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含汞制剂拔毒生肌散外用,对破损皮肤大鼠肾早期损伤指标尿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簇集蛋白(CLU)的敏感性。方法:以含汞中药外用制剂拔毒生肌散(BaduShengji San)为汞接触药物,选择最低毒性剂量,观察其对破损皮肤大鼠肾脏系数、肾脏病理组织形态学、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尿肾早期损伤指标NAG,β2-MG,RBP,CLU的影响,并比较检测指标的敏感性。结果:与破损皮肤对照组比较,在拔毒生肌散60,120 mg.kg-1组大鼠肾脏系数明显升高、肾小管出现明显病理性改变时,血清SCr,BUN未见明显改变,但尿CLU含量呈升高趋势,尿NAG,RBP含量明显升高,且RBP可在拔毒生肌散30 mg.kg-1组大鼠肾小管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时出现明显升高。但拔毒生肌散30,60 mg.kg-1组大鼠尿β2-MG含量明显下降,120 mg.kg-1剂量组大鼠尿β2-MG含量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与SCr,BUN相比,尿RBP,β2-MG,NAG,CLU等作为肾早期损伤的监测指标更为敏感,其敏感性依次为RBP>NAG>CLU;尿RBP,NAG的升高比尿β2-MG的升高出现时间更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丙氨酸氨肽酶(AAP)联合检测对诊断地震挤压伤患者肾脏早期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这次收治5.12 汶川地震伤员标本进行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液β2-MG的含量,连续监测法检测尿液NAG和AAP的活性.结果:地震挤压伤患者尿中β2-MG、NAG、AA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 单纯检测上述指标中的一项或两项阳性率较低,联合检测三项阳性率较高.结论:检测尿液β2-MG、NAG、AAP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地震挤压伤患者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尿唾液酸、尿NAG与肾炎湿热证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87例慢性肾炎的临床对比观察,发现肾炎湿热证组尿唾液酸(SA)、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明显高于非湿热证组(P<0.05~0.01)。16例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型均表现有湿热,其血、尿SA,尿NAG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湿热证组(P<0.001),且尿SA与尿NAG里显著性正相关(r=0.751),并与尿蛋白量相平行。经单味清热利湿药黄蜀葵花治疗后,两组尿SA、NAG均呈显著性下降,尿蛋白量亦明显减少(P<0.05~0.001),说明尿SA、NAG值可作为肾炎湿热证的客观辨证指标及疗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降压益肾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实验室等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并与单独使用非洛地平(波依定)进行比较。方法: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压、心率以及早期肾损害的实验室指标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等。结果 :应用降压益肾颗粒的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在改善症状、血压及MALB、血、尿β2-MG,尿NAG方面,降压益肾颗粒加非洛地平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非洛地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厄贝沙坦150 mg,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益气温阳化瘀治疗。治疗后观察总有效率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结果:两组尿NAG及UAER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治疗后两组尿NAG及UAER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温阳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降低尿NAG及UAER。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滋肾化浊方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符合标准的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滋肾化浊方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压、中医证候积分、尿微量白蛋白(MA)、尿NAG酶、尿β2-M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和尿MA、尿NAG酶、尿β2-MG明显减少,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滋肾化浊方是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7.
余江毅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1):681-682
在抗甲状腺药物 (ATD)基础上加用中药清利活血方治疗GD合并蛋白尿 4 6例 ,结果显示 ,治疗 4周时尿蛋白、血、尿 β2 MG、尿NAG均显著下降 (P <0 0 5~ 0 0 1) ,8周时 ,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尿蛋白下降与尿NAG下降呈显著正相关 (r=0 993 ,P <0 0 1) ,且尿NAG、尿 β2 MG的恢复与甲状腺功能的恢复相平行 ,提示血、尿 β2 MG、尿NAG可作为判断甲亢肾功能状态简单而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林东红  马香  杨鸿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61-1862
历代医家认为“痰”是哮喘的主要病理因素,临床报道84.8%哮喘患儿在3岁内起病,说明与其“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婴幼儿哮喘发作期(寒热夹杂型)不同中医治法疗效比较.探讨脾虚血瘀在哮喘发病中的重要机制;同时,在哮喘的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检测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观察其不同时期含量变化及与哮喘病情轻重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哮喘引起肾脏损伤的可能机理;并用尿NAG、mALB、TRF作为早期肾脏损伤的客观指标,对长期防治哮喘所用中药的安全性进行监测,以期对临床用药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汝云  谭宁 《新中医》2008,40(1):53-54
目的:观察除湿化瘀方对痛风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小样本开放性自身对照疗效观察的研究方法,对22例肾小球滤过功能无明显损害、间歇期1月以上的痛风患者单独连续服用除湿化瘀方(药物组成:土茯苓、草薢、薏苡仁、益母草、金钱草、车前草、丹参、黄芪、大黄、甘草)1月,比较治疗前后血尿酸(B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变化,以及早期肾小管损伤指标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溶菌酶(LYZ)的变化.另征集15例健康成人作为尿NAG和LYZ测定的正常参照.结果:患者服药前尿液NAG和LYZ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患者BUA、BUN、C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尿NAG和LYZ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除湿化瘀方对痛风患者的高血尿酸水平无明显效果,但对其引发的肾小管损害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黄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DN)和临床期DN各40例随机分为大黄口服组(予基础治疗、替米沙坦及大黄液口服)、大黄灌肠组(予基础治疗、替米沙坦口服及大黄液灌肠)、替米沙坦组(予基础治疗及替米沙坦口服)及对照组(予基础治疗),疗程1月。结果各组早期DN患者治疗后尿白蛋白(MA)、β2MG、NAG酶明显改善,其中大黄口服及大黄灌肠组较替米沙坦组更明显;大黄口服及大黄灌肠组临床DN患者尿蛋白定量、尿β2 MG、尿NAG酶、血Alb、BUN、Cr治疗后明显改善,替米沙坦组除尿蛋白定量、尿β2MG、尿NAG酶外,其余指标改善不明显;大黄口服及大黄灌肠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黏度下降,对照组与替米沙坦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大黄联合替米沙坦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降低血黏度、改善血脂紊乱,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早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转铁蛋白(TRF)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影响.方法:将7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尿TRF和NAG.结果:治疗组TRF和NAG值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有效减轻糖尿病肾损害.  相似文献   

12.
