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光动力疗法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以血啉甲醚 (HMME)为光敏剂的光动力效应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LEW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5只、关节炎组 10只、治疗组 15只。关节炎组和治疗组用Ⅱ型胶原蛋白诱发关节炎 (CIA)。治疗组在大鼠出现踝关节红肿后 1周 ,炎症达到高峰时进行光动力治疗 (PDT)。随机治疗大鼠一侧的踝关节 ,对侧作为单纯HMME对照。治疗方法是大鼠麻醉后尾静脉注入HMME 10mg kg ,2 0min后踝关节照光 ,激光波长 6 2 7 8nm ,功率密度 10 0mW cm2 ,照射时间 10 0 0s,能量密度 10 0J cm2 。治疗后 2周取关节进行病理评分。结果 关节炎组滑膜细胞增生 ,血管翳形成 ,并侵蚀和破坏软骨和骨 ;治疗组滑膜细胞增生不明显 ,软骨和骨完整。病理评分治疗组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及软骨破坏、骨破坏和总分较关节炎组和HMME组低 ,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在HMME 10mg kg,激光功率密度 10 0mW cm2 、能量密度 10 0J cm2 的条件下 ,光动力疗法能够有效地减轻CIA的滑膜细胞增生 ,减轻血管翳的形成及对软骨和骨的破坏 ,起到保护软骨和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光动力疗法作为治疗肝癌的新方法,能直接杀死肝癌细胞,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调节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机制,有创伤.小、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患者一般情况尚可但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脏肿瘤,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多次光动力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单次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188Re-硫化铼放射性滑膜切除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88Re-硫化铼关节滑膜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患者分为血友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2组,关节腔内注入222-444MBq^188Re-硫化铼,行放射滑膜切除。术后3-6个月根据影像学检查(MRI)及临床表现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MRI及临床表现结果示,^188Re-硫化铼滑膜切除能使增厚的滑膜变薄,炎性细胞减少,血友病患者关节腔出血次数减少。结论:^188Re-硫化铼能有效切除炎性滑膜,能减轻血友病关节炎关节症状和减少关节腔内出血次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和风湿宁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IL-22水平的影响,为其治疗机制的研究提供新靶点。方法分离、纯化、培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并分别加入MTX(MTX组)、复方风湿宁(复方风湿宁组)、MTX联合复方风湿宁(联合组)进行共培养,MTT法检测MTX和复方风湿宁对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滑膜成纤维细胞IL-22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caspase-9的mRNA表达。结果联合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caspase-3、caspase-9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IL-2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但MTX组和复方风湿宁组之间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TX和复方风湿宁均可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IL-22水平,抑制细胞增殖反应,且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效果,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5.
手及腕关节MRI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讨MRI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以多关节痛为主诉的患者行双手及腕关节MR扫描(经随访证实,其中54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22例为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观察其MRI有无滑膜强化或增厚(包括有无对称性)、骨侵蚀、骨髓水肿、肌腱炎及关节积液等征象,及各种征象对诊断的作用。根据不同MRI征象的出现频率,使用Bayes判别分析的方法尝试寻找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RI诊断标准。结果本组5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12例为MRI早期诊断。以对称性滑膜强化或增厚为诊断标准时,灵敏度85.19%,特异度86.36%。结论MRI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可靠手段之一,并可应用于早期诊断。当MRI扫描出现对称性滑膜强化时,高度提示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当对称性滑膜强化或增厚与骨侵蚀、骨髓水肿、肌腱炎、关节积液中的至少任何1项并存,或当非对称性滑膜强化或增厚与上述至少任何2项并存时,应该考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滑膜改变的超声表现。方法 :将膝关节滑膜分为髌上囊区、胫腓侧副韧带区、腘窝区及中央区,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膝关节不同区域滑膜的超声表现。结果:类风湿膝关节炎4个区域滑膜可部分或全部受累,累及处较正常膝关节滑膜均有不同程度增厚或增生。结论:超声分区描述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更加全面,能为临床医师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病变会继续加重甚至致残.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近几年兴起的治疗RA的新颖疗法,作为一种选择性杀伤病变组织而不伤及正常组织、创伤小的新型疗法,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笔者简述PDT的原理,着重综述PDT治疗RA可用的光敏剂和PDT治疗条件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评估腕关节滑膜改变在早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ACR/EULAR评分小于6分的25例患者腕关节进行MR成像,动态随访观察滑膜的改变,分析腕关节滑膜MRI评分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结果 25例患者均进行了MRI检查,所有病例均进行了随访,对12例怀疑有滑膜改变的患者进行了增强检查,滑膜轻度增厚10例,2例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MRI增强扫描在动态随访观察早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具有较好的价值,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光动力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本文就应用光动力疗法治疗RA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RA病因及病变机制RA是一种主要侵及关节、特别是滑膜关节 ,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1 ] 。各国学者尽管在RA病因及发病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至今尚无确切结论。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遗传背景、免疫异常及感染因子参与RA的发病[2 ] 。携带SA易感基因者在某种病原体感染后 ,出现以关节滑膜及软骨为靶组织的免疫反应 ,持续的免…  相似文献   

10.
