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估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分为甲钴胺组、硫辛酸组、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予静脉应用甲钴胺、硫辛酸或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3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1周、2周、3周后的神经症状总评分(TSS)的变化,并观察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三组T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硫辛酸组TSS评分下降较甲钴胺组明显,联合治疗组的TSS评分下降及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较甲钴胺组及硫辛酸组更显著.结论α-硫辛酸和甲钴胺联合用药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的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且明显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消渴安胶囊联合甲钴胺片口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组加用消渴安胶囊。2组疗程均为60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麻木程度、中医证候积分、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2组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渴安胶囊联合甲钴胺片口服具有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且疗效优于单纯甲钴胺片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甲钴胺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钴胺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钴胺和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红花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红花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组和甲钴胺对照组;观察患者血脂、血流动力学、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56.8%,治疗组在神经传导速度、血流动力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甲钴胺组(n=35)予以甲钴胺片,联合用药组(n=35)予以依帕司他片联合甲钴胺片,2组均治疗12周。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评分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显著改善(P 0.05),但与甲钴胺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改善更显著(P 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DPN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甲钴胺注射液。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的自觉症状、体征以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金立  周秀梅  李敏  张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601-3602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10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6例,予甲钴胺联合高压氧治疗,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1次/d,高压氧治疗采用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0.2 MPa,1次/d。对照组52例,使用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1次/d。两组疗程皆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钴胺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汤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011年5月至2013年2月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中医益气通络汤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4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组),与单独应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的38例患者(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结果两组间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益气通络汤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入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参麦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川穹嗪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控制血糖,观察组患者给予丹参川穹嗪联合甲钴胺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静脉滴注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感觉正中神通经、腓神经传导速度、运动正中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血管内径变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PS V )、内膜中层厚度(IM T )、管径狭窄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穹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有效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硫酸锌和甲钴胺单独应用及二者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DPN患者105例,随机分为硫酸锌组、甲钴胺组合联合组,每组35例,3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血压等糖尿病综合治疗。分别应用硫酸锌片、甲钴胺片及硫酸锌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测定患者治疗1月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均显著高于硫酸锌组和甲钴胺组(P0.05);联合组正中神经SNCV显著高于硫酸锌组和甲钴胺组(p0.05),联合组腓总神经的SNCV与硫酸锌组和甲钴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9)。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02)。结论硫酸锌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对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NCV及正中神经的SNCV改善程度要优于单独应用硫酸锌和甲钴胺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依帕司他+甲钴胺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甲钴胺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主观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患者主观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加,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明显,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2例,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电生理改变,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51.7%)、总有效率(84.5%)均高于对照组(38.4%,7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较治疗前明显增快(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传导速度有显著提高(P<0.01)。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14.
张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814-4815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钴胺与凯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大剂量甲钴胺与凯时、甲钴胺与阿魏酸钠治疗,共2周。结果:治疗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剂量甲钴胺与凯时联合治疗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5.
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单用甲钴胺及单用维生素B12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1(20例)给予甲钴胺0.5mg肌内注射,每天1次,同时给予前列地尔10μg+0.9%氯化钠液10mL静脉推注,每天1次,连续2周;治疗组2(20例)给予甲钴胺0.5m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续2周;对照组(20例)用维生素B120.5m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续2周。每组均辅以丹参针剂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组1、治疗组2患者症状和体征、各项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改善,而治疗组1与治疗组2之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72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与甲钴胺,对照组单用甲钴胺,共2周,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甲钴安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王国祥 《临床医学》2009,29(12):46-4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组和甲钴胺对照组,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变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改善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甲钴胺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8.
大剂量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廷强  朱瑾  李秀钧 《华西医学》2007,22(1):131-132
目的通过大剂量甲钴胺(弥可保)治疗观察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方法对11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阳性对照临床观察,治疗1组应用甲钴胺0.5mg肌注,每两天一次,连用2周;治疗2组给予甲钴胺1.5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用2周;对照组用维生素B120.5mg肌注,每天一次,连用2周。每组均加以复方丹参及胞二磷胆碱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和体征、各项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呈有意义改善,两治疗组之间疗临床疗效相比有统计意义,且各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大剂量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例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以甲钴胺500μg肌注,每日一次,连续4周,治疗组:加用山莨菪碱1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一次,共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变,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山莨菪碱联合甲钴胺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薛磊 《临床医学》2010,30(12):27-29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n=55)及对照组(n=41),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前列腺E110μg/d静脉滴注及甲钴胺500μg/d肌肉注射治疗共4周,4周后改为甲钴胺500μg,3次/d口服继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测定双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如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均有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前列腺素E1及甲钴胺的联合应用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确切,临床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