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常伴有肱骨头脱位及肩袖和关节囊的撕裂,是临床常见的损伤之一,多数患者可能通过手法复位保守治疗而痊愈。但骨折多造成肱骨头不同程度的碎裂,有时手法难以整复,则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切开复位三叶型钢板固定治疗难复性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21~73岁,平均43.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例,坠落伤6例,滑倒跌伤5例,摩托车摔伤3例。骨折类型按Neer分类法[1]:三部分骨折6例,四部分骨折12例,均伴有肱骨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方法:研究65岁及65岁以上患者肱骨近端粉碎骨折50例,均选择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并随访12个月,以了解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及满意度等。结果:5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优27例,良17例,一般4例,差2例。优良率88%。结论:通过此次的观察,我们发现对于大多数老龄肱骨近端骨折,通过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1例肱骨近端骨折,其中男13例,女8例。患者平均年龄67.6岁(57岁~82岁)。按Neer分类法:二部分骨折3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6例。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定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6个月,21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按照Neer评分标准:11例优,7例满意,3例不满意;满意率85.7%。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可提供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3月至2014年8月,应用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25~66岁,中位数46岁。骨折类型,Neer二部分骨折4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8例;合并肩关节脱位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15 d,中位数7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自体髂骨植骨9例,人工骨植骨15例;2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中位数1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4周,中位数12周。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及应用抗生素后切口愈合;并发肱骨头坏死1例,转至外院行半肩关节置换术;并发肩部疼痛1例,肩关节功能稍受限,未行特殊处理;并发肩关节功能障碍2例,对日常生活影响不明显,未行特殊处理。术后6个月依据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11例、良8例、可4例、差1例。结论: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部位的骨折。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患者常伴有骨缺损、肱骨头骨折,由于骨质疏松及各种基础病的影响,骨质很差,骨折极易粉碎并且移位明显,治疗上颇为棘手。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加植骨伴有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41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1例中男16例,女25例;年龄61~75岁,平均67岁。所有患者在急诊初诊时即行患肩正位、腋位X线片,收入院后再行患  相似文献   

6.
程杰 《中医正骨》2003,15(12):36-36
儿童肱骨近端干骺端骨折与成人肱骨外科颈骨折不同 ,多因强大暴力所致 ,不仅复位困难 ,且复位后受体位影响较大 ,易造成再次移位。我院自 1998~ 2 0 0 1年 ,采用分步法治疗儿童肱骨近端干骺端骨折 16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3例 ,女 3例。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14岁 ,平均 8.6岁。右侧 13例 ,左侧 3例。内收型骨折 12例 ,单纯向前移位成角 4例。合并肩关节脱位 2例。高处坠落伤 12例 ,跑动跌伤 4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骨折位于肱骨近端骺板下 0 .8~ 2 .9cm ,平均 1.9cm。 10例曾在外院或门诊行整复、夹…  相似文献   

7.
杨孝灯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411-1412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4%~5%[1]。笔者2002年2月~2006年4月采用经皮克氏针固定并配合中医手法、中药内服外冼等治疗肱骨近端A2、A3型骨折共2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27~65岁,平均51.2岁。根据A O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6~65岁,中位数45.5岁。骨折分型,Neer二部分骨折2例、三部分骨折15例、四部分骨折15例。合并肩袖损伤7例、骨质疏松症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5d,中位数3.5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肩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7年,中位数4.5年;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7~12个月,中位数9个月;术后骨折畸形愈合3例,未进行特殊处理;并发肩关节创伤性关节炎2例,经药物治疗和理疗后症状好转;并发肱骨头坏死6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无感染、钢板断裂、螺钉松动、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参照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12例、良18例、差2例。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肩功能恢复。但由于术后并发症较多,对于损伤较重的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应慎重考虑采用切开复住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58例,其中资料完整的52例。男30例,女22例;左侧28例,右侧24例;平均年龄47.5岁(28~70岁)。采用Neer骨折分类法,Neer三部分骨折23例;Neer四部分骨折29例。疗效评判采用Neer评分系统。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12~30个月)。根据Neer评分,优15例,良25例,中10例,差2例。术后优良率为76.9%,患者主观满意率为80%。结论:LPHP置入有高度的稳定性,对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肱骨近端骨折指肱骨外科颈及其近端部分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5%,以老年患者居多,40岁以上者占76%。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类型复杂,预后较差,是创伤骨科治疗中的难点。我们在2003年-2010年间,采用手法整复骨折小夹板固定,辨证使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4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4例,女26例;年龄50~88岁,中位数70岁;按Neer分型标准,二部分骨折14例、三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6 d,中位数3 d。经胸大肌和三角肌间隙入路,行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7.2±16.8)min。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6个月。38例患者的骨折在术后8周内愈合,2例延迟愈合。末次随访时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19例、良17例、中3例、差1例,其中二部分骨折患者Neer评分(85.6±6.8)分、三部分骨折患者Neer评分(88.9±6.7)分、四部分骨折患者Neer评分(84.2±5.6)分。2例发生肩峰撞击征,未出现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采用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3例,男15例,女28例.