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急诊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在肾绞痛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绞痛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急诊,也是泌尿系结石最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最多的是由输尿管结石引起,多数情况下结石体积较小,给影像学检查带来一定的难度,由于定位困难,ESWL治疗效果不理想,有的甚至无法进行,使得相当一部分肾绞痛患者在长期、多次、反复的肾绞痛中等待"排石"。  相似文献   

2.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以肾绞痛为首发症状。近年来微创技术迅猛发展,输尿管结石多采用ESWL及腔镜技术治疗,疗效十分确定。但对于输尿管小结石,药物排石治疗也是可行的,优先采用ESWL及腔镜技术治疗有过度医疗之嫌。我们使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小于6mm的输尿管结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辅助排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普鲁本辛片组)和治疗组(坦索罗辛组),对比2组患者2周后肾绞痛发生率、结石排净率、平均排石时间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肾绞痛发生率、结石排净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P<0.05;平均排石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辅助排石具有口服方便、肾绞痛发生率低、结石排净率高、平均排石时间短和药物不良反应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17例患者,均首先给予保守治疗,6例经保守治疗症状消失;11例因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行膀胱镜下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2例无法置入继续选择保守治疗,1例局部麻醉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结果: 所有肾绞痛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8例成功置入双J管中,1例带管期间结石排出,5例留置双J管至产褥期结束后药物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成功排石,2例排石失败患者均于产褥期结束后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6例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无一例发生意外妊娠终止.结论: 膀胱镜下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是处理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安全而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绞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急诊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21例肾绞痛患者行急诊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结果 21例结石患者行碎石及取石治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诊输尿管镜治疗肾绞痛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体外冲击碎石法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3月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法治疗80例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患者的诊治资料,分析不同结石密度患者结石除净率间的关系,总结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法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的疗效及注意事项。结果一次碎石成功率68.75%,结石均于1周内排尽;11例经二次碎石成功,结石于4周内排尽;7例经3次碎石成功,结石于5周内排尽;7例经3次碎石仍不能成功碎石排石,采用外科手术取石。不同密度结石患者在冲击次数、结石除净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低密度结石组的冲击次数明显低于高密度组,结石排尽率明显高于高密度组,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法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可作为临床大部分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患者的治疗。但对于结石质硬者应考虑其它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小儿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患儿31例经水化、碱化尿液、解痉等非手术治疗无效,在基础麻醉配合下急诊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果 31例患儿经1次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肾绞痛均缓解,术后24h内均有排石,碎石后1周复查泌尿系B超或CT,结石排净率100%.16例肾功能受损患儿术后复查均恢复正常.术后肉眼血尿1~4次,均为淡血性.未出现石街、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的首选方法,可尽早解除梗阻,有效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赵旭东  叶纯华  周文泉 《浙江医学》2013,(21):1950-1953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目前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等待观察、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手术、经皮肾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和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等待观察虽然简单经济,但其仅适用于结石较小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急诊输尿管镜术对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对60例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患者行急诊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结果 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碎石取石治疗成功,术后疼痛即刻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诊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急诊输尿管镜手术治疗顽固性肾绞痛(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顽固性肾绞痛急诊输尿管镜下手术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对24例顽固性肾绞痛患者先行输尿管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并用输尿管镜技术将病因去除。结果输尿管镜检查后24例均明确病因,其中输尿管结石15例,输尿管结石伴狭窄3例,输尿管结石伴息肉6例。经输尿管镜取石7例;钬激光碎石、取石9例,钬激光狭窄切开加碎石、取石3例;钬激光息肉切除加碎石、取石6例。术后绞痛均消失。结论急诊输尿管镜既能快速明确顽固性肾绞痛的病因,又能根据病因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治疗,手术安全,疗效满意,是诊断和治疗顽固性肾绞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输尿管末端结石物理振动排石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交替随机分组法将185例输尿管末端结石患者(结石直径均<6mm)分为物理振动排石组和自然排石组.物理振动排石组93例,采用物理振动排石机治疗(其中46例伴有肾绞痛);自然排石组92例,采用多饮水、增加运动量等自然排石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排石疗效.结果 物理振动排石组治疗当天排石率74.2%(69/93),1周结石排净率89.2%(83/93),肾绞痛缓解率95.7%(44/46);自然排石组治疗当天排石17.4% (16/92),1周结石排净率45.7% (42/9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物理振动排石机排石可明显促进输尿管末端结石的排出,同时在缓解肾绞痛方面效果显著,且安全无创.  相似文献   

