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掌握湖北省淫羊藿属植物资源种质分布,进而系统评价其药材质量,以期扩大药源,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标本、专著及花期深入野外调查,对湖北省淫羊藿属植物种类进行整理。并对调查到的物种进行花期居群采样,基于朝藿定A,B,C及淫羊藿苷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各类文献和标本记载湖北省共分布淫羊藿属植物24种1变种,但由于该属类群处理更新较为频繁,且狭域分布种极易受生境影响,野外调查仅采集到11种。基于4种活性成分的质量分析表明,箭叶淫羊藿质量最好;直距淫羊藿、长蕊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质量较佳;四川淫羊藿4种成分含量均甚微;黔岭淫羊藿、木鱼坪淫羊藿、竹山淫羊藿、紫距淫羊藿、保靖淫羊藿和短茎淫羊藿则4种成分均未检测到。且箭叶淫羊藿和长蕊淫羊藿不同居群间含量差异较大。结论:由于分类学处理和植物生境的变化,淫羊藿属植物资源信息亟待更新。湖北省淫羊藿属植物种类丰富,尽管大部分非《中国药典》收录种的指标成分含量均较低,但其中直距淫羊藿和长蕊淫羊藿质量较好,其优异居群可作为资源利用的候选种质。  相似文献   

2.
淫羊藿属主要资源种类的HPLC指纹图谱特征和种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淫羊藿的物种鉴定一直是中药材研究和应用中比较困难的问题,本实验旨在尝试建立一种淫羊藿药材物种鉴定方法。方法:对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箭叶淫羊藿E. sagittatum、柔毛淫羊藿E. pubescens、朝鲜淫羊藿E. koreanum、巫山淫羊藿E. wushanense、粗毛淫羊藿E. acuminatum、天平山淫羊藿E. myrianthum和黔岭淫羊藿E. leptorrhizum等8个淫羊藿药材主要来源物种,以及淫羊藿属的其他24个物种中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提取可用于种类鉴定的特征。结果与结论:朝鲜淫羊藿具有的HPLC指纹特征,可以区别于其他物种,心叶淫羊藿、粗毛淫羊藿、天平山淫羊藿的大部分样品也具有可资鉴别的指纹特征,而柔毛淫羊藿和黔岭淫羊藿种内图谱模式相对稳定,但是难以与其他物种区别,箭叶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则种内图谱变化十分复杂。本研究也展示出淫羊藿药材质量极其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HPLC建立巫山淫羊藿的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因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巫山淫羊藿综合品质进行研究,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Agilent InfinityLab Poroshe1l 120 SB-C18色谱柱(3.0 mm×100 mm,2.7 μm),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5 min,25%~26% A;5~6 min,26%~34% A;6~11 min,34%~38.5% A;11~17 min,38.5%~100% A;17~20 min,100% A),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结果:聚类分析较好地对不同产地的巫山淫羊藿进行分类,贵州产巫山淫羊藿和重庆巫山淫羊藿在聚类分析中明显分为二类,相距较远,说明由于环境气候的影响,不同产地的淫羊藿在品质上存在差异。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重庆巫山淫羊藿质量总体优于贵州产巫山淫羊藿,其中CQWS-02(重庆市巫山县官阳镇鸦鹊村),CQWS-10(重庆市巫山县官阳镇河湾)两个产地的样品在优质品种筛选时可重点考虑。另外,1号(朝藿定A),2号(朝藿定B),4号(淫羊藿苷),5号(未知成分)共有峰可作为巫山淫羊藿质量评价指标成分。结论:通过主成分、因子和聚类分析,可实现快速分析,发挥各自优势,互相验证和补充,多方面综合评判不同产地巫山淫羊藿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徐艳琴  许瑛  石慧君  胡生福  葛菲 《中草药》2014,45(22):3343-3350
对箭叶淫羊藿复合体的分类问题进行梳理,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形态性状的整理和归纳表明,淫羊藿属至少有10个类群与箭叶淫羊藿关系密切,类群间界限模糊不清,形态性状在类群间存在过渡和交集,其分类依据可能只是整体形态变异数集中的某一子集,不足以成立新变种或新种。将贵州淫羊藿处理为箭叶淫羊藿异名,普定淫羊藿降为箭叶淫羊藿光叶变种。毡毛淫羊藿、龙头虎毡毛淫羊藿、剑河淫羊藿、多花淫羊藿、裂叶淫羊藿和靖州淫羊藿作为天平山淫羊藿异名。箭叶淫羊藿复合体的分类最终追溯到箭叶淫羊藿与天平山淫羊藿的关系,两类群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花序类型,是狭而直圆锥花序(箭叶淫羊藿)还是聚伞状/铺散型圆锥花序(天平山淫羊藿),及由此导致小花数量和大小上的差异。但天平山淫羊藿多个关键分类性状与箭叶淫羊藿叶存在重叠,其分类处理仍需进一步讨论,有待进一步野外居群的系统观测和深入细致研究。缺乏全面的野外调查和形态性状统计,对各类群性状变异幅度、变异式样和分类价值研究不够及对物种概念和划分标准理解的差异是造成其分类学上难以处理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徐艳琴  李仁清  张华雁  李风琴  蒋勇  黄小方 《中草药》2020,51(23):6119-6132
