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结核患者在胸腺肽-alpha1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与TNF-α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66例肠结核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alpha1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水平。提取肠结核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用PCR-RFLP方法检测个体中TNF-α-238、-308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多态性与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alpha1治疗后,统计结果显示在治疗第16周结束时,TNF-α-308GA+AA基因型组合的患者中CD3+、CD4+、CD8+、CD4+/CD8+、NKcells检测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308GG基因型以及TNF-α-238多态性位点免疫学检测值均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NF-α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肠结核患者胸腺肽-alpha1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有着明显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脓毒血症患者免疫调理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联合血必净对脓毒血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脓毒症患者随即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参照拯救脓毒症运动中所建议经典治疗方法,治疗组经典治疗基础上加胸腺肽α1联合血必净进行免疫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血浆IL-6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构成变化,及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经免疫调理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其CD14+单核细胞HLA-DR和T细胞亚群CD4+、Th/Ts显著提高,IL-6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患者,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作用,并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化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化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患者均给予化疗两个周期并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32例肺癌患者(小细胞肺癌除外)分别于化疗开始前和化疗结束后第10天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和CD8+T细胞及NK细胞。统计采用t检验。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及NK细胞较化疗前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CD8+T细胞较化疗前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CD4+T/CD8+T较化疗前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化疗能改善肺癌患者的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治疗肠结核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于我院诊治的肠结核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胸腺肽α1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χ~2=8.073,P=0.004);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t=11.247/5.594/6.195/9,483/13.538,P=0.000/0.000/0.000/0.000/0.000);观察组治疗后的CRP、TNF-α、IL-10显著低于对照组(t=14.670/15.612/13.604,P=0.000/0.000/0.000);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6,P=0.224)。结论应用胸腺肽α1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肠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近期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预防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频繁复发的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频繁复发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以泼尼松等综合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胸腺肽αl治疗(日达仙)1.6mg,皮下注射,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必要时1周后再重复1个疗程,并在治疗前后和对照组分别抽血查CD3+,CD4+,CD8+,CD4+/CD8*T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D4+,CD4+/CD8+高,CD8+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CD4+、CD4+/CD8+增高,CD8+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胸腺肽α1能有效地调节T细胞数量,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感染的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原发性肾病频繁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方法 对112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荧光定暈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血中HBV DNA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CD3~- CD19~+(B细胞)表达百分比,进行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急性乙型肝炎(AHB)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组、肝炎肝硬化(LC)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均有显著性下降,LC组下降最显著(P<0.01).而LC组B细胞百分比较CHB、AHB组高(P<0.01).NK细胞百分比较CHB、AHB组均存在降低趋势(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细胞亚群随病情进展而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20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行电灼治疗,试验组电灼后加用大蒜素。治疗前后均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结果尖锐湿疣患者与正常人T细胞亚群比较,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降低,CD8+细胞增高(P<0.05),CD4+/CD8+比值降低(P<0.01);而NK细胞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CD3+细胞、CD4+细胞、CD4+/CD8+比值升高,CD8+细胞降低、(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蒜素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可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97例初治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注射用胸腺肽α11.6 mg,皮下注射,2次/周,两组均予短程化疗方案并用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CD8+细胞;并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作胸部CT检查。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CD4+细胞回升,CD8+细胞下降,CD4+/CD8+回升,胸部病灶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对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腺肽α_1对96例慢性肝病患者T细胞亚群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的96例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皮下注射胸腺肽α1,分析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后,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PT活动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均有所回升,CD_8~+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肝病患者采用胸腺肽α_1治疗可提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协同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前CD 3、CD 4、CD 4/CD 8、CD16 56 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D 8则明显升高(P<0.05,P<0.01);②急性白血病患者CD 3、CD 4、CD 4/CD 8、CD 16 56明显低于其他恶性血液病患者(P<0.05,P<0.01);③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有效者与治疗无效者比较,CD 3、CD 4、CD 4/CD 8及CD 16 56明显升高,CD 8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受抑,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有助于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急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在疾病发展中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17例AHB患者(AHB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和3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特点;动态检测AHB患者CD4~+/CD8~+变化,并探讨其与ALT改变及与HBVDNA清除的相关性.结果 AHB组人院4周内外周血CD3~+、CD4~+和CD8~+T细胞频率显著高于CHB组和对照组,NK细胞4周内均低于其余2组(P<0.05).AHB疾病早期ALT高水平异常时CD4~+/CD8~+明显低下;随着ALT恢复正常,CD4~+/CD8~+比值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 AHB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分布与对照组和CHB患者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与疾病发展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D+3,CD+3+,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宫颈癌临床病理指标有关,分期越晚,CD+3细胞、CD+3细胞、CD+3/CD+8细胞比值及NK细胞数量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结论 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指标可用于宫颈癌患者的免疫状态监测,对宫颈癌患者的免疫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晖  董涵之  彭志强 《江西医药》2015,50(2):136-138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化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入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患者78例,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9)。