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颐业 《吉林医学》2015,(4):800-801
目的:探讨不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部位对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将导管置入股静脉,观察组置入颈内静脉。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透析充分性、透析最大血流量。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透析时最大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颈内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率低,导管留置时间长,感染率低,透析时血流量高,患者活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魏善斋  李佳 《中外医疗》2011,30(29):53+55-53,55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颈外静脉入路留置长期带涤纶套深静脉置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行经皮颈外静脉入路留置带涤纶套长期深静脉置管的34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导管置入术的成功率,及血流量不足、血栓形成、导管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34例患者,置管35倒...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在血液透析中临床研究及应用。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尿毒症患者通过建立皮下隧道及Seldinger技术留置带涤纶套血透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观察其置管使用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患者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留置时间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超过2年且至今仍在用,平均18.5个月。与临时导管比较,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出现感染、血栓形成、脱管等并发症情况更低、使用时间更长(P0.05)。结论:带涤纶套半永久血透导管对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尤其在条件有限基层医院的透析患者提供一条可行的长期血管通路,确保透析继续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带涤纶套双腔静脉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发症及处理。方法随访我院32例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的使用情况、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结果共计32例患者导管置入后均正常使用,其中2例为颈外静脉切开置管,其余均为右颈内静脉置管。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1.2±8.5)个月,最长时间为61个月。2例因导管感染拔除,1例因栓塞拔除,1例导管拔脱,4例因原发病死亡。结论带涤纶套双腔静脉导管可长期保留,感染率较低,血流量可以达到充分透析,为不能建立瘘管的患者解决血管通路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涤纶套双腔静脉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发症及处理。方法随访我院32例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的使用情况、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结果共计32例患者导管置入后均正常使用,其中2例为颈外静脉切开置管,其余均为右颈内静脉置管。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1.2±8.5)个月,最长时间为61个月。2例因导管感染拔除,1例因栓塞拔除,1例导管拔脱,4例因原发病死亡。结论带涤纶套双腔静脉导管可长期保留,感染率较低,血流量可以达到充分透析,为不能建立瘘管的患者解决血管通路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立有效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血液透析通路分为临时性通路和永久性通路,临时性通路即中心静脉置管,永久性通路是自体内瘘和人造血管内瘘.长期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一种永久性导管在透析中早已应用.下面将我们透析室2005年 9月——至今对九例留置永久性导管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探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净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153例行血液透析净化治疗的患者,并按置管部位分为A、B两组,A组112例患者为颈内静脉置管、B组41例患者为股静脉置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探讨有效的处理措施。结果实施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皮下血肿、误穿等,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导管栓塞、导管脱落等,在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实施颈内静脉置管的A组患者明显低于实施股静脉置管的B组患者(P<0.05)。结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一种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低且能为患者提供持续稳定血流量的建立临床血管通路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股静脉隧道式带涤纶套导管(股静脉半永久导管)作为血液透析过渡通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完成血液透析过渡通路138例,其中股静脉半永久导管(股静脉组)36例,颈内静脉半永久导管(颈内静脉组)40例,各种中心静脉临时导管(股静脉、颈内静脉临时导管,临时导管组)62例,3组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均在置管1周内完成,记录3组插管时并发症(手术出血情况)、插管次数、导管留置时间、透析充分性、透析血流量、导管使用情况。结果 3组患者手术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插管次数、导管留置时间、尿素清除分数(Kt/V)、透析血流量、导管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股静脉组和颈内静脉组插管次数少于临时导管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临时导管组,Kt/V高于临时导管组,透析血流量多于临时导管组,导管功能良好率高于临时导管组(P<0.05或P<0.01)。结论 股静脉半永久导管作为血液透析过渡通路优于各种临时导管,与颈内静脉半永久导管作为血液透析过渡通路的作用类似。  相似文献   

9.
何秀琼  窦素冰  谭建兰  庞兆辉 《吉林医学》2013,34(17):3443-344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透析中心深静脉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留置导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导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使用效果,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0.