为促进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的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提出资源利用策略及未来研究方向。结合标本统计和野外实地调查,对箭叶淫羊藿资源分布进行系统整理。同时,结合文献查阅和课题组前期研究,对其药材质量特征,如不同采收期、不同部位、不同产地的活性成分含量差异进行综述。从资源分布来看,箭叶淫羊藿为淫羊藿属分布较广的物种,但较多腊叶标本存在鉴定错误,至少有13个其他类群被鉴定为箭叶淫羊藿。12个省和重庆市查询到分布记录,但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西、湖南和湖北4省,且各地资源量并不丰富。从质量特征来看,不同种质的活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巨大差异,湖南、湖北和四川省等地部分种质优异,但整体稳定性和均一性都不理想。资源利用应根据不同种质特征区别对待。箭叶淫羊藿不同种质的质量和形态差异悬殊,且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未来可关注生理生态对质量的影响及机制、药材质量形成分子机制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选择了药典收载的4种淫羊藿与巫山淫羊藿药材共5个物种33份样品,比较不同加热处理导致的淫羊藿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淫羊藿药材或粉末150℃加热处理30 min是适宜的处理方法,淫羊藿苷的增加量最大,但该条件并不能将前体化合物3’’’-羰基-2″-β-L-喹诺糖基淫羊藿苷(3’’’-carbonyl-2″-β-L-quinovosyl icariin,CQICA)全部转化为淫羊藿苷,且同时淫羊藿苷也有部分降解。在来自5个物种药材中,朝鲜淫羊藿的淫羊藿苷增加量较大,一般增加1~3倍,心叶淫羊藿和柔毛淫羊藿一般也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同样品差别很大,箭叶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则少有增加,或稍微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淫羊藿药典品种显微鉴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5个品种淫羊藿: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和朝鲜淫羊藿E.koreanum的显微特征展开研究,为其鉴定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每个淫羊藿药典品种选取3至多个样本,观察叶片的显微特征,总结种内较稳定的特征以供鉴别.结果及结论:叶背面非腺毛形态、上表皮细胞波状深度及栅表比,可作为5种药材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五种淫羊藿粉末的显微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舒抒  陈俊华  钟国跃 《中药材》2003,26(11):781-783
淫羊藿类药材品种较多 ,均为小檗科植物 ,中外分类学家已鉴定的品种约十多种 ,都是较常用的壮阳药 ,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在原植物的形态方面 ,本类药材多以叶片的形态为定种依据 ,各类文献已有较详细的报道 ,但各种淫羊藿的粉末显微特征还未见报道。本文报道宝兴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川鄂淫羊藿、粗毛淫羊藿、柔毛淫羊藿的粉末显微鉴别。1 宝兴淫羊藿本品为小檗科植物宝兴淫羊藿Epimediumda vidiFranch 的干燥全草 ,或仅用地上部份。1 1 地上部分 粉末呈棕绿色。气微 ,味微苦而后涩。主要显微特征 :非腺毛由 3~ 6~ 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药典种柔毛淫羊藿四川主产区不同产地种质资源的质量特征,为其种质筛选与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统一花期采样的9个居群,采用HPLC法,基于4种主要活性成分,即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合称为淫羊藿多苷,ABCI)进行含量测定和数据分析。结果:从4种成分的相对含量来看,6个居群以淫羊藿苷含量最高。从淫羊藿苷含量来看,7个居群达到药典的标准,仅四川通江县和四川渔溪镇的居群未达标。主要生态因子与各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朝藿定A、朝藿定B、淫羊藿苷含量和ABCI总量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含量和ABCI总量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4种成分含量与海拔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柔毛淫羊藿四川主产区种质整体质量优异,多以淫羊藿苷含量最为丰富。可作为资源开发利用及淫羊藿种植的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10.
