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新疆喀什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8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探讨本地区耐药结核病和菌型流行情况。 方法 收集2010年6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新疆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确诊的214例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对分离培养的214株分枝杆菌采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包括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氧氟沙星、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8种抗结核药物)和菌型鉴定试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4株分离株中175例(81.78%)为人结核分枝杆菌,39例(18.22%)为牛结核分枝杆菌,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29.14%,51/175)与牛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12.82%,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8,P=0.034),人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率(5.71%,10/175)与牛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率(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1,P=0.267);患者总耐药率为26.17%(56/214),初治患者耐药率25.97%(20/77),复治患者耐药率26.28%(36/13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3,P=1.00)。8种耐任一抗结核药物耐药率占前四位的分别为: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 结论 新疆喀什地区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仍较严重,分型以人结核分枝杆菌为主,在结核病治疗工作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泰安市结核病防治院痰培养阳性肺结核就诊患者的耐药状况。 方法 就2011年1月至12月在泰安市结核病防治院就诊的233例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对S、Km、INH、RFP、EMB和PAS等6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情况及耐药类型进行分析。初治组患者171例,复治组患者62例,结果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33例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率为52.36%(122/233),其中初治痰培养阳性患者耐药率为51.46%(88/171);复治痰培养阳性患者耐药率为54.84%(34/62)。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较高,INH耐药率最高(30.04%,70/233),其次是S(24.46%,57/233)、EMB(23.18%,54/233)和RFP(16.74%,39/233)。耐药类型中,主要是多耐药结核病(50.00%,61/122),其次是单耐药结核病(28.69%,35/122)和MDR-TB(21.31%,26/122)。233例患者的MDR-TB耐药率为11.16%(26/233),复治患者中MDR-TB的耐药率(19.35%,12/62)高于初治组(8.19%,14/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4,P<0.05);用过抗结核药的初治患者中MDR-TB的耐药率(23.08%,6/26)高于未用抗结核药的初治患者(5.52%,8/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9,P<0.05)。 结论 泰安市结核病防治院就诊的痰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总体耐药率及INH、S、EMB和RFP的耐药率较高;复治患者和曾用过抗结核药的初治患者更容易发生MDR-TB。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肺结核耐药现状,探讨影响复治患者耐药产生的因素。 方法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在广西开展结核病耐药性监测,对14个市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30个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门诊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纳入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41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22例。收集复治患者社会和既往临床诊疗信息。收集痰标本培养,培养阳性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药敏试验。对硝基苯甲酸(PNB)培养法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对复治患者社会经济以及既往诊疗因素对耐药的影响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 结果 监测收集到1545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患者,总耐药率17.22%(266/1545);其中新发涂阳患者耐药率为11.97%(142/1186),复治涂阳患者耐药率为34.54%(124/359),复治患者总耐药率高于新发患者(χ2=98.473,P=0.000)。耐多药率为6.28%(97/1545);其中新发涂阳患者耐多药率为2.45%(29/1186),复治患者耐多药率为18.94%(68/359),复治患者耐多药率高于新发患者(χ2=127.450,P=0.000);广泛耐多药率为0.19%(3/1545),全部为复治患者,复治患者广泛耐多药率0.84%(3/359)。复治患者耐药单因素分析表明,女性患者耐药率高于男性(OR=2.009,95%CI:1.145~3.523, χ2=6.062,P=0.014);壮族患者耐药率高于汉族(OR=1.609,95%CI:1.024~2.529,χ2=4.289, P=0.038);首次诊疗机构为综合医院的患者耐药率高于到结防机构或专科医院诊疗的患者(OR=1.967,95%CI:1.210~3.198,χ2=7.565, P=0.006);既往治疗次数2次及以上的患者耐药率高于仅接受过1次治疗的患者(OR=4.128,95%CI:2.506~6.801,χ2=33.160, P=0.000);非联合用药患者耐药率高于联合用药者(OR=3.419,95%CI:1.952~5.988,χ2=19.775, P=0.000);低收入家庭患者耐多药率高于高收入患者(OR=4.777,95%CI: 1.117~20.435,χ2=5.336, P=0.021)。 