-β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后,中药组患儿IL-10、TGF-β表达水平均下降,且较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咳喘口服液不仅可以缩短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而且可以改善外周血炎症因子IL-10和TGF-β水平,缓解哮喘发作,提高儿童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组织中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它们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①实验分组:UC组(90例);正常对照组(30例)。②IL-8、TNF-α和TGF-β1表达水平的检测: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三者在UC组、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结果:UC组血清中IL-8、TNF-α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并与临床上病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血清中TGF-β1的含量UC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UC组IL-8、TNF-α和TGF-β1的含量明显升高,提示IL-8、TNF-α和TGF-β1在UC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及TGF-β/IL-17平衡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ARDS患者(ARDS组)及3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将ARDS组根据住院28 d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患者外周血及BALF中IL-6、IL-10、IL-17和TGF-β水平,比较ARDS组与对照组及不同结局ARDS患者间外周血及BALF中IL-6、IL-10、IL-17和TGF-β水平及TGF-β/IL-17差异。 结果 ARDS组外周血中IL-6、IL-10、IL-17、TGF-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GF-β/IL-17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DS组BALF中IL-6、IL-10、IL-17、TGF-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GF-β/IL-17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外周血中IL-6、IL-10、IL-17、TGF-β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组,且TGF-β/IL-17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BALF中IL-6、IL-10、IL-17、TGF-β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组,且TGF-β/IL-17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ARDS患者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中IL-17和TGF-β水平明显升高,TGF-β/IL-17水平明显下降,提示ARDS患者存在免疫失衡,有助于判断病情及调节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痰中IL-17、TGF-β1、IL-10的水平,探讨其在COPD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及与肺功能、生活质量(CAT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4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COPD组,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测定诱导痰中IL-17、TGF-β1、IL-10水平,并进行肺功能检查、CAT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上述炎症因子水平与肺功能和CA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OPD组诱导痰中IL-17、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诱导痰IL-17和TGF-β1水平均与FEV1%呈负相关(OR=-0.557和-0.323,P=0.000和0.042),而与CAT评分呈正相关(OR=0.837和0.51,P=0.000和0.001)。其中IL-17与FEV1/FVC呈负相关(OR=-0.566,P=0.000),而TGF-β1与FEV1/FVC无相关性(OR=-0.25,P=0.12);诱导痰IL-10水平与FEV1%、FEV1/FVC均呈正相关(OR=0.755和0.633,P=0.00),而与CAT呈负相关(OR=-0.456,P=0.003)。结论 IL-17、TGF-β1、IL-10参与了COPD的气道炎症反应。气道炎症因子IL-17、TGF-β1可能与COPD患者肺功能损伤及生活质量下降有关,而IL-10水平的升高则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GF-β1在体外对小鼠胚胎发育及胚胎种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①收集小鼠2-细胞期胚胎,在含不同剂量TGF-β1的M16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并进行胚胎移植,观察着床率;②测定移植后小鼠外周血及胚胎种植部位母胎界面IL-10/INF-γ水平.结果 ①1 ng/mL和10 ng/mL TGF-β1能提高2-细胞期胚胎体外发育速率、质量和胚胎着床率.其中TGF-β1 10 ng/mL时作用最显著,TGF-β1浓度过高对体外胚胎发育不利;②M16+TGF-β1 10 ng/mL组体外培养囊胚移植后母胎界面INF-γ低于M1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89±11.31) pg/mL vs. (43.23±18.09) pg/mL,P<0.05].两组间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①小鼠胚胎体外培养基中加入适宜浓度TGF-β1可提高2-细胞期胚胎体外发育速率、质量和胚胎着床率;②TGF-β1可能通过促进体外胚胎发育速率和质量,改善胚胎和内膜发育同步性,促进母胎界面Th1/Th2平衡向Th2偏移而促进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20,(1):76-79
目的:研究探索轻刮子宫内膜对骨桥蛋白(OPN)、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胞饮突、整合素α_Vβ_3的表达水平和反复妊娠失败患者再次妊娠结局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0例反复妊娠失败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月经第2天行子宫内膜轻刮术;对照组未进行此项手术。B超监测患者排卵情况,卵泡直径达到18 cm以上时指导患者同房。选择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患者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中OPN、LIF、整合素α_Vβ_3表达情况,扫描电镜下观察胞饮突表达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经轻刮术后,患者子宫内膜中OPN、LIF及整合素α_Vβ_3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强,胞饮突较对照组表达更丰富;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妊娠者子宫内膜中OPN、LIF及整合素α_Vβ_3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非妊娠者,胞饮突丰富表达者比例明显高于非妊娠者,表达较少者比例明显低于非妊娠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中OPN、LIF、整合素α_Vβ_3及胞饮突是胚胎着床期的重要相关因子,子宫内膜轻刮术可明显增强其表达,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着床率,改善反复妊娠失败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动态变化及其在EM疗效和预后评价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EM患者(EM组,80例,其中I~Ⅱ期32例,Ⅲ~Ⅳ期48例)手术前,术后7d,术后3、6、12、18、24个月外周血清中IL-6与IL-8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妇女(对照组)比较。