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掌握全科医师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能力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或潜在风险提出可行性对策。方法 2021年6月,采用自制问卷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联盟对全科医师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能力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采用Robust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46份,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全科医师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能力整体得分(3.78±0.82),各方面能力得分依次为:健康宣教能力(3.89±0.82)、传染病防控技能操作能力(3.84±0.78)、新冠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应急处置能力(3.83±0.83)、预检分诊能力(3.73±0.9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3.73±0.84)、传染病防控理论知识储备(3.66±0.75);防控工作熟悉程度得分(3.73±0.90),防控工作压力程度得分(3.60±0.85)。Robust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是防控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给全科医师带来较大压力,他们较为熟悉疫情防控工作且具备较强防控能力。需通过强化管理、模拟培训、创新健康宣教模式等方式持...  相似文献   

2.
优化疫情防控策略是医疗机构应对新冠疫情、开展新冠感染患者救治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在查阅疫情相关文献基础上,从重症患者救治资源配置;建立分级防控体系与分层就诊体系,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建设网络诊疗服务体系,便利患者就医;医务人员心理关怀及实施疫情精准防控方面阐述医疗机构新冠疫情防控策略,以期为医疗机构完善疫情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贾艳  周建新 《中国健康教育》2023,(12):1140-1143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因病毒感染减少或基本消失,公众容易掉以轻心产生侥幸心理,导致新一轮变异病毒感染的潜在风险增加,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困难。因此,本文将基于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视角,阐述公众认知、社会情绪和舆论导向三者的内涵,分析疫情发生以来公众认知、社会情绪、舆论导向的现状,继而提出常态化防控下重视公众行为引导、积极完善医院健康教育体系以及提升舆情引导设计整合能力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某军校开学复课新冠疫情防控做法进行总结,为军队院校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某军校开学复课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结果梳理了3点成功做法:(1)认真落实总部开学复课基本条件要求;(2)扎实做好开学复课阶段疫情防控工作;(3)常抓不懈,科学防控,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总结了4点体会:(1)领导重视,严密组织,多方协作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2)卫生防疫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基层落实是疫情防控关键;(3)以科学防控的态度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4)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心理疏导。结论通过分析、梳理和总结某军校防控新冠疫情的有效措施和成功经验,对今后军队院校做好新冠疫情开学复课及常态化防控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综合性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策略与防控体系建设.方法: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难点与实践为基础,进行门诊、入院、住院等重要诊疗流程的改造与工作机制上的创新,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结果:及时收集结果并调整防控管理策略,发现防控效果显著,工作量、线上访问量、筛查量、核酸检测量均明显增长.结论:疫情防控策略实施卓有成效,为国内综合性医院新冠肺炎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基于平急结合原则,需不断调整疫情防控方案,疫情防控体系建设仍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保障的策略,为进一步做好健康管理和综合保障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大型三甲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实施的人员健康管理和后勤保障的相关措施进行调查,从医院的空间设置、培训宣教、感控督查,医护的个人防护及身心健康评估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探讨如何高效确保防控及诊疗工作顺利进行。结果:某大型三甲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紧急落实分诊控流,加强健康监测,加强员工关怀,注重培训宣教,抓实院感防控,同时进行网格化管理,加强督查工作,并借力互联网+,避免人群聚集,统筹物资配给,有效地支持、服务了全体医务人员。结论: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单位需要多部门合作,多角度防控管理、多项措施并举,最大限度保证医务人员的健康,确保新冠肺炎防控、诊疗工作顺利高效地推进。  相似文献   

7.
定点收治医院是新冠疫情爆发后疫情防控和救治的主战场,控制疫情的关键在于迅速、安全地开展疫情防控及救治工作。2021年7月扬州本土新冠疫情发生后,作为我市第一顺位定点收治医院,我院通过构建院感防控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院感防控规范及制度、规范院区空间间隔及病区监管等措施,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零交叉感染的目标,可为新冠疫情爆发时定点收治医院做好院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新型病毒,科学认知在不断完善,防控措施也在不断调整。本文对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例的诊疗经过和出院后核酸检测情况进行报道,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疫保障对象特点的梳理与防控措施的剖析,为进一步完善门诊部疫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保障对象特点、梳理疫情防控要点,对门诊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结果(1)强化预防理念,周密部署新冠肺炎防控工作;(2)关口前移,疫情期间抓好主导措施落实;(3)科学应对,高效处置突发情况。结论靠前站位,树立“大卫生”观念,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筑牢群防群控防线才能取得疫情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了大量轻中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极大地减轻了上级医疗机构的压力。然而,在总结我国应对新冠疫情的经验时,需要注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分级诊疗中发挥的作用尚未充分体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和首诊率仍有待提升。当前,新冠病毒感染已进入常态化流行阶段,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仍需要关注下一波疫情的到来及对脆弱人群的影响。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冠病毒感染小高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具备早期启动疫情防控措施、重症病人救治能力扩容以及非药物干预措施的能力。此外,要重视高危因素患者的抗病毒药物覆盖和老年人疫苗接种,加强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保障非新冠患者的医疗需求。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管控中的基石作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包括扩容增能、发挥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布局中医药、培养卫生服务人才和加强全社会对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我国现已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国家“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国家级疑难重症诊疗中心,自四川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并迅速进入作战状态以来,我院按照国家及地方的统一部署,有序做好院内疫情的防控及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的背景下,全球已有数以千计的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并有人因此失去生命。在疫情早期,中国发生了医务人员感染。由于对SARS-CoV-2的特点认识有限,湖北有3,000多名医务人员在疫情暴发初期感染了SARS-CoV-2。由于当地医院医务人员工作超负荷,超过4.2万名医务人员(包括军队医务人员),从全国各地被派往湖北。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中国有十分之一的重症监护医生在武汉工作。在中国抗击COVID-19的过程中,虽然在疫情早期发生了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感染SARS-CoV-2,但通过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快速诊断,及时对患者进行隔离,强调医务人员的安全,加强医务人员基本防护知识培训和统一管理等有效防护措施,国家援鄂医疗队42,632名队员最终未报告感染,并且当地医院医务人员感染病例显著减少,说明医务人员院内感染COVID-19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本文旨在阐述中国武汉疫情期间,如何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务人员感染SARS-CoV-2。  相似文献   

