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情志调理对焦虑症患者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将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192例焦虑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别入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焦虑症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电针结合情志调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焦虑症患者的症状改变和防御方式变化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掩饰型因子分、消极应对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掩饰型因子分、消极应对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情志调理可以改善焦虑症患者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催眠疗法对焦虑症患者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以焦虑症门诊治疗的患者,按照入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用的焦虑症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催眠疗法进行治疗.采用婚姻质量问卷(ENRICH)、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夫妻交流、性生活与HAMA分成负相关(r=-0.42,-0.41,P<0.05).结论 催眠疗法有效改善焦虑症患者婚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以住院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组146例,按照入组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防御方式问卷(DSQ)评估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改变和防御方式变化.结果研究组掩饰型因子分、积极应对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研究组和对照组间掩饰型因子分、积极应对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2组HAMD、HA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HAMD分与积极应对因子分成负相关(P<0.05),与掩饰型防御方式成正相关(P<0.05),HAMA分与掩饰型防御方式成正相关(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及其防御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入住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的166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别编入对照组(n=83)和研究组(n=83).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改变和防御方式变化进行评估.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消极应对分、掩饰型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消极应对分、掩饰型因子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催眠疗法对焦虑症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在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诊断为焦虑症的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采用焦虑症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催眠疗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感反应、行为控制与HAMA分成正相关(r=0.44,0.51,P<0.05).结论催眠疗法可以改善家庭功能,促进焦虑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催眠疗法对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方法选择136例住院或门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催眠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抑郁药文拉法辛.对2组患者观察6周,第0、6周时作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其家人作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分.结果2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前后,2组间比较HAMD、HA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组内比较,两组HAMD、HA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2组家庭成员SCL-90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2组间比较,第0、6周FAD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组内比较,情感介入、沟通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HAMA因子分与家庭总功能成正相关关系(<0.05);HAMD因子分与情感介入成正相关关系(<0.05).结论催眠疗法与抗抑郁药疗效相当,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及其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7.
黄旭华  齐晓燕  孙晓蕊  苏琳 《海南医学》2013,24(12):1854-1856
目的探讨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和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124例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入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研究组采用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两组分别在第0、12、24周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防御方式问卷(DSQ)评定。结果在入组第12、24周,研究组的HAMD、HAMA评分、SCSQ积极应对分、消极应对和不成熟型因子分评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减分数与消极应对和不成熟型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HAMA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防御方式,促进患者抑郁症状的好转。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对焦虑症患者应用催眠疗法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临床心理科2017~2018年诊疗焦虑症患者3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焦虑症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催眠疗法,并对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以归纳催眠疗法在干预焦虑症的推广价值。结果相对于治疗前,干预后患者HANA(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前后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患者应用FAD(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价,前后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催眠疗法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缓解其焦虑、抑郁的心态情绪,改善家庭功能,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情绪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组,每组各128例.对照组按照精神分裂症治疗常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内观疗法,治疗6周.在入组时和出组时分别对患者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防御方式问卷(DS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结果 第6周研究组HAMD、掩饰型因子分、消极应对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 = 2.37、2.33、2.36,P<0.05);研究组第6周HAMD、掩饰型因子分、消极应对因子分值显著低于第0周 (t = 2.31、2.42、2.47,P<0.05) ;研究组及对照组第6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第0周 (P<0.05).结论 内观疗法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探讨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有无差异.方法使用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35例抑郁症、30例焦虑症及30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于治疗前后(6~8周)进行评定,并与3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1)治疗前后患者组DA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2)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组治疗前后的DAS总分值及大多数因子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及抑郁症组(P<0.05),而后两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3)患者组治疗前后的DAS减分值与各自相应的HAMD和/或HAMA减分值均无相关性.结论 焦虑症、抑郁症及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后者较前两者严重(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倒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酞普兰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联合心理治疗。8周疗程结束后,两组均进行门诊随访每月1次,共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治疗前与治疗第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70.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98,P〈0.05);两组治疗8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随访6个月末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87,P〈0.01)。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障碍较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滋阴疏肝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36例确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筛选出其中HAMA评分〉14分、HAMD评分〉20分的患者64例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数均等。治疗组在西药常规降糖方案的基础上予加减一贯煎(生地黄、北沙参、麦冬、当归等)以滋阴疏肝治疗;对照组在西药常规降糖方案的基础上予谷维素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 47.06%(64/136)的2型糖尿病患者HAMA评分〉14分、HAMD评分〉20分。治疗组治疗后HAMA和HAMD评分分别为(11.9±6.4)、(15.2±6.9)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F-36评分除躯体疼痛外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一般健康状况、躯体健康总评、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总评7项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滋阴疏肝法配合西药降糖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内观疗法对脑梗死后伴发焦虑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治疗192例脑梗死后伴发焦虑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别入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脑梗死后伴发焦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内观疗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 (FA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家庭功能和抑郁焦虑症状.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2.24, 2.43,P<0.05);治疗后研究组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51、2.41,P<0.05);研究组治疗6周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分明显低于治疗前(t=2.37、2.35,P<0.05).结论 内观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后伴发焦虑患者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SSRIs治疗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前后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符合DSM-Ⅳ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21例,均给予SSRIs系统抗抑郁治疗6周,治疗前后均采用HAMD24、HAMA评估抑郁焦虑症状,ELISA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结果患者的HAMD24、HAMA及HAMD24各项因子分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明显升高(P<0.05);HAMD24总分、HAMA总分及各因子分的下降与血清BDNF水平的升高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MDD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可明显提高,但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重性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MECT和西肽普兰药物治疗,观察期为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及减分率为主要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的差异为次要疗效评估指标;以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观察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采用临床记忆量表观察观察组患者的记忆变化。结果治疗第6周末,观察组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SAS总粗分、SDS总粗分、HAMA总分、HAMD总分治疗第1周末即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0.01),而对照组于治疗第2周末才开始下降(P〈0.05);观察期内,观察组除SAS总粗分仅于治疗后1周末、2周末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外,上述其它量表分治疗后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间治疗后各时点TESS总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记忆量表治疗后第一个24h时指向记忆、图象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分值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后6周末各项量表分值及记忆商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0.01)。结论MECT对重性抑郁障碍起效较迅速,疗效较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