年龄60~ 91岁,中位数68岁.左侧20例,右侧23例.按照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标准,一部分骨折13例、二部分骨折26例、三部分骨折4例.3例合并肱骨头脱位.受伤至治疗时间12 h至10 d,中位数2d.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 22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达到解剖复位者26例,对位2/3者15例,对位1/3者l例,对位不良者1例.43例患者中,42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7 ~16周,中位数8周;1例骨折延迟愈合.5例患者出现组织黏连及关节僵硬.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4例、良14例、可4例、差1例.结论: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骨折愈合良好、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993年—2005年我们收治2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2例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为36—68岁;受伤原因为骑车不慎跌伤或车祸中手掌着地所致;左侧13例,右侧9例;发生骨折脱至手术时间为7天—69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的54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39例,三部分骨折8例,四部分骨折7例。年龄66~92岁,平均(73.2±2.4)岁;男33例,女21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获得一期愈合,其中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为(88.13±11.46)分,总优良率为81.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应用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较优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少,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并分析其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采用闭合复位逆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12~72岁,平均54.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 h~7 d,平均4 d。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7个月,1例失访。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优2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3.9%。结论:闭合复位逆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roximal humerus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治疗肱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19例肱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4例、女5例;年龄31~75岁,中位数50岁;左侧7例,右侧12例;车祸伤16例,摔伤或者坠落伤3例。肱骨干骨折按AO分型,A1型9例、B1型3例、B3型2例、C1型3例、C3型2例;肱骨近端骨折按Neer分型,一部分骨折11例、二部分骨折8例。1例合并颅脑外伤,2例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2例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2例合并胫骨骨折。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未合并桡神经损伤。均采用加长型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双侧评分进行对比计算恢复率,恢复率=患侧评分/健侧评分×100%,恢复率80%为优、60%≤恢复率≤80%为良、恢复率60%为差。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桡神经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7个月,中位数24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愈合时间12~41周,中位数15周。末次随访时患侧肩关节上举角度为150°±15°,患侧Constant-Murley评分(87±5)分。患侧Constant-Murley评分与健侧对比,优17例、良2例。结论:采用加长型PHILOS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牢固,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73~ 85岁,中位数75岁.5例合并肩关节脱位.根据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类,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16例.术前均经X线及CT检查确诊,均排除病理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2h至5d,中位数2.7d.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和肩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18个月,中位数14个月.均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假体松动、肩关节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肩关节外展功能受限.2例患者肩关节活动时疼痛,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后缓解.按照N 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8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有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盛红枫  张玉柱 《中医正骨》2015,(4):49-51,53
目的:观察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21~65岁,中位数47岁。按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Ⅱ型6例、Ⅲ型2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7 d,中位数4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60 min,中位数45 min。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数1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1~15周,中位数13周。按照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5例、良5例、可3例。结论: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切口小,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颈以远1~2cm至肱骨头关节面之间的骨折,包括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干近端等结构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5%。80%的肱骨近端骨折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约20%的移位肱骨近端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ockingproximalhumerusplate,LPHP)对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鹏  万春友 《中医正骨》2013,(12):69-71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65~86岁,中位数75岁.按照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标准,Ⅰ型6例、Ⅱ型31例、Ⅲ型19例、Ⅳ型4例.受伤至治疗时间1~72 h,中位数18 h.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周,中位数6周.1例患者皮肤出现张力性水疱,换药过程中骨折端移位,经再次复位及固定后骨折愈合.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0例、良33例、可6例、差1例.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