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休克是小儿烧伤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是导致小儿烧伤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989~ 2 0 0 1年我科共收治小儿烧伤 812例 ,出现休克 138例 ,发生率为 17% ;休克死亡 7例 ,病死率为 5 .0 7%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小儿烧伤休克年龄分布为出生 2 8d内 3例 ,2 9 d至 1岁 2 8例 ,>1~ 3岁 5 6例 ,>3~ 12岁 5 1例。轻度烧伤发生休克 5例 ,发生率为 3.6 2 % ;中度烧伤发生休克 4 6例 ,发生率为 33.33% ;重度烧伤发生休克 4 0例 ,发生率为 2 9.99% ;特重度烧伤发生休克 4 7例 ,发生率为 34.0 6 %。小儿烧伤休克发生时间为伤…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 ,免疫功能低下 ,皮肤萎缩 ,再生能力差 ,多数老年烧伤病人伤前患有各种疾病 [1 ]。因此 ,我们在治疗和护理上要了解老年烧伤的特点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休克期补液 ;做好皮肤及心理护理 ;预防感染 ;加强营养等一系列措施。我科于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 5 2例 6 0岁以上老年烧伤病人 ,现将有关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5 2例老年烧伤病人中 ,男 37例 ,女 15例 ,年龄 6 0~ 70岁 ,平均 70 .75岁 ;烧伤面积 1%~ 6 6 % ,平均烧伤面积15 .5 8%。本组死亡 6例 ,自动出院 4例 ,治愈 42例 ,治愈率 80 .…  相似文献   

3.
汪永莲 《广西医学》2002,24(4):587-589
全身性 (或侵袭性 )感染 ,是大面积深度烧伤后一种严重并发症 ,是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约占烧伤死亡 5 2 %~ 70 % ( 1)。我科自 1 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5月共收治烧伤患者 2 1 5 0例 ,死亡 1 1 3例 ,发生全身感染 1 66例中死亡 67例 ,占 1 0年来烧伤死亡的5 9.3% ,现将我们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1 66例大面积烧伤并全身感染的病例中 ,男 1 1 4例 ,女 5 2例 ;年龄 2~ 70岁 ,平均 ( 32± 2 1 .34)岁 :烧伤总面积为 31 %~ 99% ,平均为 ( 5 1± 2 7.61 ) % ; 度烧伤面积为 6%~ 82 %。平均 ( 30± 2 2 .37) %。伤后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休克期切痂植皮对控制大面积深度烧伤并发全身性感染的作用。方法 :对 18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在休克期 (伤后 2 d内 )行切痂植皮术 (A组 ) ;随机选择同期住院条件相似的 1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对照组 ,在伤后 4~ 6 d首次行切痂植皮术 (B组 ) ;对比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体温、心率、食欲等变化 ,检测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含量、痂下细菌数量、血细菌培养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体温、心率、食欲等方面恢复快于 B组 ;术前及术后 3,7,14 d血浆内毒素含量 A组均低于 B组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组全身性感染发生率 (16 .1% )和病死率 (11.1% )均低于 B组 (分别为 4 0 % ,2 6 .7% ) ,各内脏并发症的发生率 A组均低于 B组。结论 :休克期切痂植皮能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全身性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石慧  李秀能 《四川医学》2003,24(6):657-658
我院烧伤科自 1990~ 2 0 0 1年共收治 6 0~ 80岁的老年烧伤病人 36例。由于老年病人体弱多病 ,抵抗力低下 ,伤前存在多种疾病 ,伤后易发生并发症 ,其护理措施的要求高 ,现将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男 16例 ,女 2 0例 ,年龄 6 0~80岁 ,平均年龄 6 7 5岁。烧伤原因 :沸水 ,火焰。伤前合并症 :肢体运动障碍 6例 ,褥疮 2例 ,老年痴呆 2例 ,慢支炎、肺气肿 9例 ,高血压 4例、糖尿病 4例 ,同时合并糖尿病及冠心病肺炎 1例。烧伤面积 10 %~ 5 0 % ,深度Ⅱ°~Ⅲ°。伤后并发症 :肺部感染 2例 ,多器官功…  相似文献   

6.
