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糖耐量减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变化的影响。方法吡格列酮组46例糖耐量减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饮食、运动治疗的基础上,于早餐前15min口服吡格列酮30mg/d,治疗16周后进行分析比较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治疗后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糖耐量减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吡格列酮治疗1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t=9.14,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t=5.10,P〈0.01);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治疗16周后相比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明显(t=7.63,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t=5.37,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后,糖耐量减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改善了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了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克罗米芬和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08年4月-2011年3月诊治高胰岛素血症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共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采用吡格列酮治疗,2组均治疗4个月,比较2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睾酮、促卵泡激素、排卵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接受治疗后2组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睾酮、促卵泡激素及排卵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睾酮、促卵泡激素、排卵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克罗米芬、吡格列酮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伴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均有恢复排卵、促进月经正常的作用,但吡格列酮较克罗米芬更能有效地降低胰岛素水平且不良反应更小,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痛(T2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清RBP4、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空腹血糖(FPG)和胰岛素(Ins)、体重指数(BMI)、血压(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再将60例T2DM并发冠心病患者分成吡格列酮治疗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吡格列酮治疗组用吡格列酮治疗8周,治疗前后均测定上述指标。结果①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RBP4水平增高(P〈0.01);吡格列酮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清RBP4无差异(P〉0.05)。②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血清RBP4水平显著降低(P〈0.01),TNpa、胰岛素水平下降(P〈0.05),脂联素水平升高(P〈0.05),IR明显改善。结论吡格列酮能降低T2DM并发心血管病患者血清RBP4水平,改善IR。  相似文献   

4.
贺丹  李岚  刘慧霞 《当代医师》2014,(7):886-890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及吡格列酮干预组,饲养8周;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剩余两组喂饲高脂饲料;吡格列酮干预组于实验第4—8周予吡格列酮灌胃,其余两组同期予蒸馏水灌胃;测定空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FIRI);HE染色分析肝组织切片病理学改变;观察Kupffer细胞形态变化及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高脂饮食组大鼠空腹FIRI、TG、T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呈以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的混合性脂肪变性并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肝脏Kupffer细胞发生形态改变,其产生的TNF-α、NO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呈正相关(P<0.05);吡格列酮干预组大鼠空腹FIRI、TG、TC均低于高脂饮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结构基本正常,肝脏Kupffer细胞形态及功能基本正常。结论吡格列酮可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和调节Kupffer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吡格列酮对初发糖尿病患者IL-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初发的、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在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后水平的改变,观察吡格列酮对促炎细胞因子干预的影响。方法将初次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INS组,n=32)和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组(INS+PIO组,n=32),在12周时随访,采血检测空腹血糖、75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C-肽、HbAlc以评价胰岛功能变化。结果IL-2水平与C-肽和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血糖水平的变化与IL-2水平的变化无明显相关;随访至12周,二种治疗方案IL-2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但联合组IL-2较治疗前降低更显著(P〈0.01);治疗后,二组T2DM患者FBG、2hPG及HbA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联合组的降低更显著(P〈0.05);二组FCP及FINS较治疗前提高(P〈0.01),联合组的提高更显著(P〈0.01)。结论吡格列酮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IL-2的表迭来延缓或阻止免疫细胞对胰岛β细胞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IGR)人群不同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4例1GR患者分为三组,生活方式干预组给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吡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分别每日加用吡格列酮片38mg和二甲双胍缓释片38mg。分别检测i组干预前及干预两年结束时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餐后二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二小时胰岛素(2hlNS)水平。