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并发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rescenticglomerulonephritis,CrGN)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诊治的5例RA并发CrGN患者(RA并发CrGN组)、86例RA(RA组)和16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组)的ANCA检测结果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RA并发CrGN组中,5例都为中年妇女,且具有7~14年的RA病龄,最初的临床症状都为血尿,从血尿发展到具有明显组织病变平均时间为17个月,ANCA检测均为核周型ANCA(pANCA)阳性,靶抗原为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被检肾小球平均有31%形成新月体,同时也存在肾小球硬化和间质性纤维化等症状;RA组ANCA检测均为阴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组ANCA检测阳性,阳性率为87.5%(14/16),且均为pANCA;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组相比,RA并发CrGN组确诊年龄明显小于前者(P<0.05)。结论:RA并发CrGN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疾病的发展过程趋于漫长并且伴随轻微肾功能损伤,ANCA检测对RA并发CrGN患者早期发现、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药物性狼疮(DIL)的血清学标志抗组蛋白抗体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的甲亢患者中的阳性率,并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I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与DIL的关系。方法 以34例ANCA阳性的原发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确诊为PI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同时选取10例原发性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及10例初发未治疗的甲亢患者为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抗组蛋白抗体。将我院确诊的PI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文献中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DIL相比较。结果 所有原发性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患者及初发未治疗的甲亢患者均未检测到抗组蛋白抗体;在34例PITU引起的ANCA阳性患者中仅1例(2.9%)抗组蛋白抗体阳性,此例患者为18例有血管炎临床表现中的1例(5.6%)。PI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不同于DIL,寡免疫复合物的坏死性新月体性肾炎及肺出血为前者的特征性表现。结论 PI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中抗组蛋白抗体的低发生率提示其与DIL可能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活动期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靶抗原的分析,探讨ANCA在LN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33例处于活动期的LN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血清ANCA,并分析ANCA与LN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用IIF方法检测时,ANCA在LN的阳性率为45.4%,全部是核周型ANCA(p-ANCA)。用ELISA方法检测靶抗原,乳铁蛋白(LF)为主要的靶抗原,占80.0%,且其荧光模型全为甲醛敏感型。其余靶抗原为髓过氧化物酶(MPO),占20.0%,其荧光模型为甲醛抵抗型。而正常对照血清ANCA及其靶抗原全部阴性。ANCA阳性组中LN患者平均年龄为24.3岁±4.5岁,而ANCA阴性组中LN患者平均年龄为31.9岁±9.3岁,ANCA阳性组合并皮肤血管炎、病情活动及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ANCA阴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但2组间病理分型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ANCA可能参与了LN的发病过程,且与LN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诊治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感染后BO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孟鲁司特+阿奇霉素口服等规范化治疗。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血C-反应蛋白(CRP)和ANCA表达水平,分析ANCA表达水平与血清炎症指标以及患儿转归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6例(7.50%),好转71例(88.75%),无效3例(3.75%),治疗有效率为96.25%(77/80);观察组患儿的血清IL-6、IL-8、CRP和ANC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IL-8、CRP和ANC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血清ANCA表达水平与IL-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3,P=0.006),与IL-8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6,P=0.001),与CR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1,P=0.012);出院1年再入院组(n=15)、门诊组(n=21)、缓解组(n=41)三组患儿出院时的血清IL-6、IL-8和ANCA表达水平呈明显递减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三组患儿的CRP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ANCA是一种BO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转归的较好观测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是存在于血液循环中一种抗体 [1 ] ,1982年首次在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发现。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诊断系统性血管炎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近年还逐渐发现一些结缔组织病也存在该种抗体。但是 ANCA在 SL E诊断中的意义至今还有争议 [2 ] 。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技术 (IIF)对 SL E患者血清进行 ANCA的检测 ,用以探讨该抗体对 SL E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患者 ,70例 ,女6 0例 ,男 10例 ,年龄 13~ 49岁。诊断均符合 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 SL E…  相似文献   

6.
