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金立  周秀梅  李敏  张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601-3602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10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6例,予甲钴胺联合高压氧治疗,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1次/d,高压氧治疗采用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0.2 MPa,1次/d。对照组52例,使用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1次/d。两组疗程皆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钴胺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80例,随机分为甲钻胺治疗组和α-硫辛酸治疗组,疗程3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α-硫辛酸治疗组与甲钴胺治疗组相比,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α-硫辛酸可有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依帕司他+甲钴胺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甲钴胺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主观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患者主观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加,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明显,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兴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124-8125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6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甲钴胺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MCV和SCV分值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结论 丁咯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DPN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  相似文献   

5.
张秉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3907-3908
目的 研究维生素B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甲钴胺,治疗组在甲钴胺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观察6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维生素B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曲力(甲钴胺重庆药友公司)和弥可保(甲钴胺日本卫材公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曲力500tLg静脉注射,1次/d,疗程为28d,B组予弥可保500pg静脉注射,1次/d,疗程为28d。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组和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8%和85.7%。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曲力、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曲力性价比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与甲钴铵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单用甲钴铵,连用4周;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连用4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6%(P<0.05),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结论 α-硫辛酸与甲钴铵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葛根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DPN患者46例,用葛根素0.3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静滴、甲钴胺1.0静注,1次/d,15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1.3%。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药物干预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剂西洛他唑(Cilostazol)和神经营养剂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联合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8例DPN患者分为甲钴胺组和西洛他唑、甲钴胺联合用药组两组,分别治疗12周,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4%,对照组为3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96,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7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85,P<0.01)。两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t=1.75,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1.71,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好于对照组(t=1.80,P<0.05)。给予西洛他唑加甲钴胺治疗组DPN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好于甲钴胺治疗组(P<0.05)。结论:西洛他唑加甲钴胺联合用药对DPN的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治疗方法及中药制剂灯盏花素联合甲钴胺对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T2DM)伴DPN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甲钴胺组(甲钴胺组)和灯盏花素联合甲钴胺组(联合组)各40例,甲钴胺组静注甲钴胺1 mg/d,联合组在此组基础上,静脉加注灯盏花素70 mg/d,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单用甲钴胺组的77.5%(P<0.05);联合组治疗后纤维蛋白浓度、细胞积压、全面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5),且显著低于甲钴胺组(P <0.05);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扣运动传导速度(MCV)分别为(45.5±1.4)m/s、(54.9±3.7)m/s和(47.6±1.3)m/s、(52.6±2.7)m/s,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单用甲钴胺组治疗后水平(P<0.01).[结论]在使用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灯盏花素可显著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液黏稠度.  相似文献   

11.
梁怡  文重远 《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771-1773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DPN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7):给予甲钴胺1.5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组(n=49):在应用甲钴胺的基础上给予α-硫辛酸600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增加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剂西洛他唑(Cilostazol)和神经营养剂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联合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8例DPN患者分为甲钴胺组和西洛他唑、甲钴胺联合用药组两组,分别治疗12周,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4%,对照组为3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96,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7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85,P<0.01)。两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t=1.75,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1.71,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好于对照组(t=1.80,P<0.05)。给予西洛他唑加甲钴胺治疗组DPN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好于甲钴胺治疗组(P<0.05)。结论:西洛他唑加甲钴胺联合用药对DPN的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国产依帕司他在Ⅱ期临床试验中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方法:2000-07/2001-07解放军总医院院门诊及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50例。符合标准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依帕司他治疗组(n=20)和甲钴胺治疗组(n=20)。对比两组患者自觉症状、神经功能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两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经治疗后4周依帕司他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的主观症状均有改善,至16周时改善程度达最大,但两组间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1)。治疗后第8周依帕司他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的客观体征开始改善,无论从客观征评分还是从疗效判断上,改善程度不如主观症状改善明显,两组间平均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7)。治疗16周后依帕司他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增加。依帕司他治疗组尺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甲钴胺治疗组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胫后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增加。有效率上肢分别为50.0%和68.4%,下肢分别为55.6%和61.9%。两组主客观症状、体征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综合疗效分别为76.2%和84.2%。结论:国产依帕司他与甲钴胺疗效相似,且具有安全,耐受性良好,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可有效的改善糖尿病  相似文献   

