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估甘肃省镇原县某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等,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镇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该县一高中所有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调查数据。结果该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34.66%~88.15%,平均为62.33%,3条、2条和1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依次为32.64%、38.54%和88.15%,男生总体知晓率和3条、2条和1条核心信息知晓率均高于女生(P0.05),且随年级增加而知晓率逐渐降低(P0.05);高中学生最喜欢通过知识讲座(74.83%)、广播电视(61.29%)等方式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88.15%的学生建议得了肺结核病的同学或朋友隔离治疗,64.44%的学生认为正在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在传染性消失后,可凭诊治医院的证明复学。结论镇原县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和3条核心信息知晓率均较低,应结合高中学生最喜欢的知识讲座、广播电视等宣传方式,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和普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东省大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为有效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全省共抽取49 514名调查对象,采用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9 514份,收回合格问卷49 514份,合格率100%。 结果 调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8.4%(194 183/247 570),其中60岁以上人群知晓率偏低[67.5%(32 265/47 765)]。户籍人口总知晓率为80.8%(166 838/206 505),明显高于流动人口的66.6%(27 345/41 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96,P<0.01)。调查对象对结核病的症状和结核病能否治愈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2.6%(40 904/49 514)和83.6%(41 369/49 514)。有28.9%(14 298/49 514)的调查对象表示怀疑得了结核病后不知前往何处检查。 结论 广东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但今后应采取更多综合的健康促进措施进一步提高公众结核病防治知晓。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耐药结核病患者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为有效开展耐药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从全国20家医院和结核病防治机构纳入的293例耐药结核病患者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和患者临床报告情况;发出问卷293份,有效问卷293份,有效率为100.0%。其中223例(76.1%)被调查者自报了解结核病相关核心信息,对该群患者进一步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知晓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6.1% (223/293)的耐药结核病患者了解结核病相关知识,有23.9% (70/293)的患者尚不了解。了解者对11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70.1% (1720/2453)。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饮酒或偶尔饮酒(70.3%,1648/2343)、有结核病病史(72.8%,905/1243)、结核病治疗次数为1次及以上(72.6%,878/1210)、结核病病程1年及以上(72.6%,895/1232)的耐药结核病患者,相对于经常饮酒(54.5%,60/110)、无结核病病史(66.4%,803/1210)、结核病治疗次数为0次(66.8%,830/1243)、结核病病程1年以下(66.6%,813/1221)的耐药结核病患者知晓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12.61、12.04、9.88、10.68,P值分别为0.002、<0.001、0.007、0.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饮酒的患者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是经常饮酒患者的1.97倍(95%CI:1.33~2.92,P=0.001),有结核病病史的患者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是无结核病病史患者的1.36倍(95%CI:1.14~1.61,P=0.001)。结论 耐药结核病患者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较低,应针对经常饮酒、无结核病病史、无结核病治疗史、结核病病程1年以下等耐药结核病患者重点开展健康促进及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深圳中学生对结核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健康促进的干预效果,为制定深圳学校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5所中学的学生开展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防治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均采取自填式问卷进行结核病知晓率调查,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总人群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由干预前81.5%上升为85.5%。干预前仅有55.3%的学生知道发现肺结核简便有效的方法是查痰,干预后知晓率上升为80.8%;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干预后由84.8%上升为95.2%;干预前42.8%的学生知道宝安区结核病防治的定点机构名称,干预后上升为65.0%。 结论 经过多种宣传形式相结合的健康教育之后,学生群体对结核病知识的总体知晓情况得到普遍提升,干预效果良好;进行教育时应注意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同时加强学生向外界宣传知识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2010年全国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全民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评价2010年全国结核病防治知识全民知晓率水平,指导今后全国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共抽取176个流行病学调查点(包括城镇点77个,乡村点99个)。使用2010年全国结核病防治知识全民知晓率调查专家组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问题分别对应5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对调查点所有1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共调查252 981人,问卷全部有效。 结果 5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57.0%(720 912/1 264 905)。