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介绍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 :用DHS治疗不同类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76例。结果 :随访 70例 ,平均 11月 ,疗效满意。结论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 ,DHS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所发生的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不断上升,而且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往往导致肺炎、泌尿道感染及褥疮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是一种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能满足早期下床活动的手术内固定系统。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使用PFNA [创生医疗器械(中国)有限公司]微创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72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蒋学国  张红玉  胡婧  耿昕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47+149-147,149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评价。方法 2006年6月到2011年6月,我院应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人股骨转子间骨折37例,男19例、女28例;年龄80-96岁,平均85.6岁;术后按创伤性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 31例患者术后获得6-24个月随访,优24例、良6例、差1例,有一例术后不足一月死于脑血管疾病。结论应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好,同时也是解决高龄老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较好方法,明显减少卧床时间,并发症少,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对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多种不同方法内固定术。结果对57例患者经4-2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0例,以股骨上端外侧为切口,将骨折复位后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骨折部位。结果: 随访6~12个月,骨折均达到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退钉、髋内翻等畸形。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螺钉可以从多个角度固定骨折,增加骨折的稳定性,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单臂外固定架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6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固定术。结果:术后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周。均无并发症,髋、膝关节功能恢复或接近正常。结论:使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米宁  高仕长 《重庆医学》2013,(28):3353-3354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两种方法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60例,其中PFNA组32例,DHS组28例。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5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0例患者随访10~25个月,平均17个月,与DHS组相比,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低,骨折愈合时间短,按Harris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利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6年PFNA手术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8例,经术后随访1-3年,对比术前及术后的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术后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7.4±8.5)分提高到(86.7±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优点有微创、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抗旋转力强、固定牢固,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粉碎性骨折患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行闭合复位PFNA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4例为观察组,同期行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显著<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2%(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便、安全性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操作技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47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透视下闭合复位,小切口置放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结果 骨折复位效果好,内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结论 微创操作动力髋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满意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在高龄粉碎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本院收治的24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本组24例患者全部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优良率达72.7%。结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在近期疗效上固定牢固,能早期下床活动,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122例,按照不同固定方式将其分为动髋螺钉(DHS)治疗57例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65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髋关节的功能。结果:PFNA组骨折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2个月,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髋关节的功能方面也优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33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33例经9~46个月随访,根据Harris评分,平均86.3分,优良28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恢复快,下床早,能减少卧床并发症,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高龄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49例,应用Harri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49例均顺利通过手术,住院期间无病死病例,随访时间6~36个月,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生活可自理。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尤其是内科疾病较严重,一般情况较差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价值。方法:对32例一般情况较差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评价其疗效。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所有患者均可独立或借助手杖行走。其中:优22例,良8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94%。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可明显缩短卧床时间,显著降低卧床并发症,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并采用Harris评分评定优良率。结果:20例均顺利通过手术,随访时间6~36个月,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Harris评分评定优良率为90%。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黄伟 《安徽医学》2011,32(8):1154-115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3例采取正常护理措施作为对照组,余下43例在正常护理基础上并给予心理干预作为实验组,观察分析并评价两组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在术后的各个职能方面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毅 《当代医学》2011,17(19):53-54
目的探讨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8月~2010年7月采用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1例。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骨水泥半髋置换治疗。结果 1例术后出现消化道感染,1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治疗后均治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全部愈合,关节功能优良,均获得伤前的功能和生活质量。结论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防止并发症发生或加重、提高生活质量,术前积极处理内科疾患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强  李家林  卿忠 《四川医学》2009,30(7):1136-1137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5月手术治疗1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FNA最佳适应证是高龄骨质疏松的不稳定转子间骨折,而对于稳定的A1骨折可采用DHS或PFNA,对于有严重骨质疏松者,PFNA更佳;对不稳定的A2、A3型骨折,PFNA更为适宜.结论 对于高龄骨质疏松和不稳定A2、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最好选用PFNA治疗.  相似文献   

20.
王建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8):936-936,100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多发病,且有并发症多、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尤其高龄、骨质疏松、严重粉碎等不稳定骨折治疗上仍然是一个难题。我院2001年2月~2009年5月收治3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治疗失败12例,现就失败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