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缺血性心肌病(ICM)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56例于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病患者,其中ICM30例、DCM26例,并对这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探究分析。结果:就两组心脏形态对比而言,DCM组在各方面超过ICM组;就两组心功能对比而言,两组均有其突出特征,且P0.05,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ICM与DCM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医疗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惠小勤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284-1286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鉴别要点。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确诊为31例缺血性心肌病、2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ICM组心力衰竭大多先呈左心衰竭,继以右心衰竭,出现相应的症状;DCM组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②a)ICM组心脏呈"圆拱门形",室壁活动节段性减弱。DCM组心脏呈"球形",室壁活动弥散性减弱;b)ICM组多为轻度二尖瓣返流;DCM组多瓣膜返流发生率高且程度较重(P<0.01);c)DCM组收缩功能降低,舒张功能正常;ICM病组舒张功能减低,收缩功能正常;二尖瓣E/A:ICM组<1,而DCM组>1(P<0.05);d)ECG RV6/Rmax≥3.0对DCM和ICM有鉴别诊断意义。结论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具有简便、无创、价格低廉及重复性好的特点,是ICM与DCM有价值的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35例心肌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53例为DCM组,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患者82例为ICM组,两组患者均完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形态指数、心腔测值、超声频谱参数及心功能参数。结果:(1)DCM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S)分别为(49.83±3.51) mm、(64.62±3.48) mm,均高于ICM组(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为(73.34±4.05) mm,低于ICM组(P<0.05);(2)DCM组右心房内径(RAD)为(23.92±5.94) mm,高于ICM组(P<0.05);(3)DCM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速度(PVE)、主动脉瓣口收缩期峰值速度(AV)、肺动脉瓣口收缩期峰值速度(PV)分别为(0.87±0.22)...  相似文献   

4.
对 2 2例缺血性心肌病与 2 6例扩张型心肌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不同表现进行鉴别诊断探讨 ,其结果表明 ,5 0岁以上 ,伴有主动脉瓣区退行性病变 ,局限性室壁变薄并出现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则有利于缺血性心肌病 (ICM )的诊断 ;而年龄较轻 ,心脏呈普大型 ,伴多瓣膜返流 ,室壁弥漫性变薄 ,活动弥漫性减弱 ,则有利于扩张型心肌病 (DCM )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笔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扩张型心肌病 ( DCM)和缺血性心肌病 ( ICM)的心脏形态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心功能指标 ,分析 DCM和 ICM的超声特点及鉴别要点 ,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的无创性诊断方法。1 资料与方法DCM组 2 0例 ,男 1 1例 ,女 9例 ;年龄最大者70岁 ,最小者 1 8岁 ,平均年龄 49.6岁。ICM组 2 0例 ,男 1 6例 ,女 4例 ;年龄最大者 81岁 ,最小者 5 4岁 ,平均年龄 65 .4岁。采用美国 HP770 2 0 A型、尖端影像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观察 ,探头频率 2 .5MHz。受检者取平卧或左侧卧位 ,平静呼吸时检查。二维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医疗保健体系的建全,社会老龄化在不断增加,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容易混淆。仅从年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难以区别,均无特异性。我们对35例临床疑似DCM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意在提高老年DCM与  相似文献   

7.
苏金花  寇海燕  梁莉  陶丹丹 《医学综述》2014,20(17):3218-3220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缺血性心肌病(ICM)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1月入武警总医院并经确诊的42例ICM患者和43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分别为ICM组和DCM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 ICM组心力衰竭大多呈现左心衰竭,继而右心衰竭,DCM组大多出现全心衰竭;ICM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有轻度反流,而DCM组的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均有反流,且出现中度和重度反流显著地高于I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M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等均低于ICM组患者[(60.2±4.1)mm vs(72.4±4.9)mm,(46.5±3.8)mm vs(61.1±3.3)mm,(38.2±2.5)mm vs(42.3±3.1)mm,(41.2±5.8)mL vs(75.2±8.7)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ICM的鉴别诊断明确,应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扩张型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CM)心脏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总结16例扩张型心肌病、21例缺血性心肌病的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以及频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扩张型心肌病16例,缺血性心肌病21例,将诊断结果与回访结果进行对照,诊断符合率均达90%以上。结论超声心动图在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尤其在扩张型心肌病早期,宜于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TDI)用于评价患者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FMR)程度差异的价值.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ICM)的患者33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27例,均合并不同程度FMR.用传统超声心动图测得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二尖瓣瓣叶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与E/A值;用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E/Em值及PASP值;用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方法测得二尖瓣有效返流口面积(EROA)表示FMR严重程度.对两组患者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ICM与DCM患者的传统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LVEDD、LVSED、LAD、E、A、E/A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组织多普勒测量指标比较结果显示:ICM组E/Em高于DCM组,而Sm、Em、Am值均低于DCM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同时ICM组EROA及PASP值亦高于DCM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TDI能够更好地反映二尖瓣的功能状态,对缺血性心肌病与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程度差异的评估更准确.  相似文献   

