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固定术后再骨折9例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骨折内固定术后存在问题,找出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相关原因,旨在减少内固定的失误及再骨折的发生。方法分析295例骨折内固定术后固定物取出手术治疗,发现螺钉断裂、松动退钉、钢板断裂、螺钉变形取出困难、钢板电锈蚀、髓内钉弯曲取出困难以及9例再骨折情况。结果9例再骨折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0~56个月,平均26个月,经治疗9例患者全部愈合。结论正确的手术及内固定方式对骨折患者的预后和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对内固定物的取出应仔细斟酌,认真掌握基本理论及操作规范,以减少再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折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及相应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8年9月至2013年8月23例骨折内固定物断裂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发生于四肢长骨包括股骨、胫腓骨、肱骨,其中1例合并腰椎骨折,骨折内固定手术使用髓内钉或钢板螺丝系统固定材料.采用原固定物取出,重新复位固定处理,并对骨折内固定物的断裂原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3例平均随访14个月,均骨性愈合,未再发生内固定物材料松动断裂.结论 骨折未达到解剖复位及加压固定,内固定物应用不当,未及时治疗骨不连,术后不适当的功能锻炼,过早负重等,是造成内固定物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逆行髓内钉结合钢板切开复位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45例,行骨折切开复位逆行髓内钉结合钢板内固定,观察患者术后及各阶段随访资料包括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等。结果:45例患者获得4~12个月随访,平均时间为9.3个月。全部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6.05±1.58)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2.2%。所有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内固定物固定牢靠,无松动、断裂,随访期间亦未发现患者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复查X线提示骨性愈合,未发现患者术后骨不连。结论:行逆行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安全可靠,术后膝关节活动好,无骨折不愈合发生,手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四肢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祁峰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0):732-732
目的 分析四肢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四肢骨折内固定失效病人的X线片表现.结果 65例中,内固定材料断裂26例,包括钢板断裂10例、螺丝钉断裂14例和髓内钉断裂2例;植入物松动26例,包括螺丝钉松动22例,髓内钉松动4例;内固定下长期骨不连13例.结论 四肢骨折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钢板内固定强度不足和稳定性不够,拉力螺丝钉在松质骨内锚固力量不足,术后的活动强度超过内固定强度.  相似文献   

5.
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失效再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采用逆行髓内钉内固定再次手术治疗发生内固定失效钢板断裂的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对7例已发生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的股骨远端骨折,手术取出断裂的钢板后,采用逆行髓内钉内固定再次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治疗效果。结果7例再次手术的股骨远端骨折愈合良好。结论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钢板断裂再骨折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王永华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2):1447-1448
目的:总结我院采用侧方钢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患者,使用切开复位维持原来带锁髓内钉的基础上附加侧方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结果:30例随访10~23个月,这些患者全部达到骨性愈合.结论:采用辅助侧方钢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不愈合,具有固定稳定可靠,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皮质刨削植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肥大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后肥大性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更换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皮质刨削植骨术治疗16例,术后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16例患者摄X线片全部植骨融合满意,骨痂生长良好,骨折线消失,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18个月,平均9.5个月,效果良好.结论:更换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皮质刨削植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后肥大性骨不连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临床治疗78例,均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其中辅以粗丝线或细钢丝内捆扎固定11例,取自体髂骨植骨5例.结果 随访6~24个月,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骨折均为解剖复位,合并有肩锁关节脱位者均已复位,内固定物无松动、变形、断裂,无术后再发骨折移位,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术后14~28天,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结论 解剖钢板内固定锁骨中段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可以早期活动肩关节,肩关节功能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48例,并进行随访。与48例采用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愈合时间7~11个月,平均9个月。膝关节伸、屈功能及行走正常,未发生钉道感染、创伤性滑囊炎,无延迟和不愈合、髓内钉疲劳断裂及再发骨折。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组术后发生骨不愈合3例,内固定松动3例,加压钢板断裂1例,两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以提供肱骨干骨折治疗选择,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手术治疗50例肱骨干骨折,其中加压钢板内固定34例,交锁髓内钉固定16例,骨折均为闭合性.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及骨不连、内固定物断裂、桡神经损伤、肩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者比较,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操作时间短(P<0.01),骨折愈合时间提前(P<0.01),髓内钉内固定未发生骨不连,钢板4例出现骨不连.钢板固定2例出现暂时性桡神经麻痺,髓内钉未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钢板出现2例,髓内钉出现2例,所有病例未出现骨髓炎.结论 两种方法比较,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骨不连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不连是指经临床或X线证实骨折愈合停止而未连接,且不连接的可能性很大。骨不连是骨折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运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29例骨不连患者,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5月~2006年7月,我科收治骨干骨不连患者29例,其中男22例,女7例,年龄20~65岁,平均41岁。首次接受骨不连手术治疗者24例,接受骨不连手术治疗一次以上者5例。本组均为术后骨不连,钢板内固定术后17例,其中钢板断裂2例、松动2例;髓内钉术后10例,其中锁钉断裂3例,髓内钉断裂2例;外固定架术后2…  相似文献   

12.