结论 当前广西耐药肺结核疫情仍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女性、壮族、低收入、不到定点结防机构诊治、反复多次治疗、不联合用药等可能是导致复治患者耐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县镇地区肺结核流行现状及其易感因素、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谱和优势耐药组合模式方法 采用罗氏培养基和PNB/TCH生长试验,对杭州市周边7个县镇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的2 840例初治和712例复治患者抗酸染色阳性痰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采用浓度比例法,检测3 152株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IF)、乙胺丁醇(EMB)、氧氟沙星(OFX)和卡那霉素(KM)的敏感性。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优势耐药模式以及肺结核易感因素结果 3 552株分枝杆菌中,88.7%(3 152/3 552)为结核分枝杆菌,11.3%(400/3 552)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复治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23.7%)显著高于初治患者(8.1%)(χ2=138.67,P<0.05)。3 152株结核分枝杆菌对6种抗结核药物总耐药率为25.1%,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率分别为15.9%、4.6%和0.2%,其中SM(χ2=50.40, P<0.05)和INH耐药率较高(χ2=47.81, P<0.05)。结核分枝杆菌有35种耐药谱,优势耐药组合模式分别为INH+SM(χ2=19.19,P<0.05)、INH+RFP+SM(χ2=24.85,P<0.05)和IHN+RFP+SM+EMB(χ2=20.11,P<0.05)。来自复治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率(38.3%、36.1%、14.0%和0.9%)均显著高于初治患者(22.3%、19.3%、2.7%和0.04%)(P<0.05)。本地户籍60岁以上男性农民肺结核发病率显著较高(χ2=1 435.29,P<0.05)结论 本县镇地区肺结核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老年男性农民是肺结核易感人群,复治肺结核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以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显著高于初治肺结核患者,提示县镇地区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规范化治疗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深圳市流动人口肺结核耐药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完善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深圳市2010年确诊登记的682例流动人口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初治595例,复治8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菌种鉴定和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通过现场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耐药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682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动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总耐药率为17.74%(121/682),其中初治耐药率15.29%(91/595),复治耐药率34.48%(30/87);耐多药率为5.87%(40/682),其中初治耐多药率4.20%(25/595),复治耐多药率17.24%(15/87);单耐药率为9.24%(63/682);多耐药率为2.64%(18/682)。4种药物的耐药率顺位依次是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复治患者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初治患者(χ2=19.1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623,95%CI=1.023~2.598,P<0.05)、复治患者(OR=3.648,95%CI=2.133~6.237,P<0.01)和有中断治疗史的患者(OR=2.847,95%CI=1.718~4.718,P<0.01)与耐药性之间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深圳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总体耐药率和耐多药率相对较高,女性、复治化疗史和初治中断治疗是流动人口耐药肺结核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登记分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特点,了解耐药的危险因素,为制订耐药结核病(特别是MDR-TB)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对痰涂片阳性的新患者、复治(复发、返回和其他)和治疗失败(初治失败、复治失败和治疗3个月末痰涂片阳性的新患者)3类患者收集2份痰标本进行培养,用比例法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INH、RFP、EMB、S、Km和Ofx)敏感性试验。2006年12月至2012年3月进行痰培养的涂阳肺结核患者2110例,培养阳性1947例(92.3%);经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菌型鉴定,Mtb感染1800例(92.4%)。 结果 1800例Mtb感染者中总耐药794例(44.1%,794/1800),其中单耐药结核病(SDR-TB) 244例(13.6%, 244/1800)、多耐药结核病(PDR-TB)155例(8.6%,155/1800)、MDR-TB 395例(21.9%,395/1800);MDR-TB检出率明显高于SDR-TB和PDR-TB(χ2=43.4,χ2=123.6,P值均<0.01)。新患者、复治及治疗失败3类患者SDR-TB检出率分别为11.9%(57/480)、14.4%(159/1107)及13.1%(28/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85);3类患者PDR-TB检出率分别为5.4%(26/480)、9.8%(109/1107)及9.4%(20/213),复治与治疗失败PDR-TB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84),但高于新患者(χ2=8.53,P=0.01);3类患者MDR-TB检出率分别为14.4%(69/480)、22.5%(249/1107)及36.2%(77/213),经χ2检验,治疗失败患者MDR-TB检出率高于复治和新患者(χ2=17.92,χ2=42.07,P值均<0.01)。 结论 武汉市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检出率高;耐药成因复杂,耐药谱呈多样性和复杂性,对结核病控制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性的监测,了解该地区肺结核患者耐药谱构成,阐明其对不同药物的耐药分布和规律。 