结果:EM组术前血清中IL-6与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P〈0.05)。术后7 d血清中IL-6与IL-8水平下降,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1)。EM组随访58例,治疗结束后未复发52例血清IL-6与IL-8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治疗结束后复发6例的血清IL-6与IL-8水平呈增高趋势(P〈0.05)。结论:EM患者血清IL-6与IL-8水平与EM复发有关,动态检测EM患者血清IL-6与IL-8水平变化有可能作为EM疗效评价、复发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李伟伟  刘聪  闫娅妮  殷秀荣  史凤颖  李丽玮 《重庆医学》2021,50(9):1518-1521,1525
目的 探讨卵泡抑素(FST)、活化素B(Activin B)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种植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情况及其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生殖医学科进行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的不孕患者,由于男方因素或者输卵管因素于该院首次进行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其中成功妊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至少进行3次移植(新鲜或者解冻的胚胎,每次至少有1枚优质胚胎,移植优质胚胎数大于或等于4)均未妊娠的患者作为反复植入失败(RIF)组;每组15例.采用免疫发光化学法检测两组患者血中性激素和抗缪勒管激素(A M H)的水平;采用超声监测移植日内膜的厚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患者内膜组织中FST、Activin B、骨形态蛋白4(BMP4)、Smad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激素、AMH及移植日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IF组患者FST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ctivin 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IF组患者内膜中BMP4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而Smad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T和Activin B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种植窗期的子宫内膜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和IL-10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肺癌免疫、发生、进展、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NMⅡ~Ⅳ期的肺癌患者共4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患者进行了以铂类药为主的化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一月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另对7例死亡患者于临终前检测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同时取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47例肺癌患者不同病理类型之组间比较血清三组细胞因子水平无差异,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三组间比较P<0.001;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有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的血清IL-6、IL-8和IL-10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早期患者;16例化疗有效,病情稳定和缓解的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7例化疗无效、病情进展者血清IL-8、IL-10测无明显下降,IL-6进一步升高;7例死亡患者临终前血清IL-8水平有持续升高的趋势.结论 IL-6、IL-8和IL-10在肺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清IL-6、IL-8和IL-10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炎性因子IL-6对在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0例)和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例)腹腔液及窗口期子宫内膜,进行IL-6ELASA法和整和素αvβ3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表面上皮、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而腹腔液中IL-6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IL-6浓度增高时整合素αvβ3的表达进一步减少,呈负相关。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IL-6浓度增高,同时在位子宫内膜在移植窗口期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减少,且二者呈负相关性,表明高浓度的IL-6抑制了整合素αvβ3的表达,从而影响了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学创新》2017,(19):26-30
目的:研究检测哮喘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IL-1β、IL-2、IL-10的可行性,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收治的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哮喘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A、B与C三组,同时选取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群1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EBC,检测IL-1β、IL-2、IL-10浓度,进而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结果:血清中IL-1β、IL-2、IL-10的检出率均为100%,在EBC中检出率分别为10.29%、77.94%、54.41%。哮喘组血清中的IL-1β、IL-2、IL-10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BC中IL-2、IL-10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A组IL-1β明显低于B、C组(P<0.01);A组IL-2浓度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L-2浓度显著低于C组(P<0.01);A组IL-10浓度与B、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IL-1β、IL-2、IL-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EBC中IL-2、IL-10浓度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者EBC中IL-2、IL-10与年龄、BMI、FEV1%预计值、FEV1/FVC%均无相关性(P>0.05),且EBC中IL-2、IL-10浓度与血清IL-2、IL-10也无相关性(P>0.05)。