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食管癌术后红霉素对胃电图和胃排空的影响.方法 将30例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后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3、6和12个月进行胃电图和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检查. 试验组术后于检查前1周开始口服红霉素0.25 g/次,每日3次.结果 术后患者胃电图平均振幅、主频以及正常慢波百分比较术前均降低,术后1个月,试验组各参数均已达到术前水平,而对照组术后1年才达到术前水平 (P>0.05).术后患者胃排空明显延缓,术后12个月试验组半量胃排空时间达到术前水平(P>0.05),而对照组远未达到术前正常水平 (P<0.01).结论 红霉素促进食管癌术后胃电活动和胃排空功能的恢复.胃排空恢复迟于胃电活动的恢复可能与胃壁的缺血、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2.
上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5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32例因上腹部手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胃排空障碍均发生于手术后5~8d,其中胃部手术占40.63%.术中出血量100 ~ 300 mL者15例,9例术中出血量> 350 mL,占75%.30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占93.75%,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20天及31天再次手术后治愈,占6.25%.结论 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与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和手术的副损伤程度密切相关.非手术治疗措施是治愈胃排空障碍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199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10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以手术后是否发生胃排空障碍为因变量,对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该组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27.7%(28/101),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手术方式、术中输血量、术后血糖、术后腹腔感染、术后胰胆肠瘘发生是胃排空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腹腔感染、手术方式、术中输血量、术后高血糖是胃排空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7.892、7.071、5.882和2.882.结论 术后并发腹腔感染、PPPD术后、术中输血量多、术后高血糖病人易发生胃排空障碍.  相似文献   

4.
食管胃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食管胃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原因、合理的预防措施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1982年 1月~ 2 0 0 2年 4月间 32例食管胃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胃排空障碍病人 ,食管胃颈部吻合 2 4例 ,胸腔内吻合 8例。占同期食管癌手术 1378例的 2 .3%。 2 5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病人中 2 2例经保守治愈 ,1例死亡 ,死亡率为 4 .0 % ;7例机械性胃排空障碍病人经手术治愈。结论 胃排空障碍多见于高位食管胃吻合术后 ,以食管胃颈部吻合者多见 ,其发生与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不当有关 ,胃排空障碍多为功能性 ,少数为机械性。前者大多可经保守治疗而痊愈 ,后者则必须手术解除梗阻。本文还对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定义、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多见于胃手术.我院1994年lO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2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116例贲门癌手术联合术中化疗残胃排空的状况.方法:治疗组:行贲门癌根治术联合术中使用5-FU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局部化疗.对照组:单纯行贲门癌根治术.结果:两组患者胃排空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远期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贲门癌手术联合术中化疗可提高患者 5年生存率,且术后胃排空时间未延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成形术(Pyloroplasty,P)对胃排空延迟大鼠Nissen胃底折叠术后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第1组单纯切开腹腔作为对照组;第2组只作迷走神经干切断术;第3组迷走神经干切断加Nissen胃底折叠术;第4组迷走神经干切断加Nissen手术加幽门成形术.各组大鼠术后7、14、21天分别用99m锝标记的半固体蛋清注入胃内,测定胃半排空时间(T1/2,即胃影放射性强度衰减一半所需的时间)来代表胃排空功能,记录术后各组死亡数.结果迷走神经干切断导致胃排空延迟(与对照组比较P<0.01);第3组术后近期胃排空功能有改善,但在21天时与第2组相比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死亡率高(41.7%);第4组,术后胃排空功能显著加强而持久,死亡率低(16.7%),在术后7、14、21天与第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胃排空延迟大鼠Nissen手术时加作幽门成形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腹部外科》2006,19(3):174-175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常见于胃的手术后,而继发于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的病人比较少见。因此,对胆囊切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缺乏足够的认识,病人常被误诊为炎性梗阻或机械性梗阻,甚至再次手术探查,造成不良后果。我院自1995年7月~2003年7月间共发生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4例,其中4例为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占全部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28.6%。现对4例胆囊切除术后病人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例,其中男1例,女3例。1例女病人原发病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其余病人原发病均为慢性结石性胆…  相似文献   

