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百合科葱属植物葱Allium fistulos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反相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1H—NMR、^13C-NMR、ESI—MS等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葱子水提取物的50%乙醇大孔树脂洗脱部位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腺苷(Ⅰ),2,3,4,5,6.五羟基己酸(Ⅱ),1,4-二羟基-2-甲氧基苯(Ⅲ),S-顺式-烯丙基-L-半胱氨酸(Ⅳ),S-反式-烯丙基-L-半胱氨酸(Ⅴ),反-异扁柏脂素(Ⅵ),β-谷甾醇(Ⅶ)。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葱子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Ⅵ为首次从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草药回回蒜子(Rannunculus chinensis Bunge)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出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1)、咖啡酸(2)、tachioside(3)、蛇床子素(4)、蒽醌(5)、大黄素(6)、1,7-二羟基-6-甲氧基-2-甲基蒽醌(7)、β豆甾醇(8)和熊果酸(9)。结论化合物3、4、5、7为首次从回回蒜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中药蜂房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蜂房(nidusvespae)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蜂房中分离得到6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8-羟基喹啉-4-酮(1)、对苯二酚(2)、原儿茶酸(3)、对羟基苯甲酸(4)、咖啡酸(5)、胸腺嘧啶脱氧核苷(6)。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6均为首次从蜂房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云芝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以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云芝中分离并鉴定了八个化合物,分别为: 麦角甾-7,22-二烯-3β-棕榈酸酯(1),麦角甾-7,22-二烯-3β-醇(2),白桦脂酸(3),4-羟基苯甲酸(4),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5),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6),2-呋喃酸(7)和烟酸(8)。结论八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云芝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元宝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对元宝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和大孔树脂柱层析对化合物进行分离,并利用光谱技术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元宝草乙醇提取液的二氯甲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鉴定为二十八烷醇(octacosanol,化合物1)、三十烷酸(triacontanoic acid,化合物2)、豆甾醇(stigmasterol,化合物3)、苯甲酸(benzoic acid,化合物4)和1-羟基-7-甲氧基咕吨酮(1-hydroxy-7-methoxy-xanthone,化合物5);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鉴定为没食子酸(3,4,5-trihydroxy-benzoic acid,化合物6)、槲皮素(quercetin,化合物7)和1,3,6,7-四羟基咕吨酮(1,3,6,7-tetrahydroxy-xanthone,化合物8)。结论:除化合物7以外,其余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元宝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牛蒡子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方法对牛蒡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核磁图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牛蒡子中分离鉴定13种化合物,分别为牛蒡苷元,油酸,棕榈油酸,十四烷酸,14-二十八烯烃,β-谷甾醇,咖啡酸,咖啡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反式对羟基肉桂酸,罗汉松脂素,牛蒡酚B,络石苷元。结论化合物3,4,5,7,8,9,10为首次从牛蒡子中分离得到,为牛蒡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无梗五加果酚酸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五加科五加属植物无梗五加果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ODS柱色谱法以及制备液相色谱法对无梗五加果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已知的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乙醇(tyrosol,1)、对羟基苯丙酸(p-hydrocoumaric acid,2)、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3)、咖啡酸(caffeic acid,4)、4-(3,4-二羟基苯基)-2-丁酮[4-(3,4-dihydroxyphenyl)-2-butanone,5]、没食子酸(gallic acid,6)、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7)、邻苯二酚(pyrocatechol8,)。结论化合物5为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五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8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葫芦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技术对葫芦茶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技术结合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从葫芦茶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氢-4-(4'-羟基苯基)-5,7-二羟基香豆素(1)、二氢槲皮素(2)、顺式对羟基肉桂酸(3)、反式对羟基肉桂酸(4)、原儿茶酸乙酯(5)、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6)、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7)、对羟基苯甲酸(8)。结论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嫩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现代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金樱子叶的70%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儿茶素(1)、槲皮素(2)、柚皮素(3)、山柰酚(4)、没食子酸乙酯(5)、对羟基肉桂酸乙酯(6)、ω-hydroxypropioquaiacone(7)、3,4-二羟基苯乙醇(8)、邻羟基苯甲酸(9)、莨菪亭(10)、乙基-α-D-呋喃阿拉伯糖苷(11)、甲基-O-β-D-葡萄糖苷(12)。结论化合物11为首次从蔷薇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9为首次从金樱子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植物内生真菌HCCB00189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植物内生真菌HCCB00189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及制备HPLC等方法,对活性菌株的发酵物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对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其代谢产物中分离到5个化合物,鉴定为4-甲基苯甲酸羧甲基酯(1);4-甲氧甲酰基苯甲酸(2);4-羟甲基苯甲酸(3);4’,7-二羟基异黄酮(4)和4’,5,7-三羟基异黄酮(5)。抗肿瘤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4,5对肿瘤细胞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从植物内生真菌HCCB00189代谢产物中分离到抗肿瘤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
温倩 《药学实践杂志》2010,28(3):225-227
目的研究西南文殊兰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层析方法分离西南文殊兰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通过其化合物理化性质及各种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鉴定为:-sitosterol(1),daucosterol(2),5-methyl-2,4(1H,3H)-pyrimidinedione(3),-purine(4),p-hydroxybenzonic acid(5),ethyl 4-hydroxybenzoate(6),cinnamyl D-glucopyranoside(7),benzyl-D-glucopyranoside(8),adenosine(9),uridine(10),Z-cinnamic acid(11),5-O-nitrosouridine(12),3-methyl-1H-pyrimidine-2,4-dione(13),N-methyl-benzamide(14),E-cinnamic acid(15)。结论化合物3~4、7~10、12~14为首次从西南文殊兰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李珊珊  张琦  李鑫  许婧  郭远强 《药学研究》2019,38(4):194-197
目的 研究冬凌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中压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对冬凌草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利用噻唑蓝(MTT)法测试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结果 从冬凌草中共分离鉴定6个化合物,分别为:rabdosianin A(1)、parvifoline G(2)、rabdoternin C(3)、betulin(4)、betulinic acid(5)、古柯二醇(6)。结论 化合物6为首次从香茶菜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5为首次从冬凌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1.45 µmol·L-1。  相似文献   

13.