第一条核心信息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知晓率为68.0%(171 961/252 981);第二条咳嗽、咯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得了肺结核的知晓率为74.4%(188 252/252 981);第三条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到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的知晓率为61.5%(155 611/252 981);第四条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的知晓率为30.7%(77 757/252 981);第五条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知晓率为50.3%(127 331/252 981)。5条核心信息中免费政策信息知晓率最低(χ2=121 924.1, P<0.001)。 结论 各地应加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和特点分析,因地制宜地计划和实施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劳卫民  陈亮 《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1):881-886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对待结核病患者的态度以及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更好地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10所高校中共抽取47个班级的学生,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588名,合格问卷1534份,导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合格的1534份调查问卷中,高校学生对结核病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62.9%(4824/7670),其中减免治疗政策的知晓率为27.1%(416/1534),核心信息全部知晓者仅占总人数的13.4%(206/1534)。22.9%(351/1534)的学生对待结核病患者表现出疏远态度。高校学生的知识知晓率与性别(男:59.3%,2321/3915;女:66.3%,2490/3755;χ2=38.73,P<0.001)、生源地(城镇:63.8%,2544/3985;农村:61.5%,2265/3685;χ2=5.95,P=0.015)、父母职业(务农或无业:59.8%,1648/2755;非农业:63.8%,3138/4915;χ2=9.02,P=0.003)及亲友有无结核病史(有:69.9%,619/885;无:61.7%, 4189/6785;χ2=20.16,P<0.001)关系密切;对待结核病患者的态度与年级组(低年级:21.4%,294/1373;高年级:35.4%,57/161;Waldχ2=15.83,P<0.001)、生源地(城镇:26.9%,214/797;农村:18.6%,137/737;Waldχ2=17.96,P<0.001)和亲友有无结核病史(有:37.3%,66/177;无:21.0%,285/1357;Waldχ2=19.74,P<0.001)三者有关联,其OR值(95%CI)分别为2.07(1.45~2.96)、0.58(0.46~0.75)和0.46(0.33~0.63)。结论广州市高校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比较低,学校应联合社会各界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全社会结核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调查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法抽取6000例调查对象,使用统一设计的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公众进行入户面对面询问式调查。结果 调查人群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36.9%,其知晓率因其文化程度和职业的不同而异,文化程度与知晓率间存正比关系,医务人员的总体知晓率最高,其次是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最低是农民和学生。结论 需加强对公众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增加公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同时结核病健康教育应结合特定目标人群进行,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深圳市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为更有效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全市共抽取5 249例调查对象, 使用统一印制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对公众进行面对面询问式问卷调查,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合格调查问卷 5 046份。调查人群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12.5%, 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52.9%。户籍人群和非户籍人群对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分别为55.7%和49.4%,户籍人群明显高于非户籍人群。 知晓率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 年龄与知晓率间呈反比关系。 结论 深圳市公众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还比较低, 应加强对公众的结核病健康教育, 增加公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重点加强非户籍人群、老年和女性人群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四川省富顺县结核病患者对结核病相关核心知识、关键行为及防护技能的知晓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203位结核病患者结核相关核心知识、关键行为等方面内容。结果 46.31%的人不知道结核病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损害;43.84%的人不知道结核病的规范疗程;46.80%的人不知道如果不规范治疗有可能成为耐药型结核病;68.97%的人知道国家有关结核病的诊疗政策。结论四川省结核病患者结核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应该根据患者特点,选择适宜的时机,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遵从医嘱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湖南省岳阳市城区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行为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小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岳阳市城区洞庭湖湖畔学校和中心城区学校各2所,每所再从五、六年级分别抽取2个班的学生,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小学生血吸虫病相关知识、预防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湖畔小学353人、中心城区小学363人,两组学校小学生年龄、性别、年级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4,χ2性别=1.615,χ2年级=2.152;P均>0.05)。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42.60%(305/716),其中,湖畔学校小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52.97%)高于中心城区(3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661,P<0.05);学生行为正确率为76.68%(549/716),血防知识知晓组行为正确率(81.31%)高于不知晓组(7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4,P<0.05)。学生血防知识主要来源于老师(47.49%);91.90%的学生愿意了解更多的血防知识,最喜欢的血防知识学习方式是参加课外活动(50.42%)。结论 岳阳市城区小学生的血防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正确率偏低,对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需求较高。