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门诊康复的效果。方法对 40例冠状动脉疾病 (CAD)门诊患者 ,男性 31例 ,女性 9例采用Effraim步行程序训练 6周 ,用 1分钟心率储备法 (HRR)评定康复疗效。结果康复后患者的静息心率降低 ,运动时最大心率提高 ,HRR改善 (均为P <0 .0 5)。结论心脏康复可以提高患者的HRR ,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或支架术后的影响。方法42例PTCA或支架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同时进行心肺功能测定,运动组根据心肺功能测定结果制定运动处方,进行12周康复运动训练,对照组不进行训练。结果运动组训练后患者的运动时间、最大运动负荷量,心率增值运动中最高收缩压和心率-血压双每次积(RPP)、最大代谢当量、最大氧耗量和每分通气量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PTCA或支架术后病人坚持运动训练有益于体能的提高,心脏功能容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或支架术后患者进行门诊和院外康复运动的效果,探讨PTCA或支架术后患者康复运动的特点和方法以及制定康复运动处方的原则。方法:根据术后无胸闷、胸痛等症状和体征,安静状态下心率<90次/min,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心电图ST段压低<1mm,无运动诱发的心率失常等标准,共有在卫生部北京医院内科住院的51例患者入选,分为门诊康复运动组(n=24)和院外自我监护下康复运动组(n=27),进行运动心肺功能评定,制定康复运动处方,进行8周康复运动训练。结果:康复运动训练后,两组患者的运动时间、最大运动功率、最大代谢当量、最大氧耗量和每分通气量均较训练前有显著提高(t=2.43~7.56,P<0.05),而两组患者运动时间犤(9.02±2.58),(9.58±2.44)min犦、最大运动功率犤(122.92±32.90),(129.63±33.28)W犦、最大代谢当量犤(7.59±1.77),(7.53±1.36)METs犦和最大氧耗量犤(14.18±3.67),(1.90±0.45)L/min犦等反映患者康复运动效果的各项主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复运动训练使PTCA及支架术后患者的体力、运动耐力和肺通气容量提高,心脏功能容量增加。院外自我监护下康复运动与门诊心电监护下康复运动  相似文献   

4.
陈刚  李京平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0):6545-6547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ooplasty,PTCA)或支架术后患者进行门诊和院外康复运动的效果,探讨PTCA或支架术后患者康复运动的特点和方法以及制定康复运动处方的原则。方法:根据术后无胸闷、胸痛等症状和体征,安静状态下心率&;lt;90次/min,血压&;lt;140/90mmHg(1 mmHg=0.133kPa),心电图ST段压低&;lt;1mm,无运动诱发的心率失常等标准,共有在卫生部北京医院内科住院的51例患者入选,分为门诊康复运动组(n=24)和院外自我监护下康复运动组(n=27),进行运动心肺功能评定,制定康复运动处方,进行8周康复运动训练。结果:康复运动训练后,两组患者的运动时间、最大运动功率、最大代谢当量、最大氧耗量和每分通气量均较训练前有显著提高(t=2.43~7.56,P&;lt;0.05),而两组患者运动时间[(9.02&;#177;2.58),(9.58&;#177;2.44)min]、最大运动功率[(122.92&;#177;32.90),(129.63&;#177;33.28)W]、最大代谢当量[(7.59&;#177;1.77),(7.53&;#177;1.36)METs]和最大氧耗量[(14.18&;#177;3.67),(1.90&;#177;0.45)L/min]等反映患者康复运动效果的各项主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康复运动训练使FTCA及支架术后患者的体力、运动耐力和肺通气容量提高,心脏功能容量增加。院外自我监护下康复运动与门诊心电监护下康复运动能够产生同样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康复运动训练对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对 2 6例心脏瓣膜术后患者进行全面身心评定 ,制定个体康复护理措施 ,进行 2 0天康复运动训练 ,同时做好心理康复、健康教育。结果经康复运动训练和康复护理后 ,患者的心功能提高 1— 2级 ;运动负荷提高、运动时间延长 (P<0 .0 1) ,安静状态下及运动时间、负荷相等时的心率、血压、心率—血压二项乘积 ,以及心电图 S- T段压低幅度明显改善 (P<0 .0 1— 0 .0 5 )。结论康复护理及运动训练可以减少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的并发症 ,增加心脏贮备能力 ,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肌缺血 ,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项基于心率和肌氧可穿戴设备监测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康复运动指导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准试验研究设计方案,以49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干预组24例,对照组25例),干预组实施12周基于心率和肌氧监测的心脏康复运动指导模式干预,对照组未做干预。