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者采用薄层层析法对保泰松(Ⅰ)及其分解产物[羟基保泰松(Ⅱ),N-(2-羧基己酰基)二苯肼(Ⅲ),N-(2-羧基-2-羟基己酰基)二苯肼(Ⅳ),及偶氮苯(Ⅴ)]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定性:展开剂:正己烷-氯仿-乙醇-甲酸(60∶30∶9∶1)。薄层板先用1%枸橼酸的醇液浸湿,它可与硅胶板上的铁离子络合,从而防止(Ⅰ)的氧化。配制Ⅰ~Ⅴ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药物/荧光染料缀合体前体-β(3-羧基伞形酮)-D-半乳糖营钾盐的合成方法。以D-半乳糖为原料,经酯化,溴代制得a-溴-四乙酰半乳糖(I),另以2,4-二羟基苯甲醛为原料,与丙二酸二乙酯在哌啶的催化作用下经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再环合成3-乙氧甲酰基7-羟基香豆(I)。然后将(I)和(I)连接再脱去乙酰基即制得药物/荧光染料缀合体前体-β(3-羧基伞形酮)-D-半乳糖苷(Ⅱ)钾盐。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发现氟喹诺酮C-3羧基等排体的优化方法。方法用噁二唑硫酮杂环替代恩诺沙星(1)C-3羧基,以曼尼希碱作为修饰侧链,设计合成了10个新的恩诺沙星C-3羧基等排体——噁二唑硫酮曼尼希碱目标化合物(4a-4j),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用MTT(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方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体外对SMMC-7721、L1210和HL60 3种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目标物对3种实验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强于母体化合物1和中间体噁二唑酮3的活性,其中以哌嗪和对氟苯胺为胺供体目标化合物对SMMC-7721细胞的活性高于其他胺供体化合物的活性,其活性与对照阿霉素的活性相当。结论噁二唑硫酮杂环可作为氟喹诺酮C-3羧基的等排体,用曼尼希碱侧链修饰可显著提高其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4.
硝苯吡啶(Nifedipine,以下简称nif)是一种较强的钙通道(慢通道)阻滞剂,其化学名为:二甲基1,4-双氢-2,6-二甲基-4-(2-氮酚)3,5-二羧基吡啶。该药最初用于治疗各类心绞痛和高血压,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nif对哮喘和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有较好疗效,本文就此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4-(4-甲氧基苄基氧基)苯丙二酸-4-甲氧基苄基单酯的合成工艺改进。方法 以对甲氧基苄醇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对甲氧基苄氯和对羟基苯乙酸为原料,经过酯化和醚化反应及羧基的α位发生羧基化反应得到4-(4-甲氧基苄基氧基)苯丙二酸-4-甲氧基苄基单酯。结果 目标产物的结构经过熔点,1H-NMR确认。结论 与原工艺相比,改进后的工艺减少了碘化钠的用量,提高了溶剂利用率,收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6.
化学名顺式-(1,1-环丁烷二羧基)(四氢-4 H-吡喃-4,4-二甲胺合)铂异名 CL-287110 药效分类抗肿瘤药开发单位 (美)American CyanamidCo 合成 Enloplatin可从两条路线合成(见图)。 1)2,2′-二氯乙醚(Ⅰ)和丙二腈(Ⅱ)在乙腈中用K_2CO_3回流得到4,4-二腈-四氢吡喃  相似文献   

7.
2,4-二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和抗疟等多方面药理活性,已证明甲氧苄啶(甲氧苄氨嘧啶TMP)和甲氨喋呤(MTX)与受体(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结合时,杂环上N′质子化,并与DHFR的A_(sp)-27的游离羧基发生电荷转移作用。作者已报道,2,4-二氨基-6-(N-甲基-取代苄氨基)喹唑啉(Ⅰ)有强的抗疟和抗肿瘤作  相似文献   

