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0岁,1年余前因自刎导致颈段气管一巨大缺损.颈部佩戴气管套管,取下后见颈前正中由一约宽约2.5 cm,长约4 cm的巨大椭圆形瘘孔,气管内壁暴露,颈部皮肤多处瘢痕(图1A),说话时需要用纱布捂住颈部气管皮肤缺损,但语音完全正常.患者于2016-09-03收入我院,拟行气管颈部缺损修复.2016-09-07在局麻下为患者行局部皮瓣转位,修复气管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2.
腹壁浅动脉皮瓣是应用于乳房再造和头颈、四肢缺损修复的一种较新型皮瓣,其面积充足,供区创伤小、疤痕隐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就该皮瓣的应用解剖、设计和切取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的优缺点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面部因烧伤、外伤、肿瘤切除等因素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较常见,采用自体组织修复的方法有游离植皮和皮瓣移植两种。游离植皮操作简便,但其术后的皮片挛缩、色泽改变等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且皮片无法在颌面骨表面、关节、肌腱、大血管和神经干裸露区等进行修复移植,特别是面颊部、鼻、口腔等处的洞穿性缺损,更是无法用皮片来修复的。而带蒂的皮肤组织移植即皮瓣移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从喉镜、光源及显示系统、手术器械等方面就喉镜手术系统的新技术、新进展进行综述。回顾了喉镜自19世纪50年代发明以来主要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喉镜改革的新进展,系统阐述了喉镜光源及显示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着重介绍了激光、切割吸引器等喉镜手术器械的最新进展,并结合临床需要就喉镜手术系统的技术改进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锁骨上皮瓣在头颈肿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应用锁骨上皮瓣修复头颈缺损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研究其头颈肿瘤缺损的原因、术前放疗史、手术方式、皮瓣尺寸及术后愈合情况等因素,探讨锁骨上皮瓣的制备技巧、应用指征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结果 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1~79岁。3例一期修复包括1例下咽癌,1例舌根恶性肿瘤,1例鼻咽癌继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癌;6例二期修复包括1例下咽癌术后继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例喉癌术后继发气管造瘘口癌,1例喉及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3例下咽癌术后咽瘘。2例咽瘘患者采用锁骨上皮瓣联合胸大肌皮瓣修复缺损,7例患者单独采用锁骨上皮瓣修复。术中所取锁骨上皮瓣宽度为4~8 cm,长度为6~15 cm。8例术后随访皮瓣存活,1例术后皮瓣坏死,清创换药后愈合。1例下咽癌术后患者皮瓣存活,但食管入口肿瘤复发予以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未控,术后第11个月死亡。结论 锁骨上皮瓣是喉咽及颈部皮肤术后缺损较为理想的修复组织瓣,技术比较成熟,术中应注意皮瓣血管的保护,治疗效果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7.
回顾外科修复重建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的随意型皮瓣,即以随意分布的肌皮动脉穿支为血管的皮瓣。因其受到长宽比例的限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局部转移的轴型皮瓣,即皮瓣区域有轴心动脉和静脉,只要轴心血管足够长,可不受长宽限制。1973年McGregor和Morgan[1]系统描述了轴型皮瓣和随意型皮瓣。1979年Ariyan[2]首次报道用胸大肌轴型皮瓣一期修复头颈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从此开创了头颈外科修复重建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经直接喉镜进行喉显微外科手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广大喉科医师接受并逐渐在临床开展,由于此手术方式以声带解剖学为基础,不仅能在显微镜下完整切除病变组织,而且能最大限度减少声带损伤,从而能尽量保留正常声带组织和结构,使手术部位能及早愈合,尽快恢复发声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医疗环境恶劣,医疗纠纷频发。2013年的温岭事件,2012年北大人民医院邢志敏医师事件,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徐文医师事件都出自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似乎成了医学领域的高危科室之一。是什么原因出现这些情况?哪些是社会因素导致?耳鼻咽喉科医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最大限度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这些值得我们每一位耳鼻咽喉科医师深思。  相似文献   

10.
医道随想     
前几天看到冯唐所写文章《我为什么不当医生》,感触颇多,既有离开临床一线不再为医患关系困扰的暗自庆幸,也有“登泰山不见顶”的遗憾,更有对仍然坚守在临床一线医者的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11.
12.
13.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术器械的改进,很多地区都开展喉微创手术,因此喉部手术逐渐摆脱了视野小、亮度差、精确度低和暴露困难等问题。电动切削动力系统由于其具有负压吸引与旋转吸切相结合的功能,使喉部手术快速、精确、安全,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气管病变的理想治疗方法是切除病变气管一期对端吻合,但如气管缺损超过6cm(9~10软骨环)则被认为是无法进行端端吻合的,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介绍近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主要重建方法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5.
眩晕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症状,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高,眩晕症病因多而复杂,治疗手段多样,随着对本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眩晕疾病的手术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迅速进展。  相似文献   

16.
鼻咽纤维血管瘤是高度血管化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具有起源部位深在,解剖复杂,供血血管多源,易向周围结构广泛侵犯的特点,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何恰当切除肿瘤,减少出血及复发,尽量减轻对面骨发育的不良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鼻咽纤维血管瘤发病机制、病理特点、生物学特点、诊断、临床分期、治疗方法及随访和复发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鼻腔填塞是鼻出血、鼻腔及鼻窦手术后止血的主要治疗措施。对于填塞方法的改进也有很多论述,如使用个性化填塞[1]。我科自2013年3~11月将Merocel膨胀海绵与自制Merocel膨胀海绵外套胶皮填塞物用于鼻腔及鼻窦术后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1临床资料。鼻中隔偏曲、慢性鼻-鼻窦炎手术住院治疗患者73例,男45例,女28例,年龄18~75岁,平均44岁。1.2方法。根据填塞材料不同分为两组:1观察组38例,填塞自制Merocel膨胀海绵外套胶皮。  相似文献   

18.
由于鼻部与眼部解剖关系密切,在很多疾病如外伤、炎症以及肿物等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方面有着紧密联系,随着影像学和鼻内镜外科技术的进步,鼻科医师开始尝试经鼻解决一些眼部疾病。本文简要介绍了鼻眼相关外科的解剖学,并就鼻内镜下经鼻视神经减压术、泪囊鼻腔吻合术、眶减压术、眶内异物取出术及肿物切除术等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丝裂霉素C预防术腔粘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广泛应用于临床抗瘢痕形成、抗成纤维细胞及肉芽组织增生和预防组织粘连的药物,本文通过对近5年来MMC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预防术腔粘连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治疗进展,就手术方式、开放式乳突术腔的处理以及听力重建手术三个方面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