建议针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血防健康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血吸虫病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部分高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及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了解我市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掌握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对1 026名高校学生开展定量问卷调查,对两区在治学生病人、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人员、高校分管学生工作的老师及医务人员共23人开展定性访谈。结果高校学生对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57.6%。其中可疑症状及减免治疗政策的知晓率仅为30.2%和21.7%。从未主动了解有关肺结核病知识的学生比例达77.4%。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宣传工作面临诸多困难。结论高校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有待加强,学校开展疾病健康宣教需要卫生和教育两部门的共同参与,通力合作,才能切实提高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四川省简阳市某中学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评价对其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并为制定中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简阳市某中学(养马镇九义校)400名在校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于干预前实施问卷调查,在采取发放宣传册、粘贴海报、播放幻灯片、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1个月后,再回答同一问卷,对干预前后的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后,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体知晓率从干预前的44.25%上升到干预后的8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27,P〈0.01),提升了39.45%;其中“肺结核病人最常见的症状”的知晓率从干预前的27.50%上升到干预后的38.25%,“肺结核病人的确诊依据”的知晓率从干预前的6.00%上升到干预后的11.00%,“结核病防治最重要的措施”的知晓率从干预前的42.25%上升到干预后的56.25%,“我市肺结核定点诊治机构”的知晓率从干预前的30.00%上升到干预后的41.00%。结论简阳市某中学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学生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昆山市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期巩固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查2个乡镇各1个社区、1所中学和1所小学的居民、中学生和小学生,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昆山市中小学校和社区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统计分析学生、居民血防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调查了4所学校452名中小学生,学生血吸虫病知识知晓率为98.21%(基本知识知晓率98.42%,预防知识知晓率98.01%)。其中调查小学生220人,小学生血吸虫病知识知晓率为97.21%(基本知识知晓率97.60%,预防知识知晓率96.82%);调查中学生232人,中学生血吸虫病知识知晓率为99.17%(基本知识知晓率99.20%,预防知识知晓率99.14%)。经检验,中、小学生血吸虫病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基本知识知晓率= 13.045,[χ2]预防知识知晓率= 21.796,[χ2]总体知识知晓率= 34.661,P均< 0.001)。4所学校均有血防健康教育教材或教案。调查了2个社区402名居民,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为98.87%。结论 昆山市血防健康教育形式多样、效果良好,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达到了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中大于95%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信行的干预效果。方法 2021年以武汉市江岸区育才汉口小学为研究现场,整群抽取该校所有4 ~ 5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吸虫病同伴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信行变化,评价同伴教育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所有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血防态度和相关行为正确率分别为51.50%、93.70%、92.99%,干预后分别上升至86.50%、98.98%、9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9.457、21.692、20.691,P均< 0.05)。干预前,四年级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和相关卫生行为正确率分别为49.19%、92.20%和92.72%,五年级小学生分别为53.83%、95.21%和93.28%,四、五年级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和相关卫生行为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1.214、2.034、0.096,P均> 0.05);干预后,四年级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和相关卫生行为正确率分别上升至75.93%、98.09%和97.59%,五年级小学生分别上升至97.16%、99.87%和99.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798、9.572、7.207、133.194、9.678、14.926,P均< 0.05)。干预前,男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和相关卫生行为正确率分别为51.25%、76.92%和77.97%,女生分别为51.80%、94.42%和95.70%,男、女生血吸虫病防治态度和相关卫生行为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30.462、33.416,P均< 0.05);干预后,男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和相关卫生行为正确率分别上升至86.23%、98.25%和97.79%,女生分别上升至86.83%、99.85%和99.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81、3.529、3.335,P均> 0.05)。结论  同伴教育对于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信行具有较好改善效果,可能更有助于改善小学高年级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水平和相关卫生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学生家长艾滋病相关知识,以及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的态度,探索和评估流动人口家庭内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对家长的影响。方法选取丰台区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7所中学,通过健康教育课对初中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控健康教育后,学生将艾滋病知识宣传资料带回家中让家长学习。