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湘  梁雪 《中原医刊》1998,25(9):29-30
我院呼吸内科于1997年1~10月应用广州湛江制药总厂提供的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与同期应用头孢唑啉治疗的40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同期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随机选择病情为中、重度的氧氟沙星组及头孢...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1995年至1997年用双黄连粉针治疗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门诊:住院=1:4,共观察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62例,按随机分组,治疗组38例,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66岁~93岁,平均为76.54±14.34;急性感染病程最长1周,最短1天;对照组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 65岁~78岁,平均为 71.46± 14.79,急性感染病程最长5天,最短1天。两组…  相似文献   

3.
麻杏石甘汤和维生素A治疗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田算梅,田红光,唐地华(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我院于1993年5月~1994年5月采用麻杏石甘汤和维生素A治疗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1993年5月~1...  相似文献   

4.
重症肺结核继发下呼吸道感染10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保中 《广西医学》1999,21(5):962-965
重症肺结核继发下呼吸道感染有其临床特点,笔者对106例患者作临床综合分析,以提高对此类感染的认识。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1995~1997年住院的符合重症肺结核诊断标准(1)的152例患者,其中继发下呼吸道感染者106例,发病率68.8%,平均...  相似文献   

5.
呼吸道合胞病毒与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关系张敏赵桂芝本钢总医院儿科(117000)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世界范围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也是我国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首要病原[1,2]。我院儿科通过对1995年11月~1996年4月...  相似文献   

6.
免疫复合物与呼吸道疾病的关系贺哓春王洪兰马钢医院儿科(243000)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在儿科疾病中占重要位置。笔者于1994年9~12月对60例ARI患儿进行免疫功能测定及治疗,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均系确诊为ARI住院患儿,其中上...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肺癌患者血中SOD、LPO的研究戢新平刘颖祺1李丽云1(第一临床学院急诊科,沈阳110001)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癌近年来,对自由基的研究相当活跃,尤其是自由基的致病学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自由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的检测结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83例为研究对象,均取呼吸道分泌物,行病原学鉴定、药敏试验,得出检测结果后进行系统分析。结果:3个月≤患儿年龄5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阳性率为72.58%,高于5岁以上患儿的23.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579,P=0.000);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最为常见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常用治疗药物主要选择头孢类药物;病毒学检测结果发现,3岁以下的患儿最常见感染病毒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结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通过病毒学、细菌学及细菌药敏试验等方面的检测,为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从而促进患儿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9.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桦 《宁夏医学杂志》1995,17(3):172-173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探讨天津市大港医院儿科李桦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尤以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甚高。本文通过对体液免疫及末稍血中T细胞亚群功能的测定,了解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以减少其发病率,达到预防的目的。1资料来源及方法1.1对象:本...  相似文献   

10.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尤以1岁以内小儿多见。患儿临床表现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被人认为是本病重要病原,近10年来,国内已相继有关于RSV呼吸道感染的报告[1]。我科选择1991年9月~1992年4月确诊为急性支气管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儿83例,取鼻咽分泌物标本,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桥联酶标技术进行RSV抗原快速检测,并就检测阳性病例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临床确诊为急性支气管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5月于我院进行诊断的10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对鼻炎抽吸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100份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86株,栓出率86%(86/100),病原菌前5位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其检出率分别为33%、21%、15%、14%、11%,正常菌群的栓出率为20%。主要病原菌抗菌药物中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其次为头孢唑啉,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其中对部分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超过50%。结论:加强监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这不仅能提高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也有利于预防及控制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李胜立 《右江医学》1998,26(2):101-102
肺炎居我国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首位。发展中国家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细菌感染,即使是急性病毒感染也常合并细菌感染(1),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来自口咽部菌群(2)。因此,进行咽拭子普通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指导选择抗生素有一定参考意义。现将我科自1995年1月至1...  相似文献   

13.
双黄连粉针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60例临床观察张景隆魏健河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050051)我们使用双黄连粉针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60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有效率为93.2%,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31例,女29例,14岁~...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其致病因素较为复杂,故盲目使用抗菌素较为常见。本文选用鱼腥草什剂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满意。报导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象病例来源于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门诊确诊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鱼腥草治疗组60例与常现使用一种抗菌素加病毒华对照组60例。年龄:<3岁5例,<7岁33例,<14岁22例。男68例,女52例。急性支气管炎75例,急性支气管肺炎210例,哮喘并肺感染5例。方法治疗组采用深圳南方制药厂生产的999'鱼腥草注射液。按1~1.srnl/ks·d,用5~10%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黄石地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分布规律、危险因素及时间趋势,研究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发展规律,制定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感染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民众健康。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住院科室、危险因素等因素对医院感染发生、发生部位及发生时间的影响,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监测与干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情况。结果:1996-2005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平均发病率为2.09%。结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危害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肝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35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肝功能指标,对肝功能异常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约10.6%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存在轻重不等的肝功能异常,婴幼儿以及夏秋季节更易出现,而上、下呼吸道感染差别不明显。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易并发其他系统或脏器的损伤,临床应重视急性呼吸道感染出现的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17.
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快速检测1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静  张家伟 《四川医学》1998,19(3):258-259
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快速检测122例报告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610017)张静张家伟孟帅温晓滨冯斌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其中绝大部分为病毒感染。现已证实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1]。作者采用...  相似文献   

18.
赵仕勇  许建波  徐瑞龙 《浙江医学》2002,24(11):676-677
了解小儿呼吸道感染细菌的耐药情况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我们对12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并对得到的58株细菌进行鉴定并作药敏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1对象2000年8月至200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到细菌58株,其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2月~12岁 ,平均 (4.2±2.1)岁。支气管炎7例,肺炎51例,其中重症肺炎23例,迁延性肺炎18例。1.2方法所有患儿均在无菌条件下,经鼻或口低压吸引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留置…  相似文献   

19.
林琳  寒冰 《国外医学情报》2004,25(10):45-45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锌治疗重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男童可减少发烧时间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与此相反,该种治疗对女童无效,甚至可减缓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痊愈。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补充维生素A并不改善男童和女童的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生喘息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 165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年龄、是否为特应征体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感染、性别与喘息发生有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发病年龄小、特应征体质、RSV、HRV感染、男性为发生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喘息的高危因素。结论对于年龄小、特应征体质、RSV、HRV感染、男性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发生喘息的风险性高,应重点评估及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