四肢类风湿性关节炎MRI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四肢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42 个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MRI表现及X线表现。结果:MRI可以清楚显示四肢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滑膜增生、软骨关节面破坏、骨性关节面侵蚀及骨内囊肿形成、韧带及关节囊增厚、腱鞘积液及关节变形等所造成的形态和信号改变。但MRI在反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骨质疏松方面不如X线照片。结论:MRI可较全面反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有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关节内游离体是很少见的。本文报告4例有游离体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3例为多关节内游离体,1例游离体限于膝关节,4例均有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临床上均有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常见的关节内游离体继发于骨软骨骨折,滑膜骨软骨瘤病,及退行性关炎节。炎有骨软骨骨折者常提供一外伤病史,具有一个或少量游离体,组织学显示在软骨细胞之间有大量均匀的软骨间质。滑膜骨软骨瘤病可分三期:活动期,变形期和静止期,其中变形期形成游离体和滑膜结节,静止期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临床拟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平片检查未见确切异常而行MRI检查的患者资料。结果:12个膝关节中滑膜增厚及血管翳形成12例;关节软骨破坏10例;骨髓水肿6例;骨侵蚀5例;关节积液7例。结论:MRI能反映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病理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并可辅助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疾病,成人发病率约为0.5%-1.0%。其治疗方案一直在改进,早期诊断对治疗非常重要。然而,该病表现多种多样,病变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显微磁共振成像(microscpic MRI)显示手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滑膜增厚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征象的价值。方法:30名疑有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男21 名,女9名)行显微MRI检查,将直径47 mm的表面线圈放在感关节疼痛的手指上。共53个关节(45个掌指关节,8个指节间关节)。扫描序列采用横断面及冠状面3D T1-FFE、T2TSE 和对比增强抑脂3D T1-FFE序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MR 诊断标准为:关节和肌腱周围滑膜不规则状或结节状增厚,T2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肺部表现孙滨芳,孙知元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也是最常见的一种风湿性疾病。RA以关节内的滑膜炎症起病,经久不愈则导致滑膜增厚,血管臀形成,软骨及软骨下骨质破坏,最终关节发生畸形及强直。RA...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治疗浅表食管癌的有效方式,有效率为75%一80%。这种方法通过激光激发光敏剂,产生单线态氧,选择性的破坏肿瘤组织。光动力疗法治疗可用于不适合外科手术的浅表食管癌,也可用于曾行黏膜或黏膜下切除的浅表食管癌患者,还可用于放化疗后的局部复发病灶。光动力疗法治疗浅表食管癌的有效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尚未被研究。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比较浅表食管癌患者在放化疗后与单纯光动力疗法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正目的:比较体内光动力治疗与体外光动力疗法对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2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体内光动力治疗组及体外光动力治疗组,每组5只兔。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施以改良Hulth方法建立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造模8周后,进行光动力疗法治疗。采用HE染色观察软骨形态结构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COMP、YKL-40及  相似文献   

17.
介绍MR各种技术对于鉴别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的应用价值及其技术进展,通过常规MRI及增强MRI可对两者的各种征象进行鉴别,近年来动态增强MRI通过滑膜强化率和滑膜厚度可以反映滑膜内血管化的程度,进而可以反映滑膜炎的活动性程度,同样可以从另一角度对两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8.
介绍MR各种技术对于鉴别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的应用价值及其技术进展,通过常规MRI及增强MRI可对两者的各种征象进行鉴别,近年来动态增强MRI通过滑膜强化率和滑膜厚度可以反映滑膜内血管化的程度,进而可以反映滑膜炎的活动性程度,同样可以从另一角度对两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9.
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及化疗等,而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肿瘤治疗领域内一项新的、引人注目的方法。它的基本过程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选择性蓄积在病变处的光敏剂,光敏剂随之活化并与氧分子作用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单线态氧及活性氧物质,经过直接与间接作用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副作用小,对实体肿瘤尤其是浅表性肿瘤,如皮肤基底细胞癌等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光敏剂、光及组织氧是现代光动力疗法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并综述了光动力疗法的理论基础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增生性瘢痕主要特征为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胶原等结缔组织基质的过度堆积.临床上增生性瘢痕的治疗常采用物理治疗、手术切除、激光治疗以及糖皮质激素注射等,但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疗效欠佳,不良反应较多甚至会造成新的损伤从而加重瘢痕的发生.光动力疗法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殖、干预胶原的产生,治疗效果突出、创伤性小且不良反应少,目前已成为瘢痕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