结果干预后三组IGR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GT发生率二甲双胍组与吡格列酮组显著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发生率二甲双胍组与吡格列酮组均显著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在BMI、2hPG、FINS和2HINS与十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与吡格列酮组2hPG、FINS和2HINS均显著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调节受损人群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使用吡格列酮或二甲双胍强化治疗比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能更有效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SF)的2型糖尿病(TgDM)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用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34例,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分次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33例,均连续用药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P〈0.01),与对照组相比血糖达标时间短(P〈0.01),减少胰岛素用量(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更有效地控制SF的T2DM患者的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褚秀英 《中原医刊》2009,(11):29-30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在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共选择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口服,每日2次;试验组(30例)给予吡格列酮3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胰岛素、c肽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餐后2h胰岛素下降(P〈0.05)。试验组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1)。对照组血脂各项较治疗前明显变化(P均〈0.01),两组间比较,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具有相似的降血糖、调脂作用,而吡格列酮还有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及降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ODS)合并不孕患者采用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PCOS诊断的不孕患者86例采用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再用克罗米芬(CC)+人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方案治疗。比较用药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素(FS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以及周期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治疗前、后血清LH、LH/FSH、T、FINS均有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治疗PC_~S不孕,可有效地改善胰岛索抵抗,降低血清LH、LH/FsH、T水平,并且提高PCOS不孕患者的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在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具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43例采用吡格列酮单独用药为A组,45例克罗米芬、吡格列酮联合用药为B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A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病情况及肥胖与非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特征的异同。方法对新疆维、汉族不同地区人群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调查出的 PCOS 患者按照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分析不同民族肥胖与非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的异同。结果(1)新疆 PCOS 发生率为5.11%;(2)调查出的722例 PCOS 患者中肥胖者188例,占26.04%,其中汉族肥胖者占67.02%,维吾尔族肥胖者占32.98%,维吾尔族 PCOS 患者发生肥胖者少于汉族。(3)维吾尔族和汉族不同体质指数 PCOS 患者的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维吾尔族患者及肥胖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高于汉族及非肥胖患者。(4)维吾尔族、汉族肥胖组患者空腹及服糖后30、60、120、180 min 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维吾尔族肥胖组空腹及服糖后30、60、120 min 血糖及血胰岛素水平均高于汉族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服糖后180 min 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维吾尔族和汉族肥胖胰岛素抵抗(IR)较非肥胖患者多见,IR 分别为(3.4±1.1)、(3.1±1.3)和(1.5±0.7)、(1.4±0.6)(P <0.05),且维吾尔族肥胖患者 IR 较汉族严重(P <0.05)。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肥胖 PCOS 患者较汉族多见,而肥胖 PCOS 患者糖代谢异常及 IR 更为明显,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更应重视早期的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凝血功能改变。方法分析48例PCOS与正常对照人群( n=42)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比较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凝血象变化,分析相关改变与PCOS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48例PCOS平均年龄(27.6±4.2)(19~34)岁,均未生育。与健康人群相比,PCOS患者体重指数、睾酮、胰岛素及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COS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国际标准化比值、凝血酶元活动度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接受3个周期治疗后,PCOS上述指标水平显著升高(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的变化与空腹血糖、胰岛素显著相关(P<0.05),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变化与空腹血糖、胰岛素及睾酮均显著相关( P<0.05)。结论 PCOS患者血液系统处于相对高凝和低纤溶状态,可能与高血糖、高胰岛素及高雄激素血症有关,特定情况下需加强凝血象监测,积极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妈富隆)联合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的效果。方法:PCOS伴不孕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口服妈富隆1片/d,连服21 d,同时予二甲双胍500 mg/次,每日3次,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性激素水平,测量腰/臀比值(WHR)、体重指数(BMI),3个周期后予N,N-二乙-基2-(4-(1,2-二苯基-2-氯乙烯基)苯氧基)乙胺(克罗米芬)促排卵)和对照组(调整生活方式,完成相关检查后予克罗米芬促排卵)。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P〈0.01或P〈0.05)和性激素水平(P〈0.01)明显改善,WHR、BMI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实验组周期排卵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PCOS伴不孕者促排卵前予妈富隆和二甲双胍治疗3个周期可显著改善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有效提高促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生化特征。