中药淫羊藿在我国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然而,淫羊藿属物种形态相近,其分类鉴定问题一直广受关注。本文就淫羊藿属的物种分类鉴定研究进行综述,为淫羊藿属物种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药淫羊藿主要资源种类药材质量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为有效实现淫羊藿药材质量控制,考察药典中规定的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箭叶淫羊藿E. sagittatum,柔毛淫羊藿E. pubescens,朝鲜淫羊藿E. koreanum和巫山淫羊藿E. wushanense等5个种,以及《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标准》收载的粗毛淫羊藿E. acuminatum,天平山淫羊藿E. myrianthum,黔岭淫羊藿E. leptorrhizum 3个种,以及贵州省作为巫山淫羊藿使用的拟巫山淫羊藿E. pseudowushanuse共9个主要资源种类的药材质量情况。方法:采用HPLC,UV测定共102份不同产地的上述9种淫羊藿药材样本的淫羊藿苷、总黄酮含量,并测定了以淫羊藿苷为参照的朝藿定A,B,C和淫羊藿苷(简称淫羊藿多苷,ABCI)4种成分的总量。 结果和结论: 以药典5个品种样品计,仅约有30%的样本淫羊藿苷含量达到药典标准,本研究提出以淫羊藿多苷的总量不低于13%,总黄酮含量不低于50%作为淫羊藿药材质量控制指标,并对各品种进行了质量评价,提出这些品种作为国家标准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箭叶淫羊藿16个居群(含光叶变种1居群)的主要活性成分变异及地理分布规律。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材中最重要并具特征性的活性成分,即朝藿定A、B、C和淫羊藿苷(简称淫羊藿多苷)所构成的峰(简称ABCI组峰)进行指纹图谱特征分析。结果 16个居群可划分为4大类6亚类。朝藿定C主导谱最普遍,75%的居群为该类型。AHHS(安徽黄山)居群为空白谱,HBLT(湖北罗田)为唯一淫羊藿苷主导且朝藿定B强于朝藿定C的居群。结论基于ABCI的化学变异研究及类型划分对箭叶淫羊藿的种质资源评价、筛选和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HNZJ、HNLS、HBHF和HBLT四个居群的ABCI多苷峰形和强度均较理想,可作为箭叶淫羊藿药用种质资源筛选的重点;AHHS居群不宜药用,但适合作为林下地被观赏;HBLT居群是非常特殊和优异的药用兼观赏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和制订拟巫山淫羊藿种子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对不同来源的14份拟巫山淫羊藿种子扦样、瘪壳率、千粒重、发芽率、含水量和生活力的研究,建立相应的检验方法,并对7份不同来源拟巫山淫羊藿种子进行检验,各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作为分级依据的参考。结果与结论:拟巫山淫羊藿种子质量等级可以分2个,影响拟巫山淫羊藿种子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发芽率、千粒重、生活力和瘪壳率。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淫羊藿属植物分布中心,境内分布约有50种,淫羊藿在我国作为药材使用已有2000余年历史。近年来随着以淫羊藿药材为原料的药品和保健品的种类及数量的增加,淫羊藿药材的价格居高不下。目前淫羊藿药材主要依靠野外采摘,灭绝式采挖使淫羊藿药材野生资源急剧减少,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本文运用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以药材野生分布区的气候和土壤因子信息为依据,对淫羊藿药材栽培地的科学选址进行预测。同时,对现有淫羊藿药材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情况及现有优良品种“中科箭叶1号”、“中科黔北1号”和“中科巫山1号”进行阐述。探讨了淫羊藿药材无公害种植体系的土壤复合改良、种苗繁育、病虫害综合防治、合理施肥和田间综合管理等技术。以期为淫羊藿药材无公害栽培提供参考,助力淫羊藿大品种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李作洲  徐艳琴  王瑛  黄宏文 《中草药》2005,36(2):289-295
在系统调研国内外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淫羊藿研究现状,对其资源分布和药用种类、淫羊藿植物化学成分变异与药理研究、生物学特性与生理生态学研究、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淫羊藿植物研究的薄弱环节,指出在医药领域进一步加强淫羊藿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的同时,应在植物学领域重视并深入开展生物学、生理生态学和遗传学的整合研究。提出了“道地”药材形成机制的居群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的基础研究应是今后药用淫羊藿植物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药淫羊藿主要种类评述   总被引:43,自引:13,他引:43  