20例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尿毒症患者以带涤纶套长期双腔导管经皮右颈内静脉留置,代替瘘管作为长期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方法使用美国Quinton公司生产Permcath(36cm)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应用seldiuger技术经皮右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结果 1)术前护理:详细告知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及优缺点,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让病人真正理解医护患三方需要互相配合。2)术后护理:术后严密观察伤口情况,严格每次透析的无菌操作,规范每次透析后的抗凝封管。3)并发症(导管血流不畅、导管内血栓形成、感染、导管脱出、空气栓塞)的预防与及时处置护理。结论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操作安全,并发症少,费用不高,特别适用于高龄、心功能差及糖尿病肾病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成功的手术、严格的无菌操作、患者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发症及时有效的防治、定期正确的护理,均是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得以长期顺利使用的重要因素。尤期是规范抗凝封管与避免空气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这样就使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的血管通路的维护及延长其使用寿命成为当前血液透析治疗中的重要课题。目前临床上长期血管通路主要选用内瘘,部分血管条件较差的病人选择移植血管或长期中心静脉置管。而对于长期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常见。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研究体表定位留置右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带涤纶套导管是否可行.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昆明市延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带涤纶套右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体表定位下置管组和数字减影下置管组,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即刻血流量、术中导管调整率、术后导管调整率,术后胸片导管有无打折及导管尖端位置情况. 结果 共置管50例,体表定位置管25例,即刻血流量不畅发生率及导管调整率为12%,管尖到位率为92%;数字减影下置管25例,即刻血流量不畅发生率及导管调整率为16%,管尖到位率为100%,2组术后导管均无打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表定位法置入右颈内静脉带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经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经验,使临床合理选择插管方式.方法:观察分析经颈内静脉置管42例和股静脉置管63例的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透析效果、相关并发症.结果:经颈内静脉置管的血流量优于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长于股静脉置管,透析效果无明显差异,相关并发症少于股静脉置管.结论:对于操作熟练者而言,经颈内静脉置管优于股静脉置管,但操作者应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插管方式,加强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颈内静脉及股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中心静脉临时置管后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其中股静脉置管组45例,颈内静脉置管组35例。将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使用次数、透析血流量及透析充分性评估指标和并发症等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颈内静脉置管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使用次数、透析血流量及Kt/v值均显著大于股静脉置管组。颈内静脉置管组患者的栓塞、感染、穿刺血肿、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比例均显著低于股静脉置管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颈内静脉置管是更为理想的临时血管通路,留置时间更长,导管使用次数更多,透析血流量更大,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40例带涤纶套血液透析用长期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经验,达到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以我院2007年1月~2010年5月留置带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经右侧颈内静脉置管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对40例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采用右侧颈内静脉留置长期导管作为血管通路,通过细心护理,观察导管的使用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40例经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全部成功,导管置入后X线下复查全部位于上腔静脉接近右心房开口处,置管成功率为100%.血流量均大于200ml/min,导管连续使用一年以上8例,半年以上14例,超过3月以上18例.共发生导管内血栓形成10例(占25%),其中合并其它部位血栓形成5例(占12.5%),导管相关性感染3例(7.5%).结论 带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的置入可解决许多不适合进行造瘘手术且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的血管通路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带涤纶套透析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以带涤纶套透析导管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内瘘为血管通路的透析患者为对照,对比分析带涤纶套透析导管的相关并发症以及以尿素清除率(Kt/V)为代表的透析充分性的客观评价指标。结果:留置长期带涤纶套导管术102例次,成功101次,成功率99%;留置导管时间分别为:>60月2例,48-60月10例,36-48月19例,24-36月28例,6-24月23例,<6个月20例。共21例次退出,退出时间为2-40月。导管功能良好;血流量均在200-250ml/min,导管透析充分性良好,导管组尿素下降率(URR)=70.42±6.59,Kt/V=1.42±3.48;内瘘组URR=68.66±5.52,Kt/V=1.34±0.1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结论:带涤纶套的血液透析导管可保留数月至数年,可以达到充分透析;良好的置管技术及严格的管理,可提高导管的有效使用寿命,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次性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包在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方式予上机和换药,实验组采用一次性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包,予上机和换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方式上、下机操作时间及护士、患者满意度。结果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中心置管护理包的操作时间少于传统方法(P0.05),护士满意度高于传统方法(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方法(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透中心半永久留置导管相关事件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682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时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半永久留置导管治疗,于治疗前后行炎症因子检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半永久留置导管相关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更明显,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可能是患者营养状况差、颈内置管、非涤纶套导管、非无菌操作、置管操作时间较长、导管日常护理不到位及导管功能不良。结论:血透中心半永久留置导管存在不良事件风险,但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陈秋月  崔文芳 《海南医学》2011,22(13):146-147
目的通过对21例使用双腔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探讨双腔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在透析过程中出现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应对。方法对21例使用双腔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置管患者中,术后第一天出血1人次,导管相关性感染7人次,早期导管功能障碍3人次,晚期导管功能障碍9人次,置管处周围皮肤瘙痒4人次。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早发现相关并发症的早期迹象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做好导管的维护和居家护理宣教,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李静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110-113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6例行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按照静脉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94例)和观察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62例)。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平均时间为(197.64±96.73)d,对照组为(95.01±34.23)d,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84%,对照组为14.9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比,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显著延长化疗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