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慧 《吉林医学》2009,30(23):3048-3048
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由颅内、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和某些体液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发作性疾病。神经性头痛包括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常因情绪紧张、生气而使调节血管运动神经功能失调反射性地引起。2005年-2008年笔者使用针刺配合推拿的方法治疗神经性头痛患者3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由于颅内外血管神经调节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发作性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以及某些神经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以致发生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头痛的一种病症。难以治愈,亦易复发,临床尚无特效、可靠治疗方案。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笔者运用穴位注射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98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管神经性头痛从肝论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头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病程缠绵,治疗困难,经久不愈。主要表现为一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往往反复发作或两侧交替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性、剧烈性、搏动性疼痛。重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的慢性疾病之一。故笔者对肝与血管神经性头痛二者关系的理论基础、病因病机及治疗方药予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血管、神经性头痛均为发作性头痛。血管性头痛是一种发作性头部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及体内某些化学物质暂时性改变引起的头痛 ;神经性头痛则是颅内某些神经功能偏亢 ,释放如乙酰胆碱、5—羟色胺、缓激肽等活性物质 ,当这些物质直接兴奋神经末梢的痛觉感受器时 ,冲动便可传入脊髓后根的神经细胞 ,经由脊髓丘脑侧束 ,进入内囊 ,传布至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第一感觉区 ,引起有定位特征的痛觉。血管、神经性头痛往往反复发作 ,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目前 ,临床常用的西药有麦角胺类苯乙肼、心得胺、消炎痛等 ,虽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但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旭东 《医学文选》2004,23(3):339-340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属中医“头痛”、“头风”、“脑风”的范畴.西医治疗方法甚多,但疗效不稳定,易反复发作,且多有副作用.近年来,我们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天麻川芎胶囊)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神经性头痛多由大脑神经功能调节紊乱和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以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偏侧或双侧头痛为主要表现[1]。2009年4月—2010年4月,我们运用头痛宁胶囊治疗神经性头痛30例,并与尼莫地平片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彩色经颅多普勒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李文伦,郭玉峰(潍坊市人民医院261041)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常见病,在彩色经颅多普勒(TCD)问世之前,尚无一种理想的客观检查手段。TCD的问世,对本病的认识有了突破性进展。本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灌注显像技术,观察针刺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量的改变情况,探讨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针刺前后局部脑功能状态和SPECT技术对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判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符合临床血管神经性头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针刺前后分别进行了SPECT 99mTc-ECD脑灌注显像检查,并对此类患者针刺前后局部脑血流灌注改变和易损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SPECT检查中发现大脑皮质不同的功能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流灌注异常,以额叶和颞叶功能受损最常见。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针刺前后,血流灌注降低病灶放射性摄取改变差异显著,通过结果分析,可以得出针刺可使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脑血流灌注降低病灶增加放射性摄取,即明显改善了局部脑血流灌注量。结论应用SPECT显像技术可直接观察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针刺前后局部脑血流灌注量的改变情况,可客观定量分析针刺治疗效果,对以后评价、判断治疗疗效和针刺选穴等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一种直观可行的客观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头痛的经颅多普勒与脑电图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头痛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颅内外血管舒缩障碍所产生的头痛。本文收集我科1999年7月至2002年5月期间110例临床确诊为血管性头痛的患者同时作经颅普勒(TCD)和脑电图(EEG)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管神经性头痛发病率逐年提高并且趋于年轻化。中医药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和潜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作用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因此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研究日益增多。对近年来有关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总结了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药物,为治疗该病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国际头痛协会分类血管神经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以及与组织结构无关的各类杂头痛。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多认为本病是一种发作性头颅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障碍,与遗传、内分泌和精神因素有关,可因各种因素如气候、季节、劳累、月经、饮酒、饮食、情绪等诱发。本病以偏头痛最为常见,发病率占总人数的  相似文献   

12.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的常见病,属中医"头痛"范畴.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八种治疗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5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采用针刺进行治疗,同时设对照组58例,对两组的疗效及治疗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针刺组在疗效和治疗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疗法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天麻通络胶囊配芍药甘草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2月-2005年3月,笔者采用天麻通络胶囊配芍药甘草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3例,疗效显著。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症。病程缠绵,治疗困难。而运用本疗法,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沈鼎烈 《四川医学》2001,22(12):1184-1186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 ,根据国外流调资料 ,约10 %~ 15 %人群患有偏头痛。1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过去认为偏头痛是血管紊乱所致 ,最近的观点考虑为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所引起 ,其理由是 :在头痛出现前有预兆症状提示下丘脑功能障碍 ;存在的局灶性神经紊乱不能单独用脑血流量改变来解释 ;许多头痛伴随自主神经及全身功能障碍 ;脑磁图改变显示发作间期大脑功能率乱 ;偏头痛患者中 5 - HT功能改变 ;三叉神经 -血管系统内存在由神经系改变所诱发的炎性紊乱。据此 ,认为炎症过程和激活三叉神经 -血管系统的递质 (包括 5 - HT)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起重…  相似文献   

16.
辨证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8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总有效率84.9%,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管神经性头痛采用中医辨治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又以血管神经性头痛为多,或称偏头痛,是由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属脑血管机能性疾病,以搏动性疼痛、恶心和畏光为特点,其疼痛部位多偏于一侧颈项部,也可旁及另一侧,甚至全头,发作的严重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变化多端,部分患者在发作前伴有视觉、感觉、运动或情绪紊乱的先兆症状。我  相似文献   

18.
血管神经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属于中医“偏头痛”范畴,可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因素而诱发。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进展概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一奇散加减与单用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血管神经性头痛12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一奇散方加减)87例和对照组(单用西药)4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血管神经性头痛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61%)显著高于对照组(50%)。提示:本方通过从风、痰、瘀综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有很好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针药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疗效。方法:24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各80例。结果:针刺纽、中药组、针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88.75%、9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