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海训应激对陆军士兵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某内陆陆军海上适应性训练(以下简称“海训”)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调查问卷对某部2 068名海训士兵进行测查。结果海训士兵SCL-90中恐怖因子分高于中国常模,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分及总均分低于中国常模,而各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农村籍、不会游泳的士兵心理健康状况均明显低于城镇籍及会游泳士兵(P<0.05,P<0.01)。结论海训士兵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受海训影响不大,但有15.0%的士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农村入伍、不熟悉水性等因素可能是海上训练心理障碍发生的促进因素。应针对士兵海训应激心理反应特点,做好心理教育和心理调节工作。  相似文献   

2.
海训前后陆军士兵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海上训练对陆军士兵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参加海训的陆军士兵 ,应用肺活量、握力、反应时、PWC170 和VO2max反映身体机能的指标 ,及军人心理健康自评问卷 (SCL 90 )、自评焦虑量表 (SAS)、自评抑郁量表 (SDS) ,对其身心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 陆军士兵参加海训后 ,肺活量、握力、PWC170 和VO2max值显著高于海训前 ;SCL 90的强迫、忧郁、焦虑、精神病性 4个因子及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海训前。结论 海上训练可提高陆军士兵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承担专用运输任务的某铁道兵部队士兵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做好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用SCL-90测评从事专用物资运输的493名铁道兵士兵心理状况。结果专列运输期间士兵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忧郁和偏执因子分(1.70±0.61、1.60±0.59和1.53±0.58)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其余各因子分均高于日常运输期间士兵、中国常模和军人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日常运输期间,非独生子女士兵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1.63±0.44)、焦虑(1.70±0.65)、恐怖(1.54±0.57)与独生子女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1.77±0.59)、焦虑(1.94±0.58)、恐怖(1.67±0.6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军龄〈2年士兵躯体化、焦虑、恐怖分与≥3年士兵差异显著,不同专业对士兵躯体化、焦虑、恐怖产生不同影响。结论专用运输任务对军人心理健康产生副面影响,专列运输应激可使士兵心理健康水平降低;独生子女、军龄〈2年和铁路养护、运输组织、巡道警卫士兵对专列运输应激的心理反应较大。  相似文献   

4.
野外训练时某部队士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了解野外训练对某部队士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SCL - 90量表对参加野外训练的士兵进行心理测试分析。结果 士兵组SCL - 90总分为 1 4 8 0 3± 46 92 ,阳性项目数为 34 1 2± 2 0 0 8,阳性项目均分为2 61± 0 56。各因子分均值在 1 37~ 1 80之间。 9项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地方常模 (P <0 0 1 ) ,躯体化、焦虑及敌对这 3项因子分高于军人常模组 (P <0 0 1 )。极重体力劳动士兵的各项因子分高于重体力劳动士兵 (P <0 0 5)。普通作业 1组士兵的偏执因子分高于普通作业 2组 (P <0 0 5)。特殊作业组与普通作业 2组在所比较的 5项因子分中均无显著性差异。特殊作业士兵的躯体化、忧郁、敌对及偏执因子分高于普通作业组士兵 (P <0 0 5)。结论 高强度野外训练可使军人心理健康水平降低 ,极重体力劳动组的心理反应较大。对不同士兵野外训练的心理反应特点 ,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教育和心理调节工作  相似文献   

5.