12.
异搏定与黄体酮联合治疗输尿管结石4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斌  周冬源  杨建光  贺桦 《广东医学》2005,26(10):1426-1427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联合药物排石治疗的效果。方法联合应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异搏定和孕激素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436例。结果427例患者肾绞痛全部缓解,401例结石排出,16例结石位置明显下移,19例结石位置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为94.8%。结论联合应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异搏定和孕激素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急诊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19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绞痛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主要病因为输尿管结石等各种原因导致输尿管梗阻,临床经解痉、镇痛治疗后多可好转,但积极治疗病因、解除梗阻是缓解症状的根本措施[1-2].我院于2006年1月~2007年1月对197例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患者行急诊输尿管镜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排石药物、体外碎石等手段观察患者肾绞痛后输尿管结石预后的疗效分析.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186名肾绞痛经过B超或CT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结石患者,通过药物保守治疗或体外碎石等治疗后的疗效资料加以分析,且病患1个月后所有患者复诊,通过相同的影像学方法了解输尿管结石经保守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186名输尿管结石患者中41名患者为输尿管上段结石,29名为输尿管中段结石,116名为输尿管下段结石.其中152名患者输尿管结石经保守治疗后自行排出,20例行体外碎石治疗,8例行输尿管镜手术,6例行后腹腔镜下碎石取石术.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低于或临界于输尿管结石手术指征的小结石发病后及时治疗机治疗方式的选择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本研究表明,保守治疗是治疗输尿管小结石治疗的安全可靠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应用坦索罗辛辅助排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5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术后当日给予饮水2L/d,配合适当运动和抗感染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饭后口服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mg/次,1次/d。动态对比术后结石排净率、结石排净时间和肾绞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周末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石排净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肾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ESWL术后应用坦索罗辛辅助排石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具有结石排净率高、结石排净平均时间短和肾绞痛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每11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泌尿系结石疾病,并且终生复发率约为50%。输尿管常伴有明显的症状,如肾绞痛和血尿,临床治疗的主要原则为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如药物排石治疗(MET)、ESWL、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等。对于许多患者来说,MET是侵入性手术的一种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法,因为它是非侵入性的、容易的且有成本效益的。欧亚联盟2016年建议提出:MET的潜在益处最有可能出现在> 5毫米的输尿管远端结石中,对于较小的输尿管结石没有证明的益处。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排石药物的作用,不断进行临床试验探究其意义。因此,我们研究了不同药物对结石排出的影响,着重探究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作出综述。  相似文献   

17.
B超在临床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超在肾及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访观察 45例肾及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0 .8cm的结石 ,多经药物排石 (3 9例 ) ,>0 .8cm的结石 ,经手术治疗 (6例 ) ;肾上、中极者 ,经药物排石 (3 0例 ) ,肾下极者 ,多需手术治疗 (4例 )。结论 :结石的大小、形态、位置与排石的机会有直接关系 ,B超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肾绞痛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诊,常见于肾、输尿管结石及其炎性病变,部分患者病因不明。顽固性肾绞痛患者,经解痉、镇痛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疼痛反复发作。我院自2003年初开始应用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肾盂内尿液的方法治疗此类顽固性肾绞痛患者,止痛迅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尿石通丸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郁兆存 《医学综述》2011,17(1):150-151
目的评价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尿石通丸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确诊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结石直径0.5~1.0 cm,随机分为2组:尿石通丸组、联合治疗组(服用尿石通丸和坦洛新缓释片)。随访4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镇痛剂使用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和其他疗法的干预率。结果联合治疗组、尿石通丸组的结石完全排出率分别为89.5%、76.5%,其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镇痛剂的使用率及其他疗法的干预率分别为(6.10±1.57)d、20.0%、6.7%、13.0%和(9.31±1.60)d、48.0%、24.0%、2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尿石通明显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减少排石时间,缓解肾绞痛发生,减少其他疗法的干预率,适用于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药物排石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排石颗粒联用坦索罗辛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的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2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经ESWL后均饮水2L/d,常规抗感染,止血处理,实验组给予排石颗粒联用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排石颗粒。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典型肾绞痛再次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排石率(78%)、排石时间(2~8d)、肾绞痛再发生率(5%)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石颗粒联用坦索罗辛用于辅助排出ESWL后的输尿管结石,减少肾绞痛发作,疗效肯定,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