方法 对广西30家结核病防治机构门诊收集的1765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对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1545株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分析患者耐药谱组成特点及其意义。 结果 初治涂阳患者组对一线药物任一耐药率高低顺位依次为异烟肼7.93%(94/1186)、链霉素6.24%(74/1186)、利福平3.20%(38/1186)和乙胺丁醇1.85%(22/1186);复治患者组对一线药物任一耐药率依次为异烟肼25.91%(93/359)、利福平25.07%(90/359)、乙胺丁醇13.65%(49/359)和链霉素11.98%(43/3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74,P<0.01)。共发现25种耐药谱组合,耐多药患者耐一线药组合中,初治组以HRS(8例)、HRE(5例)和HR(5例)组合为主;复治组以HRE(17例)和HR(15例)组合为主。除耐一线药物外,初、复治患者都有耐二线药物的患者,其中初治患者耐卡那霉素1例、耐氧氟沙星12例;复治患者耐卡那霉素6例、耐氧氟沙星31例。 结论 广西初治、复治患者任一耐一线药率高低排序不同;广西结核病患者耐药谱组合形式多样,初治患者以HRS、HRE和HR组合为主,复治患者以HRE和HR组合为主。  相似文献   

8.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吉林省9个市(州)894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分析。并采用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对全部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894株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者有546株(61.07%),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者有348株(38.93%);其中初治患者的耐药率为36.30%(265/730),低于复治患者的耐药率(50.61%,83/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53,P=0.001)。全部患者的总耐多药率为10.07%(90/894),复治患者耐多药率(20.73%,34/164)高于初治患者(7.67%,56/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5.23,P=0.001)。全部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顺位为Sm(25.95%,232/894)>INH(18.57%,166/894)>RFP(17.23%,154/894)>EMB(9.73%,87/894)。吉林省肺结核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较高,尤其是复治患者;耐药结核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需加强结核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复治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状况,为结核病防治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9-2010年北京市复治肺结核患者276例,对分离出的同时有一、二线药物敏感度试验结果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195株进行抗结核药品耐药情况检测并进行分析。耐药率之间的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设定为α=0.05。 结果 195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一线抗结核药品的耐药率为56.4%(110/195),对二线抗结核药品的耐药率为63.6%(124/195),耐多药率28.2%(55/195),广泛耐药率3.1%(6/195);在检测的9种抗结核药品中,耐药率顺位前5位依次为丙硫异烟胺57.9%(113/195)、异烟肼42.6%(83/195)、乙胺丁醇36.4%(71/195)、链霉素34.9%(68/195)和利福平33.8%(66/195);耐药率在性别[男性78.8%(119/151),女性79.5%(35/44)]、年龄分布[“15~岁”82.9%(34/41),“30~岁”83.8%(57/68),“45~岁”79.2%(38/48),“60~岁以上”65.8%(25/38)]、地区[北京市79.2%(103/130)、外地78.5%(51/65)]和登记分类[复发77.7%(122/157),初治失败84.6%(11/13),其他复治84.0%(21/25)]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11、5.328、0.015、0.824;P值均>0.05)。 结论 北京地区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状况比较严重,应加强对现有治疗管理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秦皇岛市分离的320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培养与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结核病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痰结核菌培养阳性标本376份,采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本地区结核病的耐药现状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376株分枝杆菌经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占85.1%(320/376),非结核分枝杆菌占14.9%(56/376)。320株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37.2%(119/320);四种一线药物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链霉素为19.7%(63/320),异烟肼为17.5%(56/320),利福平为11.3%(36/320),乙胺丁醇为9.7%(31/320);单耐药结核病占13.4%(43/320),多耐药结核病占7.2%(23/320),耐多药结核病所占比例为9.1%(29/320);青年组中,复治患者对INH和RFP的耐药率高于初治患者(P0.05);中年组中,复治患者对EMB的耐药率高于初治患者(P0.05);老年组中,复治患者对RFP的耐药率高于初治患者(P0.05);复治患者MDR-TB发生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结论我院耐药结核病比率低于全国水平,仍需加强对结核病规范治疗和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菌株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为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全国2007-2008年耐药基线调查收集的菌株中选取2008年4-7月期间耐药基线调查点收集的126株MDR菌株,对其进行2种一线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和7种二线抗结核药物(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环丝氨酸和对氨基水杨酸)的敏感性进行检测,分析对不同药物耐药率以及交叉耐药的情况。