13.
Since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the disease has continued to spread and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been plagued by its causal agent,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In the comprehensive fight against the SARS-CoV-2, China has taken a series of important measures, achieved major victories in safeguarding people's lives and health, and accumulated important experience. Rural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a basic part of the ent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with certain particularities. This study summarizes China's experience i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COVID-19 and the local measures taken t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in rural areas. All countries worldwide can learn from China's experience and take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national and local conditions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rur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VID-19. Meanwhile, the crisis itself can be viewed as a new opportunity for rur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三胞胎孕妇的疾病特点、治疗和分娩早产儿结局.方法 分析中国首例COVID-19三胞胎孕妇的临床资料、诊疗过程,以及分娩早产儿陪娩、监测方法、结局.结果 某院收治1例孕28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阳性13 h入院患者,病程中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给予CO...  相似文献   

15.
In response to COVID-19 that has constituted a global pandemic,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successively adopted a myriad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s the first country with the COVID-19 outbreak,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dopted a series of timely and stric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gainst the spread of the SARS-CoV-2, which has effectively slowed down the spread of the SARS-CoV-2 and created a valuable window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overcome the epidemic. China's experience in combating the COVID-19 has shown that building a commun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is essential to control the spread of coronavirus. As the backbone of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the commun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pattern of disorderly medical treatment, screening suspected patients, preventing the input of pathogens, ensuring residents' medical needs, stabilizing public sentiment, reducing disease fear, and maintaining residents' national securit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xposed the problems of the commun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pidemic system in terms of infrastructure, human resources, and internal system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improve the hardware facilities of community, improv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community, strengthen the stability of the community talent team, improve the level of linkage between the community and other department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spread of SARS-CoV-2, effectively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ctively mobilize social forces to help commun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VID-19.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已经蔓延至160多个国家,造成了世界范围的大流行,给全球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不断发生变异,其免疫逃逸能力更高、传染性更强,感染者趋向于轻症的特点,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中国疫情防控经历了4个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证明了中国疫情防控模式的先进性、科学性。快速、强大的病原体检测能力和快速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是此次新冠疫情能在中国被有效控制的法宝。在医疗机构特别是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时及时、高效、规范的流行病学调查是医院内疫情防控的关键。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是医院内对涉疫人群和涉疫区域实施分级管控的前提和基础,是防止疫情在医院内扩散和防止医务人员非战斗减员的保障。医院内新冠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社会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相比有其特殊性,需要在小范围内进行更为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既要防止疫情的扩散,又要尽可能的保障普通患者的就医需求。如何开展医院内(重点区域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将成为疫情防控的新课题。在新冠疫情的医院防控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始终坚持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以自身力量为主导完成医院内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形成了医院流调的湘雅模式。本文结合医院内流行病学调查之湘雅经验,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医院内流行病学调查的意义、方法、主体,以及新形势下医院感染面临的挑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7.
方舱核酸检测基地是实现快速大规模核酸筛查、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核心设施,但由于其检测机构众多、人员构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感染防控风险较大.在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核酸检测基地的实践中,工作人员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感染防控方案和流程:基地选址、布局、路径规划,完善感染防控组织架构和制定感染防控制度,人员和路径的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境外输入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评价疫情的防控效果,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进一步开展COVID-19境外输入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3月15日至2020年4月15日24时广州市公开发布的COVID-19病例网报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合广州市疫情防控的一系列措施,评价其防控效果。结果 截至2020年4月15日24时,经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入境的确诊病例累计120例,无症状者3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19例,共计142例。20~60岁122例(85.92%),男性86例(60.56%),女性56例(39.44%);中国籍112例(78.87%),外国籍30例(21.13%);来自欧美国家共70例(49.30%);留学生46例(32.39%),在职人员62例(43.66%);国境口岸入境排查77例(54.23%)。流行曲线在3月21日达到峰值,之后缓慢回落。经实施系列防控措施,对所有的入境航班做到应检尽检,未发生检疫查验人员感染和病例死亡的情况。结论 随着境外疫情的持续加剧,广州市境外输入疫情出现新形势,建议在前期各项防控措施、部署要求的基础上,针对防疫新形势,进一步巩固防控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威胁, 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病毒的结构蛋白刺突蛋白(S蛋白)一直被认为主要介导病毒侵入宿主细胞。S蛋白可独立于病毒引起多种细胞产生炎症反应, 因此, 了解S蛋白本身对呼吸道的影响能够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新视角。本文对SARS-CoV-2结构蛋白S蛋白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 以期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以肺部病变为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该病毒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COVID-19短时间内扩散到全国,3月11日WHO宣布COVID-19已构成全球大流行。实验室检测是确诊COVID-19的重要依据,对于该病的治疗和防疫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对COVID-19实验室临床诊断技术相关进展进行整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