9.
胃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stomach evacuatingdisturbance,FSED)亦称胃排空延迟或胃瘫,是胃癌手术后早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多于术后4~10 d出现,表现为上腹饱胀、反复呕吐.胃肠减压后胃液量可>800 mL/d,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肠内营养支持在胃排空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胃排空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9例胃肠手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中,有9例应用促胃动力药(胃动力药组),20例利用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灌注能全素或能全力施行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组).比较两组胃肠减压量、胃排空障碍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体重及氮平衡,评估肠内营养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与胃动力药组比较,肠内营养组胃排空障碍恢复时间平均缩短(7±2)d,并发症发生率降低13%.治疗后肠内营养组血清白蛋白平均升高4.8g/L,转铁蛋白平均升高0.82g/L,淋巴细胞升高0.7×109/L,体重平均增加45kg,氮平衡平均升高6.15g/d.结论肠内营养能有效治疗胃排空障碍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诱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施行1369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的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发生胸胃排空障碍17例,发生率1.24%,其中机械性胸胃排空障碍5例,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12例,均发生于术后3~12d,再次手术治疗5例;治愈16例,死亡1例。结论上消化道造影、胃镜是鉴别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和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重要方法,对食管癌术后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应采取手术治疗,而功能性胃排空障碍采取保守治疗多能好转。  相似文献   

12.
胃术后排空障碍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程波 《腹部外科》2003,16(2):113-114
目的 探讨胃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8年~2 0 0 1年诊治的 2 2例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 ,钡餐和纤维胃镜检查。本组 2 2例均通过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胃排空障碍在胃空肠吻合术后出现并不少见。胃排空障碍的病因目前尚不甚明了 ,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胃排空障碍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胃排空延迟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2012年1月-2016年7月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4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35例(8.7%),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366例(91.3%),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Mann-Whitney Test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与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胃排空延迟的转归情况.结果 与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相比,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胃排空延迟的发病率(22.9%)显著高于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10.9%),P=0.038,其余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与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发生胃排空延迟的严重程度(分级比较)相同(P≥0.05),但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胃排空延迟的平均恢复时间(12.13±3.09)d明显短于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的(17.28 ±9.63) d(P=O.009).结论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增加术后发生胃排空延迟的风险,但不增加胃排空延迟的严重程度,相对于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胃排空延迟较易恢复,为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于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间5例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病例的诊断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经保守治疗后出院,4例确诊为机械性胃排空障碍,经手术解除梗阻后治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胃镜检查可确诊,早期鉴别诊断可采用胃排空放射性核素显像。确诊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均必须作外科手术治疗才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腹部手术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同期未合并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与年龄、性别构成、基础疾病、术前幽门梗阻、心理状态、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合并基础疾病45%、术前存在幽门梗阻30.00%、焦虑紧张心理35.00%、手术时间 (3.89±1.11) h 均高于对照组,是引起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相关因素。结论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实施针对性措施预防和减少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指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腹部大手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PGS患者胃排空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常导致病期延长.近年的临床研究发现,PGS治疗的关键在于营养支持,以肠内营养为主.肠内营养途径的建立是实施肠内营养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7.
残胃排空延迟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希金 《腹部外科》2001,14(4):F003-F004
残胃排空延迟症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 ,以残胃排空不良为主要临床表现 ,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种早期并发症。国外文献报告发生率为 0 .5 9%~13% [1、2、3 ] ,国内文献报告发生率 1.8%~ 4.3% [4、5、6] 。该症在文献报告中提法较多 ,如残胃无力症、残胃排空障碍、残胃排空迟缓症、输出袢综合症等。几乎所有作者都认为这些症状如得到适当的治疗 ,大多数患者在 1周左右可恢复排空功能。所以近来的作者认为该症命名为残胃排空延迟症更为合理[7、8、9] 。该症的病因各家认识不一 ,在文献中提到的致病因素很多 ,但都难以说明该症的实质。无论哪…  相似文献   

18.
胃空肠吻合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艳霞 《护理学杂志》2006,21(14):41-42
对10例胃癌术后及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及禁食、禁饮、胃肠减压、高渗盐水洗胃、营养支持及针刺、按摩.结果12例2~4周肠蠕动恢复,住院20~36 d痊愈出院.提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诊断明确后,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精心护理是确保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胃排空障碍诊疗的现状与进展。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D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目前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与手术创伤、患者高龄、合并糖尿病、伴有其他腹部并发症等多种高危因素有关。保留幽门PD并不增加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风险,而幽门环切除、结肠前吻合、Braun吻合、微创手术对降低其发生是有利的。胃排空障碍的治疗目前国内外仍无明显进展,但绝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对症保守治疗获得痊愈。结论 PD后胃排空障碍应以预防为主,围术期应用术后加速康复策略可能是目前临床解决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关键所在,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蔚  熊刚  杨康 《消化外科》2005,4(4):245-246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诱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施行1369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的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发生胸胃排空障碍17例,发生率1.24%,其中机械性胸胃排空障碍5例,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12例,均发生于术后3~12d,再次手术治疗5例;治愈16例,死亡1例。结论 上消化道造影、胃镜是鉴别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和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重要方法,对食管癌术后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应采取手术治疗,而功能性胃排空障碍采取保守治疗多能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