8.
在(+)-生物素的不对称全合成工艺中产生的副产物(3aR,6aS)-1,3-二苄基四氢4H-呋喃并[3,4-d]咪唑-2,4(1H)-二酮(2),经过开环酯交换、两次氧化和水解即可方便地转化得到合成(+)-生物素的关键中间体顺-1,3-二苄基-4,5-二羧基-2-咪唑烷酮,总收率74%,实现了副产物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9.
马齿苋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马齿苋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LH-20、ODS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马齿苋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二羧基吡咯(1 H-pyrrole-2,5-dicarboxylic acid,1)、5-羟基-2-羧基吡啶(5-hydroxy-2-pyridinecarboxylic acid,2)、马齿苋酰胺B(oleracein B,3)、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4)、木栓酮(friedelin,5)、4α-甲基-3β-羟基-木栓烷(4α-methyl-3β-hydroxyl-friedelan,6)、羽扇豆醇(lupeol,7)、环(亮氨酸-苯丙氨酸)(cyclo(L-leucinyl-L-tyrosinyl),8)。结论化合物1、2、8首次从马齿苋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β-苯甲酰-γ-丁内酯(1a)和β-噻吩甲酰-γ-丁内酯(1b)为原料合成6-苯基-5-羟甲基-3(2H)-4,5-二氢哒嗪酮(2a)和6-(2-噻吩基)-5-羟甲基-3(2H)-4,5-二氢哒嗪酮(2b);将2a脱氢得6-苯基-5-羟甲基-3(2H)-哒嗪酮(5);将化合物5氧化得5位为甲醛基取代的化合物6,将6氧化为5位为羧基取代的化合物8;将2a氧化成5位为甲醛基取代的化合物7,将7氧化为5位为羧基取代的化合物9。通过体外进行各化合物对由ADP、凝血酶和胶原蛋白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实验来评价其活性强度。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强烈地依赖于其5位的氧化程…  相似文献   

11.
川东獐牙菜一个新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i Franch.)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用柱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利用UV,IR,NMR,MS等方法确证化合物结构,采用DPPH方法研究了7个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二甲氧基-1,4-二羧基苯(VIII);1,5,8-三羟基-3,4-二甲氧基酮(IX)和1,8-二羟基-3-(3′-羟基-丁氧基)酮(X)。结论X为新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VIII和IX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出现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一群具有4-吡啶酮-3-羧基和氟原子共同结构的全化学合成化合物,其抗菌谱比第一、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如萘啶酸、吡哌酸)广,抗菌作用也比第一、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强。其临床特点为:  相似文献   

13.
钟大放  顾景凯  陈仁弟  罗旭 《药学学报》1996,31(11):855-860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家兔单剂量ig750mg新抗炎镇痛剂3H-1,2二氢-2-(4-甲基苯胺基)-甲基-1-吡咯里嗪酮(Z-47)后尿中的代谢物进行了分离、检测。根据代谢物的色谱行为及与Z-47结构有关的其它药物的代谢途径,推测Z-47羧基衍生物[4-(3H-1,2-二氢-1-吡咯里嗪酮-2-甲基胺基)苯甲酸]是一可能的代谢产物,遂用化学方法合成了该衍生物。利用色谱保留值、紫外双波长吸收比值等对代谢物和标准品进行比较,并对尿样的酶水解产物进行色谱分析,证实Z-47羧基衍生物及其酯型β-D-葡糖苷酸结合物是Z-47在家兔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3-羧基香豆素类乳酸转运抑制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方法 采用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来研究3-羧基香豆素类乳酸转运抑制剂的构效关系.结果 建立了合理、可靠的3-羧基香豆素类乳酸转运抑制剂CoMFA(q2=0.630,r2 =0.994,rpred2=0.909)和CoMSIA(q2=0.676,r2=0.972,rpred2 =0.574)模型.结论 构建的3D-QSAR模型揭示了3-羧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间的关系,可为该类乳酸转运抑制剂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7-ACA为起始原料,在环己烷中用六甲基二硅氨烷(HMDS)和三甲基碘硅烷(TMSI)将7-ACA中的氨基和羧基硅烷化,然后与N-甲基吡咯(NMP)和TMSI的反应产物混合,生成(6R,7R)-7-氨基-3-[(1-甲基-1-吡咯烷鎓盐)甲基]头孢-3-烯-4-羧酸氢碘酸盐(中间体Ⅱ),再与活性酯反应得到盐酸头孢吡肟。  相似文献   