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中ANCA的荧光模式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进一步探讨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ANCA)的荧光模式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IF)和ELISA方法检测了251例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中ANCA及其靶抗原。结果:在251例肾脏疾病患者中,ANCA阳性51例占20.3%,其中10例为cANCA阳性(10/251);30例为cANCA阳性(30/251);11例为aANCA阳性(11/251)。结论:同时用IIF法和ELISA法检测ANCA,可以提高ANCA检出的阳性率;不同ANCA荧光模式与疾病的种类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提高对不典型ANCA和pANCA伴ANA荧光模式的鉴别,有助于临床对血管炎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小血管炎中ANCA IgG亚型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cytoplas micantibody ,ANCA)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主要为IgG型。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可将ANCA分为两型 :胞浆型AN CA(cytoplasmicANCA ,c ANCA)与环核型ANCA (peri nuclearANCA ,p ANCA) 〔1〕 。到目前为止 ,已有多种中性粒细胞胞浆成分被证实为ANCA的靶抗原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 ,MPO)和蛋白酶 3(proteinase 3,PR3)。ANCA可在许多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 ,如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granulomatosis ,…  相似文献   

8.
目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两种类型,核周型(p-ANCA)及胞浆型(c-ANCA),比较p-ANCA阳性与c-ANCA阳性的ANCA相关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器官受累的差异。方法选取50例AAV患者,血清ANCA的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根据ANCA血清分型分为p-ANCA阳性组与c-ANCA阳性组,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生化、尿常规、炎症指标、免疫指标;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评估AAV患者肺脏受累情况;AAV患者疾病活动度采用疾病累及范围指数(disease extent index,DEI)评分。结果 p-ANCA阳性组患者易伴发红细胞减少及肺间质疾病;c-ANCA阳性的患者年龄更小,病程更短,更易伴发镜下血尿、听力下降、鼻窦炎。两组的DEI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 c-ANCA阳性患者临床表现重于p-ANCA阳性组患者,器官受累更重,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9.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是ANCA相关血管炎的标志性抗体。近年来的研究已证实,ANCA不仅是一种生物学标志物,其本身还具有重要的致病作用,如ANCA可以激活中性粒细胞,激活补体,并诱导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细胞的损伤,而ANCA的致病性又受其本身免疫学特性的影响,故ANCA可能作为未来ANCA相关血管炎治疗的靶点。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关于ANCA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IgG4、CA19-9 及自身抗体对IgG4 相关性胆管炎(IgG4-SC)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选取41例IgG4-SC 患者、162 例非IgG4-SC 患者及40 例健康对照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比浊法和直接化学发光法检测IgG4 和CA19-9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平滑肌抗体(SMA)和抗线粒体抗体(AMA),并进行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IgG4-SC 患者的ANA、ANCA、SMA 和AMA 阳性率分别为41.46%、7.32%、0 和2.44%。其中,ANA 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ANCA 阳性率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组、SMA 和AMA 阳性率与非IgG4-SC组均存在差异,且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于血清IgG4(n =36/41)和CA19-9(n =21/41)升高情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9 和0.646,P<0.05。结论:血清IgG4 和CA19-9水平的高表达和自身抗体检测,对于IgG4-SC 的鉴别诊断具有准确性和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y spectrum,ANAs)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120例SLE组患者、60例疾病对照组患者和20位健康人的ANCA和ANAs。用ELISA法检测验证ANCA阳性率,用SLE活动指数(SLEDAI)判断SLE活动性,分析ANCA、SLEDAI和ANAS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20例SLE患者中IIF法检测ANCA的阳性率为27.5(33/120),且均为核周型(perinuclear ANCA,pANCA)。用ELISA法验证全部ANCA阳性患者血清,阳性率为81.8(27/33),且均为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即为pANCA。ANCA阳性组SLEDAI评分>10分者(即SLE活动期)占81.4%与ANCA阴性组(36.