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病辨证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2%,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的辨病辨证方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5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观察组患者接受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谷维素片及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两组的疲劳评定量表(FAI)、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各有9例、23例、11例、5例,对照组中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各有3例、10例、20例、24例,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FAI评分、SCL-90评分较治疗前降低,SF-36评分较治疗前增加,且上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推拿疗法能够有效地减轻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程度,改善其精神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方法 将244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2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62%优于对照组的78.69%,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死亡率0.82%与对照组的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脑血栓可因人制宜,辨证施治,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然后予以辨证推拿治疗;对照组予以目前临床常用的一般的辨病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Ly-sholm总评分及ROM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支撑、跛行、疼痛、肿胀、爬楼梯、下蹲及Lysholm总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推拿在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方面较一般推拿治疗方法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储红英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1):1206-120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穴位贴敷联合电针治疗老年神经根型颈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理情绪的影响,为临床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 80例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穴位贴敷联合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后在中医证候、疗效、相关评分等情况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积分上,两组治疗末在颈痛程度、颈痛与睡眠、手臂放射症状、每日持续时间、携带物件、阅读和看电视、工作和家务、社交活动、驾驶上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积分上,两组治疗末VAS、 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PI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痊愈率25%、总有效率77.5%,观察组痊愈率45%、总有效率9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改善穴位贴敷联合电针治疗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减轻疼痛,增进疗效,对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阳和汤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CU)效果以及对患者中医症候、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4例CU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阳和汤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的78.57%(P<0.05);2组风团以及综合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2组CD4+水平均升高(P<0.05),CD8+、CD4+/CD8+、NK细胞和IgE、IgG水平均降低(P<0.05),25(OH)D水平均上升(P<0.05),MMP-9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结论阳和汤辨证治疗CU临床效果良好,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趋于正常,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27-130
目的 探讨中医药辨证施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疼痛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7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00 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50 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药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3 个月观察组患者VAS 评分分别为(2.52±0.76)分及(1.12±0.3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主观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及日常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药辨证施治方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后疼痛及中医症状评分。  相似文献   

8.
李慎茂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725-1727
目的:探索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7例确诊的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痤疮饮加减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和西咪替丁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1.79%,西医组总有效率72.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痤疮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辩证施治法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脑血栓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露醇、血塞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治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0%,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中,观察组死亡率为6.0%,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8.0%,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疗法治疗脑血栓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脑血栓5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局部取穴+辨证取穴+辨病取穴治疗面瘫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内住院接受治疗的面瘫患者中选取5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患者。观察组取穴采用局部取穴+辨证取穴+辨病取穴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取穴方法,平补平泻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瘫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局部取穴+辨证取穴+辨病取穴方法,能够获得显著临床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刘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270-327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结合远红外穴位敷贴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秋季腹泻患儿74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结合远红外穴位敷贴给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并分析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d后,观察组患儿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8%(P<0.05);且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辨证结合远红外穴位敷贴给药治疗秋季腹泻疗程较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化浊补肺方辨治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7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化浊补肺方辨治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的起效、缓解情况,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研究组咳嗽、咳痰的起效时间、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浊补肺方辨治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医辩证施治用于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70例脑血栓患者,根据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施治,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28%高于对照组74.28%,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施治用于脑血栓效果良好,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辨证应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3组,A组40例为辨病辨证结合治疗组,B组40例为辨病治疗组,C组40例为常规西药治疗组。A组在辨病基础上辨证加用芪苈强心胶囊,B组辨病加用芪苈强心胶囊,C组单用西药;疗程8周。观察血浆NT-proBNP水平、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中医证候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3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LVEF、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A组心功能分级、LVEF、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和NT-proBNP水平下降均优于B、C组(P<0.05,P<0.01)。治疗后各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对血浆NT-proBNP水平的抑制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在辨病基础上辨证运用芪苈强心胶囊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基于玄府理论辨证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NPDR患者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32例52眼给予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治疗组32例54眼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结果二组治疗共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0.7%,优于对照组的59.6%(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玄府辨证治疗NPDR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西医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7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西医单独治疗(对照组48例)以及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观察组49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8%)与对照组(75.0%)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西医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黄日材 《右江医学》2008,36(2):148-149
目的探讨西比灵联合中医辨证治疗低血压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6例,采用西比灵联合中医辨证施治,对照组208例,单用西比灵与谷维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23.56%,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脑电图复查转为正常,观察组为96.08%,对照组为29.41%,比较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嗜睡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持续治疗10天后,观察组的嗜睡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比灵联合中医辨证施治可提高低血压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谢粉兰 《甘肃医药》2010,(6):668-67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NPDR患者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34例40眼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另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等静脉输液治疗;观察组34例48眼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共2月,观察组总有效率89.9%,优于对照组的74.0%(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辨证治疗NPDR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三联疗法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9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9)和观察组(n=80)。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盆腔粘连分离、输卵管疏通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三联疗法(本科室协定方口服,中药保留灌肠,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连续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记录2组患者术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体征积分、输卵管通畅情况及术后妊娠情况,采用卡方检验评估其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7.50%)相比对照组(81.01%)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中医体征总有效率(95.00%)相比对照组(78.50%)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83.75%)优于对照组(65.8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内妊娠率(62.50%)明显高于对照组(41.7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25%)优于对照组(83.54%),2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三联疗法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能改善中医证候、体征有效率,促进输卵管再通,提高宫内妊娠率,从而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