14.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堃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2):5271-527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我们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DPN,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国产依帕司他在Ⅱ期临床试验中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方法:2000—07/2001—07解放军总医院院门诊及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50例。符合标准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依帕司他治疗组(n=20)和甲钴胺治疗组(n=20)。对比两组患者自觉症状、神经功能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两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经治疗后4周依帕司他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的主观症状均有改善,至16周时改善程度达最大,但两组间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1)。治疗后第8周依帕司他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的客观体征开始改善,无论从客观征评分还是从疗效判断上,改善程度不如主观症状改善明显,两组间平均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7)。治疗16周后依帕司他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增加。依帕司他治疗组尺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甲钴胺治疗组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胫后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增加。有效率上肢分别为50.0%和68.4%,下肢分别为55.6%和61.9%。两组主客观症状、体征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综合疗效分别为76.2%和84.2%。结论:国产依帕司他与甲钴胺疗效相似,且具有安全,耐受性良好,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可有效的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主观症状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6.
马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446-2447
我院于2008—07/2009—10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1例,收到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72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与甲钴胺,对照组单用甲钴胺,共2周,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甲钴安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韩汝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336-233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分为感觉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尤其以四肢末端肢体对称性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为常见临床表现,是导致足溃疡、感染及坏疽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积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目前尚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高压氧治疗能提高微循环的氧含量、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1].因此我科采用前列地尔、甲钴胺加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106例,取得良好效果,为高压氧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背景:糖尿病状态造成胰岛紊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异常,后者参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目的:探讨单剂量甲钴胺预防实验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分子学机制。设计:分组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材料:实验于2001—02/2002—01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清洁级SD雄性大鼠80只。方法:①取64只大鼠进行造模:四氧嘧啶溶于生理盐水,以240mg/kg剂量腹腔注射,48h后,取20mmol/L以上者为糖尿病模型。②取1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不造成糖尿病模型,仅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③将造模成功的64只大鼠中采用猪短效和长效胰岛素按2:1比例每日皮下注射后根据血糖水平不同分为2组:一组血糖控制较好为胰岛素治疗1组和血糖控制较差为胰岛素治疗2组,每组32只。各组取16只给予给予甲钴胺500μg/(kg&;#183;d)肌注,分为甲钴胺+胰岛素治疗1组和甲钴胺+胰岛素治疗2组。其余每组16只用作胰岛素治疗组对照。④于实验开始时及造模成功后2周,2,3个月测定动物体质量为初质量和末质量;血糖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清果糖胺测定采用1-脱氧-吗咛。⑤采用Viking IV诱发电位仪测定诱发电位出现的波幅和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半定量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神经组织胰岛紊样生长因子1肽含量。⑥组间差异采用单析因方差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各实验阶段神经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肽含量,神经电生理变化。②各组大鼠各实验阶段糖代谢指标及体质量比较。结果:实验过程中糖尿病感染或急性并发症死亡3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77只。①体质量及血糖代谢变化:糖尿病成模后,甲钴胺+胰岛素治疗组分别与胰岛素治疗组血糖、果糖胺等血糖代谢指标差异不明显,体质量增长较正常对照组延缓趋势一致。②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表达及其肽含量变化:甲钴胺+胰岛素治疗组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胰岛素治疗组(P〈0.05-0.01)。糖尿病成模后2周时,坐骨神经甲钴胺+胰岛素治疗1组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含量显著高于胰岛素治疗1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甲钴胺+胰岛素治疗2组明显高于胰岛素治疗2组(P〈0.05),但低于正常对照组俨〈0.01);病程2个月时,甲钴胺+胰岛素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高于相应胰岛素治疗组(P〈0.05-0.01)。病程3个月时,甲钴胺+胰岛素治疗2组神经组织与胰岛素治疗2组无差异。甲钴胺对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肽含量变化的影响趋势与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基本平行。③神经电生理指标变化:病程2和3个月时,甲钴胺+胰岛素治疗1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明显高于胰岛素治疗1组同期(P〈0.05);病程2个月时,甲钴胺+胰岛素治疗2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基本明显高于胰岛素治疗2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除外,P〈0.05)。病程3个月时,甲钴胺+胰岛素治疗2组和甲钴胺+胰岛素治疗2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结论:①甲钴胺对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无显著影响。②甲钴胺可以通过影响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预防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生。③血糖控制较好结合甲钴胺治疗能更有效预防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舒血宁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疗效。方法:将80例DPN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甲钴铵片口服,治疗组同时静滴舒血宁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88.3%,对照组有效率为63.2%;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舒血宁联合甲钴铵治疗DPN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