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NCA阳性组在血沉升高,补体C3、C4降低,肾脏损害、肺损害、关节肿痛等方面与ANCA阴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NCA阳性率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ANCA和SLE的各项特异性自身抗体可能对SLE患者的早期发现、治疗、病情活动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typical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A NCA)与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病情的关系,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LN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IF)测定血清ANCA水平,分析25例aA NCA阳性和61例ANCA阴性患者,比较两组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同时分析15例aA NCA发生血清转换的患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显示,aA NCA阳性组和ANCA阴性组的抗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抗蛋白酶3(proteinase 3,PR3)抗体均为阴性; aA NCA阳性组抗dsD NA抗体水平、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ANCA阴性组(P值分别为0.001、0.010); aA NCA阳性组补体C3、C4水平则显著低于ANCA阴性组(P值分别为0.022、0.022); aA NCA阳性组尿隐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NCA阴性组(P=0.026);就aA NCA发生血清转换的患者而言,aA NCA阳性组的抗dsD NA抗体水平、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ANCA阴性组(P值分别为0.029、0.013)。以上提示aA NCA可能与LN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并肾损害患者VEGF在肾组织表达及其与AASV活动与病理表现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超敏免疫组化两步法,对23例AASV并肾损害患者及5例对照组肾组织VEGF的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AASV肾小球、肾小管VEGF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1);并且无血管袢坏死病变组AASV肾小球VEGF表达高于有血管坏死病变组;部分患者肾间质浸润炎细胞有VEGF表达;(2)AASV肾小球VEGF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95(P0.05);肾小球VEGF表达与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指数(BVAS)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AASV并肾损害患者肾小球、肾小管VEGF的表达均增高;(2)AASV患者年龄越大,肾小球VEGF表达越多;(3)血管炎活动程度越高,肾小球VEGF表达越少。  相似文献   

14.
血管炎患者血清SDF-1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SDF-1α水平,探讨其在血管炎中的水平变化与患者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血管炎患者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雷诺现象和混合结缔组织病合并雷诺现象病患者1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合并雷诺现象的患者20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该3组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SDF-1α的水平.结果 血管炎患者血清SDF-1α水平为(3495.12±1099.39)PS/mL,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雷诺现象和混合结缔组织病合并雷诺现象病患者血清SDF-1α水平为(7207.46±4011.11)pg/mL,系统性红斑狼疮不伴雷诺现象的患者SDF-1α水平为(6 546.97±2 897.71)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2 124.43±438.11)pg/mL,P<0.01),且患者血清SDF-1α水平与ESR、AN-CA、尿α1微球蛋白具有明显正相关.结论 血管炎患者的SDF-1α水平明显升高,且与ESR、ANCA、尿α1微球蛋白存在明显正相关,提示SDF-1α在血管炎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及肾小球内有无免疫球蛋白(Ig)沉积在显微镜型多血管炎(MPA)肾活检病例中的病理诊断价值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34例MPA均为该系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7年间的就诊患者,其临床资料比较完整,后经肾穿刺活检而确诊者,分别对其血清ANCA阳性和阴性及肾小球内有无Ig沉积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比较。结果34例MPA患者,约1/5—1/2病例伴有各种肾外症状;经血清ANCA检测,阳性者26例(76.5%);阴性者8例(23.5%);其尿蛋白多呈轻一中度,呈肾病综合征者仅3例;肾功能减退者32例。经病理检查显示,24例为新月体性肾炎,8例为局灶节段性肾炎,其他类型者仅2例;伴肾血管坏死或内膜炎症7例,内膜增厚24例;伴间质炎性细胞浸润29例,其中21例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经临床与病理比较分析,发现ANCA阳性组的新月体形成率显著高于ANCA阴性组(P〈0.05);在26例ANCA阳性组病例中,肾小球Ig沉积者的尿蛋白定量显著高于无Ig沉积组(P〈0.05),其中1例合并IgA肾病。结论对MPA的诊断有赖于对患者血清ANCA的检测和肾活检组织的病理学检查;ANCA是促进肾小球新月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Ig在肾小球内的沉积对患者蛋白尿的加重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11月我院肾内科穿刺活检确诊的50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其中位数(3.17 mg/L FEU)为截点值将AAV患者分成高低水平2组,低水平组D-dimer3.17 mg/L FEU,高水平组D-dimer≥3.17 mg/L FEU,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及预后差异。