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组织病理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7例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绝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及实验窀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男2例,女5例;平均年龄23岁(4~40岁);平均发病年龄19.43岁(3~37岁),其中2例发病年龄<6岁.皮损部位:1例位于左下肢,其余6例均位于头面部.皮损均呈线状分布,其走向与Blasehko线一致;所有患者均无系统受累的证据.结合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检查,6例诊断为线状盘状红斑狼疮,1例为线状深在性红斑狼疮.结论: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是红斑狼疮的罕见变异型,不引起系统受累.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需借助于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检查.  相似文献   

2.
3104例手足癣病原菌鉴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手足癣是由皮肤丝状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了了解本地区手足癣病原菌的流行分布情况 ,我们对 1989~1999年来所就诊的 3 10 4例手足癣患者进行了病原菌鉴定结果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皮肤损害  (1)手癣的皮肤损害 ,有三型即水疱型、褶烂型和鳞屑型 ;(2 )足癣的皮肤损害也有三型即水疱型、糜烂型、鳞屑型。常发生在潮湿多汗的趾间 ,伴有剧痒、臭味、浸渍发白等症状 (表 1)。1.2 年龄组分布  1~ 10岁 6 0例(1.93% ) ,11~ 2 0岁 2 5 7例 (8.2 8% ) ,2 1~30岁 1791例 (38.37% ) ,31~ 40岁 788例(2 5 .39% ) ,41~ 5 …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合并带状疱疹 (HZ)的认识 ,现将我院 1986~1999年收治的 5 8例资料完整的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5 8例患者全部来自我院的住院患者 ,男 2例 ,女 5 6例。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SLE诊断标准 ,HZ的诊断以全国统编《皮肤性病学》为依据。年龄 13~ 71岁 ,其中 18岁以下 13例 ,19~ 40岁 3 9例 ,40岁以上 6例。 5 3例非播散型HZ的皮损分布于躯干 2 3例 ,四肢 15例 ,头面部 11例 ,会阴部4例。其中 2 0例出现大疱 ,11例有血疱 ,4例表现为坏疽并形成溃疡 ,且多发于 19~40岁的SL…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面颈部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临床、组织病理及治疗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10例面颈部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分布:7~67岁,平均年龄35.1岁。皮损分布及走向与Blaschko线一致,所有患者皮损局限,均无其他部位及系统受累表现;结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皮肤红斑狼疮表现;口服硫酸羟氯喹配合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或单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反应良好。结论:面颈部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临床并非罕见,本病不引起系统受累,对口服硫酸羟氯喹及外用他克莫司反应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沙利度胺治疗不同类型红斑狼疮皮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对不同类型红斑狼疮(LE)皮肤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不同类型的IE患者,包括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CCLE)19例,深部红斑狼疮(LEP)2例,红斑狼疮-扁平苔藓综合征(LE-LP)2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7例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6例。患者口服沙利度胺,初始剂量为100—150mg/d,2周后根据疗效反应酌情减量,最后维持量为12.5—25mg/d;疗程6~8个月。结果:各型IE患者的皮肤损害均对沙利度胺有良好反应,56例中有41例皮损痊愈,近期治愈率达73.2%,复发率为21.9%。结论:沙利度胺对各型LE皮肤损害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8例报告惠艳,沈大为新疆医学院一附院皮肤科(邮政编码830000)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在临床表现、治疗、预后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现将我院1981年以来住院的8例患者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例均为女性,年龄17~47岁,病程...  相似文献   

7.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5例,女7例。年龄<5岁3例,6~10岁6例,11~14岁3例。发病的可能诱因:发病前有感冒史5例,有带状疱疹接触史3例,其中2例是姐弟2人同时发病,皮肤疖肿感染后发病的2例,无明显发病诱因的2例临床表现 6例有不规则发热,体温37.6℃~38.5℃。局部有疼痛感觉的7例,但不用止痛药均可忍受,其余5例无明显自觉症状。损害累及三叉神经眼支的3例,其中左侧2例,右侧1例,侵犯肋间神经的6例,均在7~11肋间,腰骶神经受累的3例。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皮损表现。治疗 12例均应用板蓝根冲剂、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6例同时应用甘泰片,3例应用聚肌…  相似文献   

8.
复方倍他米松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资料:370例均为2000年11月~2002年8月笔者所在科室门诊患者,男147例,女223例;年龄3~62岁,其中3~15岁12例,16~62岁358例。治疗病种:季节性皮炎42例,进行性指掌角皮症39例,阴囊皮肤瘙痒症31例,特应性皮炎21例,慢性湿疹21例,湿疹样皮炎19例,玫瑰糠疹19例,结节性血管炎19例,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18例,多形性日光疹18例,汗疱疹16例,接触性皮炎16例,皮肤淀粉样变15例,脂溢性皮炎11例,日光性苔藓10例,结节性痒疹9例,扁平苔藓8例,白癜风7例,红皮病型银屑病4例,盘状红斑狼疮2例,天疱疮2例,瘢痕疙瘩2例,不明原因的特应性皮炎21例。用药次数:1次17例,2次58例,3次137例,4次142例,5次12例,6次4例。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头虱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7~34岁;病程2天~3月.阴虱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18~45岁;病程5天~3周.患者均有头皮或阴部瘙痒,局部皮肤可见红斑、丘疹、抓痕、血痂等损害,头发或阴毛上可找到虱卵或成虫.  相似文献   

10.
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linear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LCLE)是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中较少见的一种变异型,特点为皮损沿Blaschko线分布.近年来有文献报道盘状红斑狼疮,深在性红斑狼疮及亚急性红斑狼疮的皮损均可呈线状分布.1-3现报道1例儿童面部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  相似文献   