比较干预组干预前后有氧能力、心率、肌氧饱和度、生理生化指标(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及运动依从性,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运动能力变化:12周干预后,干预组有氧能力,VO_(2max)显著增加(P0.01),总运动试验时间延长(P0.05),平均心率、最高心率、平均肌氧饱和度、最低肌氧饱和度均显著下降(P0.01),第三阶段肌氧饱和度降幅、第四阶段肌氧饱和度降幅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12周前后总运动试验时间延长(P0.01),第三阶段肌氧饱和度降幅、第四阶段肌氧饱和度降幅显著升高(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干预组总运动试验时间大于对照组(P0.05),第三阶段肌氧饱和度降幅、第四阶段肌氧饱和度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2)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干预组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舒张压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3)运动依从性:心率臂带手机APP记录显示干预组经常运动患者(每周运动≥5d)的比例为88%,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心率和肌氧监测的心脏康复运动指导模式促进了PCI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早期运动疗法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单纯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运动治疗,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每天每次运动前后测量病人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并记录,对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射血分数(EF)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EF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在常规治疗及康复护理的基础上早期(术后脱机拔管后)辅以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EF值,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对心脏功能的早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玉芝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7):2529-2530
目的 观察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或支架术后的影响。方法 42例PTCA或支架术后患随机分为运动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同时进行心肺功能测定,运动组根据心肺功能测定结果制定运动处方,进行12周康复运动训练,对照组不进行训练。结果 运动组训练后患的运动时间、最大运动负荷量,心率增值运动中最高收缩压和心率-血压双每次积(ERP)、最大代谢当量、最大氧耗量和每分通气量有显提高,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PTCA或支架术后病人坚持运动训练有益于体能的提高,心脏功能容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1 康复分期医疗性运动是康复治疗方案的主体部分 ,但近年来强调进行心理治疗、作业治疗、行为治疗、危险因素纠正等综合治疗。冠心病的康复治疗分为三期 :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康复 (包括冠状动脉分流术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患者 ) (Ⅰ期 ) ;②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康复 (包括冠状动脉分流术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出院后患者 ) (Ⅱ期 ) ;③慢性冠心病康复 (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及隐匿性冠心病 ) (Ⅲ期 )。因为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具有两重性 ,既可以产生良好的训练效应 ,改善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也可以因为运动不当而产生危险…  相似文献   

10.
<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吸气肌训练(IMT)能使这些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增加。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肺康复(PR)时附加监督指标-流量IMT(TF-IMT)。依照吸气肌、全身运动容量、以及心理上的症状在运动容量通气受限的COPD 病人中是否优越于单用PR。运动容量通气受限的COPD 病人40例随机分到接受或不接受TF-IMT 组。10周期间,所有病人参加门诊PR 计划。一周5天,每天2小时,其中包括蹬车、步行,背、肩及腹肌训练。运动强度由病人症状决定,运动期间心率不得超过自行车最大测力试验所完成的最大心率的80%。其他PR 程序是  相似文献   

11.