例1,男性,23岁。车祸致左股骨中上段及髁间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伤后14天行骨折内固定术。中上段骨折使用AO角钢板,下端使用AO髁钢板内固定。术后伤口一期愈合。以后伤肢持续性疼痛,术后6个月X线片示骨干增粗、变形,骨密度增高,有死骨形成。继之伤肢疼痛加剧,手术切口肿胀。破溃后有淡黄色液体流出。涂片无脓球,无发热、寒颤症状。窦道经久不愈。术后20个月X线片示股骨全段失去正常形态,呈广泛骨坏死征象。伤肢功能有明显障碍。例2,男性,27岁。因工伤致右股骨干闭合性、粉碎型骨折。手术采用梅花钉髓内固定。外加一只长钢板固定碎骨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植入物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166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分为钢板固定组(76例)和髓内钉组(90例),钢板固定组患者采取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髓内钉组患者予以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髓内钉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钢板固定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也明显优于钢板固定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比较,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有助于提高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且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张林  曹文华  马军  黄永军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1):1133-1134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方法对21例应用钢板固定失败的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钢板断裂者均采用钢板螺钉取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同时取自体髂骨移植植骨治疗;非感染性骨不连病例内置物取出,取自体髂骨移植植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 21例中钢板断裂6例,钢板螺钉松动4例,非感染性骨不连11例。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4±5.5)个月,均达骨性愈合,患侧髋膝关节功能均恢复到正常范围。结论根据骨折的特异性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及内固定物,注重Ⅰ期植骨、加强术后康复指导、避免过早负重可有效预防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髓内钉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是临床普遍应用的方法 ,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分患者交锁髓内钉治疗后骨不连的发生,文中探讨应用附加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治疗髓内钉固定后肥大型骨不连的方法 及疗效. 方法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患者313 例,其中12 例出现肥大型骨不连,男7 例,女5例,年龄25~54 岁,平均36.6岁.骨折部位:肱骨3例,股骨4例,胫骨5例.从受伤到治疗骨不连平均时间为14.5 个月.LCP置于骨干旁,用锁定螺钉作单皮质固定,骨折两端各用2 ~ 3枚螺钉.12例患者均作自体髂骨植骨. 结果 12 例患者术后随访8~22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4~10个月(平均6个月)均出现骨性愈合,X线片显示,骨痂连续性生长过骨折线或骨折线模糊.12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 结论 附加LCP 治疗髓内钉固定后骨不连,简单方便,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定,是治疗髓内钉固定后肥大型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6.
骨折术后内固定物断裂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率(断裂,弯曲)约11%,股骨干骨折髓内针内固定失败率为8%~10%[1]。我科收治骨折内固定物断裂27例,通过2次手术和功能康复指导,半年后X线显示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现将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及对策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7例骨折后行内固定术后2~5个月内固定物断裂病患者中,男25例,女2例,年龄35~56岁。骨折部位,锁骨骨折1例,上肢骨折3例,腰椎骨折3例,下肢骨折20例。2断裂原因分析2.1早期负重早期负重是造成内固定物断裂的主要原因,本组发生15例。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骨折端处于愈合状态。内固定物并不能加速骨折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采用该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30例,并进行随访,与30例采用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全部临床愈合。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骨外露合并继发性骨髓炎2例,内固定松动钢板断裂3例。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通过纵向与髓腔内壁紧密贴合固定控制骨折断端旋转并对断端进行轴向加压,消除各种不利应力的干扰,固定效果可靠,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骨断端的血运,为骨折愈合提供了优良的生物学环境,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近年来由于内固定技术的提高,手术治疗已成为长管状骨骨折的第一选择.锁定钢板治疗是新的内固定方法,比较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长管状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两种治疗方法,可操作性,术后并发症及骨不连发生率.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8年9月分别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锁定钢板治疗100例长管状骨中段骨折,各50例对比研究.临床疗效评价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骨折线消失时间、骨不连发生率.结果平均随访1.5年,交锁髓内钉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骨骼愈合时间、放射线骨折线消失时间及骨骼延迟愈合率等方面均优异锁定钢板.结论对于闭合性骨折,交锁髓内钉在减少手术时间,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均较锁定钢板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手术在股骨下段骨干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2月~2010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6例股骨下段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 经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后,钢板内固定良好,患者疼痛均减轻,组织反应减轻,愈合较快,无骨不连、感染、螺丝松动等情况.按Johner-Wruhs标准评分,优良率达到73.6%,显著优于钢板内固定手术组(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股骨下段骨干骨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以提供肱骨干骨折治疗选择,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50例肱骨干骨折,其中加压钢板内固定34例,交锁髓内钉固定16例,骨折均为闭合性。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及骨不连、内固定物断裂、桡神经损伤、肩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者比较,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操作时间短(P〈0.01),骨折愈合时间提前(P〈0.01),髓内钉内固定未发生骨不连,钢板4例出现骨不连。钢板固定2例出现暂时性桡神经麻痒,髓内钉未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钢板出现2例,髓内钉出现2例,所有病例未出现骨髓炎。结论两种方法比较,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