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叶荨麻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宽叶荨麻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多种波谱数据以及和对照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宽叶荨麻地上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a,6β-二羟基胡萝卜苷(Ⅰ)、2a,3a,19a-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Ⅱ)、2,3,4,9-四氢-1 H-吡啶骈[3,4-b]吲哚-3-羧酸(Ⅲ)、2,3,4,9-四氢-1-甲基-吡啶骈[3,4-b]吲哚-3-羧酸(Ⅳ)、东莨菪素(Ⅴ)、对羟基桂皮酸(Ⅵ)、对甲氧基苯甲酸(Ⅶ)、己二酸(Ⅷ).结论 化合物Ⅰ~Ⅷ均为首次从宽叶荨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Ⅲ、Ⅳ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对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96例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电图变化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获得3~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再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16例次,发生率为33.33%;对照组发生31例次,发生率为64.58%;观察组发生例次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针对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发挥作用,抑制血栓的形成,从根本上阻止了冠状动脉的再次闭塞,因此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NSTE-ACS 患者160例,其中高危者72例,非高危(中、低危)者88例。比较fQRS在高危及非高危NSTE-ACS 患者中的发生率,并比较fQRS组与无fQRS组NSTE-ACS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NSTE-ACS 高危患者中有fQRS者20例(27.78%),非高危患者中有fQRS者12例(13.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组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LVEF≤40%)、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68.75%、43.75%、18.75%和12.5%;而无 fQRS 组分别为45.31%、21.88%、5.47%和1.5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TE-ACS高危患者fQRS发生率高。出现fQRS的NSTE-ACS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高,故fQRS可作为预测NSTE-ACS近期预后及筛查高危患者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滇藏荨麻根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荨麻属植物滇藏荨麻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制备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1H-NMR1、3C-NMR、EI-MS等数据以及与对照品对照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滇藏荨麻根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3-酮(1)、4-羟基反式桂皮酸(2)、4-羟基苯甲醛(3)、4-甲氧基苯甲酸(4)、4-羟基苯甲酸(5)、己二酸(6)、二十四烷酸甲酯(7)、2-羟基二十四烷酸甲酯(8)、胡萝卜苷(9)、β-谷甾醇(10)。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滇藏荨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6~8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宽叶荨麻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以及和对照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宽叶荨麻地上部分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3β-羟基-5-烯-欧洲桤木烷醇(Ⅰ)、豆甾-4-烯-3-酮(Ⅱ)、1,3-二肉豆蔻酸-2-山梨酸-甘油三酯(Ⅲ)、α-香树脂醇(Ⅳ)、β-香树脂醇(Ⅴ)、羽扇豆烷醇(Ⅵ)、4-羟基苯甲酸(Ⅶ)、正二十八烷醇(Ⅷ)、正二十八烷酸甲酯(Ⅸ)、十六烷酸(Ⅹ)、十一烷酸(Ⅺ)、胡萝卜苷(ⅩⅡ)、β-谷甾醇(ⅩⅢ)。结论化合物Ⅰ~ⅩⅢ均为首次从宽叶荨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Ⅺ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UA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对照组患者,以及UA组不同Braunwald分级患者的血浆BNP的水平。结果:UA组血浆BNP的水平明显高于SA组、对照组(P<0.01);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水平与Braunwald分级呈正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与U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检测上述指标对UA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评价辛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在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非ST段抬高性ACS病例6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36)(辛伐他汀,20 mg/d)和强化治疗组(B组,n=32)(辛伐他汀,40 mg/d),均于起病24 h内给药,总疗程6个月。结果辛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非ST段抬高性ASC,除具有显著的调脂作用外,亦可降低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安全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非ST段抬高性ACS患者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宽叶荨麻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以及和对照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宽叶荨麻地上部分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3β-羟基-5-烯-欧洲桤木烷醇(Ⅰ)、豆甾-4-烯-3-酮(Ⅱ)、1,3-二肉豆蔻酸-2-山梨酸-甘油三酯(Ⅲ)、α-香树脂醇(Ⅳ)、β-香树脂醇(Ⅴ)、羽扇豆烷醇(Ⅵ)、4-羟基苯甲酸(Ⅶ)、正二十八烷醇(Ⅷ)、正二十八烷酸甲酯(Ⅸ)、十六烷酸(Ⅹ)、十一烷酸(Ⅺ)、胡萝卜苷(ⅩⅡ)、β-谷甾醇(ⅩⅢ)。结论化合物Ⅰ~ⅩⅢ均为首次从宽叶荨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Ⅺ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