结果一线药物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总体耐药率分别为73.0%(92/126)和58.7%(74/126);对于二线药物,氧氟沙星和乙硫异烟胺耐药率最高,分别为25.4%(32/126)和23.0%(29/126);其次为卡那霉素和环丝氨酸,其耐药率分别为17.5%(22/126)和13.5%(17/126);最后为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其耐药率均为3.2%(4/126)。初治患者对卡那霉素(χ2=20.025,P<0.01)和环丝氨酸(χ2=6.558,P=0.017)的耐药率(卡那霉素: 20/60, 33.3%; 环丝氨酸: 13/60,21.7%)显著高于复治患者(卡那霉素: 2/66, 3.0%; 环丝氨酸: 4/66,6.1%)。此外,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和丙硫异烟胺间均存在单向交叉耐药,在对卷曲霉素耐药的4株中,有3株同时对卡那霉素耐药;4株对丙硫异烟胺耐药菌株均同时对乙硫异烟胺耐药。结论我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二线抗结核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特别是氧氟沙星和乙硫异烟胺,这对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实施带来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南省濮阳市涂阳肺结核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和特点,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3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全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发现的1291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培养,用比例法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H、R、E、S、Ofx、Kin)敏感性试验。经培养阳性、菌型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且药敏试验成功的111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初治患者1017例,复治患者102例,并对1119株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19株结核分枝杆菌对6种抗结核药物的总耐药率、单耐药率、多耐药率、耐多药率分别为37.2%(416/1119)、24.3%(272/1119)、8.2%(92/1119)、4.5%(50/1119)。在总耐药方面,其中初治患者耐药率35.1%(357/1017),复治患者耐药率57.8%(59/102);复治患者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25,P〈0.05)。对6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H(19.9%,223/1119)、S(19.5%,218/1119)、R(10.8%,121/1119)、Ofx(3.7%,14/1119)、E(3.6%,40/1119)、Km(1.4%,16/1119)。初治患者单耐药率为24.3%(247/1017),复治患者单耐药率为24.5%(25/102),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2,P〉0.05)。初治患者多耐药率为7.9%(80/1017),复治患者多耐药率为11.8%(12/10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67,P〉0.05)。初治患者耐多药率为2.9%(30/1017);复治患者耐多药率为19.6%(20/102);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423,P=0.000)。结论濮阳市1119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结果,反映了本地区耐药结核病的实际水平,为今后结核病防治、特别是耐药结核病防治,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更有效地控制疫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近年来厦门市肺结核患者耐药现状,分析影响耐药结核病产生的因素,以期为制定本地区行之有效的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在厦门市各结核病定点医院门诊登记的所有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共776例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和诊疗信息。收集痰标本培养,培养阳性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等);采用对硝基苯甲酸(PNB)培养法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排除痰菌培养阴性,菌株污染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47例,最终获得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的729例。利用SPSS18.0软件中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核病耐药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厦门市总耐药率为27.2%(198/729),总耐多药率为9.7%(71/729),初治耐药率为23.4%(134/573),复治耐药率为41.0%(64/156),初治耐多药率为7.3%(42/573),复治耐多药率为18.6%(29/156);对四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最高的为异烟肼16.5%(120/729),最低的为乙胺丁醇6.9%(50/729);复治患者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初治患者(X2值为19.286,P〈0.01),是耐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OR=2.154,95%CI=1.467-3.163,Wald X^2=15.319,P〈0.001)。结论厦门市耐药结核病疫情不容乐观,复治化疗史是耐药结核病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刘英  曹奕  张文  成君 《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0):808-811