方法:将81例PCOS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非肥胖组(BMI<25 kg/m2)和肥胖组(BMI≥25 kg/m2),比较2组患者临床与生化特征。结果:非肥胖组月经正常率为24.49%,肥胖组为5.9%;非肥胖组闭经率8.5%,肥胖组为26.5%;2组月经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胖组PCOS 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LH/FSH、高密度脂蛋白均高于肥胖组(P<0.05~P<0.01);总睾酮、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肥胖组(P<0.05~P<0.01)。结论:非肥胖的PCOS患者主要表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而肥胖的PCOS患者主要表为现胰岛素抵抗及血脂紊乱,临床诊治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同临床表型与家族史的相关性,研究遗传因素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2011年于本院就诊的PCOS患者146例,根据体重指数(BMI)将患者分为肥胖型PCOS(BMI>25kg/m^2)60例和非肥胖型PCOS(BMI<25kg/m^2)86例。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月经史、多毛及痤疮情况,测定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采用家系调查表收集患者家族史,并加以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多毛、痤疮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肥胖型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发生率高于非肥胖型患者(P<0.01)。有家族肥胖史的患者更易发生肥胖型PCOS,而亚组分析提示父系肥胖会导致患者肥胖型PCOS患病风险增加(P<0.05),母系肥胖对PCOS的临床表型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余家族史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PCOS患者的临床表型与代谢性疾病家族史具有一定相关性,有家族肥胖史的患者更易得肥胖型PCOS,且父系肥胖影响更大,提示和代谢相关的遗传基因可能在PCOS家族遗传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特征。方法:青春期PCOS患者87例(PCOS组),其中52例体重指数(BMI)≥25 kg/m2或腰臀比(WHR)≥0.85者为肥胖组(OB-PCOS);35例BMI〈25 kg/m2,WHR〈0.85者为非肥胖组(NOB-PCOS)。正常对照组102例,为月经正常的中学生,同样分为肥胖组(OB-CON)22例,非肥胖组(NOB-CON)80例。所有对象均测定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LH/FSH)比值、空腹胰岛素及稳态模型指数(HOMA-IR)、空腹血糖、血脂,测定人BMI及WHR,记录月经史。结果:对照组初潮年龄为(13.0±1.3)岁,96%在初潮后2年内建立规律月经。PCOS组初潮年龄为(12.0±1.5)岁,86%的患者在2年内未能建立规律月经。PCOS组肥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OS组血清T、LH、PRL、LH/FSH比值、空腹FINS、HOMA-IR、TC、TG及BMI、WH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OB-PCOS组高于NOB-PCOS(P〈0.05)。96.3%PCOS患者卵巢超声提示多囊样改变。结论: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为肥胖,月经初潮提前及持续月经不调,存在胰岛素抵抗,卵巢多囊性增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单独应用达英-35治疗),B组24例(应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体重指数、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血清性激素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H/FSH、LH、T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B组患者PG 1 h、PG 2 h、FlNS、INS 1 h、INS 2 h、LD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OS患者应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明显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及脂代谢紊乱,纠正高雄激素血症,是治疗PCOS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减苍附导痰汤对痰湿阻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葡萄糖转运体4(GLUT4)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该方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证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加减苍附导痰汤组(中药组)、克罗米芬组(西药组)、加减苍附导痰汤+克罗米芬组(中西药组)各30例。对照组为输卵管性不孕患者3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排卵率、妊娠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整合素αvβ3、GLUT4表达。结果治疗后中药组的排卵率低于其他3组(P〈0.05),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排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中西药组的妊娠率均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PCOS各组αvβ3、GLUT4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中药组、中西药组治疗后整合素αvβ3、GLUT4表达较治疗前升高(P〈0.05);西药组治疗后整合素αvβ3的表达较治疗前下降(P〈0.05),GLUT4表达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苍附导痰汤能一定程度上拮抗克罗米芬促排后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能有效增加痰湿阻滞型PCOS患者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GLUT4,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受精卵着床率。  相似文献   

19.
苏童烨  黄雅杰 《广西医学》2013,(12):1639-1641
目的探讨达英-35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PCOS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达英-35,治疗组给予达英-35+二甲双胍片,在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殖激素、内分泌及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卵巢体积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重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患者高雄性激素及胰岛素抵抗,是治疗PCOS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唐璇霓 《吉林医学》2014,(6):1133-113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克罗米芬治疗组(对照组)与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H、T、FSH以及FINS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卵率为84.1%,妊娠率为4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临床疗效好,可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