某部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了解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 ,为探讨预防官兵心理不良的有效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军人心理症状问卷 (SCL— 90 )并采取集中答卷方式 ,对西北地区某部 1986名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不良发生率进行了调查。结果 :心理不良发生率为 31.6 % ,其中士兵发生率 37.6 % ,士官发生率 2 5 .0 % ,军官发生率为 16 .9%。步兵分队发生率 (36 .1% )明显高于技术分队 (2 1.0 % ) ,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发生率与入伍时间、所处环境、从事职业等关系密切。SCL - 90因子总分士兵最高 (136 .4 2± 36 .70 ) ,士官其次 (12 1± 5 .0 2 ) ,军官最低(10 9.4 5± 2 2 .0 8) ;阳性项目数也是士兵高于士官与军官。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 ,士兵的躯体化、忧郁、焦虑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值偏高 ,士官的躯体化、忧郁、人际关系等因子分值偏高 ,军官的躯体化、人际关系 ,偏执等因子分值偏高。结论 :某部官兵心理不良发生率较高 ,应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做好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 ,减少心理不良的发生 ,提高官兵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227名驾驶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驾驶兵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状况因素 ,进一步做好心理卫生保障。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 ,对同一驻地的驾驶兵与非驾驶兵进行评定。结果 :驾驶兵的情绪稳定性维度 (10 .17± 4 .74 )优于非驾驶兵 (12 .67± 4 .97) ,两者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 ;而其它几项 ,如神经质、内外向性和掩饰性维度 ,两者相差不显著 (P >0 .0 5 )。驾驶兵的强迫因子分 (1.89± 0 .5 9)高于非驾驶兵 (1.72± 0 .4 8) ,两者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 ,驾驶兵的人际关系 (1.82± 0 .72 )、敌对 (1.74± 0 .5 8)和恐怖因子分 (1.4 4± 0 .5 2 )低于非驾驶兵的人际关系 (1.97± 0 .74 )、敌对 (1.82± 0 .60 )和恐怖因子分 (1.5 5± 0 .63) ,两者之间相差显著 (P <0 .0 5 )。结论 :驾驶兵由于职业的特殊性 ,其个性、心理健康状况不同于非驾驶兵 ,培养稳定的情绪、良好的人际氛围有利于驾驶兵职业心理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独生子女士兵和非独生子女士兵主动性人格与心理应激的关系,为部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独生子女士兵247人和非独生子女277人,采用主动性人格和心理应激等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独生子女士兵和非独生子女士兵之间在主动性人格的3个维度(积极、坚韧和变革)和心理应激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士兵的主动性人格对其心理应激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积极性人格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即积极性人格得分越高的士兵,其体验到的心理应激可能越少,而变革性人格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变革性人格得分越高的士兵,其体验到的心理应激可能越高;是否独生子女对主动性人格和心理应激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独生子女积极性人格和心理应激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非独生子女积极性人格对心理应激的负向预测作用更加明显。结论主动性人格对士兵心理应激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士兵是否独生子女可影响主动性人格和心理应激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15 8例患者入选 ,术前 2 4h内及术后第 3天分别用 90项症状清单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 1)术前躯体化、焦虑、恐怖等因子分高于常模 ,术后躯体化因子分仍高 ;( 2 )男性患者强迫、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女性 ,而女性则恐怖因子分较高 ;( 3 )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正常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等评分高于冠心病患者 ;( 4)手术后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得分较术前减低 ;( 5 )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者恐怖因子分 ( 1.3 4± 0 .3 8)高于同时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者 ( 1.15± 0 .2 3 ,P <0 .0 5 ) ;( 6)详细谈话组阳性症状均分低于常规谈话组 (分别为 2 .46± 0 .3 7,2 .5 6± 0 .48,P =0 .0 2 ) ;( 7) 70岁以上的患者阳性症状均分 ( 2 .62± 0 .45 )高于 60岁以下 ( 2 .47± 0 .43 ,P <0 .0 5 )及 60~ 69岁组 ( 2 .45± 0 .40 ,P <0 .0 1)。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后的心理症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手术的心理刺激是最重要的原因 ,女性、高龄以及合并的心理疾病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术前谈话时详细介绍手术并发症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9.
自编心理应激问卷作为军人心理应激水平评估工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青年士年心理应激因素。方法:以自编军人心理应激问卷对662名士兵作调查,并检验问卷各因子与SDS(自评抑郁量表)和SAS(自评焦虑量表)间的相关性。结果:诱发士兵心理应激的因素依次是人际关系、期望值受挫、心理社会冲突、家庭个人问题和军事训练;家庭背景(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军龄与上述因素有交互作用;军人心理应激问卷各因子得分与SDS、SAS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自编心理应激问卷可作为军人心理应激水平的评估工具;今后应加强士兵心理学干预,从上述各方面着手,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0.
湖南理工学院大学新生SCL-90测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和分析地方理工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临床心理辅导。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南理工学院2005级大学新生进行抽样测查,有效样本1362份。结果该理工院校2005级新生SCL-90总均分以及强迫、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5因子各自均分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01);男生SCL-90总均分以及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偏执和精神病5因子各自均分都显著低于女生(P<0.05或P<0.001);独生子女SCL-90总均分以及强迫、人际敏感、忧郁和精神病4因子各自均分都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0.01或P<0.001);农村生源的学生强迫、人际敏感、忧郁和精神病4因子各自均分显著高于城镇生源的学生(P<0.05,P<0.01或P<0.001);该校文科类学生SCL-90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7因子各自均分都显著高于理工类学生(P<0.01或P<0.001)。结论该理工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须引起高度重视,女生、非独生子女、文科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1.