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市6个区(县)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情况,为探索重庆市的耐药结核病防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三峡库区6个区(县)收集的1189 例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传统药敏试验,其中1015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174例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根据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数据,分析不同类型肺结核患者中的耐多药肺结核检出率、菌株运输情况及确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未纳入治疗的原因。结果1189 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中,84 例(7.1%) 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不同性别耐多药检出率比较,男性为6.9%(61/883)、女性为7.5%(23/306),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不同年龄组间耐多药检出率比较,≤20岁、>20~岁、41~岁、61~80岁分别为6.9%(7/102)、8.7%(25/286)、7.8%(39/499)、4.3%(13/302),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P>0.05);从患者分类来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多药检出率为3.6%(37/1015),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7.0%(4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P<0.01)。耐多药可疑患者留痰至开展药敏试验的总体时间间隔平均为90.9d (66.0~118.9d)。84例确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22例纳入治疗,纳入治疗率为26.2%(22/84);62例未纳入治疗,经济困难为未纳入治疗的第一位原因,其患者占41.9%(26/62)。结论重庆市耐多药肺结核发现的筛查对象应为高危人群,应就近设立定点医院耐多药肺结核规范化诊疗管理点,并落实医保政策,解决患者的诊疗费用,以保障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江苏省定点医院在结核病防治新体系中的实施效果,为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江苏省采用定点医院模式和CDC模式的县(市、区)各10个,收集这20个地区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发现登记的10 578例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延迟、转诊追踪、系统管理、治疗结局、资料质量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探讨两种模式的运行效果。 结果 定点医院模式和CDC模式下的肺结核登记率[分别为55.60/10万(4768/8 575 823)和55.93/10万(5810/10 388 634),χ2=0.091,P=0.763]、转诊追踪总体到位率[分别为99.1%(4939/4985)和99.2%(6064/6111),χ2=0.780,P=0.3771]、从诊断至报告的时间[分别为(0.021±0.009)d和(0.025±0.010)d,t=0.419,P>0.05]、系统管理率[分别为99.0%(5048/5097)和98.7%(5645/5719),χ2=2.65,P=0.103]、涂阴患者完成疗程率[分别为96.6%(3182/3295)和97.4%(3661/3760),χ2=3.82,P>0.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定点医院模式下的肺结核患者从发病到诊断的平均时间为(11.117±6.109)d,显著低于CDC模式的(15.399±6.866)d(t=12.42,P<0.001),而且因症就诊比率定点医院模式与CDC模式[分别为52.0%(2479/4768)和33.8%(1966/5810),χ2=352.468,P<0.0001)、转诊率[分别为99.1%(4941/4985)和98.5%(6017/6111),χ2=9.606,P=0.0019]、追踪到位率[分别为99.6%(1320/1325)和97.9%(1559/1593),χ2=16.993,P=0.000 04]比较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定点医院模式与CDC模式比较,新涂阳治愈率[分别为89.8%(1172/1305)和94.7%(1293/1366),χ2=22.03,P<0.0001]、复治涂阳治愈率(分别为80.8%(274/339)和88.9%(335/377),χ2=9.06,P<0.01)、信息录入及时率[分别为98.9%(23 571/23 840)和99.0%(28 773/29 050),χ2=4.088,P=0.043]和完整率[分别为98.8%(28 272/28 608)和99.4%(34 646/34 860),χ2=60.113,P<0.0001]均低于CDC模式,但均能够满足相关工作要求。 结论 江苏省县(区)级定点医院模式的实施效果较好,定点医院模式是符合我国医疗机构改革大方向的必然趋势,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结核病防治工作需求,可以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链霉素(S)、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和卷曲霉素(Cm)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及交叉耐药情况,为耐药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4247株临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4种药物之间总耐药率的差异采用配对χ2检验及χ2分割法,以P<0.007 14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种药物之间交叉耐药率的差异采用两个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4247份临床分离株标本中,S的耐药率为45.11%(1916/4247),Km的耐药率为17.93%(718/4005),Am的耐药率为19.02%(792/4164),Cm的耐药率为9.44%(401/4247)。经配对χ2检验,Cm与S、Am、Km之间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49.34、281.54、193.16,P值均小于0.007 14。经配对χ2检验,S与Am、Km之间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21.10、869.28,P值均小于0.007 14。经配对χ2检验, Am与Km之间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3.98,P值小于0.007 14,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S、Am、Km和Cm。S在其他3种药物的耐药株中的耐药率分别为82.59%(耐Km株,593/718)、77.78%(耐Am株,616/792)、76.81%(耐Cm株,308/401),χ2值分别为502.959、453.911、626.654,P值均小于0.05。Km在另外3种药物耐药株中的耐药率分别为33.13%(耐S株,593/1790)、83.31%(耐Am株,634/761)、67.89%(耐Cm株,260/383),χ2值分别为502.959、12.079、100.536,P值均小于0.05。Am在另外3种药物耐药株的耐药率分别为32.78%(耐S株,616/1879)、89.55%(耐Km株,634/708)、77.95%(耐Cm株,304/390),χ2值分别为453.911、12.079、163.761,P值均小于0.05。Cm在其他3种药物的耐药株中的耐药率分别为16.08%(耐S株,308/1916)、36.21%(耐Km株,260/718)和38.38%(耐Am株,304/792),χ2值分别为626.654、100.536、163.761,P值均小于0.05。 结论 4种注射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S、Am、Km和Cm。4种药物之间均表现出交叉耐药,但程度不同。S与其他3种药物之间为单向耐药,Km和Am两个药物之间近似完全交叉耐药,Cm是其他3种药物耐药时的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