目的 :评述中药淫羊藿的主要资源种类 ,提出淫羊藿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分类学研究 ,资源调查 ,黄酮类成分质量评价。结果 :总结出中药淫羊藿资源分布量大的有 7个种 ,按分布区的面积依次分别是箭叶淫羊藿Epimediumsagittatum ,淫羊藿E .brevicornu ,粗毛淫羊藿E .acuminatum ,朝鲜淫羊藿E .koreanum ,柔毛淫羊藿E .pubescens,黔岭淫羊藿E .leptorrhizum和巫山淫羊藿E .wushanense,并给出它们的具体分布区和淫羊藿苷类成分含量情况 ,还提出另外药用较多的 8个种 ,给出 15种的药材形态分种检索表。结论 :依据中药淫羊藿主要种类分布特点、资源量和种类混杂情况 ,建议将全国分为 4个产区 (或收购区 ) ,按重要性分区分别是东北区 ,仅有朝鲜淫羊藿一种 ,质量最好 ;西北华北区 ,主要是淫羊藿 ,成分含量比较稳定 ;华东华南区 ,主要为箭叶淫羊藿 ,但种内质量差异很大 ;西南区 ,在贵州省 ,主流品种为粗毛淫羊藿 ,其次为黔岭淫羊藿 ,再其次为巫山淫羊藿 ,黔岭淫羊藿不可药用 ,在四川省 ,主流品种为粗毛淫羊藿和柔毛淫羊藿 ,该地区产量大 ,但品种复杂 ,应注意形态鉴别。建议将粗毛淫羊藿收入《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天平山淫羊藿覆盖其分布区的8个居群基于4种主要活性成分,即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合称为淫羊藿多苷,ABCI)进行含量测定,开展系统全面的质量评价研究。同时,为淫羊藿属植物药用种质筛选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启示。方法采用Zorbax SB-C8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44%乙酸水,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2 nm。结果 8个居群的天平山淫羊藿质量均优于淫羊藿苷0.5%的药典标准及淫羊藿多苷1.3%的建议标准。但居群间质量差异显著,朝藿定A和朝藿定B的含量分别从低于检测限到1.42%和2.39%,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的居群间变异范围分别为2.18%~7.80%和0.51%~7.76%。结论:综合考虑天平山淫羊藿的丰富资源和优异质量,支持其作为药用。其中,贵州产天平山淫羊藿普遍优于其他产区,可作为优异种质资源重点筛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木兰花碱在淫羊藿属中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超声提取,HPLC测定了淫羊藿属29个种,以及不同部位、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和不同地域野生或引种的样品共80个样品.结果及结论:全部叶片样品的质量分数在0.003% ~2.603%,木兰花碱含量分布具有一定的分类意义;除了巫山淫羊藿、粗毛淫羊藿和湖南淫羊藿,种内含量比较稳定;遗传因素可能是淫羊藿中的木兰花碱的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根茎叶中木兰花碱的含量变化随叶片中的含量不同呈现不同规律类型;朝鲜淫羊藿和拟巫山淫羊藿的不同生育期含量变化表现基本一致;另外来自湖北恩施地区的几个物种存在含量异常高的类型,且异地种植后仍保持高含量,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巫山淫羊藿药材及饮片中朝藿定C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淫羊藿项下规定了总黄酮及淫羊藿苷的含量限度,但作者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发现,巫山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极低,达不到药典要求,不足以全面反映此种饮片质量。文献报道[1-3]巫山淫羊藿含有大量的化学结构与淫羊藿苷相似的黄酮苷类成分朝藿定C,它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对柔毛淫羊藿14个居群和星花淫羊藿1个居群共128个单株进行ISSR分析,用POPGENE计算相关系数,UPGMA进行聚类分析,以及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每个居群叶背主要非腺毛类型和特点。研究发现:非腺毛可分为5个形态类别,分别为长直毛、长卷曲毛、伏卷曲毛、拟短伏毛和长伏毛;筛选出的8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9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0个,基于ISSR聚类分析结果,15个居群分为3个分支,星花淫羊藿居群并没有单独为一支,应不能独立成种,应并入柔毛淫羊藿或者作为柔毛淫羊藿的种下等级;柔毛淫羊藿居群间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及非腺毛特征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柔毛淫羊藿以及淫羊藿属植物的种间关系和成种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提示。居群多样性分析表明柔毛淫羊藿居群的基因流N_m为0.354 4,Nei's基因分化系数为0.585 2,说明居群间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主要原因可能来自柔毛淫羊藿居群自交率高和种子散布范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