11.
报告1例丘疹鳞屑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患者男,48岁。因头面部、躯干、四肢鳞屑型斑丘疹7年,加重半年就诊。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1∶320(+);核型:细颗粒型,抗Ro/SSA(+),余自身抗体均阴性。左上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部分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组织细胞。免疫荧光:基底膜带Ig G、C3沉积。诊断: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丘疹鳞屑型)。  相似文献   

12.
我科在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 (山西金晶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一例银屑病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时 ,发现银屑病缓解 ,遂于 1998 3~ 1999 3。对 5 0例寻常型银屑病进行试验性治疗 ,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试验组 :5 0例 ,男 31例 ,女 19例。 11~ 30岁 2 5例 ,31~ 45岁 2 0例 ,46~ 6 5岁 5例。病程≤ 1年 48例 ,>1≤ 10年 2例 ,初发 15例 ,复发 35例。对照组 :2 5例 ,男 18例 ,女 7例。 11~ 30岁 13例 ,31~ 45岁 10例 ,46~ 6 5岁 2例。病程≤ 1年 2 2例 ,>1≤ 10年3例 ,初发 7例 ,复发 18例。二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初复发…  相似文献   

13.
扁平苔藓综合征是一种皮肤和粘膜的炎性疾病,临床上并不多见。兹将我们遇到的16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11~20岁4例,21~30岁6例,31~45岁5例,41岁以上1例。病期1年以下5例,1~5年8例,5年以上3例。临床表现:16例均有掌跖扁平苔藓,伴甲损害者8例,伴疤痕性脱发者2例,伴口腔粘膜损害者1  相似文献   

14.
Rowell综合征     
报告6例Rowell综合征,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14~35岁.皮损表现为全身(尤其是曝光部位)散在分布的靶形红斑.实验室检查:6例患者的抗核抗体(ANA)均阳性,其中斑点型3例、斑点一核仁型2例和均质-斑点型1例.2例类风湿因子(RF)阳性,5例抗Ro抗体阳性,2例抗La抗体阳性.皮损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角质形成细胞坏死,基底层点状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6例均符合Rowell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临床上该病主要需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和多形红斑鉴别.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 2 0 0 0年 12月~ 2 0 0 1年 7月对我院皮肤性病门诊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进行了解脲支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的培养及对 7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测定 ,对其中Uu与Mh混合感染阳性的 4 2例患者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病例来源 :4 2例患者均为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疑为NGU经过Uu、Mh培养二者均为阳性的患者 ,男 19例 ,年龄 2 3~ 4 0岁 ,其中 2 3~ 30岁 9例 ,31~ 4 0岁 10例 ;女 2 3例 ,年龄 2 3~ 5 2岁 ,其中 2 3~30岁 11例 ,31~ 4 0岁 10例 ,5 0和 5 2岁各 1例。标本采…  相似文献   

16.
白塞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性损害性疾病。我们先后对 11例白塞病患者进行了精心治疗与护理 ,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于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共收治白塞病患者 11例 ,男 3例 ,女 8例 ,年龄 2 0~ 4 5岁 ,35岁以下 7例 ,11例均有反复口腔溃疡 ,进食困难。 10例有多发性生殖器溃疡 ,6例眼部受累 ,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11例均有皮肤受累 ,其中结节性红斑 8例 ,毛囊炎样皮疹 5例 ,关节受累7例 ,针刺反应 3例 ,中枢神经受累 1例 (精神错乱及高血压 )…  相似文献   

17.
我县 1986~ 1999年新发麻风病人 5 0例 ,现分析如下。一般资料 男 39例 ,女 11例 ,男女之比为 3.5 :1。发病年龄≤ 14岁 2例(4 .0 % ) ,2 1~ 30岁 10例 ,31~ 40岁 16例 ,41~ 49岁 11例 ,≥ 5 0岁 11例 ;农民 46例(92 .0 % ) ,工人 1例 ,干部 1例 ,学生 2例。少菌型 8例 :TT 7例 ,BT 1例 ;多菌型 42例 :BB 3例 ,BL 5例 ,LL 34例 ,多菌型占84.0 %。延迟期 发病 1年内 10例 (2 0 % ) ,2年内 10例 ,3年内 10例 ,4年内 5例 ,≥ 5年 15例。发现方式 病人家庭成员检查发现 2例 ,病家周围人群检查发现 2例 ,综合门诊 (县、乡医院门…  相似文献   

18.
应用碱性磷酸酶和单克隆抗碱性磷酸酶方法(APAAP)对18例皮肤型红斑狼疮患者的皮肤活检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其中慢性盘状红斑狼疮(CDLE)10例(男2、女8),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8例(男1、女7)。取材时所有病例均未接受全身治疗。对照组为4例健康人。取光暴露部位皮损和光暴露部位的正常皮肤冰冻切片,进行组化染色。结果:①在10  相似文献   

19.
皮肤病护理     
20111743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11例护理体会/刘君丽(内蒙古包头医学院附二院皮肤科),穆贤∥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3):-24211例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患儿中,男7例,女4例,年龄5个月~10岁。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皮肤护理、眼睛与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告了20年治疗观察的5例鼻内鳞状细胞癌,最初都被认为是鼻部良性皮肤病,后来经 X 线检查及深部皮肤活检才明确诊断。5例患者,女性2例,男性3例,年龄除1例为22岁外,其余4例为57~7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18个月。最初均表现为鼻部皮肤肿胀、疼痛触痛、发红。1例损害上有多个窦道并有脓液排出,2例发生鼻塞及间断性鼻出血。有4例最初诊断为鼻部皮肤感染,1例多次诊断为继发于外伤、酒渣鼻或红斑狼疮。5例都用过红霉素或青霉素、四环素等多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效。1例最初曾作表浅的皮肤活检,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