治疗组给予R-CHOP21方案化疗加胸腺肽α1治疗,对照组单用R-CHOP21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和骨髓抑制情况,并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化疗后CD4、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化疗前和对照组化疗后水平(P<0.05),CD4/CD8比值较化疗前上升(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D4、NK细胞活性和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化疗前水平(P<0.05)。治疗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3%和89.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腺肽α1能显著提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细胞免疫功能,但在增加疗效和降低骨髓抑制风险方面没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药实践》2016,(12):911-914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探讨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疾病转归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纳入RA患者42例,其中初发组15例,治疗组27例。根据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的变化,治疗组分为缓解组12例和难治组15例。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初发组的淋巴细胞、CD3+T细胞、CD56+CD16+NK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CD19+B细胞高于对照组(P<0.01);难治组的淋巴细胞、CD3+T细胞、CD56+CD16+NK细胞计数均低于缓解组(P<0.01),而CD19+B细胞高于RA缓解组(P<0.01);T、B淋巴细胞与DAS28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均具有相关性。结论:各型淋巴细胞均在RA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DNT细胞、NK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40例初发AML患者、32例AML完全缓解(CR)患者及20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DNT细胞及NK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初发AML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4+细胞、CD4+/CD8+比值、DNT细胞及NK细胞明显降低(P<0.05);CD3+细胞、CD8+细胞变化不显著(P>0.05)。复治CR组与对照组比较,NK细胞明显降低(P<0.05),其他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发AML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DNT细胞、NK细胞变化明显,而治疗缓解后淋巴亚群基本恢复正常,说明T淋巴细胞亚群、DNT细胞、NK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AML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薛婧  宋华峰  赵静  陈慧  胥萍 《抗感染药学》2019,16(8):1309-1312
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的水平表达及其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分别对药物全敏感(DS)肺结核患者、单耐药(SDR)肺结核患者、耐多药(MDR)肺结核患者、多耐药(MDRS)肺结核患者和泛耐药(PDR)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及其亚群水平的表达进行检测,并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DR组患者CD8~+T细胞水平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组和PDR组(P<0.05),但在其他组间的比较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CD8~+T细胞亚群水平在各组肺结核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中的表达,CD8~+CD28~+T细胞在健康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SDR组和PDR组(P<0.05);分析CD8~+CD28~+T细胞在各组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发现在DS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SDR组(P<0.05);CD8~+CD28-T细胞在SDR组的表达显著高于MDR组、MDRS组及PDR组(P<0.05)。结论:不同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存在一定差异,CD8~+T细胞及其亚群的检测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机体免疫状态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干预以及免疫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皮肌炎(D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与其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关系。方法选择皮肌炎患者59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标记分子的绝对表达情况,分析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如T淋巴细胞(CD3+),CD4+T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Th),CD8+T细胞(即抑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Ts/CTL),B淋巴细胞(CD3-/CD19+)、自然杀伤(NK)细胞(CD3-/CD16+CD56+)及淋巴细胞总数(T+B+NK)计数及CD4+/CD8+比值的相关性。结果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显示ILD的皮肌炎患者CD4+T细胞数目(652±394)高于未合并ILD患者(428±33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肌炎患者CD4+T细胞数目升高与间质性肺疾病呈正相关(r=0.269,P<0.05)。结论 CD4+T细胞异常增高是皮肌炎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对评估皮肌炎预后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患者T细胞亚群等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脓毒症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SSC(surviving sepisis campaign,SSC)经典治疗,治疗组则加用胸腺肽俚。治疗,疗程为7d。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 Ⅱ评分、CRP、T细胞亚群CD3^+、CO4^+、CD8^+、CO4^+/CD8^+比值、NK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脓毒症治疗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及CRP下降,CD3^+、CD4^+上升,CD8^+下降,CD4^+/CD8^+上升,NK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计数上升,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炎症反应状态,有利于脓毒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肾癌(RCC)患者240例,采用TNM临床分期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其中A组:局限型1(Ⅰ期)、B组:局限型2(Ⅱ期)、C组:局部进展型(Ⅲ期)和D组:转移型(Ⅳ期)4组,每各60例。A组、B组、C组均经根治性手术治疗,D组中48例经手术切除,12例经穿刺病检,病理结果均为肾细胞癌。手术患者术前未做免疫及靶向治疗。对照组80名健康成人。所有患者及对照组均晨起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采血时间分为2次,手术治疗前1周,手术治疗后1个月。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相关指标。结果 (1)术前T细胞亚群水平:A组肾癌患者与对照组相比,T细胞亚群CD3~+、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CD8~+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和D组肾癌患者与对照组相比T细胞亚群CD3~+、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CD8~+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组、C组和D组间相比T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外周血CD4~+T(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A组肾癌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CD4~+T细胞分泌的各细胞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和D组肾癌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Th1细胞中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Th2细胞中IL-4明显升高(P<0.05),IL-6也明显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和D组间相比CD4~+T细胞分泌的各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前外周血Treg表达水平:A组、B组肾癌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Tre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Treg表达明显增高(P<0.01),C组、D组与A、B组间相比Treg表达明显增高(P<0.01)。A组与B组间及D组与C组间相比Treg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A组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肾癌患者术后与术前对比,T细胞亚群CD3~+、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CD8~+细胞百分率、外周血CD4~+T(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Treg变化不大(P>0.05)。结论 (1)肾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与其TNM分期有关,Ⅱ期、Ⅲ期及Ⅳ期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2)Ⅱ期、Ⅲ期肾癌患者术前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根治手术后短期内免疫功能改善不明显,可以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胸腺肽αl辅助化疗与单纯化疗对结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Ⅲ期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值。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均值、KPS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胸腺肽α1辅助化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