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柳州地区育龄妇女孕前妊娠早期病原体感染(TORCH)感染发病率,寻找降低TORCH感染综合征的有效药物.方法 通过ELISA法对柳州地区2 305例育龄妇女进行血清TORCH特异性抗体IgM(TORCH-IgM)筛查,将150例TORCH-IgM筛查阳性患者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5例),观察组采用中药补气解毒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柳州地区TORCH感染的阳性率为7.38%,其中CMV、TOX、RV、HSV-Ⅰ及HSV-Ⅱ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90%、1.82%、1.04%、0.35%、0.26%,不同病原体之间其感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MV感染率最高;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气解毒汤治疗TORCH感染与西药治疗的疗效相同.结论 本次旨在了解柳州地区育龄妇女孕前TORCH感染发病率,这对指导柳州地区今后的优生工作有重要意义;补气解毒汤治疗TORCH感染综合征与西药治疗的疗效相同,但补气解毒汤可同时抵抗多种病毒感染,且缩短了疗程,未发现毒副作用,经济实用,是预防和减少不良妊娠发生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腑逐瘀法组方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分别服用通腑逐瘀法组方的中药与乳果糖口服液共30天,采用偶氮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TNF-α及IL-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内毒素及TNF-α水平均有下降,IL-2水平较前有所升高(均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内毒素、TNF-α及IL-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按通腑逐瘀法组方的中药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毒素及TNF-α水平,升高IL-2水平,与乳果糖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价格便宜,对预防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秦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UC证属湿热内蕴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口服美沙拉秦,治疗组(42例)在上述基础上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3个月后评价2组疗效以及患者血清中TNF-α、IL-6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的幅度比对照组亦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秦治疗UC疗效明显,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力  闻姬 《山东医药》2011,51(30):11-12
目的观察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对50例URSA患者(URSA组)采用主动免疫治疗。选择正常非妊娠妇女50例为正常非孕组,行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的妇女5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URSA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2周、妊娠后孕50 d及正常非孕组、正常妊娠组的血清IL-6、IL-10、TNF-α。结果 URSA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TNF-α水平与正常非孕组相比,P均〈0.05。URSA组主动免疫治疗后IL-6、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TNF-α水平下降(P均〈0.05),三种细胞因子水平与正常非孕组相比,P均〉0.05。URSA组免疫治疗后成功妊娠的30例血清IL-6、IL-10、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结论 URSA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下降、TNF-α水平升高与URSA发病密切相关。主动免疫治疗可上调IL-6、IL-10水平,下调TNF-α水平,URSA免疫治疗后妊娠者IL-6、IL-10、TNF-α水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CH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40例老年CHD患者,随机分为大黄干预组(21例)和常规治疗组(19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大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大黄,观察2个月。另有体检正常的17例为健康对照组纳入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的表达水平,并对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I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治疗后大黄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TNF-α、IL-6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大黄干预组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大黄能够有效抑制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TNF-α、IL-6的表达水平,而且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查与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5例老年癫痫患者发作后1、24 h的脑电图及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同期选择4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分析老年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测与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癫痫组发作1、24 h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及脑电图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电图异常癫痫患者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脑电图正常癫痫患者(P0.05),且随着脑电图检测结果加重,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呈明显加重趋势,两者呈正相关性关系(r=0.652,r=0.596,均P0.05)。结论 TNF-α、IL-2是影响老年癫痫患者病情的重要介质因子,且脑电图改变与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该院行介入治疗的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41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4、8、12 w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TNF-α及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8 w及12 w低于治疗前,高复发倾向患者术后8 w、12 w的血清TNF-α及IL-10水平高于低复发倾向患者,老年患者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年轻患者(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清TNF-α及IL-10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同时老年患者的变化幅度要小于年轻患者,在复查的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血浆置换技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37例,采用ELISA法于每次治疗前后检测TNF-α、IL-2的IL-10的水平,并观察其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LSS治疗后TNF-α水平下降,IL-2和IL-10则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ALSS治疗可降低重型肝炎患者TNF-α的水平,升高IL-2和IL-10的水平,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减轻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损伤,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HBVDNA的水平变化及其在重型肝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87例重型肝炎患者IL-6、IL-8和TNF-α及用PCR法检测HBVDNA水平。结果重型肝炎患者TNF-α、IL-6和IL-8的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型肝炎患者HBVDNA(-)组与HBVDNA( )组的TNF-α、IL-6和IL-8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存在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异常的部份原因是由于细胞因子的作用,细胞因子水平的高低反映了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其水平与重型肝炎患者HBV的活跃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为常规2型DN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连用8周。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下降(P〈0.05或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贝那普利能够减少2型DN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延缓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测定Th1细胞因子IFN-γ、TNF-,αTh2细胞因子IL-4、IL-10在干扰素α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中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0例正常对照、48例CHC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FN-γ、TNF-α、IL-4、IL-10 mRNA表达水平的相对含量。