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肌钙蛋白(cTnI)与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ESRD组,其中iPTH>200 ng/L者58例作为治疗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治疗组患者接受活性维生素D3冲击治疗;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健康组,对三组受检者进行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红蛋白(Hb)、血清P物质(P)、血清钙(Ca)、cTnI、iPTH等生化指标检验,探讨cTnI、iPTH与心脏结构的相关性.结果 ESRD患者中iPTH升高96例(76.19%),cTnI升高70例(55.56%);左室肥厚(LVH) 88例(73.33%),治疗组LVH患者51例(87.93%);ESRD组与健康组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钙蛋白(cTnI)与左心室质量(LVMI)呈线性相关性,r=0.223,P<0.05;与肾功能无相关性,r=0.125,P>0.05;iPTH与肾功能损伤程度、LVMI呈线性正相关性,r分别为0.365、0.412,P<0.05;不管治疗与否,iPTH与cTnI均为持续性正相关性,r分别为0.214,0.369,P<0.05.结论 ESRD患者继发高甲状旁腺激素血症为常见症状,cTnI上升与LVH也常存在,cTnI与iPTH呈密切相关性,治疗高甲状旁腺激素血症,可有效改善心肌损伤,利于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谢伟楠  刘智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1):1836-1839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使用帕立骨化醇后心功能相关参数的变化。   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2020年9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MHD的40例SHPT患者,收集患者使用帕立骨化醇前的一般资料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磷,以及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房内径(LAD)、缩短分数(FS)、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比较用药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   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患者用药后1、3、6个月iPTH明显下降(均P<0.05),钙、磷、钙磷乘积水平相对稳定。治疗6个月后,iPTH下降幅度≥50%的患者例数为21例(52.5%),≥30%的患者有28例(70.0%)。40例患者用药6个月后LVMI、LVM、IVST、LVDd、LVPWT、LVM明显下降(均P<0.01), FS升高(P<0.01),LAD、LVDs、EF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其中LVH组的患者LAD、LVMI、LVM、IVST、LVDd、LVPWT、LVM较前明显下降(均P<0.05),FS升高(P < 0.01),非LVH组的心功能相关参数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   结论  帕立骨化醇能够明显降低iPTH水平,有效治疗SHPT,对钙、磷及钙磷乘积影响较小,并且能够消退LVH或延缓其进展。   相似文献   

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3):225-22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心室肥大(LVH)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研究需要随机选取弋矶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80例病情相对稳定的MHD患者,所有患者血清FGF-23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其他需测定指标有血清钙、磷、iPTH等,所有入选患者检查超声心动图,依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后根据LVH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即LVH组59例和N-LVH组21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LVH组在透析龄、磷、钙磷乘积、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LVMI、FGF-23和iPTH上均高于N-LVH组(P<0.05),而LVH组在高密度脂蛋白和血红蛋白上均低于N-LVH组(P<0.05);LVMI与透析龄(r=0.840)、磷(r=0.900)、FGF-23(r=0.953)和收缩压(r=0.687)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GF-23、透析龄、收缩压和磷指标的升高是影响LVMI升高的重要因素。结论:MHD患者LVH与血清FGF-23、血磷等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FT)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84例CKD 3~4期合并SHPT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低蛋白饮食(0.6 g·kg~(-1)·d~(-1))加复方α-酮酸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低蛋白饮食,均观察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SCr、BUN、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血磷、HCO_3~-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钙水平明显升高,血磷、iPTH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HCO_3~-水平均较治疗前有升高,BUN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HCO_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KD 3~4期继发SHPT患者使用低蛋白饮食联合α-酮酸治疗具有降低血磷、iPHT、升高血钙以及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血液透析(HD)在终末期肾病(ESRD)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脏功能、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HFHD治疗)和对照组(HD治疗),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β_2-微球蛋白(β_2-MG)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心脏功能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BUN、 SCr、 iPTH和β_2-MG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清BUN、 SCr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PTH和β_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及E/A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FHD治疗对ESRD患者血液内各毒素的清除能力较突出,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纠正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seconda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观察肾性贫血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08-06~2010-07在我院血透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中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经活性维生素D3骨化三醇治疗10周,观察治疗前后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的变化.结果:所有被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经骨化三醇治疗后,iPTH水平从(444.68±263.52) ng/L下降至(304±25.53)ng/L.Hb由(79.91±21.82)g/L上升至(101.45±14.83)g/L,HCT由(25.27±7.37)%上升至(32.63 ±4.52)%,EPO的用量从(9000±1352)U下降至(6000±1322)U.结论:SHPT是导致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一个重要因素,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HPT有利于肾性贫血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心血管并发症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一个常见而严重并发症。患者常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增高,为了解iPTH的增高与左心室肥厚与收缩功能的关系特作此研究。 方法: 通过对25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脏超声与心功能检测及与血iPTH的相关分析, 了解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iPTH与LVH及收缩功能。 结果:1.随肾功能不全Ccr的下降,iPTH水平渐升高,EF下降,LVMI值加大,心脏损害加重。2. CKD3-5期iPTH与EF负相关,与LVMI正相关(P<0.05)3.不同原发疾病致肾功能不全iPTH的表达无显著差异,但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组所致心脏损害较慢性肾小球肾炎及其它病因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PTH增高是引起LVH与左心收缩功能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63例,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的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及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依据LVMI分成LVH组和非LVH组。并分析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甲状旁腺素(PTH)等实验室指标。结果经过3年CAPD,LVH发生率从58.7%升高到79.4%,相关危险因素有高龄、血压增高、低白蛋白血症、贫血、钙磷代谢紊乱、透析不充分等。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着LVH,控制血压、纠正贫血、改善营养状况、充分透析可以延缓LVH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帕立骨化醇辅助西那卡塞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管钙化的影响。将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96例SHPT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采用西那卡塞治疗)和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帕立骨化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FGF-23、钙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血管钙化情况。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FGF-23、血磷、钙磷积、iPTH、CACS评分、心脏瓣膜钙化率均显著降低,iPTH达标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上述指标显著降低,但血钙水平和iPTH达标率显著升高。结果说明,帕立骨化醇辅助西那卡塞对进行MHD治疗的SHPT患者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机体钙磷代谢,抑制血管钙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吴炜飞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23-24,2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iPTH)与EPO治疗低反应性贫血的关系。方法39例EPO治疗的低反应性贫血患者空腹采血测定Hb、Hct、SF、Ca2+、Pn、CRP、Alb以及Scr和iPTH,并对iPTH明显增高组进行干预,同时每2周测定iPTH、Hb/HCT等。结果39例EPO治疗低反应患者17例(占43.58%),iPTH升高22例(占56.42%),i胛H增高组EPO/Hct比值、磷(P)、钙磷乘积(CaxP)和iPTH水平均高于iPTH正常组,Hct、Hb低于胛H正常组;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治疗干预后血iPTH明显下降、Hb、Hct则均有明显回升。结论甲状旁腺激素升高是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常见且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