海上泅渡训练对某部战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海训前后战士的心理状况变化及其与个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SCL - 90、EPQ对参加海训的战士作团体评定。结果 :海训前SCL - 90中的 7项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 (P<0 .0 5 ,P <0 .0 1 ) ;海训后SCL - 90中的 6项因子分较海训前均显著升高 (P <0 .0 5 ,P <0 .0 1 ) ;不同个性组海训后强迫、敌对、偏执因子分均高于海训前 (P <0 .0 5 ) ,中间型组人际关系、外向型组精神病性因子分训练后高于训练前 (P <0 .0 5 )。结论 :对参加海训的战士进行心理教育 ,对于提高战士心理承受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制定行之有效的军人心理危机干预措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某部3870名官兵海训期间和平时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官兵海训期间和平时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心理咨询与卫生保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采取系统整群抽样法,在海训中、海训后1个月,对3870名官兵进行测试,各项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结果:海训时官兵SCL-90各项因子分比平时高,人际关系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因子分及总均分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海训期间军官、士官、士兵SCL-90各项因子对比,军官总均分最低、士兵次之、士官最高。部队海训时官兵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平时下降,海训期间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结论:做好海训期间的心理卫生教育,增强官兵的心理防护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对保障官兵身体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有重要意义,应引起部队各级领导与卫生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了解边防部队军嫂心理健康水平,研究制订有效的预防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边防某部随军军嫂进行心理测评分析。结果军嫂SCL-90的测量结果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各因子分值分别为1.58±0.45、1.80±0.49、1.86±0.45、1.70±0.55、1.59±0.40,均明显高于中国常模值(P0.05);城镇籍军嫂躯体化、焦虑、敌对因子分明显高于农村籍军嫂(P0.05),农村籍军嫂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城镇籍军嫂(P0.05);干部家属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士官家属,士官家属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明显高于干部家属(P0.05)。结论边防军嫂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应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心理健康特点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40,自引:5,他引:35  
目的研究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的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提高军事训练的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 ,对参加军事演习的某部队 985名军人进行现场测试 ,与SCL - 90中国常模、军人常模比较各因子分的差异 ,并按军龄、兵种、职位、集体氛围、管理方式、人际交往等分组 ,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军事应激条件下除恐怖因子外 ,军人SCL - 90各因子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P <0 .0 1) ;除抑郁因子外 ,军人SCL - 90各因子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非常显著高于军人常模 (P <0 .0 1) ;(2 )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心理卫生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军龄、兵种和职别特征 ,表现为 :军龄上 ,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是 :2年兵 ,1年兵 ,3年以上兵 ;兵种上 ,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是 :步兵 ,侦察兵 ,炮兵 ;职别上 ,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是 :士兵、士官、军官。 (3)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集体氛围、部队管理方式、军官对军人的态度、人际交往等因素有密切关联。结论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差 ,并呈现明显的军龄、兵种和职别特征 ;应激军人心理问题产生的军事相关因素可能有管理方式、集体氛围、军官对军人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157例职业中毒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职业中毒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 ,并针对心理健康状况寻求最佳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院15 7例职业中毒住院病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进行问卷调查。将其因子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职业中毒住院病人的SCL 90总分为 161 19± 49 70 ,9项因子分最小为 1 44± 0 47,最大为 1 97± 0 75。总分和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 6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职业中毒住院病人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 ,需要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6.
