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上海地区精液冷冻生殖保险现状,建议更好利用此技术保存男性生育力.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行精液冷冻生殖保险的患者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项目包括生殖保险人数,生殖保险原因,精液质量,冻存精液利用率等项目.结果 共有85名男性行精液冷冻.其中12例系肿瘤患者,以睾丸肿瘤居多;35例为准备接受辅助生殖(ART)治疗者,主要原因为担心取卵当日取精障碍以及夫妻分居期间有生育要求者;33例患有生殖系统疾病,如不射精症、严重或极度少弱精子症、梗阻性无精子症等;另有5例近期无生育计划,出于规避未来精液质量下降风险行精液冻存,其中2例为高危职业者,2例为计划行输精管结扎节育术者,1例为有未来生育可能者.冷冻精液的总利用率为22.4%,其中肿瘤患者组为16.7%, 辅助生殖技术组为25.7%,男性生殖疾病组为24.2%.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和社会对生殖保险的认识度,充分利用精液冻存这一安全、成熟的技术形式,有效预防男性不育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哈尔滨地区男性肿瘤患者生殖损伤风险与保护现状并予以分析。方法将自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时间段本院收治的男性肿瘤患者600例以及86例肿瘤科、血液科医生记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关于生殖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采用医生临床问卷调查表完成医生的评估。此外,对在本院接受精子冷冻保存的63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精液冷冻保存原因为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规避风险等肿瘤患者冻存后精子浓度相比冻存前均较低(P<0.05)。63例行精液冷冻保存患者对精液冷冻信息的获得途径主要为医生建议,占比为69.84%(44/63),其次为资料查阅以及他人转告,占比分别为17.46%(11/63)、12.70%(8/63)。结论哈尔滨地区男性肿瘤患者生殖损伤风险较高,且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医患双方应就生殖损伤保护应用仍需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男性肿瘤患者精液冷冻保存后常规参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了解男性肿瘤患者精液质量现状,探索保存男性肿瘤患者生育能力的方法。方法:对来源于2005~2013年浙江省人类精子库43例肿瘤自精保存患者的精液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项目包括精液体积、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冷冻复苏率等指标。比较肿瘤患者与供精志愿者(248例)之间精液质量的差异;并将肿瘤患者分为睾丸肿瘤组(22例)和非睾丸肿瘤组(21例),比较两组之间精液质量的差异。结果:43例肿瘤患者精液的平均精子浓度(60.90×106/ml)、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41.07%)及精子冷冻复苏率(49.98%)均显著低于供精志愿者(分别为74.27×106/ml、51.79%和57.33%),P均<0.05;睾丸肿瘤组的冻后平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15.68%)与冷冻复苏率(42.81%)均显著低于非睾丸肿瘤组(分别为28.36%和57.53%),P均<0.05。结论:肿瘤患者精液质量普遍下降,进行自精保存的时机非常重要,应该加强自精保存的宣传力度。另外,睾丸肿瘤患者精液冷冻保存效果较差,精子库应对其冷冻复苏率低下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优化冷冻保存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育力保护。  相似文献   

4.
中国男性生育力保存:多中心六年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子低温冷冻技术可有效保存男性生育能力,中国在此方面的开展情况目前尚无研究报道。本研究对中国多家人类精子库及生殖中心(上海市人类精子库,湖南省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人类精子库,浙江省人类精子库,沈阳东方集团菁华医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问的白精保存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内容包括:冻存原因、精液冷冻前参数、冻存精液使用率、辅助生殖方式及结局等。在过去六年期间,共有l548名男性在上述4家医疗机构行精液冷冻。其中1.9%(30/1548)系肿瘤患者,在肿瘤种类分布中,以睾丸肿瘤和何杰金氏病最为常见。88.9%(1374/1548)男性准备行辅助生殖(ART)治疗,主要原因为预防取卵当日无法顺利取精,或夫妻分居期间有生育要求。8.6%(134/1548)男性患有生殖系统疾病,如不射精症、严重或极度少弱精子症、梗阻性无精子症等。另有0.8%(15/1548)的男性近期无生育计划,出于规避未来精液质量下降风险行精液冻存,其中7N为高危职业者,3例为计划行输精管结扎节育术者,5N为有未来生育可能者。冷冻精液的总利用率为22.67%(352/1548),共生育子代119例,其中肿瘤患者组为6.7%(2/30),采用ICSI技术出生子代1例;辅助生殖患者组为23.2%(319/1374),出生子代106例,男性生殖疾病组为23.1%(31/134),出生子代12例。各组精液参数均不同,肿瘤患者组及生殖疾病组男性精液质量较差,绝大多数使用冷冻精液结合IVF或ICSI技术受孕。精液冷冻是一种有效的补救和预防措施,但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肿瘤患者未能充分利用这一医疗手段,对其缺乏认知,肿瘤治疗的急迫性和经济因素是使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大力推行生殖保险概念普及化可使生殖保险得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由于睾丸生殖细胞瘤具有较高的治愈率 ,临床研究的重点已转向如何保护病人的生育能力。临床化疗应用顺铂累积剂量大于 0 .6 g/m2 足以导致 5 0 %以上的病人长期不育。保护肿瘤患者生育力的标准治疗程序之一 ,是对射出精子进行冷冻保存。然而 ,考虑到肿瘤在部分病人可引起无精子症 ,作者考察了化疗前进行睾丸精子抽提的实用性。方法 作者评述了已往文献 ,作为研究化疗对男性生育力影响的生物学和临床依据 ;并对 14例睾丸生殖细胞瘤而无精子的患者于化疗前进行了对侧健康睾丸的精子抽提。结果 在 14例化疗前的睾丸活检中 ,成功取回了 …  相似文献   