梁慧 《右江医学》2000,28(2):139-140
小儿烧伤临床常见 ,由于小儿发育尚不成熟 ,一旦烧伤时全身反应较成人重 ,病情复杂变化快 ,烧伤面积超过 10 %即有发生休克的可能( 1) 。密切的病情观察及精心的护理能使患儿安全渡过休克期 ,减少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在田林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 ,护理过小儿烧伤病例 ,现将早期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1990~ 1997年该院收治的 4 1例小儿烧伤病例中 ,烧伤面积 10 %以下者 2 0例 ,10 %以上者 2 1例。深Ⅱ度 15例 ,Ⅲ度 6例 ;治愈 4 0例 ,死亡 1例。护理要点   1.烧伤休克期早期补液护理 烧伤休克期是指伤后开始至 4 8…  相似文献   

7.
休克对烧伤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附75例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龙 《医学文选》2004,23(3):292-293
目的探讨休克对烧伤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通过对75例烧伤死亡病例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死亡原因,以及休克与感染、内脏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死亡病例中直接死于休克11例,占14.66%;感染死亡38例,占50.67%;内脏并发症死亡26例,占34.67%.后两种原因死亡病人,早期全部发生过休克或休克期渡过不平稳.结论休克是影响烧伤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 1 990~ 2 0 0 0年间在我院血液透析(血透 )治疗患者中 62例死亡者 ,旨在分析原因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62例死亡患者中 ,男性 3 8例 ,女性 2 4例 ,平均年龄 ( 42 .2 8± 1 8.2 7)岁。死亡原因 :( 1 )心血管死亡为 2 8例占 45 .2 % ,其中心力衰竭 1 4例 ,心肌梗塞 6例 ,心脏骤停原因不明 6例 ,心包积液 2例。 ( 2 )脑出血 1 2例 ,男 8例。 ( 3 )高血钾 5例 ,男性 3例 ,占死亡总数 8.0 6%。 ( 4)感染及感染休克 4例 ,占死亡总数 6.45 %。 ( 5 )营养不良及全身衰竭有 6例 ,占死亡总数9.67%。 ( 6)放弃治疗及其它例。  经上…  相似文献   

9.
刘丹龙 《微创医学》2004,23(3):292-293
目的探讨休克对烧伤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通过对75例烧伤死亡病例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死亡原因,以及休克与感染、内脏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死亡病例中直接死于休克11例,占14.66%;感染死亡38例,占50.67%;内脏并发症死亡26例,占34.67%.后两种原因死亡病人,早期全部发生过休克或休克期渡过不平稳.结论休克是影响烧伤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 994年 5月~ 2 0 0 0年 5月应用自制中药烧伤灵治疗 °水火烫伤 85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85例病人中 ,男 6 0例 ,女2 5例 ,男∶女为 2 .4∶ 1 ,儿童 2 1例 ,成人 6 4例 ,浅 °伤 6 8例 ,深 °伤 1 7例 ,新鲜创面 70例 ,污染创面 5例 ,感染创面 1 0例 ;对照组男 6 5例 ,女 3 0例 ,男∶女为 2 .1 6∶ 1 ,儿童 3 5例 ,成人 6 0例 ,浅 °伤78例 ,深 °伤 1 7例 ,新鲜创面 85例 ,污染创面 4例 ,感染创面 6例。1 .2 致伤原因 治疗组水烫伤 6 5例 ,火烧伤 1 5例 ,化学烧伤 5例 ;对照组水烫…  相似文献   

11.
对1986年~1995年收治的459例烧伤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分布,致伤原因,死亡率及多器官衰竭(MOF)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烧伤患者以16岁~45岁年龄段最高,致伤原因以烫伤居首位。烧伤部位以下肢、上肢、躯干等部位最为常见;烧伤面积、年龄及MOF的发生与死亡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5a收治的886例15岁以下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烧伤原因,面积,部位,地点,发病季节,转归等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儿烧伤5岁以下儿童占86.8%,男性占62%,女性占38%,冬春季发病率52%,夏秋季48%,热液和火焰为主要致伤原因(94.5%),家庭内损伤占91%,四肢和躯干为好发部位,烧伤面积在30%以下占91.3%,死亡率0.5%,烧伤面积在30%以上死亡率14.5%,火焰烧伤死亡率高于热液烫伤(P<0.05),多脏器衰竭,全身感染和休克是主要死亡原因,结论:小儿烧伤,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3.