16.
邵宇飞  唐凤翔 《海峡药学》2007,19(10):51-54
本文以1,8,15,22-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为例,在考察壳聚糖和该酞菁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制备了羧基酞菁-壳聚糖复合物,并进行了相关性质研究。吸收光谱法表明1,8,15,22-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与壳聚糖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确定了二者之间可形成复合物且复合物中酞菁与壳聚糖的表观摩尔组成比为0.8∶1。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采用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不同批次的头孢唑肟钠粉针中的杂质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方法 对头孢唑肟钠进行加速稳定性试验,采用液相色谱、液质联用仪检测头孢唑肟钠中的杂质类型,采用制备型液相色谱制备有关杂质,经波普分析确定各杂质的结构。结果 共检出12种杂质,其中2种为新检出的杂质,且在制剂中含量较高,本次报道的杂质为B (6R,7R)-7-((Z)-2-(2-氨基噻唑-4-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8-氧代-5-噻-1-氮杂双环[4,2,0]辛-3-烯-2-羧酸,C 2-(R)-((Z)-2-(2-氨基噻唑-4-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羧基)甲基)-3,6-二氢-2H-1,3-噻嗪-4-羧酸,D 2-((R)-(Z)-2-(2-氨基噻唑基) -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羧基)甲基)-3,6-二氢-2H-1,3-噻嗪-4-羧酸,F (Z)-2-((2-(2-氨基噻唑-4-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甲基)-3,6-二氢-2H-1,3-噻嗪-4-羧酸,G 2-((R)-((E)-2-(2-氨基噻唑-4-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基(羧基)甲基)-3,6-二氢-2H-1,3-噻嗪-4-羧酸,H 2-((R)-(E)-2-(2-氨基噻唑-4-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基(羧基)甲基)-3,6-二氢-2H-1,3-噻嗪-4-羧酸,I (6R,7R)-7-((E)-2-(2-氨基噻唑-4-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基)-8-氧基-5-噻-1-氮杂双环[4,2,0]辛-3-烯-2-羧酸,J (6R)-7-((Z)-2-(2-氨基噻唑-4-基)-2-(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8-氧代-5-噻-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结论 本文报道的分析方法能较好的检测分析头孢唑肟钠中的各种可能的常见杂质,本实验室开发的分离纯化方法能够分离得到纯度合乎结构确证要求的杂质,用NMR、HRMS、NOE和CD等分析方法能准确推测这些杂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陈光旭  郭荣昆 《药学学报》1983,18(7):507-513
本文提出了一条不以色胺为原料合成长春胺的关键中间体——高氯酸Wenkert氏烯胺的新途径。由于1-邻苯二甲酰亚胺基-4,5-辛二酮-4-苯腙(Ⅴ)的吲哚合成这一步收率很高,使这一途径成为合成1-正丙基-3,4-二氢-β-卡波林(Ⅶ)及Wenkert氏烯胺(Ⅹ)的较好方法。本文还利用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确定了1-邻羧基苯甲酰胺基-4,5-辛二酮-4-苯腙(Ⅳa)和1-正丙基-3,4-二氢-β-卡波林(Ⅶ)存在互变异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孙存济  嵇汝运 《药学学报》1962,9(3):187-189
对氨甲酰苯(月弟)酸及对胍磺酰苯(月弟)酸以二氯化锡还原,分别成为二氯化对氨甲酰苯(月弟)及二氯化对胍磺酰苯(月弟),再与巯基乙酸在碳酸氢钠存在下缩合,生成双羧甲巯基(对氨甲酰苯)(月弟)及双羧甲巯基(对胍磺酰苯)(月弟)。二氯化对氨甲酰苯(月弟)与二巯基丙酸钠作用则成1-对氨甲酰苯基-3-羧基-2,5-二硫间锑五环。这些硫醇(月弟)盐在小白鼠体内对于日本血吸虫病的疗效与酒石酸锑钾相仿。  相似文献   

20.
诺氟沙星 (norfloxacin)是喹诺酮类抗菌药 ,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作用。治疗范围广 ,口服吸收好 ,毒性低 ,临床上主要用于尿路感染 ,肠道感染 ,肠道感染的治疗。自八十年代该产品的合成工艺不断改进 ,研究最多是中间体 1-乙基 - 6 -氟 -7氯 - 1,4-二氢 - 4氧代喹啉 - 3-羧酸乙酯的哌嗪化应。目前生产上多采用酯与硼化物制成螯合物 ,再派嗪化 ,此法利用硼化物使 4-位羧基和 3-位羧基先螯合为螯形物 ,因 4-羧基氧原子的 P电子向硼原子空轨道上转移 ,使它的负电效应增大 ,从而大大活化了 7-位氯原子 ,使收率提高到 80 %以上。实验对螯合及哌嗪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