6.
精子DNA损伤与辅助生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开展,精子评估已由传统的精液常规分析向细胞、分子水平深入发展。精子DNA损伤是反映男性生育力的一个新指标。精子DNA损伤的发生机制包括精子染色质包装与分离异常、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异常等。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是目前检测精子DNA损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精子DNA损伤可能与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结局、复发性自然流产、增加ICSI后代遗传风险相关。采取口服抗氧化药物、取睾丸精子行ICSI、预冻存精子、去除病因以及中医中药等治疗对策可能会降低精子DNA损伤程度,进而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本文主要就精子DNA损伤的机制与检测方法、DNA损伤与生殖结局以及辅助生殖技术中与DNA损伤相关的治疗对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环境危险因素与男性生殖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示环境污染物危及男性生育力,主要表现为精子密度和精液质量等的下降,此外,环境污染物还引起男性生殖系统畸形和肿瘤发病率升高。由于这些环境污染物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因此又被称为内分泌干扰物(EDs)。EDs类物质主要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睾丸轴系影响生殖内分泌系统和破坏氧化/抗氧化系统而损害男性生育力。此外,EDs类物质还可以影响甾体激素与受体之间相互作用、阻止甾体激素的生物合成、影响甾体激素的代谢、直接影响精子遗传物质和影响Sertoli细胞之间的细胞连接等多种途径干扰男性生育力。EDs类物质可以在睾丸、附睾以及精囊腺等各个水平影响男性生育力。  相似文献   

8.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不育症最常见的原因。生育力低下的人中21—40%有精索静脉曲张,是正常人的3倍。众多报告发现精索静脉曲张的低育男性有精液异常,包括精子数少、活动力弱、细头精子和不成熟精子增多。Macleod认为精索静脉曲张病人的精液是压抑型(stross pattern)。组织学检查光镜可见生精上皮变薄、精子生成受阻及生精细胞的变性坏死,电镜可见精子成熟受阻以及支持细胞与精细胞交界处异常的复合物。因此有人推测,由于组织学的改变可引起睾丸容积的变化。作者用睾丸测量器测定了83例正常人和29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分析北京地区精子库的自精保存现状,更好利用精子库的资源保存男性生育力。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精子库进行自精保存者的基本资料和精液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1例自精保存者成功保存,2011~2013年自精保存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19%。自精保存者以本科和硕士学历为主(n=175,69.72%),年龄以20~39岁人群为主(n=204,81.27%),未育者占88.84%(n=223)。有27.49%(n=69)患者冷冻精液数量少于10支,有10.36%(n=26)患者仅冻存1次。最终冻存后精液使用仅为5.58%(n=14)。保存原因中以患肿瘤原因最多(n=140,55.78%),并以血液肿瘤最多(n=66,22.31%),其次为睾丸肿瘤(n=33,13.15%)和其他肿瘤(n=41,16.33%)。肿瘤患者与非肿瘤患者平均精子浓度(60.53×10~6/ml vs 90.45×10~6/ml)、精子总数(175.8×10~6vs 311.3×10~6)、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43.55%vs 49.21%)和前向运动精子的复苏率(52.17%vs 68.13%)有显著性差异(P0.05)。睾丸肿瘤、血液肿瘤及其他肿瘤平均精子浓度分别为37.68×10~6/ml、57.98×10~6/ml、90.69×10~6/ml,精液体积分别为2.73、2.82、3.41 ml,精子总数分别为93.29×10~6、158.41×10~6、349.49×10~6,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分别为45.32%、43.47%、44.49%,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的复苏率分别为48.32、50.07%、61.09%,睾丸肿瘤患者的精子浓度和总数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北京地区自精保存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以肿瘤患者最多;多数肿瘤患者错过了最佳保存时期,应提高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对自精保存的知晓度。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研究表明针刺可显著升高少弱精子症患者的血清T水平,降低FSH、LH和E2水平,提高精子的生成能力;增加睾丸血流量,维持睾丸的局部低温环境;增加精液α-糖苷酶、果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的浓度,提高精子的活力、浓度及抗氧化损伤能力,共同改善精液的质量和配偶受孕率。而关于针刺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研究质量不高,证据等级低,临床应用受限,对于其临床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的验证。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针刺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总结,阐述针刺治疗对生殖内分泌、睾丸动脉血流、精液质量及配偶受孕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