薤白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薤白7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胡萝卜苷十一烷酸酯(3)、腺苷(4)、琥珀酸(5)、紫丁香苷(6)。结论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百合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木蝴蝶挥发性成分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及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开展中药木蝴蝶挥发性成分的体外抗肝肿瘤作用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木蝴蝶挥发性成分进行结构表征,该研究为探讨木蝴蝶挥发性成分抗肿瘤作用及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体外药效评价法,开展木蝴蝶挥发性成分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对有效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方法,开展木蝴蝶抗肝肿瘤有效组分挥发性成分的结构表征研究。结果 木蝴蝶挥发性成分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GC-MS分析,推断出19种化合物,其中甾醇类、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结论 木蝴蝶挥发性成分是中药木蝴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有效组分,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可能为烃类、苯类、甾醇类、酸类、酯类、酮类等化合物。本研究使木蝴蝶挥发性成分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更加明确,为木蝴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滇藏荨麻根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荨麻属植物滇藏荨麻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制备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1H-NMR1、3C-NMR、EI-MS等数据以及与对照品对照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滇藏荨麻根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3-酮(1)、4-羟基反式桂皮酸(2)、4-羟基苯甲醛(3)、4-甲氧基苯甲酸(4)、4-羟基苯甲酸(5)、己二酸(6)、二十四烷酸甲酯(7)、2-羟基二十四烷酸甲酯(8)、胡萝卜苷(9)、β-谷甾醇(10)。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滇藏荨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6~8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孙小玲  何凡 《中国药师》2016,(11):2017-2019
摘 要 目的:研究牛蒡根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柱色谱和制备液相等方法对牛蒡根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牛蒡根乙酸乙酯部位共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咖啡酸甲酯(2)、8- 甲氧羰甲基-对羟基肉桂酸(3)、3-O-咖啡酰奎宁酸甲酯(4)、咖啡酸(5)、3,4-O-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6-a)和3,5-O-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6-b)、乙二醇(7)。结论:确定其中8- 甲氧羰甲基-对羟基肉桂酸(3)为首次从菊科植物中分离获得;3-O-咖啡酰奎宁酸甲酯(4)、3,4-O-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6-a)和3,5-O-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6-b)为首次从牛蒡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头兔耳风Ainsliaea macrocephala(Franch)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萃取、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大头兔耳风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进行分离;利用IR、^1H—NMR、^13C-NMR、MS等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大头兔耳风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西米杜鹃醇(1),豆甾醇(2),Bis(2-ethylhexyl)phthalate(3),正十八烷酸(4),2-羟基亚麻酸(5),9-十八碳烯酸甘油三酯(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海金沙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根的化学成分。方法海金沙的干燥根及根茎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经过萃取后正丁醇层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并结合理化性质,波谱学分析及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正丁醇层分离并鉴定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benzoic acid,1)、芹菜素(apigenin,2)、3,4-dihydroxybenzoic acid4-O-(4′-O-methyl)-β-D-glucopyranoside(3)、罗汉松甾酮C(makisterone C,4)、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5]。结论化合物1、2、5均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绿花鹿蹄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绿花鹿蹄草(Pyrola chlorathaSw.)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解析、理化常数分析及文献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绿花鹿蹄草的体积分数为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蒲公英萜醇(taraxerol,1)、香草酸(vanillicacid,2)、丁二酸(succinic acid,3)、槲皮素(quercetin,4)、毛花猕猴桃酸B(asiatic acid,5)、高熊果酚苷(homoarbutin,6)、金丝桃苷(hyperin,7)、草夹竹桃苷(androsin,8)。结论1~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