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前,从每所学校初中一、二年级各随机整群抽取1~2个班级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第2学期再次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家长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754名和756名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干预后学生家长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52.5%提高到88.1%(χ2=228.96,P〈0.01),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率从71.2%降低到59.5%(χ2=19.34,P〈0.01)。结论学校主导、中学生与家长学习的方式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流动人口学生家长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降低了对HIV感染者的歧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中学生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问卷调查秭归县某中学高中学生,并对答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 353名中学生,知晓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危害以及传播途径的学生分别占62.23%(842人)、80.78%(1 093人)和83.89%(1 135人)。高一年级学生知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比例高于高二年级(χ~2=7.037,P0.05)。高一学生不生食或半生食食物、不喝生水、在学校或家里就餐等3种健康行为的形成率优于高二学生(χ~2=6.970、12.749、12.921,P均0.05)。对于可能传播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食物,51.00%(690人)的学生表示自己不会再食用。结论秭归县中学生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当前中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十四五”期间血防健教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3个省抽取流行区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中小学生血防知识得分情况,计算血防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正确率。结果    共收集学生有效问卷 586 份,满分率为73.5%,不及格率为0.7%,平均分为96.4±8.0。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为95.7%,血防行为正确率为98.2%;男、女生血防知识知晓率(95.2% vs. 96.3%)和行为正确率(97.5% vs. 98.9%)的差异均分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973、8.101,P均<0.05);同时初中生、小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98.9% vs. 92.6%)和行为正确率(99.2% vs. 97.1%)差异均分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99.451、18.443,P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血防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但不同性别和年级存在差距,今后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流行区整体人群防护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徐州市中学生食源性寄生虫病知识、健康行为、态度和信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徐州市4所中学,调查中学生食源性寄生虫病相关知识、健康行为、态度和信念等,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徐州市中学生知晓食源性寄生虫病、知晓疾病危害以及传播途径分别为56.50%、66.33%、70.50%。对传播途径的知晓率,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城市中学生高于农村中学生(χ~2=8.684、8.470,P均0.05)。健康行为方面,女学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健康行为正确率高于男生(χ~2=7.675、15.230,P均0.05);高中生"不吃生食"健康行为正确率高于初中生(χ~2=49.276,P0.001);城市中学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养宠物"健康行为正确率高于农村中学生(χ~2=5.833、13.443,P均0.05)。态度和信念方面,64.83%的中学生表示"不吃可能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的食物"且女生比例高于男生(χ~2=11.690,P0.05);20.5%的中学生"建议别人也不吃",81%的中学生"计划改掉不良习惯"。结论徐州市中学生食源性寄生虫病知晓情况较低,应当加强食源性寄生虫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州市流动人口中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广州市胸科医院门诊确诊接受治疗管理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2份,收回有效问卷972份。然后对患者暂住时间的长短与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比例、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健康教育的获得途径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暂住时间长短与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情况有明显关系,暂住时间>2年者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比率较暂住时间3个月至2年者高[分别为99.3%(685/690)与92.7%(101/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3,P<0.01);而暂住时间3个月至2年者较暂住时间<3个月者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比例高[分别为92.7%(101/109)与56.6%(98/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6,P<0.01)。从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内容方面分析,接受过政府的结核病优惠政策健康教育的百分比最低(70.5%,623/884),分别比接受过结核病基本知识健康教育(100.0%,884/884)、接受过结核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99.8%,882/884)和接受过结核病治疗知识健康教育(98.8%,873/884)低29.5、29.3和28.3个百分点。从获得结核病健康教育的途径方面分析,通过医务人员的宣传效果最好,占53.8%(476/884);以下依次分别为发放宣传资料(12.1%,107/884)、广播电视节目(10.9%,96/884)、墙体广告(8.0%,71/884)、学校教育(6.2%,55/884)、张贴宣传画(5.1%,45/884)和其他(3.8%,34/884)。 结论 对流动人口中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应注意方法和效果,特别是应重点关注在本社区暂住时间不长的患者,应加强对政府结核病防治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和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作用,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