新兵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 : 研究新兵的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 ,为其心理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A型性格量表 ,测评 170名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驻粤新兵的SCL - 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忧郁等 5项因子分值 ,显著高于国内青年常模。高中文化水平新兵的忧郁因子分 1.8± 0 .37,显著高于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的 1.6± 0 .62 ;湖北籍新兵的阳性项目数 4 1.7± 19.9,显著高于四川籍的 31.7± 19.6和湖南籍的 30 .2± 19.9。积极与消极兼有的两极型应对方式的新兵 ,其SCL - 90中的总症状指数为1.98± 0 .72 ,显著高于积极型的 1.5 7± 0 .4 7和中间型的 1.63± 0 .5 0 ,且 8项因子分和 4项因子分值也分别显著高于积极型和中间型应对方式的新兵。A型性格新兵的躯体化、忧郁、敌对、偏执等 6项分值 ,均显著高于非A型性格的新兵。结论 :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青年 ;文化和籍贯的差异与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有关 ;两极型应对方式和A型性格是新兵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因素 ,积极型应对方式有益于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不同工作性质士兵心理卫生状况,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驻陕西、甘肃、宁夏、青海4省区的步兵、坦克兵、炮兵、通信兵、边防部队757名士兵进行SCL-90测试,将结果相互对比并与中国军人男性常模比较.结果 边防部队及炮兵SCL-90总分分别为(155.92±47.09)分和(157.60±41.13)分、阳性项目数分别为(36.29±17.19)项和(38.07±15.63)项,均明显高于步兵[(134.41±41.65)分和(28.31±19.03)项]及军人男性常模[(155.92±47.09)分和(36.29±17.19)]项(P<0.05,P<0.01);各因子分值除恐怖因子外,其余8项因子分值均明显高于步兵(P<0.05,P<0.01).结论 驻陕甘宁青地区士兵心理卫生状况因承担工作任务差别而呈现不同特点,边防部队及炮兵心理卫生问题多于步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训练强度士兵的应激适应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部队的应激适应能力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选取同一地区甲、乙两支训练强度不同的部队作为研究对象 ;比较两部队训练强度、体能及应激反应适应能力之间的差异。结果甲部队士兵动态心率平均值以及最大摄氧量均明显高于乙部队士兵 (P <0 .0 5 ) ,说明甲部队的体能训练强度和士兵体能状况优于乙部队 ,甲部队在同一应激过程中的收缩压、最大心率〔(13.6± 1.2 )kPa ,(89.3± 12 .4 )b·min 1〕均明显低于乙部队的〔(15 .0± 1.70 )kPa ,(95 .2± 15 .9)b·min 1,P <0 .0 1〕 ;而视觉反应时间和记忆字长〔(1393.9± 336 .2 )ms ,(8.2± 1.1)位〕则明显高于乙部队〔(12 84 .2±372 .2 )ms ,(7.9± 1.1)位 ,P <0 .0 5〕。结论体能较好的甲部队在面对同一应激源时 ,应激反应水平较低 ,表现出了较强的应激适应能力 ;而体能较差的乙部队情况则相反。提示 ,适当的提高训练强度 ,有利于战士应激适应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苏科誉  张勇  丁理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631-2633
目的:了解初产妇焦虑情绪与其认知倾向、幸福感以及其它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认知倾向问卷,对78名焦虑初产妇与103名非焦虑初产妇进行调查。结果:①焦虑组乐观因子(6.64±2.90)分低于对照组,悲观因子(7.54±1.98)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t=-8.59,t=2.37,P<0.01),且焦虑程度与乐观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51,P<0.01);焦虑症组主观幸福感(5.85±2.78)分、积极情感(1.47±1.02)分、生活满意度因子(4.48±2.52)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4.32,t=-2.81,t=-2.66,P<0.01),焦虑程度与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及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42,r=-0.34,r=-0.26,P<0.01);剖宫产妇焦虑分(49.64±5.90)高于自然分娩产妇得分(40.52±4.66),差异具有显著性(t=-4.26,P<0.01),焦虑与分娩方式呈负相关(r=-0.14,P<0.05);②回归分析发现,乐观因子、主观幸福感进入焦虑的回归方程,具有预测作用,其中乐观因子的预测作用较强。结论:初产妇焦虑情绪可能是认知倾向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祖籍在宁夏、江苏、广东三个地区的武警士兵外周血淋巴细胞热、冷损伤时热应激蛋白 70(HSP70 )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及其可能的意义。 [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中HSP70表达水平。 [结果 ]不同地区比较发现 ,宁夏籍士兵基础和热损伤时 ( 4 5℃ ,0 .5h)HSP70表达水平分别为 ( 80 9.93± 5 8.3 7)、( 95 9.2 3± 90 .2 8)荧光道数 ,均比广东籍士兵分别为 ( 75 4.3 4± 60 .82 )、( 887.2 9± 72 .85 )荧光道数显著升高 (P <0 .0 5 ) ;冷损伤条件下 ( 10℃ ,1h) ,三地区士兵HSP70表达水平差异未见显著性。 [结论 ]南北方武警战士淋巴细胞基础和热损伤条件下HSP70表达水平存在差异性 ;冷损伤条件下 ,三地区士兵HSP70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