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特点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提高其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特点与病理形态学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11例均为单侧等密度肿块,4例密度均匀,7例密度不均匀.肿瘤实性部分CT平扫表现为稍低密度,发生坏死或囊变表现为片状更低密度,与术后病理所见坏死、囊性变基本一致.部分病灶内可出现纤维分隔,增强后病灶多为轻度均匀强化.8例CT上病灶实体均表现为稍高密度索条状影分割肿瘤,肿瘤细胞之间有较明显的胶原纤维.3例CT上病灶实体表现为均匀低密度,病理示胶原纤维相对较少,瘤细胞较多.结论 CT能很好显示卵泡膜细胞瘤的低密度及轻度强化,具有一定特征.能够较准确反映卵泡膜细胞瘤的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纤维瘤及卵泡膜细胞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颗粒细胞瘤8例、卵泡膜纤维瘤3例及卵泡膜细胞瘤3例的CT影像资料,结合文献进一步复习卵巢肿瘤的CT诊断。结果:14例中,单纯肿瘤4例,伴子宫内膜增厚4例、子宫肌瘤2例、卵巢畸胎瘤1例及腹腔积液3例。肿瘤均为囊实性,边界清楚,形态多规则。平扫肿瘤实性成分密度与子宫肌层相仿,增强后呈轻度强化,略低于子宫肌层。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纤维瘤与卵泡膜细胞瘤三者同为卵巢性索间质来源肿瘤,,临床表现相仿,CT影像表现相似,术前鉴别有一定难度,最终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何剑  沈小勇  吴晓  祝跃明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9):952-952,955,F0003
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提高其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11个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分析其CT特点。结果11个病灶中,9个病灶呈类圆形或椭圆形,2个呈分叶状。肿瘤皆边界清楚,肿瘤最大径范围在3.0~11.0cm,平均长径6.5cm。平扫肿瘤密度低于子宫,增强后11个病灶强化不明显(CT值上升6~15Hu)。合并腹水4例,子宫肌瘤3例,子宫内膜增生2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内膜样腺癌1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结论卵泡膜细胞瘤具有良性肿瘤的形态特征,增强后轻度强化,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4.
翁志蓬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5):721-722
目的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特点,提高其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卵泡膜细胞瘤的CT征象,分析其特点。结果肿瘤形态呈类圆形、卵圆形3例,分叶状2例。肿瘤最大径范围在4.0cm~18.0cm之间。CT平扫密度均匀,CT值23~46Hu,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强化。结论卵泡膜细胞瘤具有良性肿瘤的形态特征,增强扫描后仅轻度强化,CT能很好地显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各种特征,对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图像特征,提高卵泡膜细胞瘤术前CT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搜集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特点。结果卵泡膜细胞瘤CT表现多为单侧边缘光滑的类圆形软组织占位,强化不明显,有延迟强化,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囊变。常需与浆膜下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腺类肿瘤相鉴别。结论卵泡膜细胞瘤具有良性肿瘤的形态特征,熟悉其CT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临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孟京志  汤群锋  陈宏伟 《海南医学》2016,(23):3871-3873
目的 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2例患者(绝经后患者7例,绝经前患者5例)发现13个病灶,单侧病变11例,双侧病变1例,类圆形或椭圆形病灶7个,形态不规则病灶6个,囊实性病灶7个,实性病灶6个.12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8例呈轻度强化,强化程度小于10 HU,其中4例病灶内部见强化的小血管影,4例无明显强化.7例伴有少量盆腔积液,3例伴有子宫肌瘤,2例合并蒂扭转,1例伴有子宫内膜卵巢肿瘤;卵泡膜细胞瘤;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增生,1例伴有大量腹水,2例无其他合并症.结论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CT平扫的低密度表现及乏血供的增强方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卵泡膜细胞瘤的MRI特征,提高卵泡膜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及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1月期间6例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影像,结合文献总结卵泡膜细胞瘤的MRI的影像特征.结果 卵泡膜细胞瘤体边缘光整、境界清晰.MR平扫肿块大小、形态不一,以实性成分为主,部分肿瘤可见囊变区.T1WI上呈低信号,T2WI脂肪抑制序列以低信号为主,部分可见片絮状高信号,当存在多发囊变时,囊变区T2WI可表现为高信号,部分病灶可见纤维分隔.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呈轻度强化.结论 卵泡膜细胞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相关病史,可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朱秀益  陈新龙  何平生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60+100-60,100
目的分析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MRI影像表现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MRI影像表现。结果肿瘤形态呈圆形、卵巢形9例,不规则、生姜分叶状4例。肿瘤直径范围3—15cm,平均8.5cm,边缘清晰者11例。肿块蒂扭转致边缘模糊者2例。密度或信号平均者9例,囊实性混杂不均匀4例。5例MRI检查,3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1例T2WI呈高信号,1例呈为高低混杂信号。CT、MRI增强病例均为轻度强化。结论CT、MRI能很好的屁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具有良性占位的形态特征,增强后轻度强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特点,以提高此类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 17例卵巢性素间质肿瘤中卵泡膜细胞瘤7例,纤维瘤5例,颗粒细胞瘤4例,纤维-卵泡膜细胞瘤1例。肿瘤形态呈类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其中实性为主肿瘤14例,囊实性3例;肿瘤大小在2.1~15.0cm之间,平均为8.7cm。CT平扫17例均呈软组织密度肿块,内可有散在小囊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无强化或仅有轻微强化;有2例增强后肿瘤内见纤细血管影,其他合并腹腔积液7例,子宫内膜增生4例,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肌瘤7例。结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实性肿块,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这类肿瘤诊断准确率,但确诊仍需要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10.