结论:哮喘患者EBC中IL-1β、IL-2、IL-10水平低,且EBC中IL-2、IL-10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_1%)、血清IL-2、IL-10无相关性,尚不能做为评估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3与白血病抑制因子在正常妇女与输卵管积水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取70例输卵管积水患者自然周期(积水组)和55例正常妇女自然周期(对照组)子宫内膜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整合素β3与白血病抑制因子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整合素β3与白血病抑制因子在正常妇女子宫内膜着床期的表达高于在增生期的表达(P<0.05).积水组子宫内膜着床期的整合素β3与白血病抑制因子的表达弱于在对照组的表达(P<0.05).结论 输卵管积水患者子宫内膜着床期的整合素β3与白血病抑制因子的表达减弱,影响到子宫内膜容受性,这可能是输卵管积水患者不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IL-17、IL-6、IL-8表达方式和意义。方法将本院2012-2013年子痫前期孕妇3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正常孕妇30例设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孕妇血清中IL-17、IL-6、IL-8,免疫组化法检测胎盘中IL-17、IL-6、IL-8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IL-17、IL-6、IL-8高于对照组、组织胎盘IL-6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L-17和IL-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IL-17、IL-6、IL-8和子痫前期之间存在明显联系,是临床诊断子痫前期孕妇的重要指数,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素对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 HSP)患儿血清中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1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肝素治疗组及普通治疗组,并设健康儿童对照组53人。三组患儿分别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查血清中IL-6、IL-8水平后,普通组予基础治疗,肝素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肝素钠注射液100~150u/(kg.d),静点10d。治疗10天后肝素组及普通组两组患儿再次查血清中IL-6、IL-8的水平。结果:①肝素治疗组与普通治疗组患儿治疗前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键康儿童组(P<0.01)。②肝素治疗组与普通治疗组IL-6、IL-8水平在治疗前分别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10天后肝素治疗组IL-6、IL-8水平较普通治疗组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过敏性紫癜患儿活动期血清中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键康儿童。②肝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IL-6、IL-8水平有影响,能降低其水平。  相似文献   

17.
070807Luminex液相蛋白芯片用于研究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和早孕蜕膜基质细胞的细胞因子的表达谱/陈士岭…∥生殖医学杂志·—2007,16(2)·—77~81探索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和早孕期蜕膜基质细胞的细胞因子谱表达及其对胚胎着床和早期妊娠的可能影响。方法:获取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和早孕期蜕膜基质细胞(DSC)进行体外培养,采用Luminex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15种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颗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TGF-β1、IL-12及IL-1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2(IL-12)及IL-1β三种因子的水平及其与川崎病急性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例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进行血清TGF-β1、IL-12及IL-1β水平检测,与20例正常小儿进行比较.结果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IL-12和IL-1β水平皆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血清TGF-β1水平则显著降低.结论 在发病初期即急性期,血清IL-12和IL-1β水平升高,对川崎病发病起致炎作用,低水平的TGF-β1可能起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生素及微波对妇科急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及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8(IL-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168例妇科急性盆腔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84例患者给予相同治疗再加微波治疗,共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8和TGF-β1,并探讨二者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血清IL-8降低、TGF-β1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IL-8和TGF-β1呈负相关(P<0.05).结论:抗生素及微波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IL-8和TGF-β1可作为盆腔炎疗效及预后判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Ms)患者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EMs患者47例在位内膜、47例异位内膜及50例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中TGF-β、TRAF6的蛋白定位和定量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TGF-β、TRAF6在EMs在位内膜、异位内膜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异位内膜组TGF-β、TRAF6阳性表达率高于在位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Ms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TGF-β、TRAF6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TGF-β、TRAF6在EMs中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