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芩苷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人工合成黄芩苷(BAL)的完全抗原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碳二亚胺两步法,将BAL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多聚赖氨酸(PLL)相偶联。用紫外扫描的方法测定其偶联比,用动物免疫的方法测定其抗原性。结果 BAL-BSA的偶联比为6∶1,BAL-PLL的偶联比为7∶1,间接ELISA实验结果表明,6只BAL人工抗原免疫的小鼠均有特异性抗体产生,抗体效价为1∶3 000以上。间接竞争ELISA实验证实BAL可特异性地阻断上述反应的发生。结论该方法成功合成了BAL的人工抗原,并且在免疫小鼠的血清中产生了针对BAL的抗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成己烯雌酚人工抗原,制备效价高、特异性好的己烯雌酚多克隆抗体。方法:以己烯雌酚(DES)、溴乙酸乙酯、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等作为合成的主要原料,采用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己烯雌酚衍生物(DES-HS),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鉴定合成是否成功;然后,将DES-HS与BSA(OVA)偶联合成人工抗原,并用紫外扫描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鉴定人工抗原是否制备成功。最后,用DES人工抗原动物免疫以获得DES多克隆抗体。结果:成功合成了偶联率为22∶1的己烯雌酚人工抗原。利用已合成的人工抗原制备出了效价为1∶25 600、IC50为10.81 ng/ml的己烯雌酚多克隆抗体。结论:建立了己烯雌酚人工抗原合成和鉴定以及制备己烯雌酚多克隆抗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内酯醇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碳二亚胺(EDC)法将14位羟基修饰的雷公藤内酯醇(TP)和不同的蛋白载体(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鸡卵清蛋白)偶联合成TP的人工免疫抗原和检测抗原,紫外光谱鉴定偶联效果,计算偶联率。利用免疫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小鼠多克隆抗体,用检测抗原分析血清抗体效价,利用抗原竞争ELISA分析抗体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TP的分子作用机理以及制备TP的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氟甲砜霉素(FF)的最佳人工抗原并鉴定.方法:采用琥珀酸酐将FF的羟基活化后制备出半抗原氟甲砜霉素半琥珀酸(FF-HS),并经质谱(MS)鉴定合成成功.采用碳二亚胺法将FF-H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采用混合酸酐法将FF-HS与卵清白蛋白(OVA)偶联,采用羰基二咪唑法将FF直接与BSA偶联,制备了3种人工抗原(FF-HS-BSA、FF-HS-OVA和FF-BSA).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和动物免疫实验(3种偶联物选择前2种分别作为免疫原与包被原进行抗血清制备及ELISA实验)鉴定3种人工抗原.结果与结论: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初步证实3种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在动物免疫实验中FF-HS-BSA与FF-HS-OVA得到了效价较高的特异性抗体,IC50分别为150、300ug/L.FF-BSA免疫原免疫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的偶联方法,获得具有免疫原性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人工抗原。方法通过偶联物透析液的颜色变化、紫外图谱、红外扫描图谱及动物免疫试验来鉴定制备的人工抗原。结果HSYA-BSA人工抗原在紫外扫描中表现出HSYA和BSA的特征吸收峰;在红外扫描中HSYA-BSA具有HSYA特征官能团的吸收峰和氨基酸的特征吸收峰;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产生抗HSYA的特异性抗体,血清效价可达1∶3 200;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BSA和HSYA的结合率是1∶50。结论通过直接偶联法成功制备出具有免疫原性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人工抗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红豆杉属植物中抗癌成分紫杉醇(paclitaxel,TAX)的人工抗原及抗血清,为获取分泌抗紫杉醇抗体的单克隆细胞系及分离单链抗体基因、进而以之提高植物中紫杉醇的量,及建立快速检测TAX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提供技术基础。方法 将7-木糖基紫杉醇(7-xylotaxol,7-xyl-TAX)经NaIO-4氧化打开糖环,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反应偶联,制得半抗原-载体蛋白复合物后,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测定其中结合的半抗原数目;以此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血清,并通过ELISA法检测其抗体效价和特异性。结果 合成的人工抗原TAX-BSA中TAX与BSA的结合比约为4~5∶1;免疫小鼠到特异针对TAX的抗血清,TAX抗体的效价为1∶3 200。结论 成功地合成了TAX的人工抗原,且该抗原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合成柴胡皂苷a(SSa)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为柴胡皂苷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分别合成柴胡皂苷a免疫抗原(SSa-BSA)和包被抗原(SSa-PLL);用紫外光谱和薄层色谱法鉴定人工抗原是否偶联成功,并免疫小鼠,通过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抗体效价,通过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薄层色谱法检测结果显示柴胡皂苷a与BSA/PLL偶联成功。小鼠经SSa-BSA免疫后,体内可产生抗柴胡皂苷a抗体,效价1∶80 000以上。结论与其他人工抗原的鉴定方法相比,薄层色谱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成功合成的柴胡皂苷a人工抗原可用于下一步的单克隆抗体制备以及相应免疫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乙酰胆碱脂酶抑制活性成分石杉碱甲(huperzine A,HupA)的人工抗原及抗血清.方法 将HupA与戊二醛、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反应偶联,制得半抗原-载体蛋白复合物后,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测定其中结合的半抗原数目;以此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血清,并通过ELISA法检测其抗体效价和特异性.结果 合成的人工抗原HupA-GA-BSA中HupA与BSA的结合比约为8:1;免疫小鼠得到特异针对HupA的抗血清,HupA抗体的效价为1:62 500.结论 成功地合成了HupA的人工抗原,且该抗原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去甲雄三烯醇酮(又称群勃龙,trenbolone,TR)抗体以建立TR特异性检测方法.方法:TR与琥珀酸酐反应生成TR-半琥珀酸酯(TR-HS),采用混合酸酐法和对乙基-N,N-二甲基丙基碳二亚胺(EDC)法将TR-HS与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制备其偶联物;质谱、核磁共振分析偶联结果;免疫家兔并用双向免疫扩散和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判断偶联物的免疫原性.结果:经质谱鉴定显示,所获得的修饰物TR-HS相对分子质量为370;核磁共振分析表明,各吸收峰与理论相符;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图谱分析表明,TR-BSA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增加、紫外最大吸收峰漂移;TR与BSA混合酸酐法和EDC法偶联比分别为1∶ 18和1∶ 12;混合酸酐法偶联物免疫家兔获得的抗血清效价ELISA测得TR特异性抗体效价为1∶ 320 000;双向免疫扩散测得的抗血清效价为1∶ 16.结论:成功制备了具有明显免疫原性的TR-BSA偶联物,为TR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建立TR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应用戊二醛二步法将小分子的半抗原心房肽Ⅲ(APⅢ)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为大分子的全抗原的APⅢ—BSA 偶联物,免疫家兔,用酶免法(EIA)和放免法(RIA)检测抗体效价均在1:20000以上。APⅢ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心脏内分泌功能提供了一种免疫学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