灯盏花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灯盏花注射液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照观察灯盏花和依那普利治疗前后尿 NAG酶和β2 -MG两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发现灯盏花注射液可使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尿 NAG酶和β2 -MG降低。结论 :灯盏花注射液可以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小管功能。  相似文献   

13.
王力  孙贺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474-474,476
尿碘是反映人体碘营养状况和评价干预效果的敏感而客观的指标。碘的摄入水平与排泄水平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尿碘的排泄量占碘总排泄量的90%以上,所以基本代表机体碘的摄入量。孕妇是碘敏感人群,长期连续地开展这一人群的尿碘监测,不仅可以反映这一特殊群体的碘营养状况,而且还可以间接的评价当地补碘措施的效果。为此,我们于2000-2009年对通辽市科尔沁区城区孕妇尿碘进行了动态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NAG(UNAG)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值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41例)和血糖控制不良组(55例),对比研究血糖控制良好组、血糖控制不良组及健康对照组的NAG/Cr和mALB/Cr水平.结果:两者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28,P<0.05).结论:尿NAG升高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尿石2号方对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患者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NAG、胱抑素C(Cys C)水平和结石清除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2组患者均行ESWL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联合尿石2号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NAG、γ-GT及血清β2-MG、NAG、Cys C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结石排出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尿NAG、γ-GT水平及血清β2-MG、NAG、Cys 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 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排石率和排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肾结石患者ESWL清除结石的过程中存在肾损伤现象,术后应用尿石2号方可预防与治疗肾损伤,且有助于提高结石清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方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先予以奥美沙坦20mg/d持续治疗30d后,观察组联合化痰祛瘀方口服15d,而对照组继续单服奥美沙坦。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d、治疗后45d的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2微球蛋白(2-MG)、血压、中医症候积分、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30d和45d的ACR、NAG、2-MG、血压、肾内动脉血流阻力均有所下降(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治疗后30dACR、NAG、2-MG、血压、中医症候积分、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45d后,ACR、NAG、2-MG、血压、中医症候积分、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化痰祛瘀方联合奥美沙坦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有保护肾脏的作用,优于单用奥美沙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Ⅲ期)疗效。方法:选择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周期为2周,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UACR),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N-己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清胱抑素C(Cys-C),糖化白蛋白(GA),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A、mALB、UACR、Uβ2MG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AG无明显改善,对照组的NAG及Cys-C无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GA、mALB、UACR、Cys-C、NAG均明显改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Uβ2MG改善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够更早的使患者血糖达标,改善血糖波动,保护胰岛细胞功能,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尿微量白蛋白,改善肾功能,有效的抑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8.
徐侠 《四川中医》2006,24(7):70-7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参照有关诊断标准,选择35例妊高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结果:β2MG、mAlb和NAG指标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或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肾损害患者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林东红  马香  杨鸿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61-1862
历代医家认为"痰"是哮喘的主要病理因素,临床报道84.8%哮喘患儿在3岁内起病,说明与其"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婴幼儿哮喘发作期(寒热夹杂型)不同中医治法疗效比较,探讨脾虚血瘀在哮喘发病中的重要机制;同时,在哮喘的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检测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观察其不同时期含量变化及与哮喘病情轻重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哮喘引起肾脏损伤的可能机理;并用尿NAG、mALB、TRF作为早期肾脏损伤的客观指标,对长期防治哮喘所用中药的安全性进行监测,以期对临床用药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高血压持续5~10年,即可引起肾脏小动脉硬化,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进而继发肾实质缺血性损害,肾脏一旦对造成损害,体液平衡调节以及血管活性物质等代谢发生障碍,进而加剧高血压的程度,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因此,高血压肾病变的早期诊断,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以往我们常用尿蛋白定性、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来判断肾功能损伤,但是敏感性较低,近年来,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陆微球蛋白(B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测定已被证实为高血压病患者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而血清CysC是近年来报道的理想的GRF的内源性指标,性质稳定,且在肾功能仅轻度损伤时,其敏感性远优于血清肌酐。笔者通过联合检测高血压患者多项肾功能指标,进一步探讨它们在诊断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