陈平  吴发银  程向华 《安徽医学》2010,31(7):810-812
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均为单发,瘤体较大,密度多均匀可伴囊变,形态可为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楚,常合并腹水。结论 CT能清楚显示肿瘤部位、内部结构及有关特征,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起源于卵巢的特殊间胚叶组织,由卵泡膜细胞构成,是卵泡性索间质肿瘤中的一种,为实性肿瘤.卵巢实性肿瘤种类较多,诊断较困难.本研究回顾分析16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手术及病理资料,根据肿瘤超声检查的规律性特征,结合临床,提出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2.
多数卵巢卵泡膜细胞瘤为良性肿瘤,恶性卵泡膜细胞瘤极其罕见,占全部卵巢肿瘤的0.15%~1.0%[1],术前常误诊或不能确诊.关于本病的CT表现,国内报道不是很多.现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及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术前诊断水平.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11例,年龄23~74岁,平均56岁.11例患者中8例已绝经.  相似文献   

13.
张慎忠 《黑龙江医学》2012,36(4):288-289
目的分析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分析其特点。结果 12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颗粒细胞瘤5例,卵泡膜细胞瘤3例,纤维瘤4例,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囊实性或实性肿块,少数可呈囊性,增强扫描肿瘤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成份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CT检查具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肾嗜酸细胞瘤的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特征及病理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对12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多期增强CT影像学特点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多发病灶。病灶最大径20.0~87.0 mm,平均53.5 mm。1例行CT平扫显示肿瘤实质呈略高密度影,中心瘢痕呈低密度影。皮质期5例不均匀强化,6例肿瘤实性部分较均匀强化,所有病灶强化程度均高于髓质,低于皮质;实质期病灶强化程度均低于髓质,2例欠均匀强化,10例病灶密度趋向均匀强化;延迟期肿瘤实性部分整体密度较均匀强化并低于肾实质,与病理上该肿瘤较少发生出血、坏死、囊变相对应。其中1例双肾多灶病变亦遵循上述强化方式。6例见中央裂隙状或星芒状瘢痕,所有病例均未见钙化。结论: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多期螺旋CT增强扫描有一定影像学特点,如果能在术前提示到本病的可能性,可采取肾穿刺活检或手术中冰冻病理活检,对临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分析其特点.结果 12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颗粒细胞瘤5例,卵泡膜细胞瘤3例,纤维瘤4例,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囊实性或实性肿块,少数可呈囊性,增强扫描肿瘤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成份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CT检查具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颅后窝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有3例病灶位于左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1例.2例MRI表现为类圆形囊性灶伴附壁结节,2例呈实性肿块伴较大坏死囊性变.肿块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实性成分T1WI信号较脑实质偏低,T2WI较脑实质信号偏高;CT图像肿瘤实性部分密度较脑实质偏低,囊性成分密度较脑脊液偏高;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明显强化.4例肿块较大,压迫第四脑室及中脑水管,引起幕上脑室积水,但病灶周围脑实质无明显脑水肿.结论 颅后窝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对该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艳  赵庆  王红梅 《中国医药导报》2010,7(8):70-70,111
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与MRI的影像学特点,旨在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7例均为单侧肿块。CT为等密度肿块,5例密度均匀,2例密度不均匀。MR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伴不同程度的高信号。CT增强7例肿块均呈渐进性轻度强化。结论:卵泡膜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两者结合对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后腹膜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 20例中,肿瘤最大平均直径为10.5cm.肿瘤形态不规则伴明显分叶,坏死部分占肿瘤体积的大部分,病灶呈浸润性生长.5例肿瘤内可见钙化,3例肿瘤见出血灶,3例肿瘤有脂肪成分.增强扫描肿瘤强化较明显,所谓轨道样强化4例.重建后肿瘤定位准确18例.结论螺旋CT对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OT)的CT、MRI及病理表现,提高OT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枚OT病灶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11枚病灶均为单发,其中右侧6枚,左侧5枚;大部分OT病灶呈类圆形或卵圆形,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行CT检查的7枚病灶中,6枚病灶平扫时呈均匀等、稍低密度,1枚病灶合并囊变、岀血,增强后5例实质部分绝大部分呈轻度强化,2例病灶局部呈中等度强化;行MRI检查的4枚病灶,T1WI呈均匀较低信号,T2WI呈等、稍低信号为主,部分病灶内夹杂小斑片样较高信号,增强后4例呈较明显强化。病理上大部分病灶内瘤细胞呈短梭形,胞浆富含脂质,细胞束交叉呈编织状,间质部分区域胶原纤维增生。结论 OT病灶在CT及MRI上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对于OT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的CT及病理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 21例患者均为单侧肿瘤,左侧11例,右侧7例,3例向上侵入下腹部;其中卵泡膜细胞瘤9例,颗粒细胞瘤5例,纤维瘤2例,间质细胞瘤4例,支持-间质细胞瘤1例;肿瘤直径为1.9-14.8cm,平均(7.69±2.24)cm,肿瘤均为规则或欠规则的卵圆形,大部分边界清楚;卵泡膜细胞瘤以实性为主,实性肿块有轻度强化,囊实性或囊性肿块无强化,1例肿块内可见显著强化的纤细肿瘤血管影;颗粒细胞瘤以囊实性为主,均呈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密度不均匀,有轻、中等强化;纤维瘤均为实性肿块,伴有变性区域,内有片状低密度区域,增强扫描可见轻度强化;间质细胞瘤均为实性肿块,均呈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均无强化;支持-间质细胞瘤为实性肿块,密度均匀,呈低密度影,增强扫描轻度强化;2例患者伴腹腔积液。结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可根据CT表现判断肿瘤部位、性质、大小等,准确性较高,但确诊还应以病检结果为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