10.
宋艳秋  张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3):323-324,32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定量变化.方法:59 例心肌病患者通过冠脉造影检查后分为扩张型心肌病组(DCM组),28例和缺血型心肌病组(ICM组)31例.测定患者在不同的NYHA分级时血清CRP浓度.结果:ICM组患者血清 CRP 平均浓度明显高于 DCM 组(P<0.01).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DCM与IC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05月在我院确诊的心肌病患者124例,按入选患者所患疾病类型分为扩张型心肌病组与缺血性心肌病组,每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在各个切面上观察心室的收缩舒张功能、室间隔的厚度及心脏各房室的大小,并详细记录心脏形态功能学的各项指标,如SV、EF、AO、LVDd、LVDs、LAD、RVD。结果:DCM组患者的SV、EF、AO低于ICM组,其余检测指标,LVDd、LVDs、LAD、RVD高于IC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DCM和ICM时,可根据二者各自的心脏形态及功能指标做出准确的评估,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的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文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35名扩张型心肌病(DCM),35名缺血性心肌病(ICM)以及35名正常人从心脏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三个方面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①DCM组心脏多个房室腔扩大成球形,室壁变薄及动度弥漫性减弱;ICM组以左房室腔扩大为主,多呈葫芦状,室壁活动呈节段性障碍。②反映左室充盈流量状态的EPSS,DCM组显著高于ICM组;DCM组多瓣膜返流发生率较高且程度较重,ICM组多为单瓣膜返流且程度较轻。③DCM组以收缩功能降低为主,舒张功能可表现为“正常”;ICM组则主要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收缩功能可表现为正常。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为临床鉴别DCM与ICM提供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康健 《广州医药》2006,37(2):55-5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扩张型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CM)的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扩张型心肌病和2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CM组心脏多个房室腔扩大多呈"球形",室壁变薄及弥漫性减弱,心尖部心肌不变薄及EPSS增大,多瓣膜反流,以收缩功能降低较明显为其特点.ICM组以左房室腔扩大多呈"圆拱门形",心尖圆钝变薄,室壁活动呈节段性障碍,主动脉及根部钙化、主动脉增宽,单瓣膜反流,以舒张功能障碍较明显为其特点.结论彩超结合患者病史是对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进行鉴别的简便无创性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欧细平  廖春锋  许哲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0):821-82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m,UCG)结合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特征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和缺血型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对30例DCM及30例ICM的超声形态学与心电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ICM组与DCM组各项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特点为:DCM组心脏多个房室腔扩大呈球形结构,室壁变薄及弥漫性运动度减弱;ICM组心脏以左房室扩大为主,多呈葫芦状,室壁节段性运动减弱。DCM组以收缩功能降低为主,舒张功能可表现为正常;而ICM组以舒张功能降低为主,收缩功能可表现为正常。DCM组多瓣膜返流发生率较高且程度较重,ICM组多为单瓣膜返流且程度较轻。DCM组Rv6/Rmax≥3.0占71.2%(Rmax为Ⅰ、Ⅱ、Ⅲ导联中振幅最大的R波),而ICM组却无一例。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特征是对DCM与ICM进行鉴别的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心肌病[1],与缺血性心肌病(ICM)临床表现相似。对经冠状动脉造影除外ICM而确诊DCM的34例患者做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性28例,女性6例。47~65岁,平均(59±6)岁。吸烟史18例,高血脂症18例,高血压病13例,有心绞痛症状11例。NYHA分级:级9例,级20例,级5例。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示:心房纤颤8例,束支传导阻滞12例,缺血性ST-T改变23例,室早连发,多源,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9例。胸部后前位X线片:主动脉型12例,普大型22例,心胸比例中度以上增大23例。二维及彩色多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缺血性心肌病(ICM)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永城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因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70例患者,经诊断分为DCM组和ICM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超声心电图指标、各瓣膜返流状况。结果 DCM组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房收缩末内径(LA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E峰)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舒张晚期峰值(E/A)均较ICM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存在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返流情况,且DCM组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返流情况较ICM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心电图显示ICM与DCM在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脏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超声心电图可为临床诊断鉴别ICM与DCM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在扩张型心肌病(DMC)和缺血型心肌病(IC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确诊的32例DMC和43例ICM的UCG检查,比较二者在心脏形态、血液动力学及心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心脏增大,左室容量增加,心功能减低,二、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等发生率及严重程度DCM组明显重于ICM组。DCM左室增大短径超过长径的1/2,呈"球形"改变,心尖部不变薄,室壁厚度均匀,运动弥漫性减弱。ICM左室心尖圆钝变薄且运动明显减弱,呈"圆拱门形"改变,室壁厚度不均并呈节段性运动异常为主要声像图特征。结论:CUG具有形态学诊断和血流动力判断意义,对DCM和ICM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老年疑似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疑拟扩张型心肌病 (DCM )患者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 ,容易误诊[1] 。我们对 4 7例临床疑似DCM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提高老年DCM与缺血性心肌病 (ICM )的鉴别诊断水平。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1998年 1月~ 2 0 0 3年 2月住院的 6 0岁以上疑似DCM患者 4 7例 ,均符合下列条件 :(1)临床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NYHA)Ⅱ级以上 ;(2 )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明显扩大和弥漫性室壁运动异常 ;(3)无明确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病史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证据 ;(4)排除瓣膜病重度反流、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  相似文献   

19.
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性心肌病(ICM)均以心力衰竭为主要症状和体征,致使两者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但治疗方法不同,故又甚需鉴别。冠状动脉造影能鉴别二者,但有创伤性,难以常规使用。本文分析了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对扩张性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CM)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2D-CDFI)观察80例DCM患者、80例ICM患者及80例正常人的心脏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三个方面的改变.结果 (1)DCM组心脏呈普遍增大,室壁活动弥漫性减弱,ICM组心脏呈局限性增大,室壁活动阶段性减弱.(2)DCM组瓣膜返流发生率较ICM组高,且返流程度较ICM组重.(3)DCM组主要以收缩功能低下为主,ICM组则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结论 超声2D-CDFI是鉴别DCM与ICM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