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病理类型为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4 8例 ,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 (L MWH)联合激素 ,对照组应用常规激素疗法 ,观察两组血纤维蛋白原 (FIB)、2 4 h尿蛋白、血清肌酐 (Scr)的水平变化。结果 :L MWH治疗组 FIB、2 4 h尿蛋白明显下降 (P <0 .0 5 ) ,Scr治疗后组间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L MWH可作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68例肾病综合征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8例采用低分子肝素结合糖皮质激素 ,并与对照组 3 0例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降低尿蛋白 ,血浆白蛋白水平的恢复以及改善肾功能指标 (肌酐 ) ,降低血脂及血液高粘状态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均<0 .0 5。结论 使用低分子肝素结合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作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4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患儿均给予正规标准激素治疗,对照组单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两组观察疗程均为4周.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时,测定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血胆固醇(TCHO)、肝功能及凝血指标(PT、APTT及血小板计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24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白蛋白的明显回升及血脂的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观察组治疗后均无肝功能损害.出血倾向无.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好,安全性好,其可以通过多方面的作用来减轻肾脏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经验。方法 :观察 3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血脂、肾功能和尿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后 ,对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素氮、肌酐等各项指标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P均 <0 .0 1)。结论 :低分子肝素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高凝状态 ,保护肾功能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小剂量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并进行疗效的比较。方法对4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小剂量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分别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治疗4周。结果小剂量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均可明显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P〈0.05);二者均无须临床监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09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尿蛋白≥(+++)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观察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 3 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予激素标准疗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 (LMWH )。结果 观察组在降低尿蛋白、血胆固醇、血液粘滞度及升高血清白蛋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7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静脉滴注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变化,并观察水肿消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ALB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后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水肿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迅速减轻水肿,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辅助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6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2例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强的松、利尿剂等药物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方案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浆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4周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胆固醇指标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浆白蛋白均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6.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4%,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规方法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廖方清 《右江医学》2011,39(3):279-281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方法将76例N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强的松等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白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FIB、BUN、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的尿蛋白均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均明显回升(P<0.01);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缓解率60.5%(P<0.01)。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可以显著提高传统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川芎嗪(商品名:川青)联合低分子肝素(商品名:速碧林)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2例及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给予激素、潘生丁,ACEI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嗪及低分子肝素.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4天相比,其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血浆粘度、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均明显下降(P<0.05),血浆蛋白明显上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PNS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丽波  郑林亚 《广东医学》2002,23(2):197-19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以强的松为基本治疗,并静脉注射环磷酰胺,观察组22例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及血清白蛋白,肌酐清除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4周24h尿蛋白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能明显升高血清白蛋白(P<0.001),提高肌酐清除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有减少尿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改善肾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 (LMWH)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临床诊断的 49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 2 4例 ,对照组 2 5例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 6 0~ 80抗 Xa Iu/ (kg.d) ,每天皮下注射 1次。结果 :观察组尿蛋白定量和血清总胆固醇下降 ,血清白蛋白升高 ,且均较对照组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利尿消肿时间明显缩短 (P<0 .0 5 ) ,D-二聚体转阴 2 1例 (87.5 %) ,而对照组转阴 6例 (2 4%)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未发现严重出血现象。结论 :LMWH可以明显改善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 ,降低尿蛋白、血胆固醇 ,升高血清白蛋白 ,有利于疾病早期缓解 ,延缓肾功能 ,且出血危险性小 ,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4.
吴育红 《黑龙江医学》2014,(11):1281-1282
目的:观察川穹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常规给予强的松、转换酶抑制剂、潘生丁、利尿剂及降脂药物,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穹嗪与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水肿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胆固醇、甘油三脂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均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P<0.01);两组患者血小板、血肌酐指标均无明显治疗效果(P>0.05),在降血脂方面,两组间也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在减轻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方面更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川穹嗪注射液、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以更显著地减少尿蛋白,提升血浆白蛋白浓度,从而加快水肿消退,提高临床缓解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 (LMW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潘生丁及常规对症治疗 ,治疗组采用强的松及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LMWH。结果 经治疗 3周后 ,治疗组尿蛋白明显下降 ,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 ,全血粘度明显降低 ,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 ,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 0 .0 1 )。治疗组有 2例出现少量散在皮下出血点。结论 LMWH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能降低血栓形成 ,减少蛋白尿 ,有利于疾病的早期缓解 ,是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理想而安全的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16.
蔡佳盈  吴建平  沈世忠  孙凌云 《河北医学》2009,15(10):1144-1146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丹参酮II—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2例及丹参酮II—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给予激素、潘生丁、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II—A磺酸钠及低分子肝素。结果:经2周治疗后,治疗组甘油三脂、胆固醇、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均明显下降(P〈0.05),血浆蛋白明显上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丹参酮II—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PNS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灯盏细辛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和尿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平  周莉  赵明生  李雪梅 《广东医学》2003,24(10):1127-1128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和降低尿蛋白的作用。方法 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 60例随机地分为 2组 :观察组用灯盏细辛 40ml/d静脉滴注治疗 ,对照组用肝素 75mg/d静脉滴注 ,两组均用强的松和常规的肾病综合征治疗 ,疗程中都不使用其他影响纤溶凝血系统的药物、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和降血脂药物。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 14d观察凝血、尿蛋白、血浆白蛋白等指标及其副作用。结果  5 9例患者完成试验 ,其中观察组 3 0例 ,对照组 2 9例 ,对照组中 1例因皮下出血进行性加重而在用药第 7天提前结束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均有明显下降 ,较用药前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尤其是伴有纤溶凝血障碍的患者其蛋白尿的降低尤为明显。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灯盏细辛具有和肝素相似的降低尿蛋白的作用。灯盏细辛可以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 ,明显降低尿蛋白 ,无明显副作用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治疗伴高凝状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58例确诊的伴高凝状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活性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活性下降,血清白蛋白升高,且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伴高凝状态的原发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且副作用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河池市中医院治疗的7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与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约2周.观察治疗后患者24 h尿蛋白、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血清白蛋白(ALB)以及活化部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并且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疗效(71.8%)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2.3%)高.疗效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24 h尿蛋白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明显增多,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同醇明显降低.活化部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细辛联合低分子肝素明显增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量和尿蛋白、降低血脂,改善高凝状态,提高血清白蛋白,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强的松、洛汀新;低分子量肝素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40m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结果治疗3周后,低分子量肝素组尿蛋白明显减少,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其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浓度明显降低,D-二聚体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肾功能和血脂治疗前后和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2例出现皮下微小出血点.结论低分子量肝素有良好的抗凝作用,减少尿蛋白,有利于肾病综合征的早期缓解,且出血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是肾病综合征的理想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