In a twenty-five year period(1958-1983),there were altogether 4651burn cases admitted to this institute,of whom 1255 were children(26.95%).Themortality rate of this series of young victims was 4.7%(59 cases).The causes ofdeath were septicemia(30 cases),shock(17),cerebral edema and cerebral hernia(4),acute renal failure(4),severe burn wound sepsis(2),and pulmonarycomplications resulting from severe inhalation burns(2).Since the mortality and the incidence of shock and septicemia were closelyrelated to the extensiveness of the burn injuries,a new classification of burninjuries in children is suggested as follows:1.Mild burns:The affected area is less than 10% TBSA.2.Moderate burns:10-29% TBSA is injured.3.Severe burns:30-49% TBSA is injured.4.Extremely severe burns:More than 50% TBSA is injured.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auses of death in Australians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who died aged 40 years or younger. DESIGN AND SETTING: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autopsy reports at the Department of Forensic Medicine, Sydney, New South Wales, 1 January 1994-31 December 2006. MAIN OUTCOME MEASURE: Causes of mortality in people with type 1 diabetes aged <40 years. RESULTS: Of the 26 682 autopsy reports, 1914 were for individuals with diabetes (type 1, 400; type 2, 1514).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ccounted for 51% of deaths (169/333) in people with type 1 diabetes aged >40 years, versus 13% among those ag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收集整理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上海长海医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间810例年龄在60岁以上老年烧伤患者,对病人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810例老年烧伤患者中,家庭烧伤的比率占66.91%;患者的平均年龄从2002年的72.53岁到2011年的73.58岁。老年烧伤的临床治愈好转率为91.49%,死亡率为8.51%。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家庭生活烧伤是老年烧伤的主要因素,老年烧伤患者的患病年龄逐步提高。对于老年烧伤患者的救治,要注重脏器功能的保护和创面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老年烧伤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为老年烧伤防治领域提供切实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慢性病、居住地点、致伤地点、院前急救创面处理方式、就医途径、致伤原因、发病季节、烧伤部位、烧伤面积、烧伤深度、烧伤严重程度、治疗方式、住院时间、临床转归、死亡患者分析、住院费用等情况。对数据行卡方拟合优度检验、χ2检验、线性关联、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秩和检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1)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共471例,随年份增长,老年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P < 0.01)。男女比例为1.75∶1(300/17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 < 0.001);患者年龄分布为69(64,77)岁。总计247例(52.44%)患者合并慢性病,常见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141例次(33.41%)、糖尿病71例次(16.82%)、陈旧性脑梗死51例次(12.09%)。(2)居于农村者显著多于城市,家中烧伤显著多于公共场所(P < 0.05)。院前急救中有381例(80.89%)患者创面未经任何处理;经120救治仅34例;常见致伤原因为火焰烧伤274例(58.17%)、热液烫伤155例(32.91%)。7 a间入院人数最多的是冬季(168例,35.67%)和春季(130例,27.60%)。常见烧伤部位依次为下肢350例次(74.31%)、上肢230例次(48.83%)。烧伤总面积≤10%TBSA 272例(57.75%),其中合并Ⅲ度烧伤170例(占总人数的36.09%)。烧伤严重程度由多到少依次为中度234例(49.68%)、轻度102例(21.66%)、重度80例(16.99%)、特重度55例(11.68%)。(3)入组患者最终治愈好转288例(61.15%)、自动出院164例(34.82%)、死亡19例(4.03%)。年龄、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伤后并发症、合并慢性病是影响老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住院时间11(5,22) d,住院费用14 320.62(6 347.92,39 638.06)元,因住院费用呈偏态分布,取其对数后受住院时间、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治疗方式、并发症影响。  结论  老年烧伤好发于冬春季农村家中,男性居多,以火焰烧伤、热液烫伤为主。患者多为年轻老人(60~74岁),小面积深度烧伤多见,集中于下肢和上肢,治疗费用高。多数家庭烧伤急救知识匮乏,120急救人员关于烧伤创面应急处理相对不充分,应优化老年烧伤具体应急防治策略,加大烧伤急救及慢性病防治宣教力度,强化社会支持,以降低老年烧伤发病率、病死率,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498例成人特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498例特重度烧伤患者病历资料,对其性别、年龄、职业、烧伤原因、烧伤面积、烧伤深度、院前处理、急诊就医地点、并发症、是否手术治疗、治疗转归、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医疗付费方式等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 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笔者单位5 a间共收治6023例烧伤住院患者,其中498例(8.27%)为符合入选标准的成人特重度烧伤。(1)受伤原因以热力烧伤为主,共462例(92.77%),其中火焰烧伤最多,为367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χ2 = 155.189,P < 0.001);受伤人群集中在青年组,为289例(58.03%);居住地农村多于城市,分布差异明显(χ2 = 33.936,P < 0.001);职业主要为农民(251例,50.40%)与工人(121例24.30%)。