结果发现CHC患者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完全应答组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提示CH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病毒持续感染的原因之一;有效激活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与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变(HC)患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了41例HC患者血清和腹水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HC合并感染组血清TIE-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无感染组(P<0.01),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腹水IL-6水平显著高于无SBP患者(P<0.001)。以腹水IL-6=1200pg/ml作为诊断SBP的截断点,其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2.8%。结论:HC患者血清和腹水TNF-α和IL-6的检测对判断感染的存在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该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检测研究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研究组根据血管壁厚度分为增厚组(36例)和非增厚组(24例),比较各组TNF-α和IL-6水平,并分析TNF-α和IL-6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前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增厚组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非增厚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NF-α与IL-6呈正相关(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TNF-α与IL-6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颅内动脉瘤生成和破裂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使用苯那普利治疗后的水平变化。方法选择60例诊断为CHF的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苯那普利治疗组30例。另随机选取正常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4w后分别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CHF患者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4w后两个CHF治疗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有降低(P<0.01),常规治疗组患者仅有血清TNF-α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苯那普利治疗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苯那普利治疗后,血清3种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可能与苯那普利的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侵袭性牙周炎血清及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记录53例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水平(AL)、探诊出血指数(BOP),同时采用引入生物素-链霉亲合素系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BioELISA)检测上述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以及龈沟液中TNF-α、IL-4的水平.结果 经牙周基础治疗后,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PD、AL、BOP显著低于治疗前,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4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龈沟液中TNF-α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IL-4则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较好;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TNF-α、IL-4等细胞因子的浓度影响不大,但可使龈沟液中TNF-α浓度降低、IL-4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不同时期肝脏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及注射该因子后对肝纤维化的干预。方法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后分3组,每组16只,其中2组于感染6wk后分别隔日注射(ip)IL-2和TNF-α连续4wk,另设未感染正常鼠为对照组,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利用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动态观察相关因子活性。结果感染未处理组小鼠肝脏中IL-2和TNF-α含量随感染时间(8、11、14、18wk)延长而缓慢下降,而感染6wk后经腹腔注射IL-2或TNF-α组小鼠则随着相应因子的补充而显著上升,末次注射后1~8wk,肝内IL-2或TNF-α水平明显高于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肝组织肉芽肿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减轻。结论小鼠6wk后(成虫排卵后)给予外源性IL-2或TNF-α注射,能诱导相应细胞因子表达增强,并有减轻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比较T2DM大血管病变组81例、单纯T2DM患者81例与8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结果:T2DM大血管病变组的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单纯T2DM组(P〈0.01)。且T2DM患者血清hs—CRP与IL-6、hs—CRP与TNF-α、IL-6与TNF-α呈正相关。结论:提示hs—CRP、IL-6、TNF-α与T2DM发病有显著相关性,炎症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80例老年HAP患者为HAP组,按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为轻度肺炎组46例和重度肺炎组34例,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在入院时分别检测和比较两组受试者的PCT、IL-10、TNF-α水平。HAP患者确诊后即开始治疗,对患者治疗前、治疗1、7、15 d后的PCT、IL-10、TNF-α水平进行对比,并分析三种指标与CPI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HAP组PCT、IL-10、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度肺炎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轻度肺炎组患者(P0.05)。与治疗前比较,HAP患者治疗后的PCT、IL-10、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指标呈降低的趋势,不同时间点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HAP患者血清PCT、IL-10、TNF-α的表达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PCT、IL-10、TNF-α水平在老年HAP患者中呈高表达,且病情程度越严重,各指标表达水平越高。检测PCT、IL-10、TNF-α水平,有助于对老年HAP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青春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UC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的水平,并分别比较各组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UC患者血清TNF-α、IFN-γ、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传统治疗组及双歧杆菌治疗组血清TNF-α、IFN-γ、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而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青春双歧杆菌可以降低UC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IFN-γ及IL-6水平,还可升高抑炎因子IL-10水平,调节肠黏膜的细胞免疫功能,可用于UC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癫痫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IL)-2水平和脑电图检查关系。方法 40例老年癫痫患者为癫痫组,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40例为健康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两组血清TNF-α、IL-2水平进行检测,应用脑电图仪对其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癫痫组发病后1 h、1 d的血清TNF-α、IL-2水平、脑电图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脑电图轻、中、重度异常血清TNF-α、IL-2水平均逐渐提升(P<0.05),且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老年癫痫患者血清TNF-α、IL-2水平和脑电图异常率均较健康人高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