结果①高水平组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Birmingham vasculitis activity score,BVAS)高于低水平组(P值分别为0.001、0.015、0.055),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低于低水平组(P值分别为0.031、0.006)。②AAV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BVAS(r=0.322,P=0.022)、CRP(r=0.573,P0.001)、IL-6(r=0.341,P=0.015)、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r=0.343,P=0.015)呈正相关。③肾脏病理特征:相较于高水平组患者,低水平组中球性硬化百分比较高(P=0.002),新月体形成的患者较少(P=0.247)。高水平组中细胞性新月体形成的患者数较低水平组多(P=0.017),且百分比高于低水平组(P=0.027)。④血浆D-二聚体(AUC=0.707)评估活动性AAV的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AAV患者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估AAV活动性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57例SLE患者血清中的ANCA,对ANCA阳性血清采用免疫斑点法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蛋白酶3(PR3)抗体;同时以35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SLE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SLE患者以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分组(SLEDAI≥10为疾病活动组、〈10为疾病非活动组),分析ANCA与其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中ANCA 阳性率为22.8%,其中核周型(pANCA)阳性12例,阳性率为 21.1%,胞浆型(cANCA)1例,阳性率为 1.7%,靶抗原均为非MPO、PR3;ANCA阳性组与ANCA阴性组SLE活动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NCA阳性组患者的补体C3的下降、血沉(ESR)的增高、抗dsDNA抗体的阳性以及皮肤血管炎和肾脏损伤与ANCA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CA在SLE中有一定阳性检出率,对疾病活动性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il cytoplasmic andbodis,ANCA)代表一族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成分的抗体谱,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质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是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系统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指标。我们将297例血管炎及自身免疫病患者检测ANCA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法测定27例消化道癌症病人c-erb-B_2、P_(53)癌基因蛋白的表达。胃癌组(n=17)c-erb-B_2阳性率为70.59%,炎症溃疡对照组(n=9),阳性率为44.44%,健康人组(n=4)阳性率为0%。胃癌转移组(n=6)P_(53)表达的阳性率(0%)比胃癌无转移组(n=11)阳性率(54.55%)明显降低(P<0.05)。在两种癌基因的联合表达上,以c-erb-B_2( )P_(53)(-)组最多(52.94%)。6例有转移的胃癌中癌组织间质微血管周围的Fn免疫荧光明显减弱,与c-erb-B_2表达间呈明显负相关(r=-0.8728,P<0.05)。重点讨论了上述变化与胃癌间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20.
背景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des,AAV)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polyangiitis,GPA)、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tis,MPA)和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tis,EGPA).前期的AAV易感基因研究主要着眼于白种人,鉴于人群异质性及种族差异的存在,故而本研究着眼于探究HLA-DPB1、PRTN3及CD226基因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AAV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Sequenom MassArray质谱阵列技术(Sequenom iPLEX assay,San Diego,CA)对待检者进行基因分型.本研究共纳入了196例AAV患者(GPA 100例,MPA 76例,EGPA 20例)和485名健康对照者.结果 GPA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s3117242(HLA-DPB1)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上升(68.0% vs.50.4%),差异有统计意义(OR=2.09,95% CI:1.51~2.88,Pc <0.001),但MPA组、EGPA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 =0.09,Pc =0.94).针对Rs3117242(HLA-DPB1)位点的基因型频率进行分析,其结果与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结果类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论是AAV组或GPA组或PA组或EGPA组,其他基因的SN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或是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0.05).结论 Rs3117242(HLA-DPB1)是中国北方汉族人群GPA的易感位点.这一研究为深入探讨GPA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