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中日友好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同一术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慢性阑尾炎共计121例,其中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8例,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3例,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三孔腹腔镜组比较,单孔腹腔镜组切口满意度得分较高,(4.5±0.7)比(3.0±0.6),f=13.50,P=0.00;术后对止痛药的需求次数较少,(1.2±0.5)次比(2.1±0.7)次,t=-8.25,P=0.00;手术时间未增加,(40±10) min比(37 ±9) min,t=1.94,P=0.055;失血量未增多,(12±6) ml比(13 ±6) ml,t=-1.50,P=0.137;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1.4±0.6)d比(1.6±0.7)d,t=-1.82,P=0.072.全组在围手术期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与常规三孔腹腔镜手术有相似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肠系膜上动脉的影像学结构,为临床提供相关疾病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50例患上腹部疾病患者,采用系膜上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通过运用多种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以及容积显示技术(VRT)对本组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结果 通过后期处理,诊断结果显示使用MPR技术能够更好的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的整体结构,优于使用MIP、CPR、VRT,但使用MIP可以更好的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的解剖学形态,故临床应当将三者结合使用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疾病.结论 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较好的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周围器官的空间关系,而使用MPR与MIP可更好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中的细小动脉分支,对患者后续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5.
朱旭升  宁武 《现代医学》2001,29(5):346-347
目的探讨医院自制制剂的发展方向.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大、中、小医院自制制剂的现状.结果目前各医院实际制剂量与制剂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应以大医院为基地,建立医院自制制剂调剂中心,以降低成本,使医院和病员均受益.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患者死亡率非常高,且5年生存率非常低(1%~4%)。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早期诊断困难、化疗耐受以及显著转移。Heeschen等研究肿瘤干细胞对胰腺癌的侵袭性是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德尔菲调查法在流行病学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德尔菲调查法对结核病漏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本项调查与实际漏报情况较为吻合.结论 证实德尔菲调查法可较为准确地反映结核病漏报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26名梅毒抗体ELISA阳性TPPA阴性献血者随访调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近年来,我国梅毒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为保证血液质量,须采用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梅毒特异性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鉴于国产梅毒特异性抗体ELISA试剂盒,具有比常规的RPR、TRUST等法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目前国内各采供血机构,已较普遍地认同,在献血者的血样初检和/或复检中使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进行筛查[2].阳性结果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众所周知,ELISA法利用了酶的放大系统,大大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但同时也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假阳性结果的弊端.为检验国产TP-ELISA试剂盒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笔者从2000年9月~2001年5月,对血样在初复检中检出的TP-ELISA阳性、TPPA阴性的26名献血者,进行定期随访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从2013年09月到2019年07月在我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未留置引流管的75例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15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的患者;第二阶段,包括14例患者,其中9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3例行单侧腺叶切除+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2例行全甲状腺切除+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第三阶段,包括46例患者,其中44例行单侧腺叶或全甲状腺切除+单侧或双侧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2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75例患者中有分化型甲状腺癌74例(乳头状癌72例,滤泡状癌2例),髓样癌1例。第一、二和三阶段手术平均时间分别为(116.67±28.07)分钟、(129.29±36.31)分钟和(153.91±35.84)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34.33±47.09) mL、(29.29±24.09) mL和(28.70±15.03)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80±0.77)天、(2.29±1.64)天和(2.30±1.41)天。仅有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在手术平均时间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血肿形成、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损伤分别发生1例(1.3%)、2例(2.7%)和30例(40.0%)。均无因术后并发症需再次手术的情况。术后随访12~76个月,其中对侧甲状腺新发肿瘤1例,淋巴结转移癌2例,死亡1例,死因为脑血管意外。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行单侧腺叶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术加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8年1月10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腹腔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腹腔感染的发生率为12.9%(13/101);单变量分析结果 表明胰胆肠瘘、术后肺炎、术前急性胆管炎、胰腺质地是腹腔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胰胆肠瘘、术后肺炎、术前急性胆管炎是腹腔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11.914、9.891和7.197.结论 胰胆肠瘘、术后肺炎、术前急性胆管炎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防治胰胆肠瘘、术后肺炎、术前急性胆管炎可降低腹腔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