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联合灌流(HP+HD)、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HD+HDF)三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B型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90例MHD患者,基础治疗相同,随机分为HD、HP+HD、HD+HDF 3组,各30例,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入组时及治疗6个月后的B型利钠肽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B型利钠肽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1和实验组2之间也有一定差异,但P>0.05。结论三组都能清除尿毒症毒素,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从而达到内环境的平衡,HP+HD与HD+HDF均能更好保护MHD的心脏,改善心功能,降低BNP水平,HD+HP较HDF更优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磷及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晋城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透析液钙离子浓度1.5 mmol/L的基础上,血磷值大于1.78 mmol/L、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值大于300 pg/ml,随机分为3组: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D+HP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组(HD+HDF组),每组20例,均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钙、血磷、血i PTH水平的变化。结果:1 3组患者治疗后血磷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HD+HDF组与HD+HP组对血磷的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两组的清除率与H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D组治疗前后血i PTH水平无显著下降(P>0.05),HD+HP组与HD+HDF组治疗后血i PTH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HD+HP组清除率与HD+HD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3组患者治疗后血钙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均可有效清除血磷,且HD+HDF及HD+HP清除血磷的效果明显优于HD;HD不能清除血PTH,HD+HDF及HD+HP均能有效清除血PTH,尤以HP+HD清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观察皮肤瘙痒、骨关节疼痛、肌无力症状。 方法 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血液透析(HD)治疗组、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组,每组患者20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6个月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清除率,观察并记录皮肤瘙痒、骨关节疼痛、肌无力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3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HD组治疗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HD+HP组治疗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3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清除率比较,HD组为(5.65±3.25)%、HDF组为(40.30±2.70)%、HD+HP组为(41.16±5.30)%,HDF组、HD+HP组均优于HD组(P<0.01),HDF组、HD+HP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HD+HP组皮肤瘙痒、骨关节疼痛、肌无力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HD组(P<0.05)。 结论 定期进行HDF与HD+HP治疗,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蓄积,减少长期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 内脏脂肪素(visfatin)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0例,并选取健康对照组60例,观察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的表达水平及与微炎症状态的关系,随后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D)、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组(HD+HP)和血液透析滤过组(HDF)3组,观察三种治疗模式单次治疗4 h后、连续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内脏脂肪素的表达水平及清除率。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脏脂肪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内脏脂肪素表达水平与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呈明显正相关,HD组治疗前后血清visfatin无明显变化,HDF、(HD+HP)组治疗前4 h及3个月后血清visfatin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HP)组清除率大于H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明显升高,与患者微炎症状态明显相关,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灌流均能清除内脏脂肪素,血液灌流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无法清除内脏脂肪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体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的清除,及相应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动脉粥样斑块的变化,探讨AOPP、血液净化方式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72例尿毒症患者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分为:单纯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滤过(HD+HDF)组,血液透析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HD+CRRT)组。检测单次HD、HDF和CRRT治疗对AOPP的清除能力,并在12个月治疗前后测定3组患者血清AOPP、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作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设健康对照组。结果:HD组患者血清AOPP、IL-6、MCP-1、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HD+CRRT组治疗后血清AOPP水平显著下降(HD 136.24 vs 212.01 μmol/L ,P<0.001;CRRT 118.76 vs 208.91 μmol/L,P<0.001);治疗12个月后各组血液净化前血清AOPP水平比较,HD组升高(由196.24 μmol/L升至264.86 μmol/L,P<0.01),HD+HDF组和HD+CRRT组无显著差异; HD+HDF和HD+CRRT治疗的MHD患者12个月后颈动脉IMT低于HD治疗组(P<0.05),同时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小于HD治疗组;Pearson检测显示MHD患者血清AOPP水平与颈动脉IMT、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79,r=0.67,P均<0.01)。结论:HD辅以HDF和CRRT治疗能显著清除AOPP,改善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中低血压(IDH)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透析中低血压患者3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组,各组均为10例。比较三组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于首次治疗前、后,治疗24周后测定血清血β2-微球蛋白(β2-MG)、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血浆白蛋白(ALB)。结果 (1)HDF+HD、HP+HD组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2)与治疗前相比,首次治疗后HDF能降低血β2-MG水平(P<0.05);治疗24周后,HP+HD、HDF组均可降低血β2-MG浓度(P<0.05),且HP+HD组下降更明显(P<0.05)。首次治疗及治疗24周后,HD组均不能降低NT-pro BNP水平,而HDF、HP+HD组均能有效降低血NTpro BNP浓度(P<0.05)。首次治疗和治疗24周后3组患者ALB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期3组患者ALB水平的差异亦不显著(P>0.05)。结论 HDF或HP+HD能有效降低MHD患者IDH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联合灌流(HP+HD)、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HD+HDF)3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慢性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90例MHD患者,先进行基础治疗,三组的治疗方案相同,然后再随机分为HD、HP+HD、HD+HDF三组,各30例,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入组时及治疗3个月后的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采血检测相关指标:iPTH、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ALB、钙磷乘积、补体C3,血常规等评价3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最后统计治疗期间的费用情况。结果检测指标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除C反应蛋白外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数据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并发症及营养状态改善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1和实验组2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1>实验组2>对照组;三组的血常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期间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HP+HD与HD+HDF均能缓解MHD的远期并发症,HD+HP较HD+HDF更优越,而且三者都能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尿毒症毒素以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从而达到内环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常见的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甲状旁腺激素(i PTH)、钙、磷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液透析滤过组(HDF),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组(HDF+HP),每组20例。HDF组进行常规透析(2次/周,4 h/次)和血液滤过(1次/周,4 h/次)治疗;HDF+HP组进行常规血液透析(2次/周,4 h/次)和血液滤过+灌流(1次/周,4 h/次)治疗,3个月后比较2种血液净化治疗对血清磷离子、钙离子和i PTH的清除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血磷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血钙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而HDF+HP组较HDF组血甲状旁腺素水平下降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磷及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透析滤过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能更好地清除i PTH,故对治疗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 HDF)、血液灌流(hemoperufsion, HP)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溶质清除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分成4组(HD组,HDF组,HD+HP组,HDF+HP组),比较4组患者溶质清除疗效。结果:4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透析龄、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原发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的血电解质(钠、钾、钙、磷)在治疗前后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血尿素氮、肌酐、尿酸于透析后较透析前均有明显下降,4组治疗后对小分子毒素清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D组相比,HDF组与HD+HP组显著增加甲状旁腺激素及β2微球蛋白的清除,而HDF+HP组较其他3组增加更为显著。结论:4种血液净化方式都能有效地清除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尿毒症毒素;对血电解质及小分子毒素具有相似的清除效果,在清除患者体内增多的甲状旁腺激素及β2微球蛋白方面,HDF+HP法较HD、HDF以及HD+HP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联合灌流(HP+HD)、血液透析滤过(HDF)三种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慢性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80例MHD患者,均采取基础治疗法,然后随机分成HD(对照组)、HP+HD(A组)、HDF(B组)三组进行治疗,均持续3个月,对比三组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营养状态、并发症、C-反应蛋白、ALB、钙磷乘积、补体C_3,血常规等指标情况及治疗费用。结果:A、B组治疗后β_2-M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β_2-MG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WBC、RBC、PLT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营养状态、BMI、ALB、Ca P乘积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A组并发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总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HD、HD+HDF均可缓解MHD远期并发症,HD+HP对比HDF具有明显优势,更可以调节内环境,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