(2)受伤后创面予以冷水冲洗62例(12.45%),未予冷水冲洗436例(87.55%),创面经冷水冲洗患者的好转治愈率(77.42%)高于未冲洗患者(68.81%),死亡率低于未冲洗患者(6.45% < 10.32%)。(3)合并并发症340例次,前5位是吸入性损伤(56.18%)、低血容量性休克(26.47%)、低蛋白血症(18.24%)、肺部感染(17.35%)、脓毒症(12.06%),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吸入性损伤和脓毒症最终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4)手术治疗320例(64.26%),未手术治疗178例(35.74%);治愈好转348例(69.88%),死亡49例(9.84%),自动出院101例(20.28%),不同治疗方式转归差异明显(Ζ = ?8.310,P < 0.001)。(5)总体平均住院日为36(15,62)d。人均住院总费用为:140740.2250元。付费方式以自费335例(67.27%)占比最高。(6)各类因素经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检验得出年龄、性别、烧伤总面积、III°烧伤面积、有无并发症、住院时间长短对特重度烧伤患者转归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笔者单位收治的特重度烧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重体力工作者占主要部分。针对该地地区流行病学特点有效进行相关烧伤急救知识的科普与教育,能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紧跟医学发展,采用新技术有效治疗特重度烧伤相关并发症,建议采用以烧伤科治疗为主导多学科协作治疗以提高总体救治水平。加大医保政策的宣传力度,倡导全民积极参保,减少自费患者比例,减轻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18.
沈清  甘华  杜晓刚  李正荣 《重庆医学》2006,35(2):140-141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DN)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危险因素,以提高ESDN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方法31例ESDN血液透析患者和同期透析的42例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non-ESDN)血液透析惠者相比较,回顾性分析了死亡率、死亡原因、并发症、营养状态及血生化改变。结果ESDN组1、3年死亡率分别为19.3%和41.9%,3年死亡率明显高于non-ESDN组。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病变(47,4%)和感染性疾病(26,3%)。主要并发症是心血管病变(94%)。两组营养状态评估(SGA)均差。但ESDN组的血浆清蛋白明显低于non—ESDN组。结论ESDN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比non—ESDN组高。积极治疗并发症,改善营养状态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W S Browner  J Li  D T Mangano 《JAMA》1992,268(2):228-232
OBJECTIVES--To determine the causes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following noncardiac surgery. DESIGN--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SETTING--A university-affiliated Veterans Affairs medical center. PATIENTS--Consecutive series of 474 men between the ages of 38 and 89 years (mean age, 68 years) who were undergoing major noncardiac surgery involving general anesthesia. All subjects had know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r were at high risk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EASUREMENTS AND RESULTS--During the initial hospitalization, 26 patients (5%) died, most commonly from sepsis (n = 6) or cardiac diseases (n = 6). Deaths occurred from postoperative days 2 to 69; half occurred more than 3 weeks after surgery. Multivariable analysis disclosed that a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odds ratio [OR] = 3.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1 to 13), a severely limited activity level (OR = 9.7; 95% CI, 2.5 to 37), and a creatinine clearance of less than 0.83 mL/s (OR = 6.8; 95% CI, 2.8 to 16) were all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The mortality rate in patients with two or more of these risk factors was 20%, nearly eight times higher (95% CI, 3.6 to 16) than those with one or no risk factors. An additional 82 patients died within the next 2 years; cancer, renal dysfunctio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nd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mortality. CONCLUSIONS--Even in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cardiac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surgery, noncardiac causes of death are more common.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severely limited activity, and reduced renal function appear to be at especially high risk of in-hospital mortalit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相似文献   

20.
1960年1月至1983年12月24年间,重庆医学院第一医院普外科烧伤组共收治948例烧伤患者,死亡43例。病死率为4.53%。死亡病例中50岁以下年龄组占72%。但50以上年龄组病死率较高(p<0.05)烧伤8小时以后入院者占本组死亡数的58.13%。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创面脓毒血症为主。由于烧伤面积和病死率之间具有相关性,用概率方法测得本组烧伤患者的半数生存率为84%。与国内水平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