袁帅  肖登  周文  李永建 《中国康复》2019,34(5):250-253
目的:比较高强度间歇运动序贯中等强度持续运动(HFM)与单纯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CE)在慢性心衰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慢性心衰(CHF)患者78例,分为HFM组和MCE组,每组39例。HFM组的运动方案为12周高强度间歇运动序贯中等强度持续运动训练,MCE组为12周中等强度持续运动训练。运动康复前后采用心肺运动测试(CPET)测试2组患者心肺功能变化,评估康复效果。结果:前8周,HFM组每周运动后即刻的心率收缩压乘积(RPP)、主观用力评分(RPE)值均显著高于MCE组(P0.05),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后RPP值上升都在正常可控范围内,休息5min后恢复接近安静水平。训练12周后,2组患者的通气无氧阈(AT)、最大摄氧量(Peak VO2)、峰值氧脉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HFM组的AT、Peak VO_2、峰值氧脉搏及LVEF均显著高于MCE组(均P0.05)。结论:高强度间歇运动序贯中等强度持续运动治疗模式较中等强度持续运动更能安全且有效地提升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张慧明  赵岳 《护理研究》2014,(13):1625-1627
[目的]探讨术前肺康复运动训练对老年肺癌合并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肺功能、运动耐力、术后住院时间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诊断为肺癌,且肺功能提示中度COPD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病人术前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完成为期2周的肺康复运动训练,于肺康复运动训练前后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肺功能、血气分析及6min步行试验(6-MWT)检测,同时观察其住院时间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肺功能、二氧化碳分压(PaO2)、6-MWT在肺康复运动训练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住院时间短、术后肺部并发症少(P0.05)。[结论]术前行肺康复运动训练能够改善肺癌合并老年COPD病人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及运动耐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发病6周内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时的耐受情况和训练效果。方法:37例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有氧训练15min组和有氧训练30min组。有氧训练组在踏车运动试验后进行每周3次,每次15min或30min,共6周的中低强度踏车有氧耐力训练,记录患者有氧耐力训练第一周时血压、心率和心电图。记录患者在训练前后的肌张力,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①有氧训练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所有训练,患者训练时血压、心率明显上升,患者在休息3min后血压、心率均明显恢复;②有氧训练两组训练后运动试验中耐受时间明显延长(P<0.05),对照组患者训练前后运动耐受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③三组患者训练前后肌张力无明显差异(P>0.05),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训练后两个有氧训练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有氧耐力训练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不可逆转的慢性肺疾病,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康复治疗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运动训练(包括上肢运动训练、下肢运动训练、呼吸肌的运动训练)进一步改善病人的呼吸困难症状,增加生活活动能力。通过康复评价综合评价病人的心、肺和运动功能,制定适当的康复计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综合性肺康复计划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能力的作用。方法将门诊与住院的COPD病人各30例分为两组,给予运动训练、膈肌训练,排痰护理及康复教育。结果实施综合性康复计划训练后,12min步行距离门诊病人增加24%,呼吸功能住院病人增加34%。结论综合性肺康复训练可以增加老年COPD病人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和运动能力,使病人的功能状态和生存质量得以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改良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及依从性, 为优化CAD患者心脏康复方案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CAD患者分为运动组及对照组, 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心脏康复治疗(包括营养调整、心理疏导及低强度有氧运动等), 运动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每周2次、共6周改良HIIT干预(以85%~90%最大心率强度持续蹬车30 s后间歇30 s为1个循环, 每次重复训练15个循环)。于干预前、干预6周后检测2组患者心肺适能、血压水平、血管功能及身体成分等变化情况, 同时评估该改良HIIT方案的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结果与干预前比较, 干预后运动组患者在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中的最大摄氧量及最大功率均明显增加(P<0.05), 血压水平及身体成分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 积极情绪评分明显升高(P<0.05), 消极情绪及焦虑评分明显下降(P<0.05), 患者对训练的愉悦感较显著。对照组经干预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期间运动组训练计划完成率(97.4%)较对照组(88...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PTCA或支架术后的康复运动训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比较冠心病PTCA或支架术后患者康复运动前后的心肺功能,试图找出这类患者康复运动的特点、制定康复运动处方的原则及其对心脏的有益作用。方法:对21例PTCA术或PTCA加支架术后病人进行运动心肺功能评定,制定康复运动处方,进行8 ̄12周康复运动训练。结果:康复运动训练后患者的运动时间和最大运动负荷量有非常显著增加(P〈0.002,P〈0.005),心率增值运动中最高收缩压和心率-血压双乘积(R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开展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影响。方法:将101例AMI行PCI病人按入组时间单双号排序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因随访期间发现占位病变脱落1例,最终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护理。入院72 h内、出院1年随访时分别收集病人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生活质量简表评价病人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1年随访时MAP、HR、FBG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1年随访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简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行PCI病人术后早期开展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可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受性,可改善睡眠和长期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心脏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21例心脏手术后患者均接受功率自行车或/和跑台训练为主的康复训练,并采用常规心电运动试验对康复训练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运动训练后,运动时间和最大运动负荷显著增加,安静时,心率、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心率-血压乘积均显著下降(P<0.05,P<0.01),安静时心电图最大ST段压低明显改善(P<0.01);同等负荷量运动时,心率、血压、心率-血压乘积及运动诱发的最大ST段压低与安静状态时有相似的改变(P<0.05,P<0.01).结论心脏术后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增加体能,减轻心肌缺血,增加心肌储备功能,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 min步行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例康复期COPD病人除常规护理外进行6个月6 min步行运动训练.[结果] 6个